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二七厂期间,中央指定由陈毅同志牵头、叶剑英、聂荣臻和我参加,成立一个“国际形势研究组”。任务是研究国际形势和我国的国防战略,向党中央提出建议。从二月份起,几乎每周在中南海开一次会,至九月结束。每次座谈的结果,由熊向辉同志整理上报。珍宝岛事件发生后,我们经过座谈,由叶剑英执笔,整理出《从世界森林看一棵珍宝树》的报告,全面分析当时的国际形势,并提出若干关系我国战略方针和发展前途的建议,供中央参考。
一九六九年十月间,林彪为了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背着党中央和毛主席,借口防止敌人突然袭击,擅自发布了“第一个号令”,全军进入紧急战备状态。“二月逆流”成员和一些老同志奉令疏散离京,这就结束了我在二七厂的“蹲点”生活。
我是在十月十八日接到“疏散”紧急通知,限定二十日离京去河南开封市。军人嘛,叫走就走,接到通知的第三天,我即带上一名随员和铺盖卷,按时离京了。到达开封一个星期,《开封日报》就登出“‘二月逆流’到了开封”的消息,我和随从人员,被市革委会安置在军分区的一个干休所里。接待原则被内定为“不冷不热,偏重于冷”。朱德同志去广州,叶剑英同志去长沙,陈毅同志去石家庄,聂荣臻同志去邯郸,彭德怀、贺龙同志在押。军队的十名元帅,只剩林彪一人在京,更便于他加紧阴谋篡权活动。
我在开封,实际上过着半囚禁的生活。哪里也去不得,整天呆在房间里,看书看报。身边除工作人员外,没有一个亲人。那时,黄杰同志在纺织工业部接受“审查”,无法离京;儿子小岩在远方部队服役;一个女儿鲁溪被送往五七干校,另一个女儿小涛想去当兵,受我牵连,不够资格,被下放到内蒙生产建设兵团劳动。自己生活孤单,消息闭塞,心情更加郁闷,不知道“文化大革命”这场灾难何年何月才能结束,也不知道其他老同志的命运如何。
一九七〇年八月,我去庐山出席党的九届二中全会,见到了几位老帅,互相问候一番,但不便谈论什么。我被编在中南组,因为不了解情况,只能听听会,一般表个态。这次会上,林彪想当国家主席,鼓吹“天才论”,操纵陈伯达和“黄吴叶李邱”为其制造舆论,被毛主席识破,给了他们当头一棒。会后,我仍回开封居住,直至一九七一年四月,中央决定在京召开批陈整风汇报会,才通知我回京。随着林彪集团罪恶活动的逐步暴露,毛主席彻底认清了他们的庐山真面目。“九·一三”事件发生,林彪“折戟沉沙”,葬身蒙古温都尔汗,遗臭千古。黄永胜在三座门召集我们传达文件,念着念着,念不下去了,让别人代念,作贼心虚嘛!不久,陈毅同志不幸逝世,毛主席亲自参加追悼会,表示沉痛哀悼。后来他又说:“不要再讲‘二月逆流’了!”算是平了反。一九七三年十二月,毛主席把邓小平同志请回来。在接见八大军区司令员时,毛主席紧紧握住我的手说:“好人,好人!”心情激动,意在不言中。反“二月逆流”的斗争,先后持续四年半之久。在这场斗争中,毛主席终于认识了林彪,也认识了我们。
但是,“四人帮”仍在台上,继续施展阴谋诡计,篡党夺权,祸国殃民。毛主席生前曾指出有个“四人帮”,并采取了某些防范措施。但是,他没有断然加以解决,相反却错误地发起“反击右倾翻案风”,批判邓小平同志,又一次撤了他的职。直至毛主席逝世后,依靠着党中央、军委和广大群众的共同努力,才割去“四人帮”这个毒瘤,把这伙无恶不作的败类押上历史审判台,结束了十年浩劫。
※第二十三章 我军走向现代化的曲折历程
在回忆录将要结束时,我想简要追述一下我军走向现代化的曲折历程。
自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发生,我军进入初创时期起,至今已有六十个年头,经历了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两大历史时期。我军的建设,正向以现代化为中心的目标前进。
民主革命时期,我党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斗争形式,打了二十二年的仗。建国后的抗美援朝战争,又打了将近三年。在漫长的战争岁月里,我军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发展成一支战无不胜的新型人民军队。从战争中学习战争,创造了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形成正规军、地方武装和广大民兵相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人民军队和人民战争的理论,构成毛泽东军事思想体系,是我党我军一切军事活动的基石,革命战争胜利的指南。它是由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宝贵财富,党的集体智慧的集中体现,为几十年战争实践检验过的科学真理,也是我们的最大优势。依靠着这种优势,加上有利的国际条件,特别是苏联人民的国际主义援助,我们才赢得了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胜利。
全国解放后,人民解放军担负着巩固人民民主专政,保卫社会主义祖国,维护世界和平的重任,军队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一支以“小米加步枪”的劣势装备,打败优势装备敌人的胜利之师,要不要掌握先进军事技术装备和现代化作战手段,向高级阶段发展呢?
建国初期,首先就遇到了这个问题。当时,党中央、军委的认识是一致的:要前进,要发展,要坚决实行从“小米加步枪”向诸兵种合成作战方向的转变,完成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过渡,为把我军建设成为一支强大的正规化、现代化国防军而奋斗。
头三年里,国家处在经济恢复时期,目标首先是争取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所以,拿不出多少钱来装备军队。我军又担负着消灭国民党残余武装、抗美援朝、精简整编、参加生产等繁重任务,不可能全面进行现代化建设。然而,就是在那种条件下,我们还是迈出了前进步伐。例如,确定陆、海、空三军的编制体制和定额,付诸实行;相继组建空军、海军、炮兵、装甲兵、工程兵、防空部队、公安部队;统一全面的训练规划,成立了培养合成作战指挥员的军事学院,以及培养各军兵种指挥、技术人员的一批正规院校;制定和颁布《内务条令》、《队列条令》、《纪律条令》草案在全军试行;通过谈判,与苏联订立帮助我国发展某些军事工业的合同,购买几批军事装备,聘请苏联军事顾问;等等。总的看来,我军的正规化、现代化建设的起步阶段,决心是大的,势头是可喜的。
一九五三年下半年,军委决定召开全国军事系统党的高级干部会议,全面总结军事工作,确定加强我军现代化建设的方针和任务。会议从十二月七日开始,至翌年一月二十六日结束。朱德同志致开幕词,彭德怀同志代表军委作了报告和总结。那时,抗美援朝战争结束不久,人们对我志愿军在这场战争中,因装备落后而吃的苦头记忆犹新;美国第七舰队公然进驻台湾,赖在那里不走,我们没有强大的海空军力量,拿它没办法。帝国主义如此欺负我们,使大家都有一种紧迫感,强烈要求加速军队的现代化步伐。
会议根据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部队的实际状况,确定今后军队建设的总方针、总任务是:在我军现有的基础上,积极地有步骤地把我军建设成为一支优良的现代化的革命军队,解放台湾,防御帝国主义侵略,保卫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保卫亚洲与世界和平。围绕这个基点,会议还着重讨论了主要依靠我国的工业逐步改善军事装备,加强党委集体领导和首长分工负责制,保持和发扬我军光荣传统,把苏联先进军事经验学到手,办好各类正规院校,以及组织编制、军政训练、贯彻条令条例和实行义务兵役制、薪金制、军衔制等问题。这是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对全面加强我军的革命化、正规化、现代化建设,起到了统一思想、统一规划、统一步调的作用。
一九五四年九月,党的军事委员会重新建立,成员包括毛泽东、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邓小平、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等同志,由毛泽东任主席,彭德怀主持日常工作。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