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绿色神话】
在改革开放的年代,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在全国迅速扩大。到1983年,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开始突破1亿亩。就连科技含量很高的杂交制种技术也已经从科技人员的手里推广到了寻常百姓家。随着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三系”杂交稻成为了千百万农民的生财之道。
袁隆平带领杂交水稻这支大军开创了一片又一片新天地。
许多国际友人将袁隆平和他的助手们研制的杂交水稻称为 “东方魔稻”。
“东方魔稻”,这一神话般的奇迹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出现,使得拥有10亿人口的中华泱泱大国,将要走出“吃粮定量”的低谷,30余年的粮食“统购统销”政策也将被改变,并且在世界范围内也掀起了一股股“绿色风暴”。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肤色的专家、学者赶来湖南贺家山、海南岛南红农场,参观的人络绎不绝。美国一位叫唐·帕尔伯格的农业科学家,在参观了袁隆平和他的助手经营的杂交稻田后,写了一篇题为《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的文章。文章中写道:
在中国历史上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饥饿始终是一个重
要问题。这个国家拥有世界1/4的人口。虽然有严格的计划
生育政策,但人口每年仍以1.3%的速度增长着。人均耕地
只有1/4英亩,只有美国人均耕地的1/8。所以,凡探索发
起一场人类所期待的、旨在使世界人民的营养更丰富的运
动,以及任何一项这方面的研究工作,都必须把中国考虑在
内。
使得这位美国学者惊叹不已的是:
中国人已经学会了种植杂交水稻……目前在中国杂交水
稻的产量已经超过常规稻的20%。这是他们在为满足数以百
万计的中国人的粮食需求问题上所取得的重大突破。
这项成绩是怎样取得的呢?
1964年“文化大革命”前夕,在中国湖南(这正是毛泽
东的故乡所在地),袁隆平开展了对杂交水稻的研究,目的
是要为大规模的商品生产培育出一种杂交品种……
我们去参观了稻田,其时水稻正开始抽穗,长得齐腰
高,欣欣向荣,郁郁葱葱,叶片挺直,就像无数菠萝叶伸展
开来一样。不言而喻,这又将是一次丰收。
这位美国学者对于袁隆平的科研成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说:
袁隆平给中国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这样也就等于降低
了人口增长率。他的研究成果击退了饥饿的威胁。袁正引导
我们走向一个营养充足的世界。他还给极少数人上了难能可
贵的一课——东方农业科学的成就,已经超越了它的发源地
西方各国。
与此同时,国际水稻所所长斯瓦米纳森博士也撰写文章,对于袁隆平的科研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
袁隆平是世界上第一位成功地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科学
家。袁隆平的科研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
傲,他的成就给全世界人民带来了福音。因为袁先生所创造
的“绿色神话”将有希望解决整个世界的饥饿问题。
斯瓦米纳森博士在担任印度农业部部长期间,曾与世界著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小麦专家博洛格合作,在印度推广早矮秆水稻和高产矮秆小麦,使世界第一次绿色革命在南亚地区取得了辉煌成果。他辞去印度农业部部长职务后,担任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在世界农业科技学者中享有很高的威望。
斯瓦米纳森博士将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誉为“绿色神话”。他倡导各国水稻专家重视袁隆平的科研成果,引种中国的杂交水稻。
美国最具权威性的《科学》杂志向全球介绍袁隆平关于杂交水稻的研究成果,刊发了袁隆平关于杂交水稻研究成功的消息,并登载了袁隆平通过亚种间杂交和形态改变而培养出来的杂交水稻株形照片。
美国是很重视利用农作物杂种优势的国家,杂交玉米、杂交高粱都是美国首先搞成的。他们获悉中国杂交稻研究成功的消息后不久,于1979年进行试种,效果良好。一位美国农业科学家参观了“袁氏杂交水稻”以后,打了个响指,赞叹道:这简直是袁氏绝唱!
1980年,美国最早与中国种子公司签订了技术转让合同。美国一些有识之士最早提出将“袁氏杂交水稻”推向全世界。
为适应全球杂交稻热的新形势,1980年9月到1981年9月,中国农业科学院和国际水稻研究所在湖南农业科学院主办了两期杂交水稻国际培训班。来自五大洲十几个国家的水稻专家赶往长沙市东郊的马坡岭,参加杂交稻培训班。袁隆平任主讲教师,他经营的杂交稻田就是这个培训班的实习课堂。
使人们感到意外的是,袁隆平的授课竟然是从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开始的。他用流利的英语说道:
“恩格斯告诉我们:
‘物质的任何有限存在形式,不论是太阳或星云,个别的动物或动物种属,化学的化合或分解,都同样是暂时的,而且除永恒变化着、永恒运动着的物质以及这一物质运动和变化所依据的规律外,再没有什么永恒的东西。’”
他把话锋一转说道: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