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读书
历史的人性

第102节 弘光昏庸半壁沦亡

  李成栋对清朝的降附

  言及崇祯帝死后的南明,不得不提首先称帝的福王朱由崧。

  朱由崧的父亲朱常洵是昏庸无道的万历皇帝爱子,多次差点登上皇储之位,但终因大臣们因其不是长子数次谏劝,才让万历帝打消了念头。作为补偿,万历帝在朱常洵“之国”时派一千一百七十二艘大船,满载金银财宝,大张旗鼓欢送这个宝贝儿子到洛阳享福。

  李自成等人早就知道“洛阳富于大内”,在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二月猛攻洛阳,把这位重达三百六十多斤的大胖子福王逮住,连同几只鲜肥的梅花鹿一起烹煮,号称“福禄宴”,在庆功宴上让诸位辛苦攻城的老少爷们美美吃了一顿大餐。朱由崧跑得比他爹快,捡得一条小命,仍被堂弟崇祯帝封为福王。由于王府已失,他暂时寄居怀庆。

  公元1644年,李自成大军中的又一个支部杀到怀庆,已经养成像他爹一样大胖身坯的朱由崧再次面临灭顶之灾,好就好在他已经养成的兔子般狂逃的经验,丢下母亲邹氏,趁乱来个“猪颠疯”,竟也能再次逃过一死,跑至淮安。虽然朱由崧早就“名声”在外,有“不孝、虐下、干预有司、不知书、贪、淫、酗酒七不可立”,最后仍被马士英和阮大铖这两位奸臣看中,认为此庸者“奇货可居”,便于控制,加上他身属嫡系,最终仍在崇祯帝自杀后不到两个月得以登上帝位,年号弘光。

  弘光帝登基后,就用高官厚爵酬谢马士英和拥戴他的四位武将(即“四镇”,包括黄得功、高杰、刘泽清、刘良佐)。新朝气象没有维持多久,马士英就把任兵部尚书的史可法排挤出朝,命这位“史阁部”带兵渡江北上,朝内大权完全落入马士英之手。不久,早先名列“阉党”名单之首的阮大铖又被马士英引荐入朝,并被委以兵部右侍郎的高官,致使弘光小朝廷内党争频起。

  四镇之军除黄得功外,其余三将皆骄横跋扈,所统兵将也只知狂掠百姓,遇敌则怯懦无计,只知撒丫子狂逃。虽然总共有数十万明军屯结江淮,但将领们几乎全无斗志,个个都把金银家小安置于江南富庶大后方。这些人贪生怕死,同时又肆无忌惮。官拜东平伯的刘泽清最能道明这些武将心事:“吾拥立福王以来,以此供我休息。万一有事,吾自择江南一郡去耳。”因此,清朝军队在降将许定国率领下渡过黄河,一路势如破竹,明军诸军不仅不抵抗,反而闻讯大掠他们应该加以保护的明朝平民,然后满载辎重向西奔逃。

  弘光朝内,仍旧文恬武嬉。马士英一哥们还故意扬言:“岳飞讲‘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怕死’,这真是大错特错。文官若不爱钱,高爵厚禄何以劝人?武臣必惜死,养其身以其待!”爱钱惜身竟成了“硬道理”,可见弘光君臣靡烂的境地。

  弘光帝自己也天天畅饮醇酒,吟出“万事不如杯在手,百年明月几当头”。同时,他还天天狂吃猛力春药,夜夜奸淫幼女,祸害死不少十一二岁的小姑娘。马士英等人又大兴狱案,罗织罪名,杀掉不少与自己有过节的朝臣和士人。由于朝政糜烂,加上令人疑窦从生的“童妃案”、“北来太子案”,“大悲和尚案”,在外拥兵的宁南侯左良玉就打着“清君侧”旗号西逼南京。当时的情势是:一方面,清军昼夜兼程乘势南下,把史可法的扬州城包围得密不透风,另一方面,左良玉的明军也气势汹汹,兵锋直指南京。

  弘光帝虽荒淫昏庸,却又讲出一句明白话:“左良玉应该不是真想反叛,还是以兵坚守淮扬抵挡清兵。”马士英闻言大怒,怒目对弘光帝喝道:“北兵(清军)至,犹可议和。左良玉至,我君臣死无葬身之地。宁可君臣同死于清,不可死于左良玉手。”于是明军皆从江淮沿线回撤,死保南京不被左军攻破,却任由清军纵横直前。

  左良玉大军抵达九江后,患急病而死。而他手下人数达数十万的明军,全都为其儿子左梦庚所掌握,一行大军沿长江浩浩荡荡而来,不是抵击清军,而是沿途大肆劫掠。黄得功单军一边要抵抗清军,一边又要与左梦庚部队作战。左梦庚在板子矶被黄得功打得大败后,听说清军已至,便率全军投降,并成为日后灭亡南明的主要军事力量。

  清军以满汉大军进围扬州的史可法,此前一年,当时受史可法辖制的镇守徐州的李成栋早已因兵力不支带领四千明兵投附清军。

  清豫王多铎带着大军猛攻扬州八天,于1645年5月20日以死伤数万的代价终于破城,并进行了惨绝人寰的“扬州十日大屠杀”,八十万人死于清军刀下,而这些杀人的“清军”中,有很多人是左梦庚、李成栋这样的“前”明军。

  大清军队直向南京逼来。弘光帝仍旧醉生梦死,麻木不仁,还派人四处逮了数万只癞蛤蟆剥取蟾酥以做春药使用,并叫来戏班子连夜通昼地演戏。6月3日夜间,过足戏瘾饮足酒的弘光帝忽感大事不妙,只带着两个贵妃和几个太监骑马冒雨悄然遁出,奔向黄得功处,又一次把他太后母亲扔在城里不顾。不过,这位太后成为奸臣马士英的一件挡箭牌,他挟持着这位不太老的老太太向浙江逃去。马士英这样考虑:清军知道黄得功收纳弘光帝,肯定会猛攻。如果黄得功侥幸胜利,马士英有“护送太后之功”;如果黄得功失败,清军会继续猛追弘光帝,能使他自己“追师稍后”,更便于逃命。

  黄得功看见狼狈落汤鸡一样的弘光帝,悲从中来,失声痛哭,说:“如果陛下您死守京城,臣等犹可尽力借势作事,奈何听信奸人之言轻出,进退何将所据?为臣营垒单薄如此,怎能护卫陛下安全呢!”

  不数日,清军还未追到,已经投降了清军又想新立大功的叛将刘良佐先到了芜湖,身后跟着降清的明军和为数不多的满清旗军。黄得功率军与刘良佐对阵,互相劝说对方投降。刘良佐手下将张天禄忽发暗箭,正射中黄得功咽喉,这位忠心耿耿的大将在马上奋力坐稳,大叫一声:“我黄某岂可为不义屈,今日死国,为义也!”言毕双手握住喉头之箭用力自刺,落马而亡。

  刘良佐等人挥军进攻,打清军不行,打自己人却又猛又勇,投降的前明军刀矛挥舞,杀声阵阵,明军落水被杀而死无数。黄得功的左协和右协两个总兵不由分说,冲进船内,背上了弘光帝就向刘良佐投降。多铎把弘光帝押送北京,打入囚牢。转年五月,这位贪淫好色的南明皇帝被杀于北京,结束了他可耻可恶的一生。

  一年之前,弘光帝在南京登基之初,不仅保有半壁江山,而且名义上受其统辖的军队有近百万之众(高杰四万,黄得功三万,刘泽清三万,左良玉八十万,安庆、凤阳、淮安驻军三万,黄斌卿二万,李成栋四千),即使刨去各军虚报的水分,六十万军队的人数肯定没有问题。而且,明军可挟正朔必复之威,怀哀兵必胜之心,如果同心协力,君臣协睦,即使恢复不了全部疆土,保住半壁江山应该是绰绰有余。虽然明军中有不少昔日的“贼军”和诸路杂牌,但清军也好不了哪里去,其中也有不少首鼠两端、惟利是图的汉军。假使弘光帝是才能平平的庸主,有史可法、黄得功一班忠臣良将内外护持,偏安一隅保持明系一脉还是非常可能的。偏偏这一帮人上昏下暗,只知争权夺利,大敌当前仍旧沉湎酒色财气,再有二十个史可法,也难保弘光朝不亡!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 推荐:全球通史 人类简史 时间简史 未来简史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