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读书
抗日战争书籍

抗战狙击手

(十二)

  萧剑扬觉着身子下面的土地震了一下。

  咦?咋没有炮弹爆炸的声响?也没有气浪扑过来?

  过了一会儿,萧剑扬闭着眼摸了摸身上的胳膊腿儿,还好,哥儿几位都没挪窝。他再把眼皮撑开半条缝,四下里瞅了瞅——没什么异常,只瞅见身旁几尺外一张绷得刷白的脸。那是3连的一名下士。

  再仔细瞧瞧,原来在他俩的身子之间,出现了一个脸盆大的地洞。

  大难不死的悸动,加上抑制不住的好奇心,促使萧剑扬等鬼子的炮击一停就爬了过去,用工兵铲起劲儿地挖起来。洞很深,萧剑扬向旁边的那位下士招了招手——兄弟,帮把手吧!

  两个人从土里刨出了个没响的炮弹头,足有小冬瓜般粗细。黑黢黢的弹体上还有几个汉字——昭和十二年。

  萧剑扬啐了口唾沫,心里骂道,闹了半天,原来碰到个大日本蝗军的瞎鸡巴弹!

  【淞沪会战期间,日军的炮弹常出现“哑弹”的情况。比如国民革命军第98师294旅旅部附员龚传文、上海保安总队第2团第2大队重机枪中队队长杨俊,都曾亲身经历过类似的情形。昭和十二年,即公元1937年。】

  仗打到下午,增援来的3连也伤亡殆尽了。

  这时,传来了糟糕的消息——右翼友邻部队的阵地被日军突破了。

  由于国军阵地布设得像一条线,缺乏纵深配置,因此一旦一点被突破,整个防线都动摇了。

  传令兵又上来了,带了新的命令——前沿各部队收缩后撤,向罗店镇内转进。

  连长斜靠在战壕里没动,吃力地往驳壳枪里压入最后十发子弹。他又一次负了伤,右腿被炮弹炸断了,断口处露出了白色的骨头碴子。

  【驳壳枪——中国又称“盒子炮”“自来得手枪”,其正式名称是毛瑟军用手枪(MauserMilitaryPistol)。德国毛瑟厂在1895年12月11日取得专利,次年正式生产。由于其枪套是一个木盒,因此在中国也有称为匣枪的。】

  萧剑扬跟几个弟兄过来要抬连长,他平静地摆了摆头:

  “你们撤吧。我跟他们作个伴儿。”

  他指了指被垒作胸墙的弟兄们的躯体。

  一排长一瘸一拐地走过来,给连长敬了个礼,然后突然扑过去,一把夺下连长手里的驳壳枪。

  “连长,俺们说什么也要把您抬下去!”

  他点了几名弟兄:

  “你们几个负责连长,有你们在就要有连长在!”

  两个连剩下的七十多号人往镇子里撤。当通过一片半人高的棉花地时,突然遭遇了一队从侧翼包抄过来的日本兵。一阵短兵相接之后,队伍被打散了。

  萧剑扬杀出棉花地,在一口小水塘边停住了脚。他大口大口地喘着气,浑身的衣服都湿透了。

  前方绿油油的菜地尽头出现了一长溜房屋,黑瓦白墙的屋宇被炮火炸得东倒西歪。

  那里就是罗店镇。

  他抬腿正要往那个方向迈步,可猛地又站住了。

  连长!

  萧剑扬一下子意识到,身负重伤的连长和抬运他的几个弟兄都不见了踪影。

  他赶忙掉回头,猫下腰,又冲进了那片棉花地。

  等萧剑扬找到连长的时候,晚霞已经燃遍了天际。

  连长趴在一块儿被踩倒的棉花地里,脸扭向东面,眼睛半睁着,无神地望向远方,像在想着什么心事儿。

  在他的背部,是三八枪刺刀留下的密密麻麻的刀口。

  他身边不远处,是另外三名弟兄的尸体。棉花地里满是杂乱的日本兵大皮鞋的鞋印。

  萧剑扬慢慢地跪倒在连长身旁。他觉着浑身的血液好像长白山中腊月天的瀑布,一下子冻结在半空中。而眼窝里却干热热的,似乎有什么正燃烧起来。

  连长微微张开的嘴里,满是粘稠的血块儿。他的右手深深地抓入土里,浸满了鲜血的土地中出现了五道由手指抠出来的深沟。

  萧剑扬呆跪了一会儿,用右手轻轻地把连长仍然睁着的眼睛合上,然后仔细地数起连长背部的刀口。

  一个、两个、三个……十一个、十二个……数到后来数不清了,因为好几个刀口血肉模糊地重叠在了一起。

  就算十七处吧!

  萧剑扬接着清点了一下自己身上剩下的子弹。还有四个装满弹的桥夹,再加上枪里没打完的两发,总共是二十二发子弹。

  萧剑扬把连长的身子正过来,抓了两把土,盖在那张已经变得灰白的脸上,然后轻轻地说了句:

  “连长,您慢点儿走,俺去整十七个鬼子给您送终!”

  他站起身来,紧了紧腰间的武装带,然后抬头判断了一下方位。他没打算朝西撤,而是准备向东。

  东边的天幕下,暮色已经浓重起来。他拎着枪朝那个方向走去,那是日本人的后方。

  最后一抹晚霞烙红了他的背影。

  他像一名孤独的猎手,沉默地走向野兽出没的晚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全球通史 人类简史 时间简史 未来简史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