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十日
不论做什么工作,总离不开吃饭穿衣。一个经济学,一个哲学,不论做什么,总离不开。
我们大家要思想解放,无拘束地发言。不要在外面讲,不要引用,不准讲这是某某人讲的。
我们的座谈,着重教科书的第五(二十四至二十七章)、第六(二十八至三十一章)、第七(三十二至三十六章)部分,今天先讨论第四部分(二十至二十三章)。
我提几个问题:
一、国家的性质问题。教科书认为所有制是社会主义的,就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这和列宁的讲法不同。十月革命的第二天,所有制未变,苏俄就成了社会主义国家了。所以,国家性质的主要标志,看国家政权掌握在什么人手里,主要的标志还不是所有制。政权掌握在修正主义者手里,政权可以改变所有制,所有制并不能变更政权。
没有社会主义所有制,只要马克思主义者掌握了政权,就可改变所有制。
二、什么叫过渡时期?什么叫建成社会主义?教科书认为,所有制改变了,技术改造完成(工业化)了,社会主义就建成了。另一种解释是,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又从社会主义到共产主义,都是过渡时期。如果不把社会主义当做过渡阶段,就容易把社会主义定型化。
三、教科书提出,在过渡时期中,要进行一切社会关系的改造,未着重讲上层建筑的问题,未讲政治上、思想上的革命。
四、列宁提出,俄国无产阶级同贫农结成联盟,推翻资本家、地主政权,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这里提出贫农而未提一般农民,有重大意义,中国革命的实践证明了这一点。这一联盟是基本的联盟,还有第二个联盟,人民民主的联盟,与上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问题是大量的小资产阶级影响,非慢慢来不可。这一点,国内许多人长期不了解,国外也有许多人不了解。
五、无产阶级专政的作用问题。教科书没有分清专政和民主的方法,没有明确区别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只强调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是组织群众、教育群众。把国家组织和教育群众的职能叫做“专政”,那么就可以对群众粗暴了。专政只能对反革命。从国家职能的发展趋势来看,专政的作用越来越少,组织教育的职能越来越多。国家专政对内的作用越来越缩小,组织教育群众的职能一万年也有。
六、商业的性质变了,是社会主义的重要武器。
七、什么叫大工业、大机器,范围如何?
八、社会主义国有化与资本主义国有化的问题,二者不能混淆。
九、为什么要大、中、小企业结合?教科书说,中国的大、中、小企业并举,是为了解决就业问题,这自然是不对的,但与就业也有关系。让六亿人民有用武之地,展开阵地,把队伍摆开,各级积极性发挥起来。大家积极性起来了,会出乱子,一个时期出乱子,经过整顿,就会出现秩序,摸到规律性了。
任何时候都会有大、中、小类型的企业,二十年后的大、中、小和现在的大、中、小不同了,大、中、小企业结合,展开阵地,速度会快。
我们可以搞几个大的、最新技术的工厂,但不能普遍搞,而是从现有基础上提高。比如肩挑变车子化,车子上安滚珠轴承,轻视这个东西,就是脱离实际,是不对的。
大、中、小并举,土洋并举,就是在现有基础上提高。所有国家都走过这条路。英国也不是一下子就搞汽车,也是逐步提高的,他们也有一个时期是马车、汽车并存的。
十、社会改造与技术改造。我国的社会改造是走在技术改造前面的。社会改造走在前面,不会妨碍技术改造。
社会改造走在前面行不行?农民先革命行不行?
十一、教科书说:“社会主义社会根本就没有阶级对抗和民族对抗,它的特点是团结一致,十分稳定。”这里只讲一致,不讲矛盾。社会主义社会不是无冲突,但可以减少冲突,预防冲突,没有对抗性矛盾,处理得不好,也会冲突起来的。
十二、苏联的那些高级知识分子,教授、作家,薪金很高,稿费很多,他们是否愿搞共产主义,值得怀疑。
十一月十一日
整个看来,教科书还是一本好书,但有缺点。苏联的同志从自己的经验去看别国的经验,这一点,我们应该警惕。
苏联的经验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中国的经验有特殊性也有普遍性。认为苏联经验只有普遍性而没有特殊性,中国经验只有特殊性而没有普遍性,这样的看法是片面的。
马列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是不断发展的,政治经济学也是发展的,不断丰富其内容。苏联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搞社会主义比苏联晚几十年,如果中国搞得不错,总应比第一个好些。再过若干年,我们的经验又变成老经验了,别人会比我们进步,我们准备人家超过我们。
我们不要以自己的经验去看别人,要估计到苏联当时的情况,不要以为中国什么都好。现在本钱不大,几十年后,本钱多了,我们的同志不要背包袱。我们也许要犯错误,要警惕这一点。
二十至二十三章把过渡时期的主要问题都提出来了,无非做这样几件事:夺取政权,工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从多种经济成分过渡到单一的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系。教科书对这些都讲得不错,是一般的规律,但有些国家的具体情况不同。例如英、美等发达的国家,他们已经工业化了,在革命胜利后,不需要再搞工业化,不一定再搞合作化,但是他们的某些生产配置还需要调整。美国的农业或者一部分需要进行社会改造。
社会主义改造和革命,是为社会主义建设扫清道路。
苏联扫清道路后,即宣布社会主义建成,实际上大搞建设是在一九三七年以后。我们是边改边建,边扫清、边建设。
我们过去的十年,大部分做了扫清道路的工作,近一二年才大搞社会主义建设。
苏联的道路扫得怎么样?教科书主要讲了一条:经济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在经济上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之后,思想上的社会主义革命,“谁战胜谁”的问题还没有解决,有时还达到尖税的程度。波匈事件,大学生示威,军队瓦解了,党也瓦解了,不得不重新建党。这一问题教科书没怎么讲。用资产阶级世界观、还是用无产阶级世界观改造世界的问题,这也是扫清道路的问题。我们是采取整风的办法,进行思想上的革命,这是一条重要的经验。现在,捷克斯洛伐克、东德、越南都在加强思想工作了。
过渡时期几项事必须做好:
一、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社会主义工业化,苏联从重工业开始,对农业的发展,注意不够,我们也有这个问题。所以现在提出农、轻、重,以农业为基础,发展轻工业,同时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免得发生长期性的工农比例、轻重比例失调。若是部分的个别的比例失调,容易纠正,以后还会经常有的,可随时调节。要注意长期障碍工业发展速度的比例。工农比例、轻重比例不当,生产地区配置不合理,一下子难于纠正。苏联现在注意这个问题了。我们提出三个并举。大、中、小并举是讲规模,土泮并举是讲技术,中央与地方并举是讲生产配置。生产地区配置的问题,是个重要问题。两条腿走路的方法,比较全面,多搞农业、轻工业,不会妨碍重工业,从长远看还会促进重工业的发展。
要特别注意农业问题。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不平衡,有些国家农业落后于工业,就产生经济危机。没有农业的发展,工业发展的速度不可能很快。美国发展快的原因之一是,农业上去了,工业也上去了。美国农业只用六百万劳力搞肉、鸡、粮食、棉花的生产,还可以出口。中国这样多的人搞农业,这是个基本问题。马克思说过:要看社会拿出多少人去搞粮食、肉类的生产,这方面花费人力愈少,就有更多的人搞别的事。发展农业生产,进行技术改革,实现水利化、化肥化、机械化、电气化,就可腾出更多的人大搞工业。农业发展了,大搞工业也不愁没饭吃,没肉吃。教科书批评东欧某些国家重工业搞得过多,摊子铺得过大。这种错误,我们也有,犯过两次──一九五六年和一九五八年,以后不要再犯了。
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我国合作化的特点,一是土地改革后立即搞合作化;二是逐步提高,从互助组到半社会主义的合作社,到社会主义的高级社[65];三是把富裕中农和下中农分开,富裕中农的生产资料入社,给以代价。
苏联十月革命是广大的群众运动,合作化开始也搞群众运动,后来不注意了。合作化、机械化,苏联是同时进行的。我们没有强调合作化、机械化并行,先搞了合作化,对机械化没有什么妨碍。
三、继续革命问题。
在所有制的问题解决以后,我们是不断革命论与革命阶段论并提。在完成三大改造以后,为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系,还有技术改造问题。我们的办法是完成所有制的改造,然后再进行技术改造。在苏联,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不再提革命了,停顿了,这与思想僵化有关。
四、和平过渡问题。
提出这个问题,在资本主义世界有一定的策略上的必要。至于和平过渡有没有可能,是另外一个问题。教科书只讲愿意(如果资产阶级接受和平解决,不采取武装反抗,我们愿意和平解决),不讲可能。社会主义阵营没这个问题了,主要是向资本主义世界讲的。如讲可能,有两种可能:一是可能,一是不可能。过去还没有和平过渡的先例,现在是不是可能?时机还未到。将来是不是可能?当美帝国主义垮了,社会主义包围了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已占压倒优势的时候,还是有两种可能,一是可能,一是不可能。
总之,和平过渡的提出,是策略上的需要,不是战略上麻痹自己。我们准备好了,你愿和平过渡也没关系。
五、全民所有制与共产主义问题。
全民所有制和共产主义不能等同不分,教科书上没讲清楚,混淆了。可以分两步走。集体所有制变成全民所有制,还可以是社会主义。再过若干年,产品丰富,人民道德水平提高,三个差别消灭,才可实行按需分配。
凡是新生的东西,都是在前一个阶段中作好准备。资本主义社会为社会主义准备了必要的条件,社会主义要为过渡到共产主义准备必要的条件,即生产力高度发展,产品极大丰富,人们的道德水平大大提高,劳动变为习惯,三个差别的消灭,否则就过渡不了。
社会主义要准备逐步消灭三个差别。城乡差别的消灭同工业的部署有关,县、社工业都要搞起来,工业区也要搞点农业,调剂一下,要乡村工业化、城市园林化。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差别的消灭,一方面是体力劳动者的知识化,另一方面是脑力劳动者搞些体力劳动,干部要参加劳动,从小学起,中学、大学生都参加体力劳动。工农差别的消灭,主要是农业机械化问题。
从按劳分配到按需分配,也是逐步实现的。大体上,先从主要用品开始,逐步过渡。什么都按需分配,不大可能。永远有新产品,新产品就不能按需分配。
到共产主义社会,国家没有了,总还有管理组织,有上层建筑。作为阶级斗争的集团的党没有了,一种非阶级斗争性的、先进分子的党,还可能有。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非阶级斗争的政治,为社会需要的党,还是可能有的。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要为过渡6共产主义准备必要的条件,特别注意不要造成障碍。搞得不好,旧的障碍取消了,新的障碍产生了。如工资差距过大,就会有人不赞成过渡到按需分配。
六、关于农业
苏联集体农庄的积累很少,强调全民积累,把集体农庄的积累挤了,实际上一半以上被国家拿走,集体农庄只能搞简单再生产,农业发展就慢。所有制的集中表现是产品为谁占有,我看苏联集体农庄有一半是全民所有制,是不是有这个问题?苏联最近改进了,搞体制下放,是否彻底,还要看。我们采取另一条路,让合作社有积累,这对发展生产有利。合作社生产发展了,就可以搞工业,城乡、工农就可逐步接近了。
七、物质刺激与政治挂帅。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符合客观规律的,一定要搞按劳分配。物质刺激是必要的,单有物质刺激还不够,还要加上一个政治挂帅。不能靠物质刺激来解决问题,必须是政治加技术,正确的提法是:政治驾驭技术。
如何对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暂时利益与长远利益的问题是个道德水平问题,应强调树立共产主义道德,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而努力工作。工作做好了,物质利益就自然跟着来了。工作做得好,要有点实际好处,而不能相反。若过分强调物质刺激,鼓励人们唯利是图,不鼓励为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去进行建设,那么,这样的思想、制度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物质利益和政治思想工作是两个方面,缺一不可。物质刺激不应成为教育群众和宣传的口号。
十一月十三日
美国是生产最发达的国家,一亿七千万人口,七千万劳力,只用六百多万人搞农业、畜牧业。人是那么多,从农业腾出劳动力,就能多搞工业,多搞文教等别的事了。
将来我们的粮食生产得多了,用粮食喂牛喂猪,人多吃肉,实际上牛、猪成为一个加工厂,这对于人的健康有很大好处。可以设想当我们的粮食生产得多了,百分之八十是生产资料,百分之二十是消费资料的时候,日子就好过了。
到了共产主义,实行按需分配,也要有个基本生活资料问题。吃,可以放手吃鱼、肉;穿,棉布衣充分满足,绸缎,恐怕一时还不能充分满足。新产品总是有的,一个相当时期内满足不了需要的。当一种新产品普遍大量生产了,又会有新的产品出现。
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是一个,社会主义有它的特殊性。在社会主义,最“充分满足”社会成员的需要,还一时做不到。有些消费还要限制,拿出一部分进行积累。积累与消费有了矛盾,最充分地满足消费,就不能最充分地满足积累。积累是为了什么?还是为了满足需要。当前需要与长年需要,一方面是统一的,另方面也是矛盾的。为了满足长年需要,现在要少消费一点。毛主席说过:在我国,人民生活不可不提高,一定要提高,也不可提得太高。生产是为了满足人民的需要,现在还做不到“最充分”、“最大限度”地满足需要。
要研究经济中的主要矛盾: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
生产关系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所有制问题。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的矛盾,要研究。全民所有制内部、集体所有制内部也有矛盾,也要研究。
不要认为全民所有制内部没有问题了,有的,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之间,就有不少问题。教科书说,苏联工业和建筑业下放是革命措施。为什么要革命,就是矛盾发展得相当尖锐了嘛!中央与省委,省委与县委,县与公社都有矛盾,经济学要研究这一问题。举个例子:石景山钢铁厂,国家投资两亿四千万元,准备五年扩建为年六十万吨钢、一百二十万吨铁的企业。实行了投资包干,于是钢铁生产规模增了一倍,扩建时间缩短了一半。
投资还是那么多,还是那个全民所有制,生产力猛增许多,生产力从哪里来的?无非是投资归谁掌握的问题。从冶金部所掌握、所使用,变成归石景山钢铁厂所掌握、所使用。
生产力不是天上掉下来,本来就有,只是过去没有得以发挥而已。再如办水利工程,办纱厂,也是如此。可不可以设想,纺织工业部要在一个县办纱厂,对县里同志说,我给你机器,人、厂房由你们解决。县里同志会积极去办,而且会搞得好些、快些。这是什么原因?冶金部是全民所有制,石景山钢铁厂也是全民所有制,都是全民所有制,由谁来体现,用什么方法去执行,结果就大不相同,这里面大有文章可作。石景山钢铁厂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我看使用权就是所有权,这里,厂长,党委书记就代表国家,他的积极性就大大提高了。全民所有制是否就不要发展了,不需要不断调整了呢?要不断调整,到共产主义社会还是要调整的。
二是人们在劳动中的相互关系。体力劳动者和工程师、知识分子之间,熟练工人和辅助工人之间,工资不一样,文化程度不一样。正确处理劳动者相互间的关系,是个大问题,集中的问题是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我们提出领导者以普遍劳动者姿态出现,“两参一改三结合”[95],应作为重点问题之一来谈。厂长可以用官僚主义的态度对待劳动者,也可以用国民党的态度对待劳动者,怎样使大家干劲十足,心情愉快?厂长以普通劳动者姿态出现,和工人一道干,以身作则,起模范作用,劳动者就会干劲十足,心情愉快。
三是分配问题。首先是积累和消费的分配。要补充生产过程中已消耗的物资;为个人和社会的需要,扩大再生产的需要,进行必要的积累;分配给个人消费的部分。要考虑怎样安排好上述三项的比例,分配给个人消费的部分如何分配。
重要的是,要讲劳动者的相互关系中的领导和被领导关系,以及领导的各个环节。苏联工业、建筑业的下放,全民所有制末变,但环节变了,这也是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问题。政治领导是个相互关系,着重改变相互关系,而不是改变所有制。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是生产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教科书没有怎么讲,是一个缺陷。
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在资本主义社会,也是按比例发展,它是通过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的。资本家不能认识规律,即使有些资产阶级学者懂得按比例发展规律,比如,生产一吨钢,与之相适应,就要有多少吨煤,多少吨铁,多少瓦电等,但因为所有制问题没有解决,不可能按客观经济规律来发展经济。在社会主义社会,人们才有可能自觉地掌握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来发展经济。总是有个比例,这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总之,不管你是什么所有制,经济运动总得按比例发展。资本主义社会,是经过比例破坏,经济危机(从不平衡到平衡),而后按比例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可以通过人们的计划,实现按比例发展。之所以能如此,是因为创造了一个条件: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如果计划不周,也还有破坏比例的事情,但可以随时调整。按比例发展规律是客观的,“有计划”发展是在社会主义社会才出现的,通过“有计划”来实现国民经济的按比例发展。“有计划”,不是客观的,是经过人们的主观努力来实现的。如果计划搞得不好,国民经济也可能出现大的失调。
物质刺激放在第一,政治放在第一?个人利益集体利益,也是一个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问题。马克思主义有这样几条原则: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一个民族的利益服从世界的利益。当然,还要看群众的觉悟程度。社会主义的生产不断扩大,问题在于扩大的速度如何?速度快,长远利益就不怎么长,几年就看到了。农民说,“几年辛苦,万年幸福”。如果农民愿意少吃一点,多积累点,多生产一些,那么速度就快了。
干劲从何而来?教科书认为是物质刺激。干劲不仅可从物质刺激来,也可从政治觉悟来。这要靠先进部队的作用,一是教育群众,一是先进分子带头干。
提高劳动生产率是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去提高劳动生产率。教科书讲四条:1.采用先进技术;2.物资的最合理利用和节约;3.改进劳动组织和生产组织;4.提高劳动者技术水平和熟练程度。这四条上面还应加上一条:提高工人的政治觉悟。这四条都需要政治挂帅,工人觉悟高了,节约的物资就多,技术熟练的进度就快。
鼓足干劲,但人的干劲是有个限度的。一个人每天工作八小时,最多十小时,三亿多劳力,也不过二十四亿到三十亿小时,再多了就不行。单纯增加劳动程度,这是有限度的,提高技术是无限度的。鼓足干劲要与提高技术密切联系,鼓足干劲之后,技术革新就是重要问题了。
先进的生产关系与落后的生产力的矛盾,这一提法是不对的。生产关系跑到生产力的前头,没有基础了,就会破坏生产力(如一九五八年的刮“共产风”[96],就会破坏生产力)。今天,我国的生产关系是跑在生产力的前头呢?还是相适应呢?是相适应的,不能说生产关系跑在前头了。我国的生产关系适合现在的生产力,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但物质基础有些不够,现在很需要机器,不是有了机器就没矛盾了,有了机器后,新的矛盾又产生了。
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保留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许多痕迹,例如货币、商品、国家、银行等。社会主义要使这些痕迹逐步消失。不要把一些范畴(如八级工资制等)长期巩固起来,而是现在不能不搞,有条件可以不搞时,就不搞了了。商品、货币等旧的形式保留,但内容变了。新内容总是在旧形式中发展,发展到一定程度,把旧形式突破。现在,商品、货币的发展,还未完全冲破旧形式,抛弃它的外壳。我们只是为了利用它,不是长期巩固它,而是发展到一定程度抛弃它。
任何质的规定性,总要进行两方面的斗争,既区别于过去,也区别于将来。既反对从“左”的方面来否定它,又反对从右的方面来反对它。社会主义诞生于资本主义,又区别于资本主义;它向着共产主义发展,又区别于共产主义。
十一月十六日
提出两个问题:什么是生产力的性质,性质的含意是什么?教科书仅提到生产方式,没有提到生活方式,生活方式这一名词如何运用,用它有什么好处?人们的思想意识决定生活方式,到延安去的女学生,穿旗袍就穿不出去,那是因为生活方式不一样。美国为它的生活方式大吹大擂,我们为什么不可以鼓吹一下自己的生活方式?
一切过渡事物的共同点是,有新事物的特征,又有旧事物的遗迹,在成长中,尚未成熟,要利用旧事物,同时又是为了消灭它,利用得少了,也不行。
社会主义社会,还是有冲突的,不过可以预防、减少和减弱。矛盾的根本性质是非对抗性的,处理得不好,可以转化为对抗性;对抗性矛盾处理得当,也可以转化为非对抗性,例如我们对待民族资产阶级。
消灭城乡差别这个问题,主要是农村搞工业,工业布局和生产配置问题。教科书说,城乡的本质差别可以消灭,非本质差别消灭不了,这个结论下得太早。从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需要几十年或者更长,共产主义社会要搞多久呢?原始共产主义搞了几百万年,奴隶制社会几万年,同几百万年、几万年相比,社会主义只是一个短暂的时间,共产主义社会要延续很长的时间,几万年,几十万年后,能不能消灭城乡差别?能不能消灭城市?还有没有专门的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当然,像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非本质差别,也许不能完全消灭,只能大体消灭。将来专家大概是没有的,但某个人对某一门特别擅长,让他多做一点,这情况还会存在的,那是社会分工问题,总不能叫人人都能唱好戏。
在社会主义过渡阶段,党的领导者可能犯错误。这么多国家,这么多党,个别错误难免,在向共产主义的过渡中领导集团犯路线错误,也不一定能完全避免。一是基本方向不犯错误,向共产主义走;一是怎样走法,可能犯错误。可以用这种方法,也可以用那种方法。一种是代价大,时间长,损失大,成绩小;另一种是代价小,时间短,成绩大。
把社会主义当成共产主义的一个低级阶段来看,不要把它当成独立的社会经济形态,它是共产主义这一独立经济形态的初级阶段,到共产主义的过渡阶段。既然是过渡阶段,它既不是共产主义,也不是资本本义,既区别于共产主义,也区别于资本主义。它在本质上和共产主义相同,属于共产主义社会一个阶段。但它刚刚从资本主义脱胎出来,带来许多旧的痕迹,这些痕迹不能很快脱掉,很快脱掉是不行的,要使它成熟,要经过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是不能性急的。
情况是复杂的。它既是社会主义,又有许多资本主义的东西;许多现象是资本主义的,它的本质又是社会主义的,所以是复杂的。多种经济成分变成单一的所有制,本质的东西单一了,是社会主义,但还采取了很多资本主义的办法,如商品、货币、银行等。要说明现在为何保留和利用它,将来如何消灭它。
写这本政治经济学有困难,马克思写《资本论》,是资本主义成熟的阶段写的,现在社会主义尚未成熟。我们接着马克思的《资本论》,一路接下来写,写资本主义变社会主义。
如何写法,教科书在定义、规律上打圈子,有的问题越解释越糊涂了,有的写得不生动,未能按照矛盾的发展和解决的过程去写,有形而上学、教条主义观点,毛病可能出在这里。
很多同志批评了这本书。这本书有些好东西,我们的目前,从书中找出好东西,为我们所用,对我们的工作有帮助,不然,我们为什么读这本书呢?取点经吧,既然读这本书,就要采取这样一个态度。
教科书讲,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是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统一。生产资料是谁的?教科书没有回答属于谁的问题,解释得不完整。
“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意味着以高度技术为基础的大机器生产在工业、农业和整个经济中占统治地位”,这一点我们还没有做到,但我们的生产方式也是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不完全决定于技术的高低,而决定于什么阶级领导。我国在工业中,大机器生产是占统治地位的,但在农业上还没有做到这一点。我国的农业是通过小农经济的合作化而采取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这里,一是由于无产阶级的领导,一是农民赞成。
教科书讲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却回避讲二者之间的矛盾,好像生产力发展了,生产关系就自然改进。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是什么?是矛盾的统一和斗争。相互作用如果是自发的,就不用人们去注意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原来的生产关系变成“束缚”,人们就要自觉地去调整生产关系,来适应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在社会主义社会,在人民内部,主要是反对保守势力的斗争,有时是尖锐的、反复的。
教科书讲两种所有制的共同点和差别,共同点有四个是讲得对的,但讲到存在的差别时,却只讲差别,不讲矛盾,也没有讲两种所有制差别的逐步接近和消失。两种所有制的社会性质是同一类型的,但差别很大。苏联对集体农庄的产品,实质上是调拨,收购价格很低,同零售价相比差好几倍,侵犯集体农庄的所有制,不让集体农庄搞积累,又不让集体农庄有拖拉机,实际上把农庄扩大再生产的资金都搞到国家的手里来了。这里是有矛盾的,教科书上没有讲。
教科书讲,“生产资料公有制则把人们联合起来,保证他们利益的真正一致和同志式的合作。”这是一种可能性,所有制是相互关系的基础,公有制可能把“人们联合起来”;但是单单所有制的改变,还不能保证同志式的合作。要实现同志式的合作,还要做许多工作,有时还要经过斗争。
教科书讲生产关系的三个特征,最重要的是所有制。
好像只人所有制改变,一切都改变了,就没问题了,就没矛盾了,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之间好得很。实际上所有制解决了。相互关系之间的问题还多得很。是很复杂的。
工农之间,中央管的企业和地方企业之间,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之间,都有矛盾,有很多文章。比如,在农业合作社,生产队长不参加劳动,群众不满意,叫他“相公”;工厂企业里也有问题,干部不参加劳动,不下车间,只要领导者不以平等态度对待劳动者,就有问题了,这是个大问,旧社会的残余也表现在这一问题上。资本主义不能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能主动地解决这些问题,这正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教科书对人们的相互关系问题,只写了一段,写得不够。列宁曾讲过这一问题,特别是严厉地批判了官僚主义。
我们提出“两参一改三结合”,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教科书讲,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矛盾不会弄到冲突的地步,充分认识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国家,依靠群众能够及时克服产生的矛盾。大体是如此,但讲得太轻松了。充分认识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是要有一个过程的,而且这只是一种可能性,也可能认识不那么充分,或者认识错了。矛盾的克服,有可能及时,也可能不及时,处理得不好,可能使某些问题发展到冲突的地步。
认识客观规律,掌握和利用客观规律,还有个“一定程度”的问题,即认识的程度如何。这样做符合规律的程度大些,那样做就程度小些;局部的暂时的错误一定会犯的,也可能犯大错误,犯全国性的长期性的错误。
教科书讲,“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没有力图保存腐朽的经济关系的阶级”,阶级是没有了,残余有没有呢?我们要看到问题,主动地解决问题。列宁讲过,改变习惯势力比打倒资产阶级更困难。
教科书讲,改进对工业和建筑业的领导,改组拖拉机站,是两项革命措施。但是,为什么不早采取?这里没有讲经过怎样的斗争过程,实际上是经过许多斗争的,不是自然地得以实现的。生产关系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也可以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经常注意调整生产关系,经过斗争──虽不是阶级斗争形式,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主义社会还保留资本主义的痕迹,如商品、货币、政党、国家、军队等,但是,以上这些在社会主义制度下都发生了变化。当社会主义发展不成熟的时候,利用这些因素促进社会发展。为了消灭商品而利用商品,为了消灭货币而利用货币,为了消灭国家而强化国家,为了消灭政党而巩固政党。什么时候消灭商品?不会是很快的,两种所有制变成单一所有制,只要还采取按劳分配,就还会有商品,采取按需分配了,可以不要商品。按需分配,也不会一下子搞成,一部分按需分配,一部分按劳分配,还要保持很久,还要保留商品的外壳。到共产主义社会,党的性质变了,作为阶级斗争工具的党没有了,党的形式会不会存在?作为阶级斗争阶级斗争的政治没有了,政治不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吗?叫“集中表现”太麻烦了,还是叫政治方便些。
国家在社会主义阶段还是需要的,其专政的职能将逐步缩小,组织人民经济生活的职能将逐步扩大,领导工会联盟、团结教育人民的职能继续存在,教科书讲,“国家必须存在,以保护和巩固公有财产,......维护社会主义劳动纪律”,把维护劳动纪律也作为国家的职能,混淆了两类矛盾。
教科书讲经济管理要贯彻民主集中制,不彻底,只限于国家管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企业中还是一长制,不注意发扬群众的主动性。党委、党组织作用和一长制如何结合?教科书没有讲。
教科书讲了一段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但没有发挥。在社会主义社会,对抗性矛盾没有完全消灭,主要是非对抗性矛盾,对抗性矛盾也有。到共产主义社会,才如列宁说的“对抗消失了,矛盾存在着”[97]。
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是丰富的,教科书总的来说是好的,不好的地方我们指出来。要写出一本生动深刻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是需要作很大努力的。编写政治经济学教材,应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从实际出发,从生活中具体事例出发,生动活泼,避免枯燥、教条。
十一月十七日
社会主义是一种什么样的社会呢?可以这样讲,它是尚未成熟的、带有旧社会斑痕的、低级阶段的共产主义社会。旧社会的斑痕有两种性质:一是存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资产阶级还有它的社会基础和影响。旧社会的思想习惯,生活习惯,也算资产阶级的社会基矗列宁说,千百万人的习惯势力是一种可怕的势力。资产阶级的政权没有了,思想上也被打败了,但还是有影响的。新社会还不能不利用旧社会的一些旧形式,如银行、信贷、货币、商品等。一是工人和农民之间的差别,阶层之间的差别,还没有消灭,差别还很大。社会主义的生产是为满足社会需要而生产,可以说是为使用价值而生产,不是为价值而生产,但是,还要转一个弯,通过商品、价值形式去实现。这是必要的,也会出毛病,使得一些工厂企业为片面追求产值而生产。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社会生产和社会需要的矛盾,中间夹杂着阶级矛盾,矛盾是错综复杂的。
资本主义被“必然王国”所支配。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怎样实现分配呢?靠涨价。某种商品社会上需要,涨价了,利润大,大家都去投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投向这一部门;大家都去投资,产品过剩,落价了,利润小了,企业关门,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又转移到别的部门,进行重新分配。所以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分配是盲目的、自发的,靠价值规律来决定的。我们的社会主义可以有计划地分配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当然,各行各业,比例也有摆不准的时候,这样东西多了那样东西少了,可得出教训,进行调整。
既要高速度,又要按比例,这其中有许多矛盾。工业要高速度发展,人民消费就要减少,这是一个矛盾。矛盾不只一对,还有积累和消费的矛盾、工业和农业的矛盾、重工业和轻工业的矛盾等等。要提高速度,就要多积累,这又影响到人民的消费。工业搞得过多,工人增加得很快。
工人多了,要看病,医生忙不过来;宿舍少,住房拥挤,引起各方面紧张。
现在,我们既要高速度,又要按比例发展,两个都要,是不是可能?苦战三年,不增加工资,多积累一点,这是基本问题。从长期讲,是符合社会主义基本规律的,短时间有矛盾,多积累就得少消费。实行这一条,靠群众的觉悟,但也有个度,不能影响群众的积极性,如果损害了群众的积极性,多积累就不好了。
我们要求高速度,有个过关的问题,我们的底子太落后了。消费的基础是农业,农业要大发展,就要发展重工业。现在过不了关,就要多积累一点,实行工、农业并举,轻、重工业并举,把建设基础打好。例如海南这里,三年基本完成种植热带作物的任务,待三五年后有了收成,日子就过得好些了。可以和农民讲清楚,干部和农民一道苦干几年。目前农业的潜力很大,在没有机器的条件下,还可以大增产,只要农业增产,不减少消费,也可多积累点。
看来苦战三年还过不了关,要苦战五年七年才成。今天,我们有限制地满足人民需要,正是为了今后,为了能长远地充分满足人民的需要,今天限制一点,明天就可以多满足一点。
一个是积累问题,一个是农副业增产问题,农业增产了,轻工业有原料,能多发展,积累就多了。这样就能既是高速度,又按比例发展。
速度是递增的,还是递减的?我看搞得好可以递增,递增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在某一个时期内可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但必须注意按比例,注意其他工业的发展,注意用两条腿走路。搞不好可能递减。苏联的递减是有其原因的,农业腿短,生产关系没有及时调整好,上层建筑对发展生产不适应。存在递增的可能性,这是因为:1.技术上可以愈搞愈进步;2.社会关系不断调整,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发现问题立即改革,不是妨碍,而是促进生产发展;3.我们是大国,有着优越的自然资源条件,还有有利的国际条件;4.把社会的劳动力组织好,充分利用起来,也是一处重要的因素。
化肥不多,机器不多,可不可以大增产?我看,六亿人民组织起来,劳动力充分利用起来,潜力就很大。我们讲节约,不只是省吃俭用,省吃俭用是消极的。节约,首先是节约活动(劳动力),二是节约物化劳动(原材料),三是充分利用,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于可以充分利用劳动力。我国有二亿五千万劳动力,搞得不好,浪费几千万劳动力是很容易的,许多经济工作者没有注意到这一点,这方面有很大的潜力。
现在,要想一个办法即能高速度,多积累些,又能改善人民生活,两全其美。这里有一个发展农业的问题,以发展农业为基础,能解决这个问题。
按劳分配,关心个人物质利益,这是我们的政策,一定要这样做。但是我们却不应该单从物质利益来教育群众,“苦干三年,改变贫困面貌”,这是我们教育群众的口号。
我们教育群众应该用共产主义的精神,使群众看得远一点。
当然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应该贯彻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原则。
社会主义是向着共产主义过渡的一个短暂的阶级,这是对长期的共产主义而言的。社会主义社会是几十年或者更长些,而共产主义可能有几万年、几十万年。这样看,思想就解放了。在社会主义阶段,还利用许多资本主义的旧形式,如商品、价值、货币、银行等,都是为了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斯大林同志在两个问题上,扭扭捏捏。一是矛盾问题,讲社会主义有矛盾,好像心虚得很;一是对采用资本主义的旧形式问题。他对生产资料是商品不敢承认剩余劳动时间,不讲有盈利。现在教科书承认了剩余劳动时间,不承认剩余劳动创造的价值是剩余价值。
自然,剩余价值的形式和性质都发生了变化。劳动力的本质不是商品,也还是采取了商品的形式。剩余价值是有的,但不是个人占有,是社会占有,或劳动者集体占有。不要回避这些问题,回避了,反而讲不清楚。
我们采取了许多旧形式,、旧名词,事实上它的内容变了,旧形式、旧名词而具有新内容,如商品、货币、银行等。再如,科学上的发展,使人们知道,不是心而是脑在思想,我们习惯讲痛“心”,不讲痛“脑”,习惯讲衷“心”感谢,而不讲衷“脑”感谢。这些旧名词没有改掉,有什么妨碍呢?
在过渡阶段,有几种经济成分,就有几种经济规律,相互之间有斗争。社会主义经济起主导作用,逐渐排挤资本主义经济。经济规律有可认识性、可利用性、可限制性。
可限制性即限制经济规律的作用范围。
教科书在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特点时,较之第二版,在“最充分地满足全体社会经常增长的需要”之后,加了一句“并使他们得到全面发展”,这一句加得好,要注意使社会成员得到全面发展这一问题。
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是周期的、间断的,为经济危机所打断。社会主义不断扩大再生产,速度到底多大?既要高速度,又要不断,不是短期而是长期,这一问题我们也没有解决。
在社会主义国民经济中,能够“毫无阻碍地”推广科学研究的最新成就、技术发明和先进经验,这只是一种可能性。在我国,一有新技术,采取现场会议的办法,技术推广得快,没有秘密。如果过分强调物质刺激,会阻碍技术的发展。在苏联,有人封锁先进技术,窍门不让别人知道,怕影响自己得到物质奖励。有人讲,物质利益第一是唯物论,政治思想教育第一是唯心论。实际上,前者是机械唯物论,是没灵魂的唯物论,势必产生许多副作用,阻碍生产的顺利发展。
生产的合理配置是个大问题。教科书讲了四条。应该明确地讲农村要发展工业,把工农业结合起来。运输业很重要,在我们计划工作中要重视这一问题。要节约运输力,比如,石碌运矿石出去,空船回来。东北运木材、山西运煤出去,空车回来。要减少空回,这是一个生产配置问题。
有计划的分配劳动力,也是个重要问题,要注意轻、重工业的合理配置,不然工人连爱人也找不到。石碌铜厂有一万多工人,十几年后,有几千工人要娶老婆,配置些什么企业,来利用这几千个劳动力呢?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在我国是个大问题。教科书第二十六章是很重要的一章,为作计划提出了许多问题。许多规律应讲得通俗,使人容易掌握这些规律。
教科书第二十七章写得好,比较全面深刻。把节约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合在一起讲,最合理地利用活劳动和物化劳动,不是讲节约只讲节约,讲提高劳动生产率只讲劳动生产率。讲社会劳动力的节约,不是只讲少吃少穿,而是从积极方面讲,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物力、人力和财力,如何使每一单位产品花费的劳动时间最少。厉行节约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最高原则,这样讲,就讲透了。增加人,加班加点,增加劳动强度,是落后的办法,不是节约劳动时间,而是降低了劳动生产率。先进的办法,正如教科书提出的,应是提高劳动的技术装备,发展技术,社会分工的进步(社会生产专业化、地区分工和职业分工的发展),各企业和整个社会对劳动力和劳动资源的充分利用等。
十一月十八日
从反面也可看出,国家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其力量之大,使生产力的发展在一个时期内冲不破上层建筑的束缚。但是,十年,二十年,还得冲破,还是要改革那些不符合实际的制度、政策,还是得承认错误。
不承认劳动力的商品形式和不承认按劳分配是商品存在的原因,是一个思路来的。只要按劳分配存在,就要有商品的存在。哪怕是两种所有制消灭了,只要按劳分配存在,商品仍会存在,不过商品的性质变了。劳动力,当然不是商品了,但仍要要采取商品的形式。既是商品,就需要一种计算方式。货币是等价物,就是作为交换的媒介。
不管是叫货币,还是叫劳动日,这个东西没取消,怎么取消商品?按需分配的时候就没有等价物了,保留商品就没有必要了。
两种所有制差别,按劳分配,这两条都不存在,就不需要商品了。社会上还是要有计算的。一个劳动小时,生产多少粮食,多少布;每个月,每个单位,需要多少,要进行计算和分配,但不一定发给个人。
等价交换,在共产主义社会恐怕还要存在,因为需要补偿。消耗多少机器、煤炭等物化劳动要补偿。消耗的活劳动,如工人吃用了多少,也要补偿。生产上仍有统计和计算的必要。这个地方需要多,消耗多,可以多补;那个地方需要少,消耗少,可以少补。活劳动的消耗,要用物化劳动来补偿,然后又产生新的物化劳动。一个人一年吃几百斤粮食,可以生产几千斤、几万斤粮食。当然,那时也可能不通过价值形式,而直接用劳动时间补偿。
劳动力创造价值,劳动日是价值的体现,劳动力是不是具有商品形式?工人阶级和劳动者,不能把自己卖给自己,可是,实际情形是,我的劳动卖给社会,社会把商品(尽管是社会化有,也有我的一份)卖给我。资本主义社会把一切商品化,甚至把劳动者也变成商品。脑力劳动也是商品,写篇文章,给你稿费,这还不是商品?资本主义把商品化搞得那样广,一到了社会主义,一下子就把它限制得那么小,这是不是有问题?
社会主义社会的商品,性质变了,国家限制了价值规律的作用范围。国家规定商品价格,利润归社会所有,这里价值规律的作用不同了。鞍钢一个工人,一年创造一万八千八百元,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消耗,需要补偿八千八百元,剩下一万元,交给国家。我们向工人宣布这件事,工人感到光荣,更加努力多为国家创造财富,工人并没有因为你赚我的钱,我要增加工资。他们反而认为,对社会贡献多,是最大的光荣。
商品在过渡期间,还有残余,这个残余还要存在很长的时间。共产主义也会有交换,进入共产主义,也不是一切商品形式都废除,会有一个过程的。人们的工资不减,今天吃饭不要钱,过些时,穿衣不要钱,工资变成了个人的津贴,有钱就要买点东西。一个人没有一部分自由主义,共产主义是难过的。到那时,可能是先部分地实行按需供给制,而且供给越来越大;也可能保留一小部分以货币形式付给,让人们购买一时还不能充分满足的特殊的新产品。
价格由国家规定,价格不一定跟着价值走。每年提高劳动生产率百分之十,利用国家的作用,可以控制和支配价格。价格不变,国家积累多了,国家把这部分收入用于扩大再生产、文化福利事业、增加工资等。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主义的商品和资本主义的商品是不同的。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不同于一般商品,最根本的一点是社会主义是为使用价值、为社会主义需要而生产,资本主义社会是为交换价值而生产。社会主义主要为使用价值而生产,但又不得不利用交换的形式,实行社会的再分配。社会主义再分配的范围,要比资本主义大得多,广泛到国民经济各部门。在社会主义社会,价值支配价格的作用小了,价格由国家规定和控制,商品的本质变了。对商品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有哪些不同?要进行全面地研究。
十一月十九日
几天讨论提出了不少问题: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比例;商品的性质和价值规律;按劳分配;经济核算等问题。现在,我们一个个来谈。
一、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有四种不同意见:(1)还未完全消灭经济上的差别的矛盾;(2)新社会与旧社会的残余间的矛盾;(3)日益增长的社会需要与生产水平之间的矛盾;(4)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四种提法,大家赞成哪一种?
多种经济变成单一的社会主义经济之后,社会生产水平和社会需要的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地位。新的社会关系和旧社会残余的矛盾还是存在的,将逐渐缩小,慢慢减弱。“社会需要”包括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包括物质需要和文化需要。社会生产水平和社会需要的矛盾,促进生产的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是在先进技术基础上发展的,当然,先进技术基础,是比较而言。社会生产是不断提高的,社会需要也是不断得到满足的。
关于社会主义的性质,我上次讲过这样一句话:社会主义是尚未成熟的,带有旧社会痕迹的,低级阶段的共产主义。社会主义还未成熟,一些事物是要促进的,一些事物是要利用、要改造的。旧社会的痕迹和残余,如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差别、商品、货币、银行等等,这些东西不是长久存在的,但也不能一下子去掉。
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发展阶段,它有低级阶段,还有基本成熟的中级阶段和完全成熟的高级阶段。基本差别消灭了,还有差别未消失,比如百分之八十按需分配了,还有百分之二十的按劳分配,还有点残余,这是基本成熟阶段,还不是完全成熟的高级阶段。教科书讲,三大差别只能消灭本质差别,不能消灭差别,这话讲早了,中级阶段不能消灭,高级阶段能不能消灭呢?
共产主义有多久?长得很。马克思曾说过,共产主义以前的历史是不自觉的,真正的人类历史还未开幕,正戏是从共产主义开始演的。以前的历史是社会前史,现在才是正史。社会主义,即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比起长期的共产主义社会是短暂的。
二、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比例问题。
速度和比例是有矛盾的,也是统一的,是矛盾的统一。
比例的安排,要抓住主要环节,主要部门。有的同志要百废俱兴。开垦北大荒需要,开垦海南也需要,很难说哪一部门是不需要的,什么需要都满足,势必是什么都满足不了。平均分配的结果,搞不快,搞不好。因此,势必有轻重缓急、主要次要,抓住主要环节、主要矛盾,带动全局,就可以很快地前进。
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40]和我们的经验证明,国民经济高速度发展,是可以按比例的。速度是递增,还是递减?相当长时间保持高速度发展是否可能?问题在于允许不允许创造先进经验。现在社会主义国家有十二个[98],可以当作十二个车间,可以允许有创造先进经验的车间。
速度递增问题,是当作可能性提出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还只搞了不久,经验不多,还有许多文章好做,大家都在创造先进经验。速度增快的条件是:(1)积累比例的提高;(2)技术的不断进步;(3)劳动组织的不断改善;(4)上层建筑、生产关系不断进行改善,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是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当然,这要靠主观的努力;(5)再加上自然条件,不是依靠外援,而是依靠丰富的自然资源,主要依靠国内的力量。有了这些条件,速度可以不下降,第二年五年计划可以高于第一个五年计划,第三个五年计划也可能更高。
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是否会变?基本上是不会变的。
因为要不断扩大再生产,产品要不断增加,机器装备的程度越来越高,生产资料的生产就要比生活资料的生产发展得快些,重工业就不能不优先发展。当然,在将来可以逐渐减少一些。
三、商品的性质和价值规律。
商品的性质与作用、商品存在的原因;社会主义商品和资本主义商品比较,先区别有何不同,然后再说同一性,哪些相同于过去,哪些区别于将来;生产资料的商品性质和消费资料的商品性质有哪些不同;还有价值、价格和货币等问题,都要进行研究。
社会主义的生产,不是为价值而生产,而是为使用价值而生产。价值规律对生产有调节作用,而没有决定作用。
商品的价格不是市场自发形成的,而是由国家计划所规定的。价格的调整对某些生产可以起调节作用,对某些生产不能调节,但要考虑到价值规律的影响和作用。价值规律的作用要重视。在某些方面不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会妨碍生产的。但是,过分强调价值规律也不好。
商品生产存在的原因是什么?教科书提到三种原因:一是因为有社会分工;一是两种所有制的存在;一是按劳分配的原则。社会分工不是商品产生的原因。商品最初是在两个部落之间产生的,在一个部落内部不发生商品关系。
如果只讲社会分工是商品的产生和存在原因,那么,将来的社会分工越来越细,难道商品生产永远越来越发达?社会分工必然产生交换,但交换可以是商品交换,也可以不是。交换在将来的共产主义还是有的,等价交换或者叫等价补偿还是有的。所谓等价,不是一个人一个人的等价,而是按社会必要劳动的等价。
两种所有制并存,是社会主义商品存在的理由,这是大家承认的。在社会主义社会,两种所有制之间交换的商品和资本主义的商品性质不同,国营企业内部作为商品流通的生产资料和作为商品流通的消费资料,也是有不同特点的。教科书把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叫做“特种商品生产”。
将来两种所有制不存在了,只要仍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消费品的分配,势必采取价值的形式,生产资料也要按价值计算,大体上说,商品还会存在。
两种所有制的并存、按劳分配的原则都没有了,商品是否存在?有人从定义上找根据,认为为交换而生产就是商品,到共产主义还有交换,那么也还有商品。有人说,不同所有制之间的交换,才是商品,因此那时已不存在商品。共产主义社会虽然是要交换的,但从整个社会来看,是内部分配问题,是共同生产,共同消费。有人说,目前强调劳动力不是商品,因而消费品也不是商品了。这是注意到了和资本主义的不同。有人认为,共产主义还可能有商品,是抓住了计算社会必要劳动还要以价值做工具,还要等价。各人根据片面的理由,进行争论,这也有好处,可把各人的理由说出来。各人都有部分的理由,但理由是不充分的,必须综合起来。商品的性质已经有所改变,还要继续变,有些职能还起作用,有些职能随着社会条件的变更,也会变更的。我们要预见到商品将怎样消灭,但商品的消灭是将来很远的事。
四、按劳分配问题。
资本主义社会基本上是按资分配,资本家为了多剥削工人,采用物质刺激的办法,用“按劳分配”的假象欺骗工人。社会主义的按劳分配,本质上是变了,工人是为自己生产,不是为剥削阶级生产,我们的劳动力不是商品,工资不是劳动力的价格,但旧社会的痕迹还是存在的,工资还是采用货币的形式,有的还同厂方签订合同。
逐步缩小工人和农民、高工资和低工资的差别,把问题往大处看,也就是逐步缩小和消灭城乡差别、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差别的问题,这是最基本的问题,也是最困难的问题。这些差别会保留相当长的时间,这些差别的缩小和消灭,不能太急,要慢慢来,前提是生产要有巨大的发展,产品能够满足需要。
首先是集体所有制过渡到全民所有制,人民公社[99]变为全民所有制后,是否也要保留一部分自留地?两种所有制的差别消灭后,还可能是按劳分配,如果全民都是一样的工资,那是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了。将来的过渡办法,或者缩小高低工资的差别;或者不缩小工资差别,增加集体福利,逐渐过渡到以按需分配为主。
五、经济核算问题。
资本主义社会有经济核算,共产主义没有了价值规律,如何核算,是否有经济核算?到共产主义,价值规律不起作用了,还是可以核算的。总之,通过核算,以最少的劳动时间,创造最大的劳动价值。这在共产主义,还是必要地。
搞好整个国民经济的核算,很重要,基础是搞好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核算。各部门、地方、企业都要做经济活动的分析。成本利润率、资金利润率、总产值、净产值等等,可以多搞几项指标,便于进行比较和分析。
剩余劳动和剩余产品在将来还有,应按部门计算社会必要劳动,决定价值。生产多少?消耗多少?剩余多少?
要从各方面核算比较。
一个部门的平均劳动,就是社会的必要劳动,还有个别的社会直接劳动。一个工厂,一个工人,每小时生产多少,以此来看这个工厂经营管理得好坏。物化劳动比较难计算,从自然物变为产品,从矿石、木头等自然物算起。
算一个部门生产总的平均数,就可以了,不用算老年工人、青年工人生产多少。
经济核算到共产主义,可能会简单些,社会分配问题解决了,仅仅计算生产率,比较好计算。
我们国家穷,资金不多,投资效果要求快,一定要搞经济核算。经济核算必须从实际出发,而不能从教科书出发。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根本原则,违背了这一条,其他都统统不行。
我们要从现有技术出发,从手工劳动的基础开始。技术装备越高越好,有大量的挖土机为什么不好?问题是我们的挖土机少。我们要搞农具改革,农具改革在经济上有伟大意义。许多同志对这一点认识不够,对从实际出发,从现有技术水平出发,强调不够。是不是要搞大的、洋的东西?当然要搞。长春汽车制造厂最近大搞技术革新,说是到一九六二年可以搞到十五万辆汽车,苏联也派人来学。
从现有水平出发,恰恰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矗总产值、总收入、纯产值、纯收入都要计算,统计部门可以多搞几个指标。
按成本利润率计算,可以赚多少?按资金利润率计算,可以赚多少?两笔帐都要算,加以比较,才能说明问题。
大工厂一个工人,一年可贡献给国家一万元,但大厂也有缺点,建厂慢,投资大,几十年才能回收资金。中小型企业,资金周转快,利润率高,许多小厂投入生产几年,它赚的利润可以建成一个大厂,或者变成了一个大厂,小母亲生出大儿子。
为了全面了解问题,两面的帐都要算。既要算正面,也要算反面,以提起注意。缺点是要改进的,不改进也不行,你现在不算,将来还是要算的。
加强经济核算工作,十分重要。经济工作越做越细就是帐越算越细。如果以为有政治挂帅就不要算帐那是错误的,大帐小帐都要处算。
十一月二十一日
学习教科书后,对我们的计划工作、经济核算要好好研究一下。中央和计委的同志,做了几年计划,碰到了一些问题,学到了一些经验。盛市、县的同志还没经验,中央犯过的错误,地方还可能犯。不但中央要学,地方也要学。
每个企业、每个公社,每个盛县都要有国民收入的各项指标,都要做经济活动的分析。上面向工厂、公社要表报,他们就抱怨,没兴趣做。统计表报工作应有创造性,有比较,有分析,能说明问题,哪些方面划得来,哪些方面划不来,这就出兴趣了。中央统计局不仅有数字,还应运用各项指标进行分析和比较,做各地方、各企业之间的比较。向下面要表报时,要提出问题,使下边的同志感到有帮助,而不是纯粹的负担。经济工作越做越细,就是要全面的经济分析,要加强计算工作。不能只注意总值,不注意成本、劳动生产率。那样,就会多花了物化劳动和活劳动。净产值比总产值更接近实际,各企业要注重净产值这个指标,好好搞经济核算。政治挂帅提得高,好像经济核算、计划工作马虎点不要紧,这是不对的。为了搞好经济工作,既要有政治挂帅,又要有经济核算,有计划工作的综合平衡。庐山会议[100]上,毛主席批评了右倾机会主义,也批评了计划工作。
计划工作要抓典型。一个县的计划、一个企业的计划怎么搞?理论要从这些地方出。国家计划委员会的同志到下面去,总有一个长处,会算帐、会列表。统计局要派人到下边留学,到县和企业去留学,亲自去实践,去做。做一步,总结一下经验;再做一步,再总结一下经验,七做八做,就解决问题了。当然,去苏联留学也是需要的。不如此,什么也学不会。我们的统计工作是为生产服务的,而不是让下边为统计部门服务。
每一个县、市、省,每一个企业,都要有能进行创造性劳动的统计机构,能分析问题,提出问题,为自己服务,对自己有所帮助。
表报搞了几年,表报泛滥,下面不高兴,应研究一下是什么原因?主要是这些表报是单纯为了应付上面,他们自己感到无用,只为你上级服务。这也是一种“无偿劳动”,因而没有积极性。
十一月二十二日
马克思和恩格斯说过,人们积累起来的生产经验是社会最主要的财富。现在,我们晓得种地,打渔,看病,开汽车,造机器,炼铜炼铁,就是人类社会许多年代积累起来的,这是第一财富。第二才是物质财富。
生产越来越复杂,生产资料的分配是个大问题,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机构来担负这件事,是要出乱子的。较之生活资料,生产资料的规格要求更复杂、更严格。在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把生产资料当作商品来搞,我们应比他们搞得更好。要建立一套生产资料的分配网,为生产服务,促进生产的发展。要建立一个管生产资料分配的部,这个部也是第二计划机构。
城市如何改造?我们的人民公社要发展工业,实现工业化,城市的园林化应和农村的工业化相结合。城市的历史不过几百年,千年以上的城市很少。矿挖完了,房子破得差不多了,既然要盖新的,交通如此方便,为什么要挤在一起?按照经济的合理性,工厂企业是集中在一起合理,还是分散些合理?很明显,分散些比较合理。现在的大城市,要充分发挥作用,武装农村,这是一个历史作用。搞上几百年,完成了历史任务,大城市可能变成历史博物馆。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人民内部矛盾的基本性质是非对抗性质的。两类矛盾,不可混淆。在讲非对抗性矛盾的根本性质时,不可把非对抗性矛盾当作对抗性矛盾,但矛盾的斗争形式可以比较温和,也可以比较激烈。在把“对抗”当作斗争形式时,非对抗性矛盾也有可能采取对抗的形式。拳头打、枪炮打、罢工、罢课这都是斗争形式。
如两夫妻不是对抗性矛盾,也可能两个人打一架,对抗一下,然后和解。对抗作为斗争形式,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都还存在的。对抗性矛盾,在一定条件下,也可采取非对抗的办法,如我国对民族资产阶级问题的处理。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是对抗性矛盾,也不是天天打架,妥协的时间多得很,罢工几个月,工资增加了,又妥协了。
不过,一般地讲,对抗性矛盾采取对抗性办法,才能最后解决。
教科书讲了向共产主义过渡的问题,到底如何过渡到共产主义,采取什么形式,看不出来,恐怕是还没有找到具体形式。找到具体形式很重要。无产阶级专政的具体形式,列宁找到了苏维埃。原则问题解决了,没有找到具体形式还是不行。共产主义分两个大的阶段,两个阶段又各自分为几个小阶段。社会主义社会中有几个小阶段,共产主义社会也会有几个小阶段。
在国家消亡的过程中,政治职能越来越少,经济组织职能则越来越多。人民将来都变成了工人阶级,农业过渡到全民所有制后,农民变成了农业工人。这时,工人阶级中间总还有先进部分和落后部分。先进群众要不要组织起来?我看,先进群众的组织还有必要。把先进群众组织起来形成的是社会组织,不一定是国家组织了,而体现的社会关系,是先进分子、先锋队与群众的关系。随着工农文化水平的提高,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差别的逐步缩小,多数人民都有能力担负经济管理工作,国家组织经济生活的职能,将逐步下放,交给人民自己管理。上层权力还有一点,只是不叫“国家”了,国家变为社会机构。国家可以消亡,社会却不能消亡。要组织生产与分配,国家组织就变成社会组织了。那个时候,不需要警察、政法机构了。
坏人也不会一个没有,没有坏人就没有好人,哪里有个别人出了问题,在公社内,开个会就解决了。
国家的对外职能,只要帝国主义存在,总是需要的。
要全世界的国家都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国家才能逐步消亡。
生产关系包括三个方面:所有制、相互关系、分配,基础是所有制。在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中,三个方面都有发展。教科书忽略了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我们写书要着重发挥这一部分。
教科书对按劳分配讲得多,对相互关系讲得很少。人和人的关系,只讲一致,不讲矛盾,不讲领导和被领导者是矛盾的统一,好像只要所有制改变了,问题就解决了,一切都改变了。所有制问题解决之后,相互关系本应改善,可是这方面旧社会的残余还不少,闹得大家不痛快,使社会生产力不能充分发挥出来。要实现同志式的相互关系,而不是统治和服从的关系,还要做许多工作,还要经过斗争。现在,统治和服从的关系,还是大量存在的,这个关系一定要改善,不改善,劳动者心情不舒畅,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在劳动者和劳动者的关系中,最重要的一个,是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国家管理机关和劳动群众的关系。厂长、县长、局长、部长,同劳动群众的关系搞得不好,就影响很大。这一问题要提高到政治经济学上、提高到生产关系上来理解。
我们主张干部参加生产劳动,不在于他们能创造多少物质财富,主要是为了去掉官僚主义。群众高兴,相互关系就改善了。
所有制不能随便改变,需要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的觉悟达到一定的程度,分配也是这样。在相互关系的改善这方面,急迫一点,没有什么不好。
此外,相互关系还有一个前后左右的关系,协作的关系。比如冶金部和机械工业部之间,医生和教授之间,相互交换自己的活动,中心问题是采取什么态度。相互关系应是同志式互助协作的关系。
子午书屋(www.ziwushuwu.com)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