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看书
名人传记

首页 > 名人传记 > 陈赓传

三三

  当陈赓寻找到那个孩子的时候,已经晚了。

  陈赓把小鬼抱上马背,有一件硬东西触到他的手,急忙摸出来看,原来正是小鬼那个鼓鼓的干粮袋,里面只有一块烧得发黑的牛膝骨,上面留有几个牙齿印。

  正在这时,小鬼停止了呼吸。

  陈赓一只手紧搂着小鬼的尸体,一只手狠狠地给自己一个嘴巴:“陈赓啊!你这个大笨蛋,怎么对得起阶级小兄弟!”

  讲这个故事的红军老作家陈靖在1983年10月3日写道:

  这位在黄埔时代就被称为“黄埔三杰”之一的人物,人们只知道他是天不怕、地不怕、鬼不怕的英雄,怕的却是一个廖(仲恺)先生;第二次国内战争中,又有人传他怕彭(德怀)总。但谁也不知道他还有第三怕……这就是陈赓同志怕同小孩子开玩笑,怕听小孩子生病,怕听小孩子哭……

  如果陈靖说的符合事实,那陈赓这个“第三怕”,大概就是从这个《马背上的小红军》的故事开始的吧?

  红军过草地,又发生了一件大事,就是军委副主席周恩来病倒了,高烧不退,医生诊断是肝脓肿和阿米巴痢疾,药早已用完了,无法医治,烧得昏迷不醒。毛泽东赶来看望,彭德怀听说后,也带着陈赓、萧劲光赶来了。看见周恩来醒不过来,大家都很着急,但没有办法。

  这时陈赓说:“把他交给我吧!我当过医生,会想办法给他治的。”

  彭德怀瞪起了眼睛:“你当过医生?我怎么从来没听说过?”

  陈赓说:“我在中央特科工作时,在上海开过医院,除了拔牙和接生,我都干过。恩来同志那时还到我的医院住过哩。”

  彭德怀皱起了眉头:“冒牌医生能算得数吗?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事。你有什么办法?”

  陈赓挥着手:“首先要降温,这样高烧下去不行。赶快弄些雪来,给他肝区和额头实行冷敷,兴许有救。”

  毛泽东张眼一望,周围是一片草地和水淖子,哪来的雪?陈赓指着一座小山说:“那山的背阴处一定有。”

  于是他带着人和马到了那个小山上,那里果然有雪。回来用油布缝了几个袋子,装上雪,给周恩来额头及肝部等处放上,果然有效,过了几小时,周恩来终于醒了过来。

  毛泽东和彭德怀这才放下了心,他俩安慰了周恩来一番后,彭德怀对萧劲光说:“你要不惜一切代价,派人把周副主席抬出草地。”

  萧劲光急忙从休养连接来邓颖超,又从迫击炮连抽一个排当担架队。陈赓自告奋勇当担架队长,跟着担架走。他的双腿都负过重伤,走起来一瘸一拐,但他坚持干,一步也不离开担架。

  邓颖超也有病,患的是肺结核,痰中带血,不断发烧。她到了周恩来身边,看他脸色青灰,瘦得变了形,脸上胡子很长,她流泪了。给他盖毛衣时,发现毛衣上有虱子,她拿起毛衣边找边掐,总共找到了170多个,把指甲都染红了。

  周恩来肚子疼得厉害,邓颖超扶他下地大便,排出了半盆棕绿色脓汁。真是奇迹,肝里的脓全从肠子里排出来了。

  周恩来看见抬担架的战士身体也很虚弱,不忍心叫他们再抬,几次硬要下担架改为骑马,都被陈赓按住。他说:“现在我是担架队长,你是病号,上边交代了,你得服从我的指挥。”

  周恩来居然没吃什么药,身体就一天天好了起来。周恩来说:“陈赓,你是一员虎将,又是一员福将。谁遇到你准保都有好运道。东征时,你把蒋介石从战场上背下来,救了他一条命;如今你又救了我一条命。”

  陈赓说:“要是早知道那小子后来变得那么坏,那时他想自杀,真该不管。”

  经过7天7夜的艰苦跋涉,红军终于从荒无人烟的草地走了出来,到达了班佑。这是四川省北部的边沿,可以看到牧民们为了临时躲风避雨修建的简易房子了,他们是以牛粪作燃料,屋中没有人,却留有堆堆的牛粪。

  这时一个意外消息传来。张国焘提出种种借口,不服从中央指令,擅自命令右路军南下,企图分裂和危害党中央。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为贯彻北上方针,并避免红军内部可能发生的冲突,决定率红一、三军团及中央纵队迅速向北行进。9月中旬进入甘肃省境的白龙江,走栈道,越过有“千里雪”之称的岷山,攻克天险腊子口,占领岷县。至此已经离开了藏民聚居地,到了回汉民族共处的地方了。

  由于红军行动迅速,并难以猜测,蒋介石和四川省军阀都追赶不上,于是蒋介石急忙命令驻扎在甘肃省、陕西省的东北军和西北军以及一些杂牌部队,共二三十万人,在渭水一线布防,堵截红军。

  红一方面军在岷山上的哈达铺,进行了整编。北上的一部分改称陕甘支队,下辖大队,陈赓就任第十三大队的大队长。在解放战争中,他曾说过:“我当大队长,骑着马在前面走,不敢回头看,因为一看就把整个大队看完了。”红军长征,减员很大,但兵都很精,一个个都是经过千锤百炼的英雄,战斗力很强。部队通过六盘山的时候,第十三大队奉命抢占一个要点,曾被敌人几个团包围起来,但部队在陈赓指挥下奋勇作战,终于冲出了重围,敌人却被打得晕头转向,始终弄不清红军是多少兵力。

  红军一部佯攻天水市,诱使敌人主力着急地向那里集中,进行防御。红军却以急行军在武山、漳县之间,顺利渡过敌人所谓的渭水封锁线,占领榜罗镇和通渭城,把敌人主力远远甩开了。

  1935年10月19日,陈赓随中央红军长征二万五千里,途经11个省份,终于到达了陕西省北部的吴起镇,与红十五军团胜利会师。这一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宣告了国民党军队围追堵截消灭红军的企图的破产,预示着新局面的必将到来。

  蒋介石虽然不断遭到失败,但并不死心,判断红军虽然抵达陕北,但已疲惫不堪、溃不成军,决定趁红军立足未稳,加以围歼。于是命令国民党第五十七军为左路军,由庆阳、合水县出动,经太白镇东进;国民党第六十七军由洛川北上富县,尔后逐渐向北压缩,对红军构成东西合围之势。

  11月3日,中国工农红军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成立,毛泽东任主席,周恩来、彭德怀任副主席。陕甘支队与红十五军团合编,恢复了红一方面军番号。红十三大队也恢复了红十三团的建制,陈赓即改任为十三团团长。部队经过短暂休息,体力得到了一些恢复,但是棉衣还补充不上,陕北高原的凛冽寒风劲吹,致很多战士得病住院。在这种情况下,红军还是要为粉碎国民党军队的新的“围剿”作战。

  11月5日,中革军委决定在两股敌军之间的直罗镇地区布阵迎敌。

  直罗镇位于葫芦河中段,东距富县,西离合水均约百余里,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是两股敌军之间的纽带,斩断这个纽带,有震撼全局的作用。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