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开相思,
披上裘儿
走出灯明人静的屋子。
小径里明月相窥,
枯枝——
在雪地上
又纵横的写遍了相思。
冰心的这首题为《相思》的诗,写于1925年她在威尔斯利女子大学读书期间。诗中没有指明是写给谁的,按照她过去写给父母和弟弟的诗,都明确地标明诗赠的对象来看,估计是写给他的恋人吴文藻的。
1923年的夏天,冰心以优异的成绩从燕京大学毕业,并得到了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的奖学金,于同年9月,乘坐杰克逊号邮轮东渡太平洋去美国求学。在这艘邮轮上,有冰心熟识的许地山、梁实秋等赴美的留学生。他们在闲聊时,有人说同船有个姓吴的清华学生,冰心就让许地山在乘客中打听一下,这个清华学生,是否叫吴卓。许地山找来的“吴先生”,不是吴卓,而是叫吴文藻。冰心并不认识他,在表示了找错人的道歉之后,她与这位彬彬有礼的吴文藻也就拉开了交往的序幕。
吴文藻是1922年清华大学毕业后到美国留学的,他并不知道冰心已经是很有名气的青年女作家了,也没有读过冰心的《繁星》等作品。却以早一年留学的老大哥的身份,建议她勤奋读书。在半个月的航程中,他们经常凭着甲板的护栏,望遥远的大海,尽情地交谈。冰心觉得吴文藻学识渊博,见解深刻,而且诚恳、直爽,留下了不错的印象。
冰心到校后,收到好几封同船朋友的问候信,她的回信都是寄张明信片,唯独给吴文藻的回信没有寄明信片,写了封很简短的信。信中并没有写什么让人动心的内容,不过这种举动表明冰心对吴文藻是有点另眼相看的。几天后,吴文藻给她寄来一本文艺杂志。又过了几天,吴文藻又给她寄来一本杂志,里边夹着一张问候的小纸条。再过几天,寄来的杂志里小纸条就宽了些,写的话也多了几句。聪慧而敏感的冰心,当然知道对方的用意,也在回信时,不冷不热地回应着。或许是吴文藻没有遭到冰心的拒绝,就鼓足勇气给冰心写了封求爱信。在鱼雁往还中,冰心觉得吴文藻很真诚,很执着,便于之相呼应,这两个留学生就在异国他乡成为了知己和恋人。
1926年冰心取得了文学硕士后,准备回国。吴文藻写了封很正式的向冰心求婚的信,经过冰心认真修改后,准备让冰心交给她的父母。冰心回到北平后,虽然有父母和弟弟们陪伴着,亲情融融,可是她还是觉得心里缺点什么。在1928年5月的一个夜晚,她为吴文藻写了首《我爱,归来吧,我爱》。在这首诗里,冰心寄寓的不单纯是对恋人的思念,而是以祖国母亲的角色呼唤游子的归来,表现了冰心忧国忧民的情绪和冀望青年人拯救祖国的赤子心怀。受到这首诗的感召,吴文藻于1929年取得了博士学位后,就立即回国,并于这一年的6月他们举行了婚礼。在燕大校园里安置了他们的新家。
1946年的冬天,国民政府组团赴日本处理战后事务,吴文藻为其成员之一,冰心作为家属随同前往。由于冰心在文学界的影响,她到日本后,就被东京大学中国文学专业邀请讲学。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后,冰心夫妇就想回国,但一时寻不到机会。恰在1951年美国耶鲁大学聘请冰心夫妇为教授,赴美讲学。他们马上答应应聘,并趁机提出到香港做些准备的借口,取道香港回到北京。
1957年吴文藻被打成右派,冰心为此十分痛苦。周恩来知道此事后,就让邓颖超将冰心接到家里。周总理对她说:“吴先生的事。现在需要你关心他,帮助他。”周总理的话给予冰心很大鼓舞。通过冰心对吴文藻的关心与帮助,吴文藻能够正视错划右派问题,后来得以平反。在他们的晚年,生活得和谐而充实,幸福而愉快,但在1985年吴文藻却先于冰心而驾鹤西游了。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