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读书
名人传记

首页 > 名人传记 > 徐向前回忆录

六六

  ※第十一章 冲破“川陕会剿”

  §川陕甘计划

  十个月的反六路围攻,固然以我军的胜利和敌人的失败而告终,但川陕根据地的元气,却受到了严重损伤。我们的面前,废墟一片,困难重重。战役结束后,我从前线回到后方。沿途所见,皆为战争破坏带来的灾难景象。良田久荒,十室半毁,哀鸿遍野,令人惊心惨目。党政机关全力以赴,投入医治战争创伤的中心任务中去,可是,对于一个元气伤害过重的躯体来说,短时间内,想收“回春”之效,谈何容易 ?人民对土地的热望降低了。一则是粮荒严重,许多地方连种子都没有;二则认为种下去也难保收成,“围剿”一来,又会落到敌人手里;三则劳动力十分缺乏。兵员枯竭了。

  根据地的青壮年,早已大批参加红军。战争中遭敌侵占的地区,又被抓走或杀害一批。还有些人受反动宣传影响,逃往敌战区去。红军士兵的来源,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物资短缺,补给困难。南部和通江的盐井,被敌破坏殆尽,短期难以恢复。敌人的经济封锁,日甚一日。根据地急需的食盐、粮食、衣被、药物等,无法解决。随着饥饿现象的日趋严重,伤寒、痢疾等传染病猖狂蔓延,夺去不少人的生命。根据地的秩序,大不如前。逃难的,抢东西的,当土匪的,屡有发生。这种情况,不仅使我们眼下艰窘万分,渡过翌年的春荒,应付敌人的新“围剿”,更成问题。敌人的“川陕会剿”计划,正在加紧准备中。九月底,蒋介石一面电令刘湘“即日遵命复职,重行分区,提挈进剿,以资振作”。一面令杨虎城“迅饬陕南务军袭击匪后,以资呼应”

  十月二十二日,刘湘于成都召开各路军阀头目参加的“剿匪”会议,通电“复职”。不久,又同大特务曾扩情司赴南京,三次面见蒋介石,请示“安川大计”。根据蒋介石的指令,敌胡宗南部派兵由甘入川,进驻川北的咽喉要地广元、昭化;上官云相指挥的第四十四师、四十五师、四十七师及独立第四旅,向川陕边境推进,准备经紫云、安康、平利、岚皋,夺取万源。各路川军,均重新补充了兵力,并由蒋介石拨款二百四十万元,加以资助。四川的“防匪剿赤”事宜,亦归蒋介石统一指挥。他派出以贺国光为首的“委员长行营驻川参谋团”入川,监督指挥作战。敌人在我根据地周围部署的“川陕会剿”兵力,很快增 加到二百个团以上。

  其他根据地红军的处境,甚至比我们还坏些。反六路围攻胜利前夜,红二军团一度活动在万县、奉节边境,有同我们会合的迹象。因遭敌堵截,后遂转至湘鄂川黔边境,继续同围追的敌军苦斗。红二十五军被迫脱离鄂豫皖根据地,向西转移。中央红军未能粉碎敌人第五次“围剿”,被迫长征。我们那时和中央有电台联系,知道中央红军正在西征转战中。从行进方向来看,估计他们有入川同红四方面军会合的可能。

  形势是严重的。据此,我们首先提出了“准备一切力量,冲破‘川陕会剿”、“拿战胜刘湘的精神,去战胜蒋介石主力”、“唯有斗争才是出路”,“与红一方面军会师,首先拿下四川”等口号,层层动员,统一思想,激励部队克服困难,保持旺盛战斗意志。继而于十一月间,连续召开丁毛裕镇党政工作会议和清江渡军事会议,总结粉碎敌六路围攻的纤验,确定新的行动方针和战斗任务。

  毛裕镇会议规模很大,连以上单位均派代表出席,共八百余人。会上,由张国焘作了形势与任务的报告,陈昌浩作了党政工作报告,我作了军事工作报告。经过几天讨论,最后,张国焘又作了总结发言。

  这是一次着重从政治上建军的重要会议,在方面军历史上有不可磨灭的意义。红四方面军政治工作干部文化程度低,经验没有很好地总结起来,政治工作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亟待克服。另一方面,当时我们面临严重形势,也急需强化政治思想工作,从政治上作好克服困难,粉碎敌人新“围剿”的堆备。会议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和任务,明确提出冲破蒋介石的“川陕会剿”是一切工作的中心。会议比较系统地总结了方面军的政治工作经验,通过了《红四方面军政治与党务工作决议案》,制定了《红四方面军军训》、《军、师政治部暂行工作细则》,《团政治处暂行工作细则》,对政治工作的方向、任务、地位、作用,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

  为激励斗志,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会议还表彰了反六路围攻中功绩突出的部队,授予一些团队以荣誉称号。如授予七十三团“攻如猛虎”奖旗,七十五团“守如泰山”奖旗,二六三团“钢军”奖旗,二六五团“夜老虎”奖旗,二七四团“夜袭常胜军”奖旗,二九六团“百发百中”奖旗,等等。那时,授予奖旗和光荣称号,是最高荣誉。奖励个人,另发一块红色绸布,上面不写什么字。形式虽然简单,但对部队的鼓舞作用很大。这次会议,对统一全军思想,加强政治工作,提高政工干部的责任感,密切军政、军地、军民关系,有重要推动作用。实际上,也是…次冲破蒋介石“川陕会剿”计划的政治动员。

  我在军事工作报告中,着重总结了反六路围攻的经验。经验证明,敌人对付红军的“堡垒主义”战略战术是:进攻时多路围攻,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分进合击,防御时梯次配置,固守堡垒,经济封锁,反动游击。只要根据地存在一天,敌人就一天也不会安宁。旧的“围剿”被粉碎。新的“围剿”又在准备。我们对付敌人的战略方针是积极防御,收紧阵地,待机反攻,重点突破。并积极开展有利条件下的外线进攻。在战术上,集中兵力,形成拳头,击敌一路,纵深迂回,以各个击破对付敌人的分进合击,以近战夜袭的特长打破敌人的防御,以广泛的群众武装配合主力红军作战,陷敌于灭顶之灾。

  会议期间,张国焘和我闲谈时,曾问我:你看将来该怎么办Y现在根据地物力、财力很困难,如果刘湘再发起新的进攻,该怎么个打法?去汉中行不行?据我观察,张国焘这时对老根据地已失去信心,不过没有明说就是了。我说,西渡嘉陵江的战机已经良失,敌人筑碉防御,我们再向南部——带发展,有很大困难。汉中地区是块盆地,南面有巴山,北面有秦岭,回旋余地不大,去不得的。我看还是依托老区想办法比较好。因为是随便交谈,他对我的意见未置可:否。

  接下来召开清江渡军事会议。师以上干部及部分团的干部参加,讨论新的行动方针。会址设在一所小学校里。

  会议期间,我们介绍了中央红军转战的情况,并制订了向川陕甘发展的战略方针和作战计划。整个计划是我负责准备的,摊开地图,思索了一两天才拿出来,交大家讨论。这个战略方针的主要打击目标是谁呢 ?是胡宗南。基本的指导思想是依托老区,收缩战线,发展新区,重点夺取甘南的碧口和文(县)武(都)成(县)康(县)地区,并伺机向岷州、天水一带发展,以打破敌人的“川陕会剿”计划。这是因为:第一,盘踞甘南和川陕甘边的胡宗南部是蒋介石的嫡系,“川陕会剿”的主力部队。该部虽战斗力较强,但同四川军阀和陕南的西北军均有矛盾,处境孤立。四川军阀是被红军打怕了的,西北军对红军则敬而远之。

  红军集中主力打击胡宗南,他们有可能按兵不动,作壁上观。而消灭胡宗南部,正是粉碎蒋介石“川陕会剿”计划的重要——着棋。第二、碧口和文、武、成、康地区,座于汉水和白龙江流域,临山傍水,人口不少,利于我军解决物资和兵员补充问题,摆脱眼前的困难。第三、依托老区,进取某南,比较稳妥可靠。我军进退自如,有回旋周转余地,不致造成无后方作战的危险。我当时指出:从各方面条件看,这个计划是能够实现的b只要我们集中三个军以上的精锐部队突然出击,不惜花上大的代价拿下甘南的战略要地碧口,打开战局,搞掉胡宗南,我军就能缴获—批自动步枪、火炮,装备会大大加强,弹药也能得到很大补充。有了新的根据地,既能减轻老区人民的负担,又能解决粮食、兵员等困难,粉碎敌人的“川陕会剿”,要好办得多。而且,这对正在转战中的中央红军,无疑也是一个有力的鼓舞和支援。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