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读书
名人传记

首页 > 名人传记 > 林伯渠传

三一

  〖随军出征〗

  一九二六年四月,北方国民军在奉军和直、鲁联军的进攻下,撤离北京,退守南口。冯玉祥赴苏,段祺瑞下野,北京政权重新落到直系军阀吴佩孚和奉系军阀张作霖手中。在南方,湖南唐生智被直系军阀叶开鑫等赶出岳州和长沙,退至衡阳。稍后,在英日帝国主义的策划下,直系、奉系等军阀又在天津、北京举行会议,决定扫除所谓“南北二赤”:在北方联合阎锡山消灭国民军;在南方联合湘鄂川滇黔豫赣闽八省军队,驱逐唐生智出湘,围攻广东、广西。

  面对着这种形势,在广大人民的要求和支持下,广东国民政府遂决定北伐。五月间,首先派出第四军叶挺独立团和陈铭枢、张发奎两师及李宗仁第七军入湘,援助唐生智。六月,又决定将唐生智部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并成立了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和总政治部,任命蒋介石为总司令(稍后,蒋又被“推举”为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主席),邓演达为总政治部主任。同时,邓演达还邀请林伯渠等各军党代表和周恩来、恽代英、陈公博等人参加,主持召开了战时政治工作会议,讨论和部署了有关战时政治工作的问题。邓演达根据周恩来的推荐,并吸收了共产党人或倾向共产党的朱代杰、章伯钧、李合林、李一氓等到总政治部工作。七月,广东国民政府正式发出北伐宣言和出征动员令,国民革命军总部和一、二、三、六各军即大举入湘。

  一九二六年七月二十日,林伯渠随六军离开广州,开始参加北伐。在战争的第一个阶段,即北伐军进攻湖南、湖北的时候,因六军一直作为预备队,他的工作主要是利用行军间歇,召开政治工作人员会议,研究如何加强和改进政治工作,整顿各师的政治部。在行军途中,他还多次召开军民联欢会或各界谈话会,发表演讲,对部队进行纪律教育,监督部队财务开支,过问部队经理处的工作,处理违反军纪的士兵,反对师、团长侵吞军饷。这些,对进一步提高六军的政治素质,改善军民关系,都起了很好的作用。但也引起了一部分军官和程潜本人的不满,以至后来竟出现了迫使林伯渠一度离开六军的插曲。

  在广大人民热烈的支援下,北伐军进展异常迅速,不到两个月,即底定全湘,连取汀泗桥和贺胜桥,进至武昌城下。就在北伐军开始围攻武汉,六军奉命重返通城警戒江西之敌的途中,六军经理处党代表贺澍,将李某寄公款给程潜在上海的家属的事,报告了林伯渠。九月一日,程潜在林伯渠处发现贺的报告,大为嗔怒,当即要将贺澍撤职,“并谓唆使人毁坏其的名誉”,遂与林伯渠发生了“语言冲突”。因与程潜“意见相左”,第二天,林伯渠给程潜留一便简,便去了长沙。

  九月七日,林伯渠抵达长沙,将此事报告了李维汉、颜昌颐、夏曦等中共湖南区委负责人,并同他们共同研究决定:为顾全大局,暂以请病假为名,等候程潜态度的变化,如程潜诚恳地请林伯渠回去,则再回六军。当日,中共湖南区委将此意见报告中共中央,林伯渠也以“染疾到长沙医治”为由,给总政治部主任邓演达发了请假电报。不久,中共中央回电同意湖南区委的意见,并嘱一方面应就此事向程潜提出警告,同时也不要对程“操之过急”。邓演达亦回电准假,邀林伯渠“到武昌一叙”。

  林伯渠逗留长沙期间,看到湖南革命运动在北伐后有了蓬勃发展,非常高兴。他曾同各方面的人士作了广泛的接触,多次出席群众集会,发表演说,号召人们遵循孙中山的遗嘱,“拥护革命的民权”,“巩固联合阵线”,“注意党务”,“拥护工农利益,统一工农运动”,“训练培植健全分子”,“肃清反革命派”,争取尽快使青天白日的旗帜插遍大江流域。①在这期间,林伯渠还致电广东革命政府,索要现行的各种法规,以资借鉴和研究,在日记中记下了这样的内容:“1.应在汉口速设中央银行;2.财厅向商会借款五十万,有转向中国银行担借之说;3.此间商务系以汉口、上海为办货地,若在该二地无汇划所,以中央纸(币)及桂票皆不免低折”②。这说明他此时已经注意到了革命政权和财政金融问题。

  --------

  ①参见长沙《大公报》,1926年9月10日;《林伯渠日记》,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以下此书简称党校版),第14—24页。

  ②《林伯渠日记》(党校版),第18页。

  在林伯渠赴长沙的途中,北伐军相继占领了汉阳、汉口。九月六日蒋介石命令一、二、三、六、七各军开始进攻江西。

  由于战局变化及六军广大政治工作人员强烈要求林伯渠回去,中共军委王一飞等也通过其他关系做了程潜的工作,九月十四日,程潜便要六军政治部秘书李世璋、第十七师政治部主任李隆建、第十九师政治部主任张振武等,联名致电林伯渠:

  我军出发江西,战事节节胜利,修水、铜鼓等县次第克复,现向南昌进击。奉军座手谕,请兄即日命驾,取道浏阳、铜鼓,赶上前方,回军襄助一切,是为至盼。李隆建、张振武、李世璋同叩,寒。①

  十七日,林收到这封电报后,当即回电:

  寒电奉悉。我军进攻赣境节节胜利,逖听之下,不胜鼓舞。弟病渐痊,本拟克日前来襄助一切,适奉总政治部电召赴汉,本亦有此必要,准事竣即赶赴前线,并希转呈军座,藉纾厪念,至为感荷。弟林祖涵叩,

  筱。②

  --------

  ①② 《林伯渠日记》,(党校版),第22页。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