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读书
抗日战争书籍

敌后游击战

新四军创建华中抗日根据地

 狼牙山五壮士跳崖处

  华中抗日根据地:包括江苏绝大部分,安徽、湖北、河南、浙江和湖南的一部分。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留置南方的游击队遍及8省40县,在13块游击根据地坚持斗争。在缺少通信设备和交通工具的条件下,要使他们尽快得到命令并迅速完成集中,是十分困难的。他们既要克服自然条件的巨大困难,又要战胜国民党的一些地方政府、军队中的反共顽固势力的阻挠和陷害。红军指战员的爱国热忱以及对国共合作、团结抗日的凛然正义,终于使这项改编任务迅速实现。1937年秋,由于上海前线吃紧,太原垂危,国民党政府不得不同意将南方8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10月12日,正式公布了这项命令。1937年10月12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宣布,南方8省13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

  构成新四军基本力量的南方8省红军游击队主要是:闽西南地区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等领导的游击队,约1200多人,500多支枪。湘、鄂、赣地区傅秋涛等人领导的游击队,约1100多人,350多支枪。闽东地区叶飞等人领导的游击队,约920人,500多枝枪。闽、赣、浙地区黄道等人领导的游击队,约600人,300多支枪。浙江平阳地区刘英等人领导的游击队,约600人,200多支枪。瑞金中央苏区钟得胜等人领导的游击队,约300人,150多支枪。皖南地区关英、李步新等人领导的游击队,约190多人,75枝枪。湘、鄂地区谭余保等人领导的游击队,约350多人,200多支枪。赣南地区陈毅、项英等人领导的游击队以及桂东地区的游击队,共约300多人。鄂、豫、皖地区高敬亭等人领导的游击队,约900多人,500多支枪。鄂、豫边区周骏鸣等人领导的游击队,约600多人。湘南地区李林等人领导的游击队,约300人。

  1938年1月新四军军部在南昌成立,22日,迁至皖南。3月底4月初,全军集结完毕。江北部队分别集中于河南省确山县竹沟镇和湖北省黄安县七里坪。江南各部亦已进至安徽省歙县岩寺,全军编为4个支队9个团,共万余人。新四军组成后,根据党中央决定,又成立了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及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新四军分会。以项英为分局书记兼军分会书记,陈毅为军分会副书记。

  新四军组建完成后,中共中央十分重视指导其在南方的根据在建设。1938年5月4日,毛泽东致电项英,电称:“项英同志:在敌后进行游击战争虽有困难,但比在敌前同友军一道并受其指挥反会要好些,方便些,放手些。敌情方面虽较严重,但只要有广大群众,活动地区充分,注意指挥的机动灵活,也会能够克服这种困难。这是河北及山东方面的游击战争已经证明了的。在侦察部队出去若干天之后,主力就可准备跟行。在广德、苏州、镇江、南京、芜湖五区之间广大地区,创造根据地,发动民众的抗日斗争,组织民众武装,发展新的游击队,是完全有希望的。在茅山根据地大体建立起来之后,还应准备分兵一部进入苏州、镇江、吴淞三角地区去,再分一部分渡江进入江北地区。在一定条件下,平原也是能发展游击战争的。条件与内战时候很大不同……”

  5月14日,中央书记处致长江局、东南局及项英:“……新四军正当利用目前的有利时机,主动地、积极地深入到敌人后方去,以自己灵活坚决的行动,模范的纪律与群众工作,大大地去发动与组织群众,建立地方党,组织与团结无数的游击队在自己周围,扩大自己、坚强自己,解决自己的武装与给养,在大江以南,创立一些模范的游击根据地,以建立新四军的威信,扩大新四军的影响。”

  上述指示前后,党中央对新四军还有多次指示。所有这些指示,史称“战略东进”。整个战略计划是:江南第1、第2支队,从速进入宁、沪地区,建立以大茅山为中心的根据地,并东向上海外围镇、苏、吴三角区发展,待至江南立稳,继而渡江北上,挺进苏北;第3支队由皖南现地渡江,进入皖中;江北第4支队全部东进,出大别山,会合北渡之第3支队,向东发展,越过淮南路,再向东进入津浦路,继而向皖东北发展。这样,便形成了新四军4个支队夹长江东进而北向的态势,控制了苏北、皖东北广大地区,天高地阔,战略上便伸开了。苏北与山东接壤,背靠八路军第115师;皖北与冀鲁豫毗连,和八路军第129师相呼应。于此,新四军与八路军便携起手来,华北、华中两大敌后战场便连成一片。我们的游击战争如果做得好,津浦路和大运河两条南北水、陆交通线就可为我所控制,而敌之华北、江浙两个集团便被我军隔绝。

  中共中央对华中工作的指示和新四军东进的部署,是一个完整的战略计划,这一计划一经实现,日军江浙、武汉两个集团便陷入了新四军游击战争的战略包围之中。

  1938年2月,新四军第4支队东进后,在竹沟镇、七里坪设立后方留守处。于是这里便成了豫、鄂抗日游击战争的两个支点。1938年4月,粟裕率新四军先遣支队深入华中敌后,开展游击战争。5月和7月,陈毅和张鼎丞分别率新四军第一、第二支队挺进江南,创建苏南根据地。8月,谭震林率新四军第三支队进入皖南,开辟豫皖苏根据地;6月,罗炳辉率新四军第五支队挺进皖东,建立皖东根据地;1938年冬,中共中央派李先念到豫鄂地区领导抗日武装斗争,李先念于1939年1月到达竹沟。从此,鄂豫地区的抗日游击战争走上了新的发展阶段。新四军一部在八路军配合下,开辟皖东北和淮海区。自1938年至1944年春,和日伪作战17500余次,毙伤日伪军24万余人。

  1938年2月15日,毛泽东致电项英、陈毅,指出新四军应“力争集中苏浙皖边发展游击战。但在目前,最有利于发展地区还在江苏境内的茅山山脉,即以溧阳、溧水地区为中心,向着南京、镇江、丹阳、金坛、宜兴、长兴、广德线上之敌作战,必能建立根据地,扩大新四军基础”。

  同八路军相比,新四军的活动区域大多是平原,丘陵地带和河湖港汊,部队又是由原来分散在十多处的人数不多的游击队经过集中和改编而成的,进入这些地区的时间比较晚,敌后的政治情况又很复杂,发展起来困难更多。因此在一些干部中存在畏难情绪。毛泽东深知这一点,当华北的平原游击战争取得成功经验后,立刻把它推广到新四军中。5月4日,毛泽东致电项英,指出:“敌情方面虽较严重,但只要有广大群众活动地区,充分注意指挥的机动灵活,也会能够克服这种困难,这是河北及山东方面的游击战争已经证明了的。”“在广德、苏州、镇江、南京、芜湖五区之间广大地区创造根据地,发动民众的抗日斗争,组织民众武装,发展新的游击队,是完全有希望的。”“在一定条件下,平原也是能发展游击战争的。条件与内战时候有很大不同。当然,无论何时应有谨慎的态度,具体的作战行动应在具体的情况许可之下,这是不能忽视的。”

  毛泽东对新四军的具体行动方向提出:“在茅山根据地大体建立起来之后,还应准备分兵一部进入苏州、镇江、吴淞三角地区去,再分一部分渡江进入江北地区。”根据毛泽东和中共中央的战略部署,新四军各支队经过整训陆续开赴华中敌后。粟裕率领的新四军先遣支队已在四月下旬向苏南敌后挺进。六七月间,陈毅、张鼎丞随即率领有着较强战斗力的新四军第一二支队先后进入苏南。6月17日,先遣支队在镇江西南的韦岗取得第一次伏击战的胜利,给了饱受日军蹂躏的江南沦陷区人民很大的兴奋。到这年年底,以茅山为中心的抗日游击根据地已初步建立起来。新四军威名远扬,在大江南北燃起了敌后游击战争的熊熊烈火。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全球通史 人类简史 时间简史 未来简史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