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盛名之下 是是非非喜亦忧〗
名声大噪,片商纷纷贿赂他,以期拉他加盟,莫名其妙竟收到20万元!力图筹建演员工会,为演员争权益,但最终意愿未成。武林中人纷纷向他挑战,以求打败他,取代他做“东方功夫第一人”。不改与靓女交往的嗜好,不时爆出与女星有染的花边新闻。一女演员,爱他欲死,写下一曲催人泪下的“哀歌”……
李小龙拍完《精武门》,意味着他与嘉禾制片公司契约的终结。稍稍降温的“逐李”游戏再掀热潮,港台的制片公司无一不想把李小龙“逮”到手。
《精武门》公映后,巨额票房收入进一步证实李小龙是棵摇钱树。于是,“逐李”热潮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当时有家报纸,为这些苦于“逮”不住李小龙的片商出谋献策,说李小龙放弃世界电影圣殿好莱坞不呆,跑来香港,为的是日后赚大钱。因此,谁出得价高,李小龙就跟谁干。就象当时小公司嘉禾打垮大公司邵氏一样,邵氏只肯出两千美元的片酬,而嘉禾出的是7千5百美元!
其实,“金钱”行动,在《唐山大兄》封机后,早已开始。这家报纸,无疑又为“逐李”热潮火上浇油。
李小龙一概拒绝这些不曾有过交道的片商们,合作事宜面谈不成,因此也无法进入实质性的片酬问题。
于是,“金钱”行动提前行动,先期“贿赂”李小龙,只要你得了好处,就应该施以回报,至少应跟我面谈。一些片商,千方百计接近李小龙,向他馈送礼品和钱款。这多是公开场合,给记者抓住了,在报上大肆渲染,说李小龙已接受某某片商的馈赠,已约定日期商谈,准备加盟或串演,一展身手,云云。
李小龙啼笑皆非。
最令李小龙哭笑不得的是,他一次收到20万元!大概此公嫌钱少不足以对李小龙形成诱惑,打不动李小龙“待价而沽”的心。
李小龙对几个武打演员提起此事:“一次,一些人来到我家门口,递给我一张20万元的支票,我问他们,这是什么意思?对方说:‘不要担心,这是一点小礼物。’我并不认识这些人,他们对我来说,全是陌生人。”
屡屡发生这样的事,使李小龙变得多疑,他觉得事情的,背后还另有阴谋,他不能再相信任何人了。李小龙说:“这是一件非常为难的事,我不知该相信谁,甚至对我的老朋友也开始怀疑起来了。在这个时期中,我不知道谁会打我的主意。”
“当人们出了那么多钱——就象上面所说的那样,你不知作如何想法。我毁掉所有支票,但又很难做到这点,因为我不知道他要求的是什么。”
“当然,金钱是很重要的东西,可保证我们的生活,但并不是万能。”
李小龙自然不会收下这些“企图不明”的钱款。他听从莲达的建议,按照支票所显示的银行,将支票退回给“物主”的帐号。
其实,李小龙应很明白这些人的“用心企图”,而这些人,实在是不了解李小龙。
李小龙想自己干,而不是受雇于他人,这时候,港台片商出再大的筹码,都不能改变李小龙的意志。
在李小龙的制片公司末运作之前,李小龙在筹划一件将会对香港影业产生巨大影响的大事——组建香港演员工会。
李小龙回港首次拍片,是在泰国的外景地,条件差且不说,而且香港一惯的拍片制度根本就不把演员当做人。没有休假日,没有日程作息时间,一切由资方随心所欲,仿佛演员是不知疲倦的牛马,是不会说话的机器。一句话,香港的拍片制度是建立在资方榨取最高利润的基点上的,压根就不考虑劳方的正当权益。
香港演员对此熟视无睹,业已麻木。所以,在拍片中,只有李小龙一人大发牢骚,说好莱坞拍片演员如何舒服,扬言再不改观,他就要罢演抗议。
李小龙没有这样做,不是他没这个胆量,而是他压倒一切的敬业精神。他总希望他主演的电影早日封机,早日公映,牢骚发过,便又全副身心地投入拍摄。
李小龙在一篇文章中抱怨道:
“一拍就是七天,天天都在打,一方面,是会感到疲劳;另一方面,心情也会不大好。我以为,每个星期应该拍五天戏,有两天假期休息。美国拍片就是这样,而且,每天最多拍九个小时。”
李小龙对一些香港演员同时演几部片子颇有微辞。在美国,李小龙也客串演出,那是在功夫教学之外;在香港,李小龙一概拒绝片商邀他客串演出,使片商很不理解。
李小龙说:“这里有些明星一天拍三组戏,日夜不停。我以为这是一个不合理的制度。在美国,不会有两部片同时拍摄的,总是拍完了一部再拍第二部,否则的话,精神不能集中,无法好好地去表现角色中的人物,一定会影响到影片的质量。”
李小龙曾多次指出,以这种方式多赚钱,毫无乐趣。演员应专心致志,全力以赴拍好一部片子。演得成功,片商自然会增加片酬,演员照样可以获取更多的钱。
李小龙对香港拍片制度的不满,不是单方面针对资方的,也涉及劳方应尽的义务。
李小龙立志改革香港的拍片制度,宣称要组织香港演员工会,并承诺捐出一笔可观的钱作为活动经费。李小龙的这一号召,使片商感到不安,因为一旦有了工会,他们面对的是强大的集体,而不是单个的人。这样,制片公司获得暴利就没那么便利。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