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看书
名人传记

首页 > 名人传记 > 齐白石

一三

  他吃不下饭,跟着公公,踏上去王爷庙的路,去向先生——他敬重的外公告别。

  从齐家到王爷庙只有三里路,可是今天好象特别远。春天’上学时,路边青翠的柳枝,到处盛开着的艳丽的野花,如今都枯黄凋落了,西风一吹,纷纷扬扬的。庙内庭院中的芍药,只剩下摇曳着的躯干,叶片被剥落得干干净净。

  山门里,同学们突然看见阿芝来了,都远远地迎上前来,依恋地、深情地注视着他。阿芝点点头,也不说一句话。

  “亲家,也只好这样了。”周雨若扶着齐十爷进了屋子,落了座。“阿芝很聪明。当初也只是让他识几个字,记记帐,目的已经达到了。写个信,记个帐,他还是绰绰有余的。”

  他微笑地注视一下阿芝,想尽量把气氛搞得轻松一点。他担心这件事给阿芝的思想压力太大,宽慰地说;

  “这世道,书读多了,有什么用?仕途不是我辈的去所,至多是我的这个出路。”他摇摇头,苦笑着。

  “阿芝很懂事,妈妈同他一说,他就同意了。”齐十爷说。

  “这很好。人穷志不穷。人生在世要有骨气,有志向。不在学堂,靠着自学而成就一番事业的,历史上有的是。”周雨若侃侃而谈。“有时间,你看着苏轼的《留侯论》,那里面讲的不无道理。”

  说着,周雨若站了起来,走到书架前,拿出一本焦黄了的线装书,递给阿芝;

  “这是一部《论语》。古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这不无夸张之处;但书中许多精辟的见解是十分宝贵的。下学期本来就要学这部书了,你有信心、有兴趣,拿去慢慢地读。有了前一段的基础,读这就容易多了。”顿了一下,他又接着说:“有不理解的地方,随时可以来找我。”

  阿芝一生中唯一的、极为短暂而难以忘怀的读书生活,就这样结束了。

  他是一个自尊心、自信心很强的孩子。在短短的时间里,他能很快地从痛苦与迷惘之中摆脱出来,恢复了心理上的平衡。

  阿芝开始承担力所能及的劳动。挑水、砍柴、放牛、照看弟弟,他样样都干,而且,婆婆、妈妈很快地发现,这孩子干起事来,专心致志,干一件,就干好它,干完它。

  他认为外公讲的道理是对的。读书不只是在蒙馆里,在什么地方都可以学习,也应该学习。自己画画,谁教他呢?不都是自己挤时间学的吗?

  秋天里,地里的农活不多,他就每天到村边、山头去放牛。牛角上挂着他心爱的书本。牛慢慢地踱着,吃着草,他就取下书本,躲在向阳处的稻草垛里,对着秋天的阳光,拿出外公给他的《论语》,细细地读起来。

  他靠着过去几个月读《千家诗》、《百家姓》的基础,加上他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居然能理解文中内容的十之七、八。不过,遇到典故之类,那就难了。他就记上记号,积累起来,到一定时候,再去请教外公。

  周雨若见是阿芝,愁云为之一扫,高兴地把他领进了居室。

  周雨若沏了一杯热气腾腾的茶,递到阿芝面前,关切地说:“先喝喝,暖暖身子。”

  “不冷,一点也不冷。”阿芝感激地说。

  “《论语》看了吗?有什么困难?”

  “快看完了。就是有些地方不明白。”阿芝取出了一本手抄本,小心翼翼地翻着,走到周雨若面前,恭恭敬敬地指著书上一段说:“《子罕篇》上说‘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这四句是什么意思?”

  “这是孔夫子倡导的治学态度。‘毋意’,就是不任私意;‘毋必’是不武断;‘毋固’,不固执;‘毋我’,不自以为是。”周丽若认真地解说着,“在学习上,他认为三人行,必有我师,所以提倡‘学而不厌’、‘不耻下问’。学问,学问,都是从问中学得的。屠户、贩夫、村姑,都有知识,都是我们学习的对象。因此,要学得一点知识,就要不耻下问。”

  阿芝静静地听着,不时点点头。忽然,他好象又想起了什么:“《颜渊篇》上有一句:‘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可是现在的情况不是这样。我看百姓穷得吃不上饭,住不上房,当官的,却吃的好,住的好,这不是有背于圣教吗?”

  周雨若一惊,暗暗称奇。他想不到短短几个月,阿芝竟学习得这样好,钻研得这样深,提出了这样一个严肃的、尖锐的问题。

  他没有马上作答,呷了一口茶,缓缓地叹了一声:“有背于圣教的事多了,不然国家何至于走到这地步。”

  “官吏不都是孔门的弟子吗?圣人说的为什么弟子不照着去做?”阿芝又问了一句。

  “孔门的叛逆多得很!宋季以下,讲儒学,从朱熹开始。不过,这些人表面上俨然正人君子,背地里男盗女娼,横行乡里,欺压百姓,残害朋比,中饱私囊,哪一件不是孔门的嫡传干的!可是,又都打着圣贤的牌子去治人。”

  周雨若说到激愤处,站了起来,来回踱着说:“书不可不读,读了要深明大义,要正直。读了书,去残害百姓,不如不读书。”

  阿芝见到外公的情绪很不好,赶快拿出借的那本《论语》说:“外公,这一本还你,我自己抄了一本。”

  “你抄了一本?给我看看。”惊奇地看着那本手抄的、装订得端端正正的《论语》,周雨若高兴地说:“字写得不错啊,还在练字吗?”

  “天天练。反正有空时,就写几页。上山放牛,就在地上写。”

  周雨若赞许地点点头:“好,学习就要持之以恒,积以时日,大有进益。你还画画吗?”他忽然想了起来。

  阿芝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小声地说:“还画,天天画,改不了的习惯了。“

  “练练也好,或许将来有出息。”外公若有所思地说:“听说过王冕吗?宋代人,也是个穷孩子,放牛的,同你一样,天天画,终于成就为一代画师。”

  “听说过。”阿芝兴奋地抬起了头,眼睛里放射出异彩,他简直不敢相信外公会这样肯定他的画画。

  到了掌灯时分,阿芝回到了家。今天他十分高兴。外公不但回答了他许多学习上的疑难问题,而且教给了他许多做人的道理。

  晚饭后,他同平常一样,取出本子,就着豆大的灯光,开始看书,写字了。自从辍学以后,他一天也没有中断过。

  爷爷很疼爱他,匀了几个铜板,又给他购买了大字本子、笔和墨。

  阿芝经过了这段学习上的变故,更懂事了。他知道本子来之不易。写大字时,精心地一笔一画地写,从不马虎。

  为了节省大字本,他想了一个办法,上山采集了一些红土,制成红墨汁,先在纸上写一遍红色的大字。第二遍才用黑墨汁写;然后,又将本子翻过来,在反面上又写一遍。这样,一个本子,可以当三个本子用。

  他虽然还是个孩子,但已知道了生活是多么的艰难;勤俭是多么的宝贵。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