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读书
名人传记

首页 > 名人传记 > 中国元帅徐向前

五〇

  “啊,陈赓你在这里!”随着一个熟悉的声音,张国焘走进门来。他坐下后,脚伸进警卫员端来的一个大木盆里,热水烫着双脚,和陈赓交谈着。他声音低沉,少气无力,十分疲倦。几个月前,他在四方面军高级干部军事会议上,兴高彩烈讲形势,谈战局发展,说国民党第三次“围剿”被红军粉碎后,蒋介石再无力进攻红军了;红军今后的敌人将是日本帝国主义,国民党将是偏师。陈赓和徐向前一样,当时都认真去理解这个“偏师”说法,可是,四次“围剿”打来,才理解:国民党根本不是什么“偏师”。

  “张主席,你要不要写封信,带给杨同志,”陈赓知道张国焘的夫人杨子烈在上海党中央工作。

  “不写了,不写了,”张国焘说,“你见到子烈,说说情况,比写信好!信带在身上,多有不便哩!”

  陈赓告别了张国焘、徐向前,黑夜坐担架走了。

  红军损兵折将,从炎热的暑天,战至寒冬来临。经过枣阳、新集之战,仍无法改变失败的局面。1932年11月初,徐向前率领的红军,转战前漫川关。

  漫川关,是湖北省和河南交界的一道重要关口。高山峻岭之中,有一条崎岖的小路,引向两座山峰之中。当地老百姓说:

  “进了漫川关,恰似鬼门关,风吹石头响,仰脸不见天。”这里历来是兵家争夺之地。只要派重兵把关口卡住,左右是高密林,步兵是难以冲出的。

  站在这个险关隘口,杨虎城部三个团据关设防。胡宗南两个旅正从郧西方向追来;敌四十四师、六十五师、五十一师、四十二师也从四面八方压向漫川关。敌人的企图,是要将红军围歼于漫川关以东十余里的峡谷之中。

  红军两万余人,陷入了前进不得,后退无路,走进了一条绝路。已是11月中旬的寒冬天气,北风呼啸,漫山遍野一片枯黄。部队战士的干粮袋子已空,草鞋磨破,一双双脚板裂口流血。从离开大别山老区,至今已在转移路上走了二十多天,而且边走边打。真是饥寒交迫。

  总指挥部深夜进到漫川关东的康家坪。活蹦乱跳的政治委员陈昌浩,躺下起不来了;瘦弱的总指挥徐向前,强打精神,召集军事会议。军委主席张国焘一路骑马压后,身体虽强健些,也是气喘吁吁,说话有气无力了。茅屋昏暗,大家围坐在一盆火前,听参谋报告敌情和漫川关的地势。严峻的形势,使在坐的人个个目瞪口呆,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了。会场的气氛,少有的冷清和惊恐。从四次反围攻以来,红军经过麻城、冯寿二、七里坪、扶山寨、新集、土桥铺一场场苦战、恶战,损兵折将一万多人,大家心里明白,再这样受挫、伤亡下去,红四方面军就彻底垮了。

  “我们不能再硬拚了!”有人说。“留得青山在……”

  “不打,不拚,等着全军覆灭?”有人说。

  “现在不是争论的时候,面对现实。”张国焘说话了,“我想应该把大部队分散开,化整为零,分散游击……”他说话慢条斯理,讲着一二三四的理由。徐向前一听,急了。等张国焘刚住嘴,他就站起来说:“不能分散,不能分散……”一点、两点、三点的道理摆出来。在徐向前晚年写的《历史的回顾》中,是这样记述漫川关前这次关系红四方面军命运的会议情形的:

  “在这个最紧要的关头,我们开会,研究对策。张国焘这个人一到叫劲的时候就稀松,也不懂军事,往往瞎指挥,他提出,化整为零,让部队分散打游击。这怎么行呢?我说:这支部队不能分散,在一块儿才有办法。我们好比一块整肉,敌人一口吞不下去;如果分散,切成小块,正好被人家一口一口地吃掉。

  所以,无论如何不能分散打游击,要想尽一切办法突围。陈昌浩等同志支持我的意见,最后决定集中突围。形势很紧张,分秒必争。”

  根据情报,徐向前分析了敌人的态势和弱点,提出北面敌兵力较小,又是敌两股部队的结合部,全军从那里突围出去。

  他当机立断,决定了突围的方位。张国焘默许了,没再提出反对。于是,徐向前便匆匆赶到了第十二师指挥所,当面向三十四团团长许世友交待任务去了。

  许世友,是徐向前部下的一名战将。他从小因家境贫寒,在河南登封县少林寺里长大。为此红军中就传说,许世友是少林小和尚。其实,他不曾剃发出家,只在庙中混饭吃,倒是和少林寺的和尚一样,练就了一身功夫。他参加红军后,又历经艰险,无数次在血火中冲杀。他参加过黄麻起义和多次反围攻作战。他率领的三十四团善攻能守,每当战斗最激烈的关头,军师指挥员都派这个团上去。今天,全军又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徐向前向许世友说:“任务清楚了吗?”

  许世友回答:“清楚了,保证完成任务!”

  徐向前说:“这次突围,关系全军的生死存亡,决不能掉以轻心啊!”

  徐向前经过周密的计划,入夜,命令红十二师三十四团,在红七十三师二一九团协同下,向敌四十四师开展了进攻。许世友跑到最前沿指挥冲杀,他发现一挺机枪突然停止了掩护,跑过去见射手牺牲了,自己端起机枪向敌人猛扫。他高呼着:

  “共产党员们,冲上去,冲上去……”

  夜色沉沉的漫川关,被战火照亮。铺天盖地的枪炮声,像是山洪爆发,冲击着敌阵,振动着军心。徐向前似乎忘记了他是总指挥,摸黑向着枪声激烈的方面前进。直到警卫员们拚命扯拉他的衣服,他才意识到,作为总指挥不应继续向前冲了。

  红军的一位老将军罗应怀,在《突破敌重围,转战三千里》这篇回忆录中写道:

  “漫川关战斗,是关系到红四方面军生死存亡的一仗。当时,我军处境之险恶,战斗之激烈、残酷,是前所罕见的。枪子和弹片把无名高地上的松树枝叶削得光秃秃的,只剩下一根根半截子树桩。我们营上去的五、六百人,战斗结束时,只剩下八十多人。我打的旗,被弹片撕成了一条条碎片,连旗杆也被子弹打穿了好多孔。二营撤离阵地时,发现有两个班的十几名同志由于长时间趴卧在冰天雪地里,竟被严寒夺去了生命……我们以一个团的兵力,硬是顶住了敌人四十四师两个旅的进攻,消灭了敌人大批有生力量,掩护了全军的胜利转移。

  这种顽强的战斗作风和勇敢精神,在全军传为佳话。直到事隔五十年后的今天,徐帅同我们回忆起当年的战斗情景,还无限感慨地说:漫川关突围,真是危险啊,多亏了三十四团在山垭口顶住了。”

  “危急关头,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同志依然那样沉着镇定。徐总指挥部队,向以深谋远虑、出奇制胜著称。在他的直接领导下,红四方面军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打了不少漂亮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