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茅盾是他1927年发表小说《幻灭》时用的笔名。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茅盾从切身体验出发,感受到一些革命青年在“革命前夕的亢昂兴奋和革命既到面前时的幻灭”的矛盾思想状态,也由此认识到革命与反革命的矛盾,革命阵营内部的矛盾,尤其清楚地认识到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这大变动时代的矛盾,于是他创作了小说《幻灭》。在这部小说写到一半,送给住在隔壁的叶圣陶征求意见时,他在文稿上写了一个“矛盾”的笔名。后来叶圣陶将这部小说在《小说月报》上发表时,随手在“矛”字上加了个草字头,这就成了“茅盾”。
茅盾和他的夫人孔德沚都是浙江桐乡乌镇人。茅盾的祖父经营纸店,孔德沚的祖父开蜡烛坊,都是乌镇街面上的小商人,彼此的关系处得相当不错。经人说媒,两家定下了“娃娃亲”,当时茅盾5岁,孔德沚4岁。茅盾的父亲思想较为开明,两家订亲后,传话给孔家,一是不要缠足,二是要让女孩子读点书。不料,孔家守旧,没有允诺沈家的要求。只是在孔德沚大姨的强烈要求下,才放开了已经缠上布条的双足;但仍恪守“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古训,没有让女儿读书。
茅盾从北大预科毕业后,于1916年进入上海商务印书馆。在春节回家时,孔家托人要求尽早办成喜事。茅盾的母亲征得了他的同意,就于1918年的春节为他们举行了婚礼。出嫁前,孔德沚没有大名,只有乳名“阿三”,茅盾母亲就让儿子按着沈家的“德”字辈,给媳妇娶了个名字“孔德沚”,从此“阿三”有了正式的名字,并且开始由茅盾和她母亲教她识字。
1921年,茅盾把母亲、妻子接到上海来。尽管孔德沚已经生了两个儿女,但她很有进取心,便到爱国女校读书。在学校她结识了一些进步女性,积极投身于妇女运动,并于1925年经杨之华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五卅运动中,茅盾夫妇与杨之华奉命来到南京路的先施公司外集结,参加了包围总商会的活动,直到晚上才回到家里。
大革命失败后,茅盾蛰居上海从事文学创作,因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通缉,不得出门,孔德沚也无法为党工作,在家负责料理茅盾的日常生活和抄写书稿。1931年“一二·八”事变时,商务印书馆遭到日寇飞机的轰炸,化为一片灰烬,茅盾的《子夜》手稿被毁。幸好孔德沚在小说脱稿后为《小说月报》抄写了一份,否则就没有《子夜》的问世了。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茅盾与妻子孔德沚离开上海,到香港,去新疆,转移桂林,一直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孔德沚在极为艰难的环境中,始终贤惠地照顾丈夫、儿女的起居,再苦再累,毫无怨言。
建国后,孔德沚遵照周恩来“照顾好茅盾同志”的指示,没有参与社会工作。她亲自上菜场买菜,烧菜做饭,洗碗洗衣,打扫卫生,竭尽全力照顾好茅盾的起居,以便使茅盾全身心地投入到新中国的文化建设中来。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