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读书
抗日战争书籍

蜀龙出川

四十一.

  1.

  终于要说到自己制定今后的计划了,赵铁生突然觉得,假如将那篇《论持久战》加以仔细地研究的话,那自己制定的计划不就可以很全面和战略地展开了吗?我的心中顿时一亮,他拿出那个小册子,认真地研读起来,还不时地加圈加着重号。赵铁生在自己的笔记里写了下面的话:

  中国在这场战争中是会胜利的,但是,又不会很迅速地取得胜利。在夺取胜利的过程中,全中国人民的紧密的联合是取胜的唯一的法门,而取得国际间的联合和资助是重要的辅助。威名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一个长期的斗争,不能不做长远的打算。不能妥协,不能投降、不能消极。中国现在虽然看上去丧师失土,但是中国的国土很大,国民很众,是日本不能比拟的,中国有回旋的余地和牺牲的本钱。反过来看日本,他们是不能经受这样长期战争的消耗的。

  千万不能和日本讲和,除非他们投降。在受降的仪式上才有可能与他们讲和。

  发动斗争不能一味地依靠军队的军事路线,还要发动群众做群众的军事路线和坚壁清野的非军事路线。把敌人埋葬在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中。在这样的战争众,如果没有合适的武器,一是要从敌人手中夺取,而是要想办法自己制造和从友好国家那里取得。武器是取得胜利的重要的条件,但是不是决定性的条件。人才是制造和使用武器的主体。对于这点,赵铁生是最新才开始有了一点认识的。他过去对于武器的认识就是以为那就是战争众唯一的因素了。

  在进一步的学习中,赵铁生更加认识到中国也存在着许多日本没有的优点或是优势。其实,日本的优势只有一条正在不断下滑的实力超过中国的这一条而已,反过来看中国,威名中国的优势却有我大敌小、我众敌寡、我正义敌非正义、我得道敌失道等等。而中国因为实力弱,所以现在打败仗,而威名的优势多,于是将来会形势逆转,就会战胜日本。

  当然,赵铁生还是有一些内容不能看明白和赞同。比如《论持久战》里的二二部分里说:“中国坚持抗战的因素有三个:其一,共产党,这是领导人民抗日的可靠力量。又其一,国民党,因其是依靠英美的,英美不叫它投降,它也就不会投降。又其一,别的党派,大多数是反对妥协、拥护抗战的。这三者互相团结,谁要妥协就是站在汉奸方面,人人得而诛之。一切不愿当汉奸的人,就不能不团结起来坚持抗战到底,妥协就实际上难于成功。”

  赵铁生看见的就是政府军一直在正面战场肩负着大多数的抵抗的任务,而他只看见了共产党军队在敌后的一些小举动,他对于自己的和共产党军队相仿的举动也认为只是一种辅助性的工作,不能决定抗日战争的发展和走向。对于这个论断,他保留了意见。同时,他还认为战争就是军事和人与人的对抗,和什么政治啊什么的好像不沾边。赵铁生一向认为政治就是给政客玩弄的一种很恶劣的嫡系。于是,他就不会理解《论持久战》里相关的论断了。

  但是,赵铁生对于这个小册子里的关于具体的斗争的法子还是很感兴趣的。他对于整个抗日战争被划分成三个阶段就很是佩服。我认为在北平的七七事变不过是一篇文章的引子,而淞沪会战才是战争的开局。到了南京会战就进入到承接的地步。徐州会战仅仅是过渡。而刚刚结束的武汉会战就标志着日军的大规模进攻的在战略上的终结。日本人已经没有实力来再次发动类似武汉会战这样的大的会战了。也就是抗战的第一阶段就已经完毕,接下来要开始的是艰苦的拉锯战和相持战阶段。赵铁生注意到,这篇文章是在徐州会战的时候写成的,就已经预见到武汉会战的可能性,而现在看,一切都在掌握中。赵铁生简直觉得,就算是古代的孙武子和诸葛亮也远没有这样算计手段的。

  赵铁生痛快地饮下一杯蒙顶茶,呼叫几声,他继续认真地看,认真地写。

  2.

  在抗日战争中,战争的进行是一种犬牙交错的。在内线种作战中有外线,在外线作战中又有内线的因素,内外线相互杂糅。在正面作战有后方,而后方其实也是可能出现敌人的,也就是有无后方也是相对的。因为在中国,由于有了汪仲铭的叛变,各方形势非常复杂,使得前方和后方的概念也发生了变化。虽然,这本书写的时候没有汪仲铭投降的事实,但是有无后方的问题确实一种客观的延展和变化的可能性。赵铁生心想,他过去在南京,在徐州的时候,那里已经被日军占领了,自己因为依靠当地的人民,也产生了一种有后方作战的感觉和环境。于是,赵铁生对这样的说法和论断就非常地认同了。

  同时,赵铁生对于文章中说要发挥人的能动性的说法也是很认同的。不去能动,坐在那里守株待兔,那就会什么也干不成,就会亡国。这点,赵铁生深深赞同。我甚至有点以为有条件要去抗日,无条件的时候,创造条件也要去坚决地抗日,这才是发挥能动性的最好的注脚。

  另外,赵铁生对于攻防战、战略上的持久战和战术上的速决战,内线中的外线作战和外线中内线作战的辩证关系都有了一些自己的设想了。而对在战斗中的主动性、灵活性和做到谋定而后动的计划性也是有自己的看法的。另外,经过过不少实际战阵的赵铁生对于战争的形式,那些运动战、游击战和阵地战,他认为自己现在的形势,倒是可以采取和共产党军队相似的打法,平时打打游击战,有条件的时候,比如类似在帽子山的时候那样情况下,也可以不失时机地打打阵地战和运动战。

  其实,不管是什么样的战争形式,要做到尽可能地消耗敌人、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是赵铁生在从上海起就坚决地认定了的方向。这点,他的认识是最深刻的。

  “鬼子只有那么多人,杀一个少以个是一条铁律。”赵铁生坚决地这样想。

  而要消灭鬼子,还不能蛮干,要动脑子,要乘敌不防,钻敌人的空子。当然,在条件成熟后,还是要坚决地进行一场大规模的和敌人的决战。只有在条件成熟后的几场大决战后,日本的力量才会被最终地消灭,而中日间的战场对比才会发生彻底的变革。而在这样的过程中,发动人民,使他们成为抗战的不枯竭的兵源和坚强的后援,那才是整个抗战取得胜利的根本的保障。

  赵铁生找来他的几个属下,开始商议他们的行动方向。他们要依托中央政府的正面战线,去敌后开展游击战,去争取和发动人民群众,去袭扰、消耗、歼灭敌人,去将抗战必将胜利的希望带给沦陷区的中国人。同时,在赵铁生的心眼里,还有一点就是不能让共产党人在敌后享有专美了,而他做为国军的中将,也要在这个领域为国军打下一片天地来。赵铁生想,威名现在是盟友,盟友间的有好竞争是不会妨碍整个共同完成的大业的,反过来,还会促进大业的早日功成。

  赵铁生本来是想亲自去重庆向上峰请示下一步的行动方案的,他想将自己的想法得到中央的批准。但是,呀转念一想,算了,他们都自顾不暇另外何必去找他们的麻烦呢?其实,他们也只给过一个名义给我而已,来年军饷也是我筹的,我其实也算不得完全正规的嫡系中央政府的人员和军人。做为国军,我在前往上海的路上就已经丧失我的全部的军队,我只是一个光杆司令而已。我何必去给他们请示,我还是我行我素罢了。这样想,他也就是这样做了。但是,他终于还是挂着国军中将军衔的人,在领走前给重庆的国防部去了一封电报备案。而重庆的国防部也给他回电说:

  “为了党国的利益,你可以自行其是,军费可以在附近自行筹集。编制也自行解决。”

  这回电就表明了重庆让他放手去干,只要抗日都是合法的。而且,重庆很放心这个赵铁生,因为他毕竟是南京狙击大队毕业的高材生,是党国的栋梁,是民族的精英,他是不会走汪仲铭的路线的,也不会去投向陕北、投向山西。不过,以后的事情也真的很难说啊。

  3.

  赵铁生大主意拿定,但是,说到具体他的下一步往哪里去,他又犯愁了,于是,他找来了楚天阔参谋长。在武汉的时候,赵铁生的人马又接受了一些国军的散兵,已经扩大到一千余人了。赵铁生扩大队伍的思路是走精兵路线,绝对不滥竽充数。他的人都是各个方面一顶一的好手。而现在,赵铁生不能再给自己的队伍命名什么鬼影这样的神秘主义的称号了,他给自己的队伍叫做“蜀龙抗日先锋军”。赵铁生在武汉招收的大多数人马是四川籍成员。而在赵铁生的心目中,云贵两地过去也是蜀国的土地,他也把他们算为了蜀人的。当然,赵铁生更加记得自己是中国人,是中国的蜀地人。

  楚天阔对赵铁生说:

  “我们打仗固然是很要紧的,但是和过去一样,收集情报,、为中央政府正确的决策提供准确的情报也是威名的重要的任务。这点不能放弃。当然,我们得走向敌后,不过,依据我的观察,由于南方的国军兵力大半抽调来支援了武汉,而在武汉失利后又往西南而去,那华南就空虚了。日本人的鼻子比狗还远精明,他们一定会在他们丧失集中几十万人的大会战的形势下,抓紧对富裕的华南下手的。而这里,武汉,就会成为敌后,威名就在这里等待时机,伺机歼灭敌人,打出威名的游击天地来。”

  “对,威名就现在武汉等着,威名会有仗打的。但是,以后又咋办呢?”

  同样读过了《论持久战》的楚天阔因为他是军事院校的高材生,看得就比赵铁生更加具有技术性,他在实用上市胜过了赵铁生的,但是,在战略上,在整体的指导思想上,赵铁生又压过楚天阔一筹。于是,具体的策划是楚天阔来指画,而大政方针还是得靠赵铁生来算计。二人配合起来天衣无缝、默契无比。

  时间已经是一九三九年的十一月初了,深秋的湖北也有了一点凉意。而在山水相交已经属于宜昌的茅坪场镇一带分散潜伏的赵铁生也有了出去看看风景的想法了。看着满山的红叶,赵铁生带着他的几个弟兄先涉过一条小河,然后开始登山。在山上,赵铁生看见了很多,也想得很多、很远。

  宜昌的茅坪场镇在长江边上的一片大山之中,距离三峡也很近,过了三峡就是四川,那是当时的陪都重庆。站在山上,赵铁生神情凝重,他想起了温江,想起了都江堰和青城山和他可爱的儿子来,不知道他现在如何了,应该有十来岁了吧。同时,赵铁生还惦记起自己的妻子钤素芬来,她应该在某个抗日的前线,但是却云深不知处啊。自己的父亲和老岳父也部知道怎么样了,自己家的麻收成好好吗?大蒜还好吗?青城山的秋色也应该很浓厚了吧?站在金马河看青城山,在天晴的日子,隔了浅浅的云层,看上去仿佛是在天边,又如同在眼前。

  回过头来,赵铁生看见了一带长江水,缓缓地转进山里去了。哎,真像赵公山下的岷江啊,一拐一弯后,就不见了,好像一个精灵。只是赵公山下的岷江是朝赵铁生视野的方向流淌的,而长江就逆着赵铁生的视野在奔腾。他一路向东南而去,赵铁生心想,要是长江水可以把正在东南肆虐的日本鬼子冲得走的话,那他就可以被封为中国的护国天神了。然而,赵铁生摇摇头,他知道,宋朝人就说过,若使胡尘吹得去,东风侯万户。这只是词人天真的幻想。但是,很快,赵铁生又重重地点点头,冲得去的,威名四万万人民和人民的抗日意志以及决心不就是这奔腾喧嚣的长江水吗?威名一定可以冲走那些日本鬼子的。

  “日本人不能在西南取得成功,他可能会从华南一路打向南洋的,那他们战线拉长了,对于威名的抗日是有好处的。而且,南洋一向是英美的势力范围,那日本人的野心就要和英美的利益发生交叉了,而那个时候,我看……”赵铁生在看完长江流水后对楚天阔说。

  “对,龙哥说得对。到了那个时候,那些抠门的洋鬼子不想支援威名也不成啦。哈哈……”

  “哈哈,楚兄,你知道笨猪是怎么死的吗?是吃撑死的,小日本那么小个国家,胃口却那么大,部吃撑死才怪啊。哈哈。”

  4.

  “我们得拟定一个具体的行动计划才是啊,楚兄。”赵铁生说。

  “对,我们现在的任务就是打击那些后撤的日军的辎重和伤兵,威名不能妇人之仁,那些伤兵等他们痊愈了,又会是战场上我们的敌人的。等日军几乎撤离了武汉后,我们就在武汉的一些小地方打游击,袭扰他们的地方据点。但是,威名在武汉不能太长时间了,我们还应该有一个更加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坚决地肃清那些危害中华民族安危和军心、民心的叛徒和汉奸,坚决打击那些首恶。”

  “对,你说得很好。我还得在袭击那些万恶的日本侨民上下点力气,他们是日军的别动队,而打他们要相对容易一些,他们毕竟自己没有专门的武装嘛。”赵铁生狡猾地一笑。

  “那威名要打游击,队伍就不能这样庞大了,我们得合理地将队伍分散开来,同时还要保持密切的联络,不能因为分散而丧失了这些队伍,那就是我们的损失了。我们可以分成十二个分队,每个分队一百余人,这样,我们就需要十二台电台。我们已经有了四台,现在我知道在渝西镇那里有一个日军临时军火库还没有撤走,撤离也只是这两天的事情了,他们那里有二十台日军中队级电台,很适合我们用,我们去将他们取来,多余的囤积起来,以后扩大的时候可以用。你看怎么样?”

  “好久没有活动筋骨了,我带五十个弟兄去,你在家看屋。”赵铁生好动不好静,他对楚天阔说。他本来是一个中将,却是处处亲力亲为,是兵将一体化的将军。楚天阔不好说什么,只好点头答应了。他知道他的这个上司,自身的武功了得,枪法一流,胆识也是少有匹敌的。

  就在当天,赵铁生连夜就前往渝西镇了。那里驻扎了大约一百名日军二线兵力。他们主要是从琉球、台湾和高丽被征集的兵员。琉球自古是中国的土地,而台湾也是中国的一部分被日本割占了的,高丽不服日本也是公开的秘密。于是,这些二线的日军的战斗力就可想而知了,他们都是一群狐疑之兵。

  赵铁生的武功在无声无息中就干掉了三个哨兵,而其他的日军还在兀自地睡觉呢。等他们醒来的时候,五十多支黑洞洞的枪口已经对着他们的脑门了。为首的一个日军赶紧举起手,说:

  “好汉爷,好汉爷。”他看见这些人没有穿军装,而是穿便衣,就以为他们是那里的山大王了。他的汉语很流利,但是明显有福建的口音。是福建口音的官话。

  “你们是……”

  “我们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的,他们有的是琉球人,还是威名中国人的,另外几个高丽人,我们都不是真的日本的日军,你们别开枪。”

  “那好办,你们自己将电台和最好的自动武器交出来。我们就不杀你们。我们不是山大王,威名是正规的国军,号称蜀龙抗日先锋军的就是。”

  “哦,我们久仰了,大名鼎鼎、如雷贯耳。”其实,这是在拍马屁,这支所谓的蜀龙抗日先锋军还没有正式出师过呢。当然,他们也马上要出师了。

  乘了夜幕,五十多人带了四十台电台和十多支自动枪支,连夜向茅坪场镇赶去。天亮不久,赵铁生就回到了茅坪场镇,与楚天阔他们会面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全球通史 人类简史 时间简史 未来简史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