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三道四荧屏前】
※重视深度报道、综台报道
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从过去的每天一次、两次发展到现今的十一次,这样才真正使自己成为发布政令、传播信息的重要的传播媒介。
新闻的信息量是第一位的,但是真正发挥其舆论影响却有赖于深度报道、综合报道。比如70年代尼克松因“水门事件”下台,这轰动一时的“水门事件”,最初只作为零星信息,散见于报端。尽管事态引起关注,但在舆论上未形成声势。CBS的晚间新闻主持人活尔特·克朗凯特看到这些零星报告,就与他的同事商量,把各种媒体已发表过的关于“水门事件”的信息,集中起来编辑成专题新闻。同样的信息,同样的是非,但一经CBS晚间新闻集束式的报道,立刻在全美引发起一场轰动不息的效应。在这样的舆论浪潮中,朝野震动,尼克松成为众矢之的,被迫辞职。“水门事件”成为美国现代政坛上的丑闻,尼克松下台后,如果不是副总统福特自然接替他成为总统,并立即下了赦免令,尼克松难免身陷囹圄。
从这次报道中,可以看出单发的炮弹起不到集束式轰炸的效应。当然,这只不过是一个导致事态恶化的著名的例证。在中国,各种报刊和各种传播媒介的协同行动,或单一传媒的有水平的深度报道,所引起的强烈反响,也是有例证的。比如60年代的学习雷锋运动,《人民日报》穆青等人发表的焦裕禄的专题报道。前者是各类传媒协同行动,使学习雷锋蔚然成风,雷锋精神至今仍是人们行为准则;后者对兰考焦裕禄的报道以情动人,令每一位读者无不为之泪下,使得焦裕禄这一光辉形象历时代而不衰,在人们心中矗立了一座丰碑,这就是综合报道与深度报道的两个例证。
当然,这样感人肺腑的事例本身的价值足以引起轰动,但同样的事例,如果不是从综合与深度两个方面作集中报道,可能该有影响的引不起轰动,也形成不了经久不息的效应。
扩大新闻的信息量,加强深度报道和综合报道,这是当今世界大台所应具有的宣传格局。
§重视新闻评论的时效性
1993年岁末,中央电视台推出了《焦点访谈》这个评论性节目,在实现全天十一次新闻播放的同时,在综合报道与深度报道中产生了自己的新闻评论。
《焦点访谈》已经越来越多地受到公众的瞩目,具有很高的收视率,但《焦点访谈》既然是一个新闻类型的专题节目,就应该以它的时效性先声夺人,如果淡化了它的时效性,就失去了新闻评论的一个属性。从目前来看,有些节目还不够贴近最新时效。
对公众关注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事件的评论,既可以是新闻性的,也可以是专题类的,如果离开了“新”这个特性,就成了一般的探讨;另外,还有一个问题要想到,就是新闻性评论有连续性和进行式的特征,不必对正在发展的事物急于作出结论性的定论。
可不可以这样设想,以当天的新闻事件为由头,根据其在社会中受关注的程度,接着展开类似《焦点访谈》这样的评论。对于国际上的突发事件,譬如,波黑又燃战火,请几位专家根据已掌握的来龙去脉作一评述,也可以作一个展望,估计这重开的战火会不会蔓延?或停停打打,重复历史上固有的规律,或感到事态的严重性来表明我们的立场与忧虑,不必急于有结论性判断,拭目以待。这样既能引起公众的认识,也没有失误的风险。这正像一场体育比赛,大赛前的分析,只是分析,并不是押宝,更没有必要以预言的准确来显示本身的真知灼见或料事如神,一切正在发生的事情都有不可逆料的客观规律与过程,这就是生活,这就是现实。
国际新闻的评论因着种种情况,有时不太容易把握,但相比之下,国内的新闻事件的评论应该是相对容易操作的。对大众关心的问题,我认为有必要立即进行深度评论。国内的突发性的新闻,大部分属于在预料之中。譬如天灾,如森林火灾每年都会发生,一旦发生了,如果属于人为事件,就应该进行评论,可以从我们并不多的资源和森林覆盖面积谈起,使得人人痛心,引起共鸣。再从火灾发生的原因来说明只要努力和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不是不可以避免的。有些人为的事件甚至不是直接的肇事,譬如澳大利亚夏季火灾,往往是碎玻璃瓶引起的,游人把饮料玻璃瓶随意丢弃,或把瓶子砸碎,这小小的碎片在夏日阳光照射下形成了聚焦效果,而反射到树干上就了不得,因为澳大利亚的森林主要是桉树,而按树到了夏季,桉油浸满了树干,一经强光烤灼,就在夏季形成令人头痛的森林火灾,这究其原因还是人为事故。我们林场的广大干部与职工对于夏季防火是十分重视的,但不幸的是仍有很多事故不断发生。人为事故、宣传教育的欠缺与执法的不严,这正是任何一场火灾报道之后可以进行评论的契机。再如,交通事故、工伤事故以及非法盗窃倒卖文物等,都是一些经常发生的事情,如有较大的案情发生,进行深人报道与评论是并不难的。今年美国政府居然允许李登辉访美,当这一事件发生到一个严重关头,就可以胸有成竹地进行评论,当然这只是指的负面现象。我们这样一个伟大的国家每天都会有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等很多领域的成绩信息,这属于正面报道,对当天新闻发布的某种信息进行评论,也是较容易操作的。
以上的各种举例只不过是信手拈来的几种类型。每天发生的大量新闻、一经报道就立即有备而评,这就是《焦点访谈》的由来或时效性。当然,并不是也不可能每期的评论都是当天发生的事件。只不过应该重视以新闻由头作为评论的依据,才能更好地体现新闻性,只有具有很高时效的评论才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兴趣与关注。
§重视正面宣传
人们一般认为评论反面信息较为引人注目,很多从业人员也愿让义正辞严的评论来匡扶正义,其实任何现象都有两种截然相反的存在形式。
对事情进行批评时,最好能在评论时引证一个正面典型来扶正祛邪,这样更有说服力。比如在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案件中,在打假的同时,似乎就应找与前者规模几乎一样的正面典型。如:不久前报道火车为何不能正点,因为一些道口无人管理,但能不能找出同类规模的铁路道口管理得很好的例子呢?如果连一个也没有,那就没有可比性,凭什么根据要对某道口进行指责呢?因为没有一处管理好的例证,使受批评者与受众不能心悦诚服。可是一旦以正面例证,来证明只要认真抓管理,就会使火车安全正点和保证过往行人车辆的平平安安。这就使被批评的落后面,无可推诿其责任。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