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看书
名人传记

首页 > 名人传记 > 齐白石

九三

  齐老爷爷:

  我的名字叫茶花,我非常喜欢干净、漂亮。爸爸告诉我:不但外表要

  干净、漂亮,里面也要干净、漂亮;要有好品行,好思想。我决定这样去

  做。我请爷爷画一株有品格的大茶花给我。不知道齐爷爷有功夫吗?

  白石静静地听着,眉宇舒展开了,笑了。他嘱咐身边的工作人员给茶花小姑娘回了一封信:

  茶花小朋友:

  你的来信收到了,我们念给了齐老听了,他听了很高兴,说:“茶花

  真是个好孩子,我现在不能画画,代我写信问她好吧。”

  齐老自去年冬天因岁数太大,由政府照料住在雨儿胡同,为了照顾他

  的精神健康,不敢叫他多做脑力劳动,所以不能达到你的要求。兹寄上印

  刷品茶花一张作为纪念吧!

  齐宅秘书室

  茶花姑娘非常高兴,将这张印制的山茶花及回信,小心地夹在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那本《齐老公公的画》的集子里,仔细地珍藏着。

  这年的冬天,一个没有风,和暖、晴朗的中午,白石老人有事要找周恩来总理。他在儿子良迟、良已的陪同下,驱车来到了中南海。可是,由于事先没有联系,总理已经开会去了,不在办公室。老人一听,脸上露出失望的神色。

  总理办公室的秘书一看白石老人突然到来,一定有什么急事,便十分亲切地招待老人坐下,端上了一杯清香可口的茶,请他们三人耐心等候,尔后去与总理通了电话,回来对老人和良迟、良已说:“请各位稍等一下,总理开完了会就回来。”

  二十多分钟过去了,突然门开之处,周总理裹着一身寒气,进屋来了。总理两道浓眉下的一对炯炯有神的大眼,放射着亲切的、智慧的光辉。他一见白石坐在那儿,连口水也顾不上喝,就朝着老人走了过来。

  白石和两个儿子一见总理,都激动地站了起来。总理紧紧地握着白石的手:“让你老人家久等了,忙着开会,又离不开。”说着,他轻轻扶着白石,“请老人家坐下谈,请坐,本来我要去您那儿的。”

  白石刚落座,总理又亲切地同良迟、良已紧紧地握手。接着,总理在老人身边坐了下来。交谈是在家庭般的、无拘无束的亲切气氛中进行的。

  这时,午饭时间早已过去了。总理因为开完会,又急着赶来见他们,所以午饭也没有吃。当他知道白石他们也没有吃饭时,便立即嘱咐秘书给弄些饭来吃。

  总理带着歉意,解释说:“真对不起,没有约定,只好请你们这些‘不速之客’吃面条了。”

  工作人员很快端来了面条,放在桌子上。周总理赶忙站起来,亲自先给白石端了一碗,然后又分别给良迟、良已各端了一碗,风趣地对老人说:“今天我们只好同甘共苦了。“说着,大家都哈哈大笑了起来。

  老人刚来时多少有点愁苦的情绪,被刚才总理的话语、乐观而坚毅的情感一扫而光,显得特别高兴。他边吃边操着浓重的湖南口音,回答说:“要的,要的。”

  吃着,吃着,总理突然想起了什么,低吟了起来:“不独老萍知此味。”……稍微停顿了一下,总理又拉长了语调:“先人三代咬其根。”大家一听,又大笑了起来。

  原来总理念的是白石四十年代画过的白菜图上的题诗。这些诗和画充分展现了白石淡泊明志,不忘过去苦难生活的感情。谁知日理万机的总理不但看到了,而且能朗朗上口。这情景深深地激动着老人,老人十分振奋、开怀,笑得前合后仰,银丝飘逸,总理也高兴地大笑了起来。

  在欢乐的、亲切的气氛中,总理同白石一起吃了这难忘的一顿饭。

  饭后,白石告辞了。周总理亲自搀扶着老人,走向早已等候在门外的汽车。白石十分感动,请总理留步。

  “我送您回去。”总理爽朗地说着,开了车门、把老人换上了车。

  白石和良迟、良已为总理那热诚、质朴无华、平易近人的态度深深感动了,感到十分过意不去,总理这么忙,怎么好麻烦他亲自去送。他们一再劝总理不要去了。总理还是坚持要送。他说:“老人来一趟不容易,我本来就要去看看。”说着就上了车。

  秘书跑出来,提醒总理要穿大衣,免得受凉了。总理说:“我晓得齐老先生的家,不远,不用穿大衣。”

  车动了,缓缓地沿着中南海松柏交映的小路驶去。总理望了一下前面的司机说:“开慢一点。”司机点点头:“请总理放心。”

  车出了新华门,汇入到了车流人海之中,急驰而去,拐了几个弯,到了白石老人的住处。等车刚停稳,总理就下车,亲自开了车门,搀扶着白石下了车、进了屋。

  谁都没有料到周总理会亲自送老人回来。家里什么也没有准备。白石还没有落座,就叫家里人赶决买东西来招待。不一会儿,一盘鲜嫩的、大大的苹果端到了画室。

  总理马上削了一个,递给白石老人,老人忙摇摇手,风趣地说:“请客人先用。您也是‘不速之客’,我们没得准备,对不住罗,对不住。”

  总理一听,边吃边笑,接着说:“今天款待我吃苹果,满不错嘛,比您过去‘寒夜客来茶当酒’好多了。”老人一听,又笑得前仰后合。

  “寒夜客来茶当酒”是白石三十年代画的一张画,可是总理却看到了。他对一个老画家的了解是多么的透彻,老人怎能不为之感动。

  时间一分分地过去了,天渐渐地暗了下来,白石与总理一起度过了美好的、宝贵的时光。将近傍晚时分,总理起身告辞了。他走近了老人,弯下腰,亲切地拉着老人的手说:“告辞了,老先生,请多保重,我还会来看您老人家的。有事打个电话,我就来。”

  老人依依不舍,深情地拉着总理,坚持挽留他吃了饭再走。

  “公务在身,不由主啊!”总理风趣地说。

  白石见总理执意要走,就让家人搀扶着,蹒跚地送总理到了大门口。

  总理再次和白石拉了手,一再嘱咐老人要注意休息,然后才上了车。车开了,周总理还探出头来,招手、点头、微笑。

  将近一个世纪的岁月里,白石见过清王朝的顶戴大官,民国时的风云人物,外国的要人,然而,象总理这样身居要位,却平易近人。质朴无华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他还是第一次见到。共产党”是人民的公仆,他在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身上,看到了这光辉的品格。

  回到室内,白石的心久久难以平静,口中不断地低吟:

  暮年逢盛世,

  搭帮好总理,

  老骥珍伏枥,

  报国志千里。

  晚上,在明亮的电灯下,他研墨调色,十分经意地画了一幅红红的大牡丹画,表达了欣慰的心境。第二天早上,他精心地挑选了一幅得意之作《荷花鸽子》,专程派人送到中南海,送给了周总理。这是裱在瓷青色绫子上的一幅六尺横幅,裱得也相当精细。画画和赠画,这是老人抒怀寄意的老习惯了。

  会见了白石老人不久,了解了老人的生活起居情况,周总理在百忙中把国务院秘书长齐燕铭同志找来,请他在全国政协礼堂召开了一次专门的会议,研究了如何照顾好良石老人的问题。

  五〇、永世长存

  一九五七年九月十六日下午六时四十分,世界画苑的一枝奇葩凋谢了。丹青大师齐白石结束了他将近一个世纪的多彩的生命历程,安详地躺在北京医院洁白的病榻上。

  洁白的墙壁,洁自的天花板,洁白的被褥,一切部是白的。宁静、圣洁、肃穆,象他的一生。

  在他弥留之际,他的儿子、儿媳,孙儿们紧紧地守护在他的身旁。他们注视着医生们忙碌而有次序进行抢救。希望富有经验的医学专家们能有回天之力,能够把老人从死神的手里争夺过来。因为人民需要他,社会主义新时期蓬勃发展的艺术事业需要他。

  他自己希望能活到一百二十岁,能够为人民创造更多更精美的画,然而,他去了,放下了手中的彩笔。

  他走得有些仓促。九月十五日清晨,白石感觉精神恍惚,身体也不舒适。亲人们闻讯赶来了,护理人员也围在床前。大家十分关切地询问他的情况,他睁开了眼,微笑着,说还不至于有什么太大的妨碍。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