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读书
名人传记

首页 > 名人传记 > 叶剑英传

五九

  3月8日,叶剑英见时机成熟,便要求发言。在得到会议主持人同意后,他仪态大方地走上讲台,环顾四周,胸有成竹,有针对性地集中讲了两个问题:一是作战问题,二是磨擦问题。

  关于作战问题,叶剑英主要讲了八路军的战略指导思想以及如何按照统帅部的抗战命令,艰苦奋战并获得伟大战果的情况。他首先说明,华北战场是整个抗战的重心,十八集团军坚持华北抗战,必须同敌人进行全面的斗争。

  华北敌后是一盘棋,各个地区,包括山地、平原、湖、海和城市、乡村,包括党、政、军、民、学,野战军、地方军、民兵自卫队等等,必须互相配合,必须军民结成一体,才能坚持抗战,争取胜利。为此,十八集团军进出敌后各区,发动群众,建立政权,积极配合作战,乃是抗日战略的需要。其次,他讲到,抗战两年半来,十八集团军在敌后作战,克服了缺衣少食,缺乏武器弹药和敌人残酷“扫荡”等种种困难,付出了巨大代价,获得了辉煌的战绩,计大小战斗2689次,歼敌8万亲人,十八集团军将士阵亡1.5万余人,负伤4万亲人,十八集团军的战绩不仅为全国人民和全世界进步人士所称道,为蒋介石和统帅部所嘉奖,也为敌人所承认。第三,叶剑英说明,八路军接到统帅部举行冬季攻势作战的命令时,华北敌军正在对晋察冀等根据地进行大“扫荡”。

  尽管十八集团军许多部队正在进行紧张的反“扫荡”作战,但仍然抽调了15.5万余人的兵力,周密部署,努力作战。他列举大量事实详细说明了十八集团军冬季攻势战役的具体部署、作战经过和所获战绩,特别引用国民党军委会印发的敌伪广播材料,说明十八集团军不仅圆满地完成了冬季作战任务,而且完全是按照最高统帅部的抗战命令办事的。十八集团军坚决、积极、英勇的作战行动,同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上消极抗战,望风而逃的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叶剑英以这些从战略到战役战斗方面的具体事实,有力地驳斥了所谓十八集团军“游而不击”的论调,粉碎了蒋介石想借检查冬季攻势作战失败为名,加罪于十八集团军的阴谋。

  叶剑英紧接着谈磨擦问题:

  他首先承认,各有关战区和集团军所提磨擦事件,是抗战中的一个严重问题。接着,他提出了从政治上、战略上正确解决这一问题的4个原则。第一,我们提出磨擦问题的目的是要把磨擦事实加以研究,找出磨擦的原因,求得正确解决的方法以消除磨擦,决不应是扩大磨擦。第二,许多磨擦都是由于政治意见、战略思想的分歧和奸人的挑拨离间所造成的,如果把磨擦的现象当成原因来看待,抹杀了产生这种现象的政治、战略原因,仅仅从武装冲突的本身来解决,这个问题不仅不能解决,反而会产生更严重的后果。第三,有人把十八集团军当作异军看待,这是完全错误的,这是许多磨擦发生的根源。抗战中各友军由于各种历史、地理等原因,确实存在着不同的特点,但只要团结抗战就都是友军,不应看作“异军”。政府的政策应该一视同仁,发挥各自的长处,求大同存小异。第四,十八集团军和友军之间的磨擦不是不能解决的敌我矛盾,而是在大敌当前全民抗战的前提下,所存在的局部的、一时的现象,换句话说,抗战中民族矛盾是第一位的大问题,磨擦则是从属的。决不能搞颠倒了,更不应有意把局部磨擦扩大为全面内战,干那种亲者痛仇者快的蠢事。

  叶剑英对各地磨擦的具体情况,实事求是他说明了真相。如对发生在黄河以东、以北的华北敌后磨擦问题,黄河以西、以南的陕甘宁边区的磨擦问题,他抓住何应钦当时说过的一句话为根据,说明这两个地区的磨擦属于政治问题,应该由国共两党谈判解决,不是参谋长会议讨论的范围。这样高屋建瓴地提出问题和认识问题,就从气势上压倒了对方。对于在河北等地区发生的磨擦问题,叶剑英列举事实,澄清事实真相,说明错误完全在国民党军队方面,十八集团军则是处处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只是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才被迫自卫还击的。叶剑英指出,有些国民党军队,为了反共反人民,不惜和日伪军勾结,围攻十八集团军,惨杀抗日的人民群众和干部,这是无耻的卖国行为。

  ①叶剑英:《关于作战与磨擦问题》,1940年3月8日。

  叶剑英在发言过程中,全场座无虚席,鸦雀无声,当讲到30分钟时,军委会参谋次长刘斐遵照蒋介石的命令,警告说时间到了。这时叶剑英向蒋介石说:“委座,我还没有讲完!”蒋只好让他讲下去。当讲到张荫梧勾结日伪军进攻十八集团军的罪行时,蒋介石沉不住气了,大声质问:“有这回事吗?”叶剑英响亮地回答:“有!”,立即把缴获的张荫梧和日伪军勾结的有关材料拿出来,一件一件宣读,并交给蒋介石看。蒋介石作梦也没有想到叶剑英的皮包里藏着这些法宝,而且又当场示众,弄得唉声叹气,直摸脑袋。

  叶剑英越讲越有劲,一直讲了一个半小时。由于他的发言大义凛然,有理有据,使许多人心悦诚服。

  ②访问李世鹏、曹美成谈话记录,1984年12月。

  会议结束后,陪同叶剑英赴会的新四军参谋处长萧正岗,一跨进八路军办事处的大门,就高兴得跳了起来,绘声绘色地向大家讲起了叶参谋长发言的前前后后,会场上人们情绪的急剧变化,与会人员的热烈表情及蒋介石、何应钦等的狼狈窘态。大家听了都非常高兴,办事处里一片欢腾。

  正当大家说得热闹的时候,电话铃响了。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来电话说,蒋委员长要请叶剑英参谋长去吃晚饭。大家不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正在分析的时候,侍从室又打来电话,说蒋委员长今晚有事,改日再请叶参谋长吃饭。半个钟头以内蒋介石侍从室连着打来两个完全不同的电话,说明内中必有缘故,很可能是蒋介石进退两难,政策上有什么变化。叶剑英回忆说,这件事,没有蒋介石批准,下边不敢打电话。但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当时弄不大清楚。后来,才知道其中奥秘。

  据日本出版的《蒋介石秘录》中记载,蒋介石1940年3月7日曾拟定了一个对十八集团军参谋长叶剑英的“训示”,要点是:(一)不应以防地为私有,不应掩护叛军,袭击友军。(二)应言行一致,协力互助,建立共信。(三)不应擅委官吏,更不应残杀政府官吏。(四)不应尽征民粮,断绝民食。(五)不应擅发私钞。蒋介石原以为叶剑英在会上遭到围攻是无法招架的,顶多申辩几句。这样蒋介石就可以在晚宴上用“训示”的办法,宣布十八集团军的五大“罪状”,然后发动更大规模的军事进攻就师出有名了。万没有想到叶剑英一篇讲演,把蒋介石的预谋打乱了,使其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侍从室按预先的布置通知了叶剑英赴宴,蒋介石在散会后,神情沮丧,下令赶快取消晚宴,取消“训示”。这就是蒋介石那天既通知叶剑英去参加晚宴,马上又取消了晚宴的真正原因。

  1940年底到1941年初,第二次反共高潮爆发。从第一次反共高潮到第二次反共高潮,能够争取到10多个月的时间,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政治的、军事的、国内的、国际的各种因素,叶剑英在参谋长会议上的有力反击,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次会议之后,叶剑英给党中央写了一个报告,连同发言稿一起送上。毛泽东把叶剑英的这篇著名讲演交给中央领导同志和其他同志传阅,并在讲演稿上作了批示:“叶剑英同志1940年3月初在全国参谋长会议上的报告,此报告得到了广大的同情。”董必武赞誉这次讲演是“叶剑公舌战群儒”。秦邦宪高兴地说:“参座,老将出马,大败蒋家,打了一个大胜仗!”后来,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七大”期间的一次发言中说,叶剑英在长征中获取张国焘的密电,立了一功,挽救了中央,避免了损失。在重庆与国民党斗争,“舌战群儒”又立了一功,有这两条是完全可以信赖的。

  四、新四军北移的谈判

  叶剑英在与国民党顽固派斗争的同时,继续协助周恩来等与国内外友好人士会晤,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的发展。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