在线读书
抗日战争书籍

睡狮怒醒

十一

  大概读者们已经注意到了,清水节郎在他的“战地笔记”中出现了一个奇特的地名:“一文字山”。

  肯定地说,在中国的地图上或者实际版图上根本没有这个地名。它是日本人具体地悦是一木清直为了演习方便自己随意命名的一个地方。

  “一文字山”在宛乎城东门外,东关的东侧。此处由于长年飞扬的沙土淤积成坡坡岗岗,荆棘丛生,所以,当地老百姓叫它大枣园或沙岗。它是宛平城外唯一的一处制高点,走上岗顶就可以清晰地看到宛乎城东门及城墙。卢沟桥事变时,此地系日军一个重要的阵地,事变前是他们的演习场所,事变时,山麓入口处的民房为河边正三旅团长攻城的战斗指挥所。

  还记得吗?一木清直在下达了进攻宛平的军今后,同时指挥日军的大炮配合步兵攻击宛平,那第一炮就是从这里打出主的。据资料统计,自7 月8 日5 时30 分开始炮轰宛平城起至7 月20 日止,日军共发炮11次,都是由大枣园的这个炮位发射处发炮的。

  一木清直很得意地说:“一文字山,是大大的有功劳的小高地!”

  说这话时,他就站在日军战斗指挥所外面的一个沙丘上,满脸挂着狰狞。

  中国人则会这样回敬一木清直及所有战争狂人:一文字山这块本来神圣的中国领土上,永远地留下了抹不掉的兽迹!

  今天,如果你还有机会进一趟宛平城,当地人告诉你许多值得一看的“事变遗址”中有一处是分外惹人注目的,那便是城东墙北侧的那个弹洞。这弹洞就是日军当年在大枣园发射的炮弹留下的永久纪念。

  大枣园还有一处值得人们瞻仰的遗址,那便是29 军132 师师长赵登禹烈士的墓,墓堆为砖石砌就,墓地庄严肃穆,来此地的国人无不站在赵将军的墓前静静致哀几分钟。赵登禹是在7 月28 日的南苑激战中为国献身的。当时将尸体就地掩埋。抗日战争胜利后,何基淬将军奉冯治安将军之命,将赵师长和29 军阵亡于卢沟桥地区的将士忠骸迁葬于大枣园。

  从此,大枣园这块热土便埋下了在当年事变时没有来得及安葬的中国士兵的魂灵——足以让子孙万代都感到沉重且无限骄做的血肉之丰碑。

  把赵登禹师长的墓迁建于大枣园,这是河边正三、一木清直、清水节郎等日军指挥官绝对没有想到也下愿看到的。记得河边正三当年攻下宛平城以后,站在大枣园的沙丘上不可一势他说:

  “对于一文字山这个炮阵地,帝国不会忘掉的,我们会在这儿建起纪念碑的。”

  河边没有食言,事变后不久,他就让人在沙岗顶上西侧立起“支那字变发祥地”纪念碑。使人不解、甚至略感有点可笑的是,那是一块木制的碑,没出几年就被风雨吹打得无踪影了。河边怎能不晓得木碑是下会耐久的?

  清水节郎移位提前描绘的“旭日灿烂”的风景终于出现了。不过,那是在一小时后,日军屡次进攻宛平城却没有攻下的时候。雨,停了。房檐水仍在嘀嘀嗒嗒地撕扯着,悠悠长长,不紧不慢,每一声都敲打着湿漉漉的几乎要冒水的土地。阳光从云缝里挤出一缕缕彩色瀑布般光波,投射到天空,犹164 如一片片倒挂的彩帘。

  一直紧响了大半夜的枪声此刻变得疏稀下来,只是有一声没一声的、好像从东边又似乎从西边响起来,且枪声软软的、尖尖的,使人有一种分明是弹头射到了棉花堆里的那种感觉。

  卢沟桥战地上的沉问感一点也没有减退。硝烟散发出的浓烈的火药味、柴草燃烧中的湿霉昧、尸体烧焦后的腥臭味..板结成一层厚厚的、看不见的空气层,沉重地压在似醒非醒的落雨后的地上,又随意扩散开来。使你感到卢沟桥地区的每块地、每棵树、每座山包,不仅压抑、沉闷,而且在孕育着一种紧张、一见火星立即就会燃爆的紧张气氛。

  宛平城像一座沉默的山峰,岿然不动地卧在永定河畔。平静,一切都死死的平静。但是,谁都能感觉得出这种平静是暂时的,短暂的。正在城内谈判桌上交涉的樱井坐不住了。很难猜得透他出于何种考虑,这时手持白旗登上了城墙,像东京街头的交通岗一样,摇晃了几下。随之,攻城的日军便停止了射击。他们对宛平城久攻不下,疲惫了,借此机会喘口气,攒把劲再射击。樱井虽然再没有下令射击,但是日军很快又开始炮轰宛平城了。这是从大枣园炮阵地上发射的第二发炮弹,宛平城被咬去了一个角;第三发炮弹也射中了,我军3 营指挥部再次遭轰炸城,今夜变成了桥。没有错位。野心勃勃的日军要用大炮端掉这座城堡。留在城里谈判的日方代表并没有从他们自己的炮声里受到鼓舞,相反都有一种送葬的不祥之感。城毁了,还会有他们吗?樱井第二次给金振中提出了那个臭得发腥的要求,他唯恐金听不懂,比比划划地说着:

  “请你和你的部下,用绳子把我们四人系着从城墙上送出城外。当然不仅仅是这些了,还由你向我军说明,中方已经同意于本日傍晚撤至城西十华里以外。这样做了,我们就立即停止攻城。”

  对于这种带着儿戏又挑衅性的要求,金振中断然拒绝,并给以怒斥。他说:

  “至于你和日方的代表想用绳子吊死在中国城墙上,我们一概不负责,连尸体都不负责送还。说到要我们的军队撤至城西十华里的事,我这样告诉你吧,侵略者一日不无条件的放弃侵略中国领土的梦想,作为中国的一名军人我就不会放弃回击侵略军的神圣职责!”

  樱井无可奈何地摊开双手,表示遗憾。仍然没有放弃挽同残局的最后一丝希望,樱井又退了一步说:“那么,别的条件我们可以暂时不谈,你还是把我们四人用绳子送出城外,怎么样?”金用极轻蔑的口气说:“谁要吊死在中国的城墙上,请自便,我方概不负责。”贪婪的怕死鬼撞在正义铜墙铁壁上最终的回声是可怜的叹息。

  日军向铁路桥东端的进攻一次比一次猛烈,已经记不得他们扑上来多少次。敌人全部的攻击都被我军击退。李毅岑负伤了,许多士兵战死在阵地前。也许敌人认为他们最后取得胜利的时机到了。进攻!数倍于前次的兵力进攻。一次又一次进攻,兵力递增着。李毅岑指挥的两个排的兵力几乎全部阵亡..铁路桥失守!金振中走了果断的一步棋:他把守卫卢沟桥的第9 连抽调出来,亲自率领着,向围攻铁路桥东段的日军反击。每一个中国士兵此刻都会想:我要抱住每一根桥杆,至死不放!

  何基沣旅匕把目光从一摞文电堆里找出来,熬得通红的双眼很干涩,他举起手背揉了揉,然后隔窗喊着他的警卫。“小李,准备车于,咱们进城一趟。”中士警卫李振江很快活地应了一声:“好,马上就得!”他明白“进城”的含意,旅长要回家了。好像是他马上要去见久别的娘似的,乐得颠儿颠的满脸挂笑。旅部设在西苑,旅长的家却在城里北海后门附近的一座四合院里。何基沣是一个对自己和部属要求都很严格的指挥官,平时不管有事没事他都坚持在旅部过夜,只有到了周六才肯回家。可是,近日北平的形势紧张得好像有人在不住地拧着发条,何旅长担任战备值班,每日每夜都有忙不完的事情。他已经有十来天没进城里那座四合院的门了。为此,小李心里很不安,城里城外都风传着日军要强占北平,炸平北平。旅长的太太和孩子不知急成啥样儿了!

  李振江今天要亲自开车送旅长回家,他要和旅长一起回去帮太太料理料理家里的事。他风风火火地做完出车的一切准备工作,就紧催着旅长上了车,好早些到家。

  此刻是下午1 点多钟。

  在车上,何基沣才有闲暇伸胳膊展腿地松了松筋骨,舒舒坦坦地打了个呵欠。他一忙起来就什么也顾不得了,何太太说过,按说老何这旅长的官儿也不算小了吧,可以享享福了。可他呢生就受苦的命,越忙越高兴,越闲越难受。此时,他坐在车上,是这几天来难得的一个闲空时间,便有了心思和小李聊天。他告诉小李,今日有人请客,饭菜都摆在了席上,就等着他“开吃”呢。他再不进城,就有点六亲不认了。小李听了加大了油门,赶路。

  车到西直门,突然从后面什么地方传来轰隆的大炮声。那炮声显得很遥远,但震人心。一连放了好几炮。何旅长忙让小李刹住车,他侧耳听了一会儿,说:

  “是卢沟桥的方向在打炮。敌人又逞疯了,看样子要出事的!”他说这话时,脸上阴云密布,心事很重。小李不便说什么,只得又开起车走了。车子刚一驶过北海后门,何旅长家那扇黑漆大门就可以看到了,只见旅长的大太站在门口焦急地张望着,她不等旅长又168 会等谁呢!“快开!”旅长紧催着。车在门口停下,太太紧跑几步到车前,有点气急败坏地对何基沣说:“快点,去接电话。急事!”电话比旅长先一步进家门。何基沣显然已经预感到了什么,他忙跳下车奔屋里去接电话,同时嘱咐小李:“车子快调头!”转瞬,他就回到了汽车前,说:“有紧急战备任务,我们立即赶快回营房!”太太提了一包不知是吃的东西还是换洗的衬衣,把旅长送上了车。

  她满脸的惆怅。

  汽车启动后,何旅长才告诉李振江,我军在卢沟桥战场上的情况下大妙,回尤庙和铁路桥两处阵地已经失守。现在他要火速赶回旅部,调兵遣将,千方百计地把阵地夺回来。

  “开快点!越快越好!”他不住地这样催喊着,小李把油门早就踩到底了。他像旅长一样,巴不得使轮胎变成翅膀,飞回营房。糟!车子行至海淀附近时,遇到了麻缠事,一户出殡的人家抬着棺材走在路中央,人、车把路拥得实实的,根本无法过去。小李被迫刹住了车。

  “走呀,你呆在这里也要去吊丧吗?”旅长急了,出口伤了小李。小李望望车前如同潮涌一般的人群,不知该如何办才好。“往前闯嘛!”旅长急得两眼快冒火了。他大声说。小李瞅好了一道夹缝,开上车往前蹭着,蹭着..总算闯出了送殡的人群,汽车的翼子板却在墙头上撞了一个大坑。他们回到了西苑营房。何旅长一进营门就喊号长:“快吹集合号,营以上干部集合!”何基沣任旅长的110 旅,当时有两个团,129 团驻守在宛平城一带,团长吉星文率领着全体指战员正与日军殊死作战。220 团就随旅部驻在西苑。这天,何旅长集合的便是220 团的干部。何讲了卢沟桥地区对我军很不利的严峻形势以后,就开门见山地对大家说:“敌人已经占领了回龙庙和铁路桥,我们的任务就是把这两个阵地夺回来。一定要夺回来,祖国的领土一分一寸也不能送给日本鬼子。”讲到这里,他见220 团团长谢世全站在队伍前列,就抬高嗓门指名道姓地说:“谢别子,今天你拿不下铁路桥,就别想来见我。”谢别子是谢团长的外号,此人身高体胖,大头黑脸,打起仗来,能杀能砍,敌人见了望风丧胆。这时他手一摆,对何旅长说:“旅座放心,我一定拿下铁路桥,也一定来见你!”“好,这才是谢别子的性格!”开赴卢沟桥的队伍出发了。谢团长身背一柄长刀,走在前面。何基沣坐着汽车随在队伍后面..何基沣是一位具有高度民族气节的爱国军人。此时,他已经是中国共产党在29 军的地下工作者了。

  何基沣1898 年出生在河北省藁城县。那个年代正是中日甲午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开始瓜分我国。看到祖国被肢解、人民被蹂躏,少年何基沣愤怒填胸,报效祖国的愿望一日比一日强烈。后来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后他又进北平陆军大学学习,他和中国共产党在29 军的另一个地下工作者张克侠是要好的战友,两人一同投奔冯玉祥部队,后来又一同改编加入29 军。

  1931 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此时,何基沣升任29 军37 师109旅副旅长。他看到东北大片领土被日军占领,恨不能率部队奔赴沙场,与日寇决一死战。长城战斗中,37 师奉命来到冷口、喜峰口一线接防。当日军向37 师进犯时,他亲自带领骑兵去抵抗。临战前,他对几百名官兵做动员,慷慨陈词:“国家多难!民族多难!吾辈是爱人民养育深恩之军人,当以死报国,笑卧沙场,何惧马革裹尸还!战死者光荣,偷生者耻辱!”有这样的好旅长,骑兵官兵士气格外高涨,大家挥舞着寒光闪闪的大刀,向日军冲去,敌人屡屡告败,29 军的大刀队威名大振。

  长城大战之后,29 军移驻平津,伺基沣提升为110 旅旅长。他大义凛然,始终站在第一线指挥作战。1937 年共产党北方局组织发动一大批进步学生参加在北平西苑举办的军训,他担任集训大队副总队长..

  卢沟桥事变后,由于同民党的不抵抗政策。北平失守。这时何基沣

  又升为179 师师长。9 月,日军向大名府猛攻,何率领部队奋勇抵抗,与日军激战三天两夜,由于寡不敌众,大名府失守。何心如刀剜,不忍心大好河山落入敌寇手中,他坚决要求前去与敌人决一死战。报国为民的心愿竟然得不到实现,副师长硬把他架到马上,撤到南乐县城。何深感自己的双手双脚牢牢被人捆绑着似的,不能大刀阔斧地去抗日,自己又难以挣脱这种境地。伤感、绝望之中,他竟拔出手枪自射,左胸中弹,倒在血泊中。部属来抢救他时,发现他身上有一张墨迹未干的纸条,上面写着:不能打回北平过元旦,无颜以对燕赵父老..

  1938 年春节,周恩来在武汉见到了前来寻找共产党的何基淬将军,握着他的手,高兴地赞扬道:“南京中山陵前,出了个剖腹明志的续范亭将军;卢沟桥下,出了个坚决抗日的何基沣将军!”说罢,周与何一起大笑起来。..

  队伍向卢沟桥前线开进。

  他坐在汽车里,不时地向车窗外望去,正在拔节、吐穗的高粱和玉米,软塌塌地泡在一片水汪汪的田野里。他看到,有的断了叶杆,有的耷拉着脑袋,还有的被烟火烧烤得成了一柄柄黑秃秃的光杆杆..

  战争使盛夏的原野呈现着一派凄凉的景象。

  他静静地看着窗外,塌坍的民房在他眼里,受伤的岁月在他眼里..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全球通史 人类简史 时间简史 未来简史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