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读书
名人传记

首页 > 名人传记 > 梁漱溟传

二九

  §二、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经过对形势冷静的分析后,梁漱溟认为和谈工作应分两步实施:首先应该促使国共双方回到谈判桌旁,实现全面停战;其次应该组织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各方面共同协商国事,从而建立民主的新中国。

  基于以上分析,梁漱溟于1945年11月由广州匆匆赶到重庆,与各届人士特别是过去在第三派的朋友商议后,便积极投入到和平与民主两项工作中。

  当时国共双方的争执集中在东北问题上。东北地区土地辽阔、物产丰富。并且日军曾在此苦心经营几十年,交通便利、工业发达,因而战略地位极其重要。

  国民党在美国的帮助下,空运部队准备接管东北。而共产党却先行一步,早已派罗荣桓、黄克诚率13万大军开赴东北,而且当时的中共中央委员就有四分之一以上进入了东北,其中包括陈云、高岗、张闻天等重要人物。因此东北局势日趋紧张,内战随时可能爆发。

  梁漱溟深感东北问题的严重,于是与第三方面人士一起斡旋于国共两党之间,呼吁和平,并声明谁若是发动内战,就将成为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在各方面的积极努力下,国共双方于1945年10月20日起恢复和谈,商议解决受降、解放区政权、军队整编和召开政协等问题。到1946年1月10日,双方终于达成并签署了停战协议,从而暂时解决了和平问题。

  在当天,政治协商会议也在重庆开幕。参加会议的有国民党、共产党、民主同盟、青年党和无党派人士。梁漱溟作为民盟代表出席了会议。

  政协会议下设宪章、国民大会、政府组织施政纲领和军事5个小组,按民主的原则共同商讨军队、政权等问题。梁漱溟最初被分在宪章小组,但他一心关注整军问题,因此在他的一再坚持下改分到了军事小组。

  由于遵循民主原则,国民党在政协中不占绝对多数。而各民主党派却因政见相近自觉倾向于共产党一边。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作为国民党主要代表孙科一心想做行政院长。因此在协商中对中共和民主人士的意见总是点头承认,待生米做成熟饭后才向蒋介石汇报,蒋介石吃了哑巴亏却又无可奈何。

  这此政协会议通过了五项决议,如规定实行军党分治、军政分治等,实际上否定了国民党的一党专制和内战政策。这正是梁漱溟多年来的理想与追求。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