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二十五日中日舰队发生大战,是为甲午海战。紧接着战争全面爆发。八月一日,清政府正式宣战。
张之洞为筹款派辜鸿铭到上海向德华银行借款,不取回扣,显示出廉洁的品性。
一八九五年(清光绪二十二年乙未)三十九岁。二月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三月陆上清军全线崩溃。
张之洞让辜鸿铭翻译西方报纸,辜鸿铭说:“虽上谕来,我亦不译。”
一八九八年(清光绪二十四年戊戌)四十三岁。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出版。
三月张之洞写《劝学篇》。
六月光绪帝下“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
九月慈禧发动政变,变法失败。
辜鸿铭英译《论语》出版,英文名称:The Discourse and Sayings ofConfucius:A Special Translation With Quotations from Goethe and OtherWriters.伊藤博文来华,戊戌变法后南游武昌,与辜鸿铭相见。伊藤博文诘难他,说:“孔子之教乃数千年前……”辜鸿铭答以:“孔子之教好比三三如九……”,意思是孔教超越时空,是永恒真理。
一九〇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庚子)四十四岁。六月义和团杀日本使馆书记生杉山彬及德国、使臣克林德。清政府对各国宣战,张之洞筹策划东南互保。
八月清政府前后杀大臣许景澄、袁昶等数人以谢罪。联军仍攻入北京。
六月辜鸿铭赴上海,谈判“东南互保”有关事宜,达成东南互保协议,完成使命。
义和团运动中,辜鸿铭在《日本邮报》上发表英文系列政论。第一篇文章即题名为《关于中国人民对太后陛下的人格和权威的真挚感情的声明》,劈头便称此文得到张之洞、刘坤一两位总督的授权。文中,辜鸿铭针对康当时对慈禧太后的批评,为慈禧太后和义和团辩护。系列政论命名为《尊王篇》。
此外,又撰写《尊王篇释疑解惑论》,载上海《字林西报》等报刊,针对康有为等对慈禧的抨击,力予辩驳,并吹嘘说:“惟皇太后不偏不倚,允执厥中”。一九〇一年(清光绪二十七年辛丑)四十五岁。九月七日,《辛丑和约》签订。慈禧太后宣布变法。
辜鸿铭将义和团运动以来,陆陆续续在《日本邮报》等报刊上发表的英文系列政论,结集成书,定名《尊王篇一一个中国人对义和团运动和欧洲文明的看法》,英文书名Papers from a Viceroy’s Yamen:A Chinese Plea for theCaune of Good Government and True Civilization,直译当作《来自总督衙门的论文》。赵凤昌题写书名。
开始发表《中国札记》。
一九〇二年(清光绪二十八年壬寅)四十六岁。十一月二十九日慈禧太后生日,举国欢庆万寿节,大唱《爱国歌》。
张之洞的湖广总督署也正热闹非常,喜气洋洋,《爱国歌》歌声不断。辜鸿铭却口占歪诗一首:天子万年,百姓花钱。万寿无疆,百姓遭殃。
一九〇三年(清光绪二十九年癸卯)四十九岁。清政府成立商部,改革军制,成立练兵处,继李鸿章后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袁世凯更是大事练兵,直到一九〇五年,练成六镇新军,成为最大的官僚军阀。
四月,张之洞带同辜鸿铭、梁敦彦奉旨入京,五月抵达北京。本想将封疆大吏收入京师的清政府诏张之洞入京,也无别意,随便让他会商学务,鳌订学堂章程。辜鸿铭第一次到北京,得见天朝帝都风范,与梁敦彦大发感叹。
随张之洞到天津面见袁世凯,辜鸿铭将袁世凯大为讥刺一番,算是一难袁世凯了。
一九〇四年(清光绪三十年甲辰)四十八岁。二月日俄在中国东北发动战争,清政府宣布中立。
七月英军入侵西藏,入拉萨。
如夫人吉田贞子去世。贞子为辜鸿铭生了他唯一的一个儿子——辜守庸。张之洞派辜鸿铭前往上海,谈判有关浚浦事宜。《辛丑条约》中关于浚浦的协议,此时已提上日程,因规定中有损国家主权。所以重新谈判。
日俄战争爆发后,辜鸿铭在《日本邮报》上发表一系列关于日俄战争的文章,为亚洲民族主义高呼呐喊。同时于《日本邮报》上连续刊载英译本《中庸》。一九〇五年(清光绪三十一年乙巳)四十九岁。五月诏自丙午年为始,停止乡会试,生童岁科考亦停,一切士子皆由学堂出身,一千余年之科举制度,至此遂废。
九月,清政府派载泽等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日、俄签订和约,俄国将在南满攫得之利权转让与日本。
浚浦谈判成功,九月签订《改订修治黄浦河道条款》,收回主权,上海道即聘辜鸿铭为督办,辜鸿铭来到地处九江路东口洋房的浚浦工程局,上任伊始,即查理帐目,同时将贞子棺木移葬上海。
查出两名洋员侵吞十六万多两银子,力主严惩,无奈国弱势不能行,将此事化去。辜鸿铭忍不了这口窝囊气,投书报端,多少出了口恶气。
一艘德国轮船撞沉中国货船,辜鸿铭主持,为中国货船争取到赔偿。
从1901年起分五次发表的《中国札记》登载完毕,继续著文评论日俄战争。汉英对照的《痴汉骑马歌》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一九〇六年(清光绪三十二年丙午)五十岁。七月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
将英译《中庸》印成单行本问世,赵凤昌题写书名,英文书名The Conduct Of Life,意为一生的行为。
三月辜鸿铭将他写的一篇关于日俄战争结束后的文章——《当今,帝王们,请深思!论俄日战争道义上的原因》,并将此文和《尊王篇》一起寄给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
八月托尔斯泰以他的著作译本相赠。
十月托尔斯泰致辜鸿铭一封长信,托翁此信很快发表在德国的《新自由报》、法国的《欧罗巴邮报》上。据说托翁临逝世时称他自己一生著述“皆不足道。余以为最有价值者,复中国人某一书而已。”此信收录在《托尔斯泰集》卷七十六中。
另外,辜鸿铭还译有《大学》一书,但未刊行,据他说:“拟将《大学》、《中庸》二书译本合并出版,但《大学》一书之译文尚未臻理想之标准。”这也是他强调的严谨态度。他是这样说的,“吾之目的,不仅在译出原书之资料,而且在译出原文之风格。”
王国维在上海《教育世界杂志》上发表《书辜氏汤生英译<中庸)后》。
一九〇七年(清光绪三十四年丁未)五十一岁。七月张之洞补任协办大学士,接着又授大学士,充体仁阁大学士,虽无宰相之名,却有宰相之实。
九月张之洞补授军机大臣,中旬入京,兼管学部。
一九〇八年(清光绪三十五年丁未)五十二岁。十一月光绪、慈禧先后两日相继去世,溥仪继位,是为宣统帝。
伍连德应袁世凯聘,举家回国。
托尔斯泰八十大寿,辜鸿铭以中国文艺界名义发去贺辞。
浚浦事务竣工,张之洞荐辜鸿铭入外务部。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