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读书
抗日战争书籍

红枫树红枫林

  午夜,种墨园叶挺军长的办公室里的窗棂上,还透着雪亮的灯光。叶挺坐在办公桌前,一支接一支地抽烟。

  警卫员熊辉为他倒好一杯盐开水,这是叶挺的嗜好,以盐开水代茶。熊辉将盐开水轻轻放在叶挺办公桌上,便悄悄地退了出去。

  叶挺,对革命忠贞不屈,战场上横扫千军,对人一片赤诚,心无沟壑,不谙诡诈,不弄权术。但由于有着一段曲折的经历,也使他养成沉默寡言深沉不露的性格。

  他原名为叶询,字希夷,1896年9月出生于与港澳毗邻的广东省归善县(现为惠阳县)周田村一个贫农家庭。少年时期的叶挺,目睹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的压迫欺凌,产生强烈的“强兵富国”的思想,立志走军事救国的道路。1911年考人广州陆军小学,三年后以优异成绩升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919年参加孙中山领导的粤军,加入了国民党,任工兵营副营长,在一次战斗中,他在敌人撤退的路上预埋炸药包,全歼了逃跑的敌人,深得孙中山的赞赏,被选为大元帅府警卫营营长。1922年6月,陈炯明叛变,他坚守总统府前院,先掩护孙中山转移到珠江永丰舰上,后又机智地掩护孙夫人宋庆龄冲出险境。1924年7月,叶挺进入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后转入红军学校中国班学习,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5年9月,叶挺返回广州,经周恩来推荐,担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参谋长兼独立团团长。1926年北伐中屡建奇功,赢得“铁军”称号。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消息传到武汉,叶挺非常愤慨,他临危受命,参加领导了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广州起义失败后,叶挺化装潜入香港。中共广东省委新任负责人,偏听一部分人的不实之词,指责叶挺对起义“消极”、“动摇”,给予留党察看处分。叶挺不同意这种不符合事实的责难,于1928年春到莫斯科,写出书面报告,提出申诉,但王明等人不仅不理,还把广州起义的失败归罪于他一人。叶挺投诉无门,加上受到失败情绪的影响,一气之下离开莫斯科,同共产党脱离了关系。在奥地利、法国、新加坡和澳门渡过十年流亡生活。抗日战争爆发,叶挺心如火焚,顿生重跨战马,挥刀杀敌之心,举家迁往上海。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叶挺登上寓所屋顶观察空战和陆战,这是蒋介石指挥的淞沪抗战。蒋介石投入精锐部队六十万,打了三个月,最后竟落了个付出十万多人的伤亡代价,放弃了上海,一退数百里。不久又把京城南京丢给了敌人。叶挺身临其境体察战况,深深感到蒋介石打了十年内战,把国家弄得贫弱不堪,以致无力抵御外侮的严峻现实,心中非常痛苦,同时更加期望国共合作抗日,只有这样才能有抵抗强敌的力量。叶挺出任新四军军长,实现了他领兵抗战的心愿。虽然叶挺既不是国民党又不是共产党,但他从有利于国共合作团结抗战的大局出发,欣然承担了这个重任。特别是他在就任前去延安一次,毛泽东亲自为他设宴接风,多次同他进行交谈,陪他到抗大、党校等地参观,在中央党校召开了欢迎他的大会,使他对中共中央领导抗日战争的战略思想,方针政策,新四军的战略行动等重大问题,有了深入的了解。中共中央也了解了他,他很满意。但他还感到有个缺憾,那就是现在自己还不是共产党员,这倒不完全是工作上的不便,他知道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是绝对服从党的领导的,更主要的是他早有恢复共产党党籍的愿望。他想把这个愿望提出来,但却从侧面听人说,中共中央认为,他现在暂时不在组织上加入共产党,对于中国人民的抗战事业,将会更加有利。叶挺深明大义,胸襟开阔,表示愿意留在党外,在党的领导下进行工作。

  叶挺坐在灯下,又一次展开周恩来的电报,细读细研起来。

  电报的全文如下:

  叶挺、项英:

  经中共中央代表同国民党政府协商,新四军的总任务,是在华中敌后广泛开展游击战争,配合国民党正面战场,抗击日本侵略军。四个支队的活动地区划分如下:第一,二支队到苏南敌后;第三支队和军部留在皖南;第四支队到皖中。各支队开进时间,望斟酌上报延安。

  周恩来4月20日对中共中央的指示,叶挺以军事家的战略眼光心领神会,他想到四个支队的活动范围,不能仅仅局限在目前所划范围,更要着眼于“在华中敌后广泛开展游击战争”,那样才能放开手脚,打击敌人。时隔不久,周恩来又亲到皖南,进一步商定新四军的战略任务,确定了“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的总方针。对于一个军事将领来说,他的意愿与统帅部的战略方针相吻合,那便是最大的安慰和幸运。

  于是,他决定召开一次战略会议,分析敌情,研究态势,贯彻中共中央的方针。他把参谋长张云逸请来,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张云逸,并要他作点准备。张云逸欣然应允,同时提醒叶挺,向项英通报一声。

  叶挺点点头说:“是,是!”抓起电话向项英作了通报,并请项英出席会议。

  项英听说是战略分析会议,想听听意见,便表示同意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全球通史 人类简史 时间简史 未来简史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