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读书
抗日战争书籍

红枫树红枫林

  春天的大别山,风光是诱人的,阳光清新、温暖、明媚。满山遍野盛开着杜鹃花,殷红殷红。兰花香气扑鼻。许多不知名的鸟儿,唱着动听的歌儿。山鹰在低空盘旋。山间的小溪,也格外神气,咕咕噜噜地歌唱着,翻滚着,而后汇聚成一条条小溪,形成一股巨大的合力,沿一道二百公尺高的绝壁飞去,形成穿云破雾,凭空作浪之势,地动山摇地向下冲撞,撞人一口深潭,而后又把碎玉般的水珠撒向高空,金光四射,呈现银色而升、金色而落的五彩缤纷的奇观。

  这就是大别山南麓的一个奇景——流波疃。

  清晨,从流波疃的山崖上,跳下一个汉子,他中等个头,黑黝的脸膛,一双深沉而机警的眼神,透着睿智和威严。他动作敏捷,忽儿跳下悬岩,忽儿跃过深涧,行走如飞,像一只山鹰。

  这是一只雄鹰。

  他,就是在大别山坚持了三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的红二十八军政委、新任新四军第四支队司令员高敬亭。

  高敬亭这个名字响彻大别山区,震动着鄂豫皖三省。他1907年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一个贫农家庭。读过六年私塾,记忆力强,颇能舞文弄墨,生性顽皮,当时帝国主义列强累侵中国,中原直奉皖系战争刀光剑影,土匪遍地,盗贼如毛,人民灾难深重,高敬亭常常举着杀刀,高喊杀列强,杀军阀,杀贪官,杀污吏。1926年10月,从乡、县苏维埃政府主席,选到鄂豫皖省苏维埃政府主席,担任过红军第七十五师政委、红二十五军政治部主任,1935年2月,红军主力部队相继撤离后,他将几小支分散的游击队,带上岳西县凉亭拗,重新组建了红二十八军,同国民党豫鄂皖边区督办公署所辖的二十万大军对垒,周旋,战斗,演出了一幕幕游击战神话。长期艰苦的环境,锤练了他的意志,锤练了他的胆识,他能在瞬息万变中立断军机,于绝境中开拓出千军的道路。他对国民党反动势力有着深仇大恨,也深明民族利益高于一切。卢沟桥事变第三天,中共中央向全国发出建立抗日统一战线的通电。高敬亭7月15日就向国民党豫鄂皖督办公署发出停战谈判的建议,在双方努力下,谈判获得圆满成功。在接到新四军整编命令后,他又迅速将部队带下山,开往流波疃集结。

  高敬亭从山崖上跳下来,深情地回过头,向大山深处看了一眼,看到他的三千游击健儿跟在他的身后来了,但在三年中与他患难与共、情同鱼水的群众却越走越远了。在离开他们之前,高敬亭一家一户看望、告别、访问了曾经冒着生命危险救过红军的乡亲们;把打土豪时缴获的银元、首饰等物品,分发给乡亲们,以表达共产党和红军对他们的感激之情;而后,含泪离开那里,踏上抗日征途。

  在流波疃的火神庙广场上,高敬亭向全支队指战员宣布了新四军军部的命令:

  高敬亭任四支队司令员,郑位三任支队政委,林维先任支队参谋长,肖望东任支队政治部主任。原红二十八军编成第七、第九四、手枪团和特务营,原豫南红军游击队编成第八团。高敬亭还传达了不久前他去武汉时,周恩来、董必武、叶剑英代表中共中央作的指示:东进皖中、皖东地区,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根据地。

  而后,率领四支队,沿大别山边缘,进至舒城县东港冲。

  部队开到东港冲,高敬亭患牙疾出血不止,引起心绞痛,便住了下来。

  在舒城县兴开岭西部,有东西两个村子,东边的村子叫东港冲,西边的村子叫西港冲。四支队的司令部设在东港冲,政治部设在西港冲,遥遥相对。

  高敬亭住在哪里,喜问风俗民情。这天雨后放晴,山村的空气特别清新,高敬亭休息了几日,病情好转,从东港冲走出村,来到一条小溪的石桥上,遇见一位老者,便主动上前打招呼,笑着喊了声“老人家!”然后问道:

  “这儿山头不算小,为何称‘港’呢?”

  老人见高敬亭和蔼,便拉着高敬亭的手,上了一个高坡,指着南面隐现的一条大河说:

  “那是龙河。这一带,虽有这条大河,历史上却干旱少雨,老百姓得年年烧香拜神,求龙王降雨。这龙王虽也降雨,但却暴虐,每年要吞噬一对童男童女。有一年,祭雨的童女的母亲,是一个孤寡老母,痛不欲生,哭了三天三夜,感动了观音老母。观音老母托梦,让老母制作两个面人,内藏钢刀,放在东村,向龙王说东村有港,可进港去吃。龙王吃了面人,腹内疼痛,滚滑而走,这个地方后来就叫‘滑水河’。龙王滚到乌沙冲,腹内流血,后人把乌沙冲改为‘红冲’。龙王滚到另一个山冲,龙身萎缩,留下一堆骨骸,这里就叫‘龙骨冲’了。”

  老者说完,看了看高敬亭,自言自语地说:

  “这故事,你们共产党不会相信,共产党救苦救难,不会要百姓付出任何代价。

  现在这里真的大祸临头了,鬼子来了,杀人如麻,从桃溪镇杀到舒城城关,从城关杀到南港,从南港杀到安庆。在南港一个山冲,就枪杀了四百多名逃难的群众。共产党,新四军来了,百姓有救了!首长,快去打鬼子,救百姓吧!”

  高敬亭说:“请告诉乡亲们,新四军来就是打鬼子的,我们一定替大家报仇雪恨!”

  在四支队到达东港冲的同时,中共中央长江局、八路军武汉办事处,陆续派来林英坚、文地明、高志荣、朱国华、朱绍清、喻屏、廖华等一批干部到四支队工作,加强四支队的军政骨干力量。高敬亭分析了皖中敌情后,让七团进到无为,八团进到舒城南部,九团进到巢县,手枪团和特务营,随支队司令部行动,广泛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各地各界人民,见新四军到来,欢欣鼓舞,奔走相告,自动组织起各种抗日团体,给新四军跑交通,送情报,购买药品、电池等各种军需物品,支持新四军。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全球通史 人类简史 时间简史 未来简史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