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是勤劳俭朴的民族,“勤俭持家”是我们的古训,“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已经家喻户晓了,它对于一个家庭是这样,对于一个国家又何尝不如此呢?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倡节约每一个铜板支持革命战争,节省每一颗子弹去消灭敌人。这在当时是十分必要的,因为中国共产党处于创业阶段,任何浪费都是犯罪,但建国后,有些领导干部就放松了对自己的束缚,开始大手大脚了。
正是意识到党内逐渐增长的浪费现象的日益严重,刘少奇在党的八大政治报告中高声疾呼:在一切企业中,在一切国家机关中,在整个社会生活中,都必须继续提倡节约,反对浪费。他说:“浪费在任何时候都是妨碍生产的发展和生活的改善的。”他指出,勤俭建国,勤俭办企业,勤俭办合作社,勤俭办一切事业,这是我们党建设社会主义的长远方针。他号召全党:“我们的建设还在开始,我们更应当为积累每一元的建设资金并且加以最有效的使用而奋斗。”
厉行节约,开源节流,这对于经济建设来说无疑是非常重要的措施。一个国家,无论多大的家底,如果不节流,金山银山都要流出的,何况我们的国家并不殷实。但节约不单纯是节约财力、物力,还应包括人力,应该珍重人民的创造力,爱惜人民的劳动热忱,节约人民的劳动时间。刘少奇指出,提高劳动生产率应同节约活劳动和物化劳动联系起来。我们过去讲节约,多是强调节衣缩食,这是消极的,从积极方面来讲,应是节约劳动力,节约原材料,节约劳动时间。这样节约,意义更大,应从多方面宣传。
1962年,刘少奇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在总结大跃进以来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时进一步阐述上述观点说:“我们必须随时随地爱惜群众的精力,把群众的精力用在最恰当的地方,以便取得最大的效果。”“勤俭建国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方针。应该估计到,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不断战胜各种困难的斗争。因此,我们必须在中央的集中统一的领导下,最有效地利用我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最严格地实行经济核算,不允许有任何浪费,艰苦奋斗几十年,达到在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的伟大目标。”
可惜的是,刘少奇言犹在耳,我们一些干部却大慷国家之慨,视纳税人的钱财如粪土。这些年搞开发区,一哄而上,不仅省里搞,县里搞,乡也搞,甚至村里也在搞,但除少数国家级开发区有不少成效外,大多数开发区都是开而不用,只做圈地而已。不仅浪费了土地,浪费了金钱,也浪费了财力,损害了群众的积极性,也损害了党的形象。对照刘少奇的教导,他们不应当仅仅是汗颜。
子午书屋(www.ziwushuwu.com)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