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文学史家刘大杰是湖南省岳阳县人,自幼父母双亡,依靠外婆抚养与资助读书。1919年他15岁时考入免费的武昌湖南旅鄂中学,半工半读,成绩仍然很优秀。1922年他考入武昌师范大学文科读书。在这里他认识了郁达夫。
1925年初,郁达夫应邀到武昌师大文科任教。当时他已经出版了小说集《沉沦》,社会上有很大反响。学生们听说郁达夫来学校讲授“小说创作”课,都很踊跃地去听课。刘大杰本来就喜欢文学创作,听课自然非常积极,课后也经常提些问题向郁达夫请教。因此,郁达夫对这个好学的学生很重视,就越来越熟悉了。在郁达夫的影响下,刘大杰对文学的爱好更为执着。1925年冬天,师大中文系的守旧派联名反对郁达夫,他愤而辞职,离开武昌。刘大杰对学校的做法不满,也退学了。
刘大杰的成长和事业有成,与郁达夫的影响和资助有着直接的关系。刘大杰羡慕郁达夫留学日本,但自己的经济状况不允许。当郁达夫得知他的愿望后,便于1926年初,资助他到日本留学。1930年回到上海。起初在大东书局当编辑,后来受聘到复旦大学担任教授。
1933年郁达夫移家杭州后,曾委托刘大杰与北新书局联系他的著作的版税问题。刘大杰也曾请恩师帮助他的朋友“撑一下场面”,对这样的委托,郁达夫都能慨然应诺。由此不难看出他们的师生情谊非同一般。
他们间的诗词交往也传为佳话。郁达夫的诗词造诣被郭沫若誉为“方家”,其诗词创作水平不亚于小说创作。刘大杰自幼喜欢古典诗词,读中学时就发表了一首旧体诗《卖糖儿》,受到国文老师的赏识。他们经常以诗词唱和,互表师生间的厚重情意。1931年刘大杰曾写了首“七律”赠给恩师。郁达夫读后当即写了《读刘大杰词》:
未免三分名士气,
半生清苦理应该。
岳阳人物无多子,
乱世文章出异才。
立志勉追刘禹锡,
填词漫学贺方回。
长君一日为师友,
岁暮题诗代折梅。
诗中以唐代诗人刘禹锡和宋代词家贺铸(方回)作比,鼓励刘大杰矢志奋斗,同时也表达了师生间的深挚情谊。
抗战爆发后,郁达夫到南洋从事抗日宣传活动,他们也常有诗词唱和,1945年因汉奸告密,郁达夫被日寇杀害。第二年刘大杰得到这个噩耗后,步恩师的一首“七律”的原韵,写了首《哭郁达夫》:
春云旧梦已如烟,
醉酒谈诗十七年。
当日谁能怨贾谊,
而今我自哭张颠。
休言湖海难逃网,
只恨文章不值钱。
窗外潇潇秋意冷,
断肠风味写吴笺。
刘大杰这首悼念诗,回忆了师生间的深厚友情和对恩师的深切思念的感情。此后,刘大杰还写了三首悼念恩师的诗。这样一而再,再而三的悼念恩师的情形并不多见,可见他们师生间的情谊之深是极为鲜见的。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