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勤工俭学,这对于中国青年来说,并不是一件什么完全新鲜的事。历史上关于这方面动人事迹的记载是很多的。《三字经》②上不是记着“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昔卓”的话吗?“如负薪”说的是汉朝朱买臣③的故事,他家贫如洗,靠打柴为生,很想读书,但上不起学,于是,他一面打柴,一面读书:在山上打柴时,抽空在树林里面读书,挑柴国家时,把书挂在柴担上读。“如挂角”说的是隋朝时候的李密④。他上不起学,替人家放牛,出去时,每天就在牛角上挂上一些书,拿着书骑在牛背上读。还有元朝末年的王冕⑤也是这样,他10岁就替人家放牛,赚钱买书来读。他们这些人,当年都是经过半工半读,依靠自己的辛勤努力,在学业上获得了优异的成绩。至于说到近代,我们就会很容易地想起三四十年前的留法学生的勤工俭学的故事。那时不是约有两千个青年去到法国,在那里用半工半读的方法寻知识,求学问吗?我们知道,像周恩来、邓小平、李富春、李维汉、聂荣臻⑥等许多党和国家的领导同志,就是当时那一批青年中最优秀的代表人物。因此,我们可以这样地说,今天新中国青年学生们参加课余劳动、勤工俭学,就正是继承了我们先辈的光荣传统。
学生们参加课余劳动、实行勤工俭学,这是值得加以赞扬和提倡的好事。但是,就全国范围来说,它还远没有受到人们应有的重视。首先是,有许多人对于学生参加体力劳动还有不正确的看法。在他们看来,从事各种体力劳动,好像是和学生的身份不“相称”的,而学生们自己干起活来也常常是偷偷摸摸,生怕别人看见,怕“丢脸”。这是一个什么问题呢?这实际上还是那种“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⑦,把读书人看得高人一等的旧思想在作怪,实际上是把劳动看作有等级贵贱之分,认为参加体力劳动就降低了自己的“身份”。这显然是完全错误的。我们新教育不同于旧教育的一个根本的区别,就是我们的学校不是为剥削阶级培养奴才,培养帮凶和帮闲,而是使青年们在学校里学到知识之后,能够更好地从事劳动,参加祖国建设,更好地为人民和祖国服务。新中国的知识青年,不应该只满足于书本里的一些知识,不应该以不参加体力劳动为荣,不应该再是那种“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⑧的人了。我们不是经常在强调加强对学生的劳动教育和群众观点的教育吗?那末,组织学生参加课余劳动,就正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通过实际劳动操作去体会人类劳动的伟大作用,增加对于劳动人民的了解和对劳动人民的情感。党中央和毛主席不是已经向我们提出了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号召,号召人们勤俭办工厂。勤俭办商店,勤俭办合作社,勤俭办学校,勤俭办一切事业⑨吗?那末,学生们身体力行,参加课余劳动,勤俭学习,就正是最实际地响应着这个号召,锻炼自己艰苦奋斗、勤俭朴实的思想作风。许多地方的事实都说明,学生们参加课余劳动以后,更加懂得了“一粥一饭来之不易”⑩,学习上也更加勤奋了。
注释:
①本题节选自人民出版社1985年12月出版的《刘少奇选集》下卷中的《提倡勤工俭学,开展课余劳动》。题目是选编者加的。
②《三字经》是中国旧时流行的启蒙课本之一,以三字一句的韵文写成,大部分内容是宣传封建礼教的。著者相传为宋朝五应麟(一说为区适子),明清学者陆续补充。一九二八年,章太炎重新修订。③朱买臣,西汉吴县(今属江苏)人。汉武帝时曾为会稽太守、主爵都尉。④李密,隋朝人,祖藉辽东襄平(今辽宁辽阳),后迁京兆长安(今陕西长安)。613年,与隋宫杨玄感起兵反隋,后成为农民起义军瓦岗军的首领。⑤元末浙江诸暨人。幼时家贫,白天替人放牛,晚上到寺庙长明灯下刻苦读书。后来成为有名的画家。⑥周恩来(1898—1976),原藉浙江绍兴,生于江苏淮安,1920年至1924年在法国、德国勤工俭学。李富春(1900—1975),湖南长沙人。1919年至1925年初在法国勤工俭学。李维汉(1896—1984),湖南长沙人。1919年至1922年在法国勤工俭学。聂荣臻(1899—1992),四川江津人。1920年至1924年在法国、比利时勤工俭学。⑦见《孟子·滕文公上》。⑧见《论语·微子》。⑨参见毛泽东为《勤俭办事》一文写的按语(《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上册,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6页)。⑩参加朱柏庐《治家格言》。
子午书屋(www.ziwushuwu.com)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