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夫子说过: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孟子》)欲有所得,必有所失。在周围敌人的重兵压迫下,我们要集中主力出击甘南,发展新区,就得准备舍弃川陕根据地的一部分或大部地盘,甚至暂时变根据地为游击区,日后伺机再图恢复。下不得这个决心,是不行的。这是冲破敌人“川陕会剿”计划的需要,保存自己和消灭敌人的需要。从战略指导原则上看,应当允许的。相反地,不顾敌情我力,企图固守一地,死打硬拼,结果只能断送红军的力量,实为兵家之大忌。
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指出:敌人的强大和红军的弱小,是中国革命的一个基本特点。因此,“革命根据地只有乡村和小城市。其区域开始非常之小,后来也并不很大。而且根据地是流动不定的;红军没有真正巩固的根据地。”(《毛泽东选集》第一七四页 )井岗山时期,为打破湘赣两省敌人的“会剿”,毛泽东同志亲率红四军主力,离开井岗山,转移到赣南、闽西,胜利建立了新的革命根据地。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前夜,面对敌人重兵包围的严重形势,他又建议主力红军应跳出内线,向闽浙赣进军,伺机打回根据地。但可惜被教条主义者所拒绝,终于招致了反“围剿”的失败。可见,那种在强敌压境的情况下,不计后果,死死抱住根椐地固守的观点,理论上是错误的,实践上是有害的。
第二,川陕根据地民穷财尽。革命根据地要支持战争,支持红军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红军打仗,一要吃饭,二要穿衣,三要兵员,四要:武器弹药。没有这些,所谓保存自己,消灭敌人,便是空:想。川陕根据地后期的情况,可以用四个字概括;民穷财:尽。要粮没粮;要衣没衣,要兵员补充没兵员补充,别说部队打仗,就是生存都成了问题。如果敌人的“川陕会剿”来临,我们缺乏支持战争的人力、物力、财力,既便咬紧牙关,勉力支撑,但毕竟难以持久。要想再打一场类似反三路围攻或反六路围攻那样的战争,说到底,叫心有余而力不足。
川陕根据地搞得民穷财尽,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长年战争的消耗和破坏。从我军入川到强渡嘉陵江的两年另三个月里,仅战役规模的大仗,就足足打了十六个月。我们虽然取得了军事上的胜利,但战争给根据地带来了巨大的消耗。战争过程中,敌人两进两出,在我根据地坚壁清野,烧杀掳掠,破坏尤烈。另一方面,则是“左”的政策所导致的。张国焘在川陕根据地,推行的还是王明的那一套,许多东西是“左”的。如对地方政策,只要当过保长的,多要杀掉,认定是地主、富农的,也要杀掉。其实,有些保长是穷人,大家推举他出来干这份差事的。有些地主、富农虽有剥削,但民愤不大,可以改造,不同于罪大恶极的土豪劣绅。不问青红皂白,把他们通通杀掉,只能扩大敌对势力,吓跑中立者,孤立自己。
土地改革、经济政策也“左”。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侵犯中农利益,甚至将一些中农划成地富成份,无条件地剥夺,使他们失去了生产积极性,把小经纪人当资本家打倒,搞得根据地商业凋敝,连日用生活物资都很难买到。俘虏政策上,要兵不要官,放兵不放官,尤其是对营以上被俘军官,杀掉不少,增加了敌军的对抗、报复心理。这些“左”的政策和在鄂豫皖时期差不多。历史经验证明,推行“左”的政策,想不受惩罚是不可能的。“左”的东西,开始往往被轰轰烈烈、有声有色的革命形式掩盖着,一时不易被人识破。然而,它的灾难性后果,总要集中爆发的。一旦爆发,局面即难以收拾。
总之,战争的破坏和“左”的政策交互作用的结果,把川陕根据地搞到了民穷财尽的地步。好比一个池塘,水都抽干,鱼还能活吗?活不了的。根据地的人力、物力、财力消耗殆尽,红军只有另找出路,以图生存和发展。
第三,策应中央红军的战略需要。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牵动着各个革命根据地红军的命运。红四方面军兵力较多,位于连接西南和西北地区的桥梁地带,对正在向云贵川边和川西北转战的中央红军,无疑具有重要的策应作用。正因为如此,蒋介石也就更加重视对这两支红军力量的分割,以便各个击破。打破蒋介石的分割包围,全力策应中央红军北上,是红四方面军全体指战员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的一切计划和部署,必须服从这个大局。
从一九三五年一月中央来电,令红四方面军全力西渡嘉陵江,配合中央红军作战之日起,我们就把冲破蒋介石的“川陕会剿”计划和策应中央红军的战略任务,紧密结合,变成这一时期全军的战略行动方针。“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中央红军如果被敌人消灭,红四方面军的命运,可想而知。我军一边密切注视中央红军的动向,及时用电台向他们提供情报;一边调整兵力部署,积极进行强渡嘉陵江的准备。尽管中间。因敌情变化,中央红军的行进路线有些曲折,但全力策应中央红军北上的方向和任务,我们是明确的,毫不动摇的。强渡嘉陵江战役的主要企图,就在这里。假如不是为了策应中央红军的战略需要,我军。实现“川陕甘”计划,就没有必要渡江西出,同川敌作战,而是应当直接出西北方向,寻歼胡宗南部。对此,稍懂战略问题的人,不难一目了然。嘉陵江战役结束不久.我军转而进军川西北,终于实现了一、四方面军的胜利会合,更是有力的证明。
整个说来,红四方面军退出川陕根据地,有它的复杂原因。优势敌人的压迫,长年战争和“左”的政策造成的困难,策应中央红军的紧迫战略需要,凑到了一起。在这个意义上说,是历史的必然。问题在于:主力红军撤出根据地后,没有留下足够兵力坚持游击战争,只留下刘子才、赵明恩等千把人枪,如果把三十三军留下,要好得多,强渡嘉陵江后,犹豫徘徊,丧失了进击甘南的战机,使“川陕甘计划”流产。川陕甘计划未能实现,非常失策,是关系整个革命命运的问题。如果当时实现了这个计划,我军将能得到更大补充,中央红军北上就有了立脚点,形势会不一样的。
川陕革命根据地,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有过它的光荣历史地位和作用。那里的人民群众,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前仆后继,艰苦奋斗,英勇牺牲,贡献了他们所能贡献的一切力量。红四方面军的生存、发展、壮大,与川陕根据地人民的大力支援是分不开的。成千上万川陕人民的英雄儿女,在创建和保卫根据地的斗争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川陕人民的英雄儿女永垂不朽!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