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读书
名人传记

首页 > 名人传记 > 粟裕传

一〇五

  1月14日,粟裕下令停止攻击,研究对策。他与第一师副师长陶勇、第一纵队司令员叶飞、第八师师长何以祥商量,增加攻击枣庄的兵力,第一纵队派两个团,第八师派1个团,协助第一师攻打枣庄。同时,把第一师第三团团长康林找来,一起研究如何在攻城部队中学习和推广爆破技术。

  粟裕招呼康林坐下,对他说:“康林同志,你们三团历来是能打硬仗的,可是啃枣庄却啃不动了,怎么样,碰到麻烦了吧?我们师对坚固设防之敌的攻击还是第一次,我把你找来,是想听听你下一步的打算。”

  康林说:“师长(当时粟裕仍兼一师师长)命令停止进攻是正确的。我也正准备向张(震东)旅长汇报,我们三团善于打野战,而眼下是攻坚,部队缺乏攻城的作战经验,一下子很难适应。”

  “说得对。”粟裕点点头,“但是办法你想过没有,工兵参谋同志?”在粟裕担任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副总指挥的时候,康林在那里担任工兵参谋。

  康林讲了他对攻城作战的想法和建议。康林认为,要攻破敌人的坚固防御工事,必须使用连续爆破的办法。建议组建一个五六十人的攻城先遣组,分成爆破、火力、突击几个小组,进行专门训练。另外挖一条坑道,直通枣庄城墙脚下,这样爆破更加安全可靠。

  粟裕高兴地说:“好啊!毛主席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我们的想法真是不谋而合啊!”转身征询陶勇等同志的意见:“你们以为如何?”陶勇等表示赞成。

  粟裕问康林:“你过去学过爆破,你觉得这次有把握吗?火线练兵需要多长时间?敌人的城墙有1丈余宽,炸药包不能太小,这可不像炸个小炮楼子那么容易。”

  “有3天时间就可以训练出爆破组。再准备好火力和突击力量,攻城问题可以解决。为了增大爆破威力,一包炸药来它三四十斤。只要炸开一个缺口,部队就可以进去了。”

  “对!”粟裕眉毛一扬。“还应该再大一点儿,每包来它五六十斤,让敌人好好地坐坐咱们的土飞机。我们不攻则已,攻则必破。就这样定了,你马上回去组织实施。”

  康林临走时,粟裕又嘱咐他:“你回去后,要发动群众,多调查研究。让广大指战员都懂得爆破技术的重要性,学会用爆破来消灭敌人。”

  3天以后,粟裕又把康林叫来,了解组建和训练爆破组的情况。康林汇报说,按照师长的指示,发动群众献计献策,解决了不少技术难题,不到3天战土们就掌握了爆破技术,还反复进行了抢占突破口的训练,指战员个个摩拳擦掌,信心百倍。粟裕满意地笑了,点点头说:“很好!”

  与此同时,第一纵队、第八师抽调的3个团也冒雪到达指定攻击位置。各部队准备就绪。为给原为东北军的整编第五十一师留最后一次机会,特地给师长周毓英送去陈毅、粟裕署名的劝降信,但是未见积极反应。

  粟裕的指挥所离前线很近,敌机不时飞来轰炸扫射,曾经两次射中粟裕住房。有一次,敌军在飞机掩护下朝粟裕的指挥所扑来。粟裕轻轻拍掉敌机轰炸时落在身上的尘土,镇定自若地指挥部队歼击来犯之敌。

  在敌机频繁轰炸的情况下,为了不暴露目标,不能生火做饭,粟裕和指挥所的同志一起,用井水泡又冷又硬的煎饼、窝窝头充饥。他对这种生活早已习以为常了。负责生活管理的副官周俊才记述当时情景说:那时野战军首长的伙食标准是每餐一荤一素两菜一汤。但货源少,条件差,有时没有荤菜,就清炒辣椒。粟司令生活简朴,对自己要求很严。有时来了客人,才关照好好招待,也不过是增添一两个菜。枣庄战斗胜利结束后,粟司令说:今天请你们吃一顿。我们做了白米饭,两个菜,一个猪肉炒大葱,一个炒鸡蛋,大家美美地饱餐一顿。

  1月19日下午,华东野战军按预定计划对枣庄守敌发起总攻。在炮兵火力支援下,各部进行连续爆破,共打开5个突破口,突入市区,与敌展开逐屋逐堡争夺。战斗到20日13时,守军整编第五十一师师部及两个团被全部歼灭,中将师长周毓英以下官兵3700多人被俘。慑于华东野战军威力,国民党援军迟迟不敢前进,只有临城一路援军与华野第一师第一旅稍有接触。

  鲁南战役胜利结束。在从1月2日至20日的18天的时间内,经过两个阶段连续作战,全部歼灭国民党军整编二十六师、整编五十一师和第一快速纵队共5.3万余人,生俘两个中将师长,缴获坦克24辆、汽车474辆、各种炮217门以及其他大量武器装备,创造了华东战场上一个战役歼敌数字的新纪录。1月14日和21日,毛泽东为中共中央军委先后起草两份电报,指示:“枣庄攻克,五十一师全歼,甚好甚慰。望对有功将土予以嘉奖”。指出:“三十五天内你们歼灭第六十九、第二十六、第五十一等三个整师,取得空前大捷”。“鲁南胜利,局面打开,我已夺取主动,敌已陷于被动”。(《毛泽东军事文集》第三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第618、632页。)

  1947年1月23日是农历春节,华东战区双喜临门:一个是鲁南空前大捷,一个是华东野战军正式成立。自从1946年9月23日中共中央指示“山野、华野集中行动,两个指挥部亦应合一”以来,经过4个月的曲折道路,两个野战军终于在胜利声中正式合编为华东野战军,陈毅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粟裕为副司令员,谭震林为副政治委员,下辖11个步兵纵队,还有一个新组建的特种兵纵队。

  粟裕此时感到少有的轻松。他对机要秘书说:“走,小徐,散步去。”

  他们踏着积雪,朝村外走去。大雪之后,田野白茫茫一片。除了村头几声犬吠,大地静悄悄的,一改几天来枪炮轰鸣的紧张气氛。粟裕边走边哼学生时代就喜欢唱的歌曲《葡萄仙子》。

  云儿飘,星儿摇摇,

  海早息了风潮。

  爱喧闹的虫,

  爱唱歌的鸟,

  爱说话的人,

  都一齐睡着了。

  从宿北战役到鲁南战役,胜利实现了华东战区战局的第一个转折。宿北战役是这一转折的标志,鲁南战役是宿北战役的继续。

  粟裕说,在解放战争中,华东战场经历过3个转折:第一转折是从两淮失守到鲁南战役,是主战场由解放区前部转入纵深,两支野战军由战略上配合转为战役上协同的转折;第二个转折,从“七月分兵”到沙土集战役,是由内线歼敌到外线出击的转折,也是由战略防御到战略进攻的转折;第三个转折,从豫东战役到淮海战役,是由战略进攻到战略决战的转折。在这3个转折中,我们有一个由不够自觉到比较自觉的过程。第一个转折,不够自觉,但是取得了实践经验。有了这个经验,第二个、第三个转折就比较自觉了。

  后来,栗裕在总结战争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战争转折理论。他认为,战争进程中的转折,包括3个层次,即战略转折、战区转折和战役转折。他所说的战区转折,就是在一个战略区范围内的全局性战略性转折。他说:“在战争全局的转折和战役的转折这两个高低不同层次之间,还存在着一个层次,就是战区的转折。因为中国是一个大国,在全国性的战争中,必须划定几个战区。拿华东战区来说,人口、面积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华东我军兵力也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战时兵力,在中央总的战略方针下,有相对独立自主的一个方面。在这个战区内,根据敌我双方的变化,(战局的发展)又形成若干段落。在这一个段落与下一个段落之间,形成了战区的转折。这时,战争的许多方面,如作战对象、作战地域、作战规模、作战方法会发生变化,各方面的关系表现得错综复杂。作为一个战区的指挥员,要注重各个段落之间的转折。这是在战区指挥上最不容易掌握的时节。”(《粟裕战争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1988年11月,第1版,第425—426页。)

  这一战区转折理论,加上他的战略转折理论和战役转折理论,构成粟裕的战争转折理论,是他对军事科学的独创性贡献。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