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九,博陵军北上为国守藩篱。
由于一直奉着大隋号令,所以博陵将士至今还保持了官军固有的黄甲赤帻。远远看上去,就像一条绵延而行的黄色巨龙,从刚刚解冻的大地上缓缓行过。
还是早春,田里边却已经有了农夫在劳作。隐约听到了角鼓声,他们都习惯性地丢下下了木锹、石镐等家什,跑到田垄后藏了起来。片刻后,当他们发现自己没有面临什么危险,又迷惑地从土埂下抬起头,带着几分诧异的神色张望。他们看到了赤色的战旗,还有黄色的铠甲。那是大隋官军!近些年在管道上曾来来往往多次,却第一次让大伙感到如此亲切。
有人低声发出惊呼,目光中带着几分崇拜。“我看到了,是李将军,李将军骑的是黑马!”
“他身边的是周将军,周将军脸上有疤瘌!”无论看得看不真切,旁边的人随声附和。
“好人呐!老天保佑你们!”旁边,一个更老的农夫捻土为香,顶礼膜拜。他是个去年才分到土地的流民,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向对自己有恩的人表达敬意,只好将最真挚的祝福送给对方。愿漫天神佛保佑好人们一生平平安安。
列队远行的将士们听不到来到田间的祝福,也看不见百姓们这些虔诚的动作。他们只看到了渐渐变得整齐的旷野。那是去年或者前年大将军推行均田令时,作为无主之地颁发给流民们的。经过了一到两个夏天的辛勤劳作,有些荒田已经重新变成了熟地。今年只要抢在第一场雨落之前将地表面刨开,洒把种子下去,秋天的时候就会有沉甸甸的收获。按每名成年男子十五亩地,每亩地产粮二百斤计算,不出三年,这里将诞生一大批新的小康之家。
而属于士兵们名下土地每人至少都是五十亩,并且距离河道更近,引水更方便。即使他们无法从战场上返回来,家人凭着这五十亩永业田,也能平平安安过完一生。当然,假如能活着回来就更好了,按照大将军府去年颁布的尚武令,有战功者将一举成为富人,获得这辈子想都没想过的田产和钱帛。
如是想着,弟兄们的目光也渐渐热切起来。虽然对即将发生的战争依旧心怀恐惧,但心中占据了更多位置的,却是对如何在战后回来过好日子的憧憬。“打赢了这仗,涿郡至少有几百万亩地好分!”临行前,善于做鼓动的行军长史们早就将利害得失向大伙解释清楚。在他们的叙述中,与胜利相反的后果是,“一旦输了,突厥人将一直杀到黄河岸边。所过之处,什么都不会给大伙剩下!”
相比于切实可见的利益与损失,年青些的弟兄们更欣赏李将军在出发前所说的那句话。“后退一步是家园!”他只说了这一句,却让整装待发的四万多弟兄们瞬间全都听明白了此战的意义。这场仗不是为任何人打的,与江都无关,与长安也无关。大伙是在保护自己的老婆孩子,只要是男人,就不能活着看到敌人杀到自己的老婆孩子面前。
大军过了涞水,另一支规模相当的队伍也从西边赶过来汇合。那支队伍也穿着黄色的战甲,打的却是绛白相间的旗帜。两支队伍沿着年久失修的管道迤逦北进,很快将内长城和百花山都远远抛在了身后。越往北走,人迹越稀少。有时要连续走上一个时辰,才能勉强在官道边上发现一个只有几户人家的村庄。所有村落周围的土地都极其平坦,极其肥沃。如果村子中有足够劳力的话,里边住民都将过得非常殷实。但事实上,这些村子一个比一个贫困,所有的窗子几乎都破烂不堪,风一吹就几乎能掉下来。屋顶上的茅草也多年没有换过,要么已经腐烂发霉,要么已经被风刮得只剩下薄薄的一层,露出下面脏兮兮的房泥。
村庄中男人差不多都战死了。或者死于某股不知道从何而来的强盗之手,或者死于薛将军和罗将军之间的某次冲突。薛将军的后代和罗将军现在已经握手言和,但死去的人却永远不可能再回来。
这片土地需要投入更大的力气,才能像上谷、博陵那样重新恢复生机。但如果治政者肯尽心,这片几乎被战火烧成白纸的土地上将更容易做出成绩来。靠近涿水和乔山一代的新建村落充分说明了这个道理。虽然涿郡太守崔潜去年秋天才将河东流民安置到溪流两侧,但在官府的大力支持下,光凭着砍伐山中的木材和猎取林间的野兽,流民们便重新过上了安定日子。
看到两队打着不同旗号的官军走过自己的家门,新村中的百姓脸上都露出了非常复杂的表情。这两支队伍的其中一支将他们逼得背井离乡,而另外一支队伍却为他们提供了保护。两支队伍的主人都姓李,但高高举起于队伍前的李字,在百姓眼中却截然不同。
涿郡的天气远比博陵和上谷寒冷,所以至今尚未有草芽冒着险从地面下探出头。但远山和林梢之间,都已经带上了一抹若有若无的新绿。渐渐开始湿润的空气让两支队伍中的将士们心情变得轻松,大多数情况下,他们埋头赶路,一言不发。但偶尔也会小声嘀咕几句,关于远道而来的敌人,关于道听途说来的塞外民俗。
“我听说突厥人会用自己的女儿为走到部落中的陌生人暖被子。客人可以做任何事情,过后都不会被追究!”但凡是雄性,对这种带有花边的消息肯定最为感兴趣。因此相关的流言也总是传播最快。
“那生了娃怎么办?”一个关中腔从远处搭言。说话者属于不同的旗帜下,彼此之间素不相识,但共同的兴趣让他们快速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
“留下呗。反正突厥人只要会放马就是好孩子。长大后,能支撑门户了,谁还管娃的爹是谁!”红色的战旗下,有人哄笑着回答。话语里充满了奚落意味。
如果不是突厥人趁机生事,他们根本不用跑这么远的地方来打仗。所以,不惮以最大的恶意来推测敌人的行为。
“哪有那种可能。他们的男人就不嫌头顶上的帽子颜色太鲜艳?”绛白相间的旗帜下有人认为传言实属诬陷,皱着眉头质疑。
“如果知道礼义廉耻,就不是突厥人了!”质疑声立刻被一片哄笑所淹没,不分旗号。大伙中十有八九这辈子都没见过突厥人是什么模样,但内心深处却把茹毛饮血,衣冠禽兽等词汇直接和塞上民族对等起来。
“也不能那样说!”一个身穿队正服色的博陵军官低声反驳,“那只是一种风俗。”他年龄稍长,显然有过与塞上牧人接触的经历,并留下了相对美好的印象。“草原上的女人很难怀孕,因而生孩子被视为头等大事。没有足够男人的部落,很快就会被别的部落吞并掉。比起整个部落的生存,女人的贞洁实在微不足道!”
“我呸,又不是牲口,有娘没有爹!”这时候,没人再尊重说话者的官职。大伙操着各种各样的方言,尽情表达着自己的不满。“他们分明是就是牲口,不对,连牲口都不如。牲口还知道不咬给自己喂食的人。咱们大隋当年好吃好喝好招待他们…….”
提起当年皇帝陛下对来中原游玩的塞外民族好吃、好喝招待,并且不准百姓收取分文报酬的行为,士卒们肚子里的火气就更大。当年大伙虽然不堪其扰,可没听说哪家店铺收过突厥恶客一个肉好。中原人讲究投桃报李,而恶客们吃光了主人的家当,带走了主人的礼物,反过头却准备明火执仗前来打劫!
“那是太上皇犯糊涂。拿热脸去贴别人冷屁股。咱们自己还缺吃少穿呢,无缘无故却去别人那充大方!”指责的声音来自绛白相间的旗帜下。唐王李渊已经另立的杨侑为傀儡皇帝,因而大隋天子杨广在他那里只能算太上皇。
而在博陵军将士眼里,杨广却依旧是大隋天子。虽然他们对这位被困在江都的落魄天子没多少敬意,但比起曾经主动向突厥称臣的李渊,前者的行为并不比后者昏聩多少。
鉴于双方目前共同迎敌的现状,博陵军将士们尽量不揭盟友的短处。避开正在进行的话题,转而说起另外的趣闻。反正有关敌人的新鲜事情数不胜数,细细扯去,足够从太行山扯到长城外。
“突厥人是属狼的。只尊重比自己牙齿尖利的,遇上比自己更狠地,立刻会摇尾乞怜!”
来自友军弟兄们立刻纠正这个比方的不恰当之处,“那是野狗,狼不会摇尾巴!”
“反正不管是狼是狗,咱们都得将它打回去!”被纠正者大声强调。
“废话,要不咱们大老远干什么来了?难道还眼睁睁地看着他到处烧杀抢掠?”这又是大伙共同的话题和目标。无论上位者对这次行动寄托以什么不为人知的希望,底层士兵的心地却像远山顶端未融化的积雪一样单纯。
到涿郡治所怀戎之后,李旭和李建成各自派遣一万兵马继续向赤城卫和怀安卫两个废弃多年的屯兵堡垒进发,其余大队人马暂时驻扎在怀戎城外的兵营内。涿郡北方的外长城绵延数百里,多处崩坏,像防守城池那样于每个垛口后都摆满人的战术显然行不通。因此,现实一点的对策便是分兵把守南下的几条通道,待判断出突厥狼骑主要突破放向后,再给予迎头痛击。
当李旭将自己的初步谋划拿出来后,李建成和陈演寿二人都谨慎地表示了赞同。作为远道而来的客人,他们知道自己无论在对地形的熟悉程度上和对战局把握的敏锐程度上都与旭子有着不小的差距。况且在北进之前,李渊曾经多次叮嘱过二人,要求他们凡事以李旭的意见为主。这么做的原因第一是鉴于对方的名气和能力都比较强。第二,则是因为李渊家族若想顺利将博陵军合并,肯定要给对方的主要将领留下谦和、包容的好印象。
但旭子也不想一味地被动防御。从塞外不断送回来的情报上看,突厥人最可能选择的进兵方向不单单是涿郡。
眼下始必可汗和他的两个弟弟的部众正在向定襄郡集结,他们距离雁门郡的直线距离不到三百里,肯定不会舍近求远。另一路狼骑由阿史那骨托鲁和始必的儿子阿史那什钵苾二人领军,纠集了霫、奚、室韦、靺鞨和契丹几个部族,正在分头向濡水、索头水及武列水三条大河交汇处靠拢。距离后一路兵马最近的长城入口为卢龙塞。那是幽州大总管罗艺的地盘儿,骨托鲁未必有胆子去触虎贲铁骑的霉头。
如此算来,李婉儿的娘子军即将面临的压力会非常大。并且一旦突厥人饿晕了头,很难保证他们会不顾一切地顺着桑干河上游杀下。所以,为了不造成兵力调遣上的被动,李旭打算派遣轻骑主动出击,将距离长城最近的小部落清理一遍。先杀杀狼骑的威风,顺带让劫掠者们看清楚,中原军队并非毫无准备。一旦他们跟着始必打劫失败,必将为自己的疯狂付出代价。
对于补充方案,陈演寿多少有些不理解。作为传统的中原将领,他在对外作战时习惯于后发制人。并认为那样会让自己一方占据道义上风。毕竟,眼下突厥人只是偶尔有小股部队越过长城试探,并未发动大规模进攻。如果数千博陵军主动杀向草原的话,很容易授人以主动挑起战争的口实。
如果博陵与河东兵马能百分之百打赢了这场大战也就罢了,对于胜利者,即便再迂腐的人也会知趣地闭上嘴巴。可一旦战事不利,各式各样的罪名就会降临到李渊和李旭二人头上。很多饱食终日的家伙做正事儿的精神头儿不大,给别人挑刺的本事却一个顶俩。
“如果战事不利,恐怕咱们都不用再担心别人说什么了!”李旭笑着摇了摇头,用一种非常决然的口吻向陈演寿解释。
“那倒也是!”陈演寿宽容的笑了笑,对旭子的说法表示理解。此战根本就是必须取胜,不用做战败的考虑。万一博陵军与李家军都挡不住突厥狼骑,转眼之间,河北与河东便会落入敌人之手。到那时,李渊也好,李旭也罢,谁也别再想什么争夺天下。能不能保住性命都非常难说。对于已经死了的人,口舌上的是非还能起到多大伤害呢?
“局势也未必真如仲坚所说的那样严峻!”作为一方主帅,李建成本能地保持着乐观态度。他希望自己的这种心态能鼓舞麾下将士们的士气。“中原这么大,咱们完全可以不争一城一地之得失。一步一步跟始必可汗拖着打。突厥人习惯就粮与敌,而你这涿郡最适合坚壁清野。旷日持久打下去,敌人总有饿趴下的那一天!”
“建成兄说得也是一种办法。但忽略了刘武周等人的反应!况且天下何止一个刘武周!”李旭继续苦笑着摇头。他当然知道做主帅的应该多给弟兄们以信心。但眼下的形势的确让人乐观不起来。此番北上,他几乎抽空了六郡的所有兵力,一旦战败,根本没有节节抵抗的人员储备。此外,幽州大总管罗艺的态度至今含混不清,如果此人被当皇帝的梦想冲昏了头,在博陵军与突厥人恶战的时候趁机南下,恐怕即便窦建德倾力来援,也挡不住虎贲铁骑的迎头一击。
这番话听得在座诸将都忍不住叹气。一家人不祸起萧墙,恐怕外敌很难杀进逞凶。可中原这个家自古以来兄弟姐妹们就没怎么团结过。塞上诸多部族为了多抢些财货,还能暂时放弃彼此之间的积怨。眼看着自家百姓就要遭受劫掠之时呢,除了李渊、李旭和窦建德外,其他豪杰或作壁上观,或试图从中分取一杯羹。
“既然这样,就打呗。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打赢了自然什么问题都没有!”李建成麾下的窦琮出身江湖,最见不得人长吁短叹,拍了下面前桌案,大叫。
“所以李将军才准备派骑兵主动出击!”王须拔横了他一眼,大声道。“末将愿意领这第一支令箭,打家劫舍是咱的老本行。保证在半个月之内,让涿郡境内的外长城附近看不到一粒粮食!”
“末将愿意带领本部骑兵,与王将军并肩而行!”虽然刚刚遭了人白眼,窦琮却不嫉恨王须拔的无礼,拱手肃立,向李建成主动请缨。
二人豪气干云的举止让帐中诸将情绪大振。“反正无路可退,不若破釜沉舟!”大伙七嘴八舌,纷纷替两名主帅提供如何让塞上部落更难受的建议。互相启发之下,还真找出几个非常稳妥的金点子来。
“基本就这样,世子,请你来调兵遣将!”看看战术被完善得差不多了,李旭微笑着向建成拱手。
“仲坚为朝廷的骠骑大将军,军职远在我之上。所以,我愿意与麾下将士听从仲坚的调遣!”李建成立刻站起身,非常郑重地回应。
“请骠骑大将军下令,我等甘受调遣!”陈演寿偷偷向众人递了个眼神,以王长谐、姜宝谊、窦琮三人为首的李家军将领立刻出列,同时向旭子施礼。
在这种情况下,再推脱就显得有些做作了。李旭笑着向众人拱手致谢,“如此,李某就暂时僭越了。只在抗击外辱时请诸位奉我将令。此战之后,指挥调度之权依旧归还于建成兄!”
说罢,他也不过多啰嗦,举起第一支令箭,吩咐,“王须拔,窦琮听令!”
“末将在!”王须拔非常高兴李旭第一个就点到自己,大步走到军帐正中央。
“末将愿受李将军调遣!”窦琮看了一眼李建成,然后快速出列,与王须拔并肩而立。
“你们两个各带五千士卒,明天一早渡过桑干河,从怀安卫出塞,然后绕行向东,沿长城外攻击前进,从赤城卫入关。沿途所见到的一切部落,无论大小,尽数驱散。所有牲口、辎重能带走的带走,带不走的就地焚毁!”李旭深吸了一口气,然后大声命令。
“遵命!”王须拔和窦琮两个同时回应。先后互相看了看,由窦琮为代表从李旭手里接过了令箭。
“重点攻击打着狼头旗号的突厥部落。对于打着其他旗号的,以驱赶为主,没必要追杀得太远!”知道此番前去后,草原上必将卷起一阵血雨腥风,李建成想了想,在旁边补充。
“的确,必要时尽量分清主次。”李旭点头同意。“此番出塞攻击,为期半个月。我会另外派人在赤城卫附近出塞接应你们。届时无论身后有没有人追杀,你们都务必从赤城卫返回关内。不得以任何借口耽误!”
“末将记住了!”王须拔低声答应。然后约了窦琮,转身出帐点兵。待二人的背影去得远了,李旭略做沉吟,旋即又拿起第二支令箭。
这支令箭,他单独交给了李建成麾下的左一营领军王长谐。吩咐对方带领五千士卒,沿着桑干河西进。对目前控制在刘武周手里的阳原和尉县两个弹丸之地,作出一幅攻击姿态。同时派人送信给李婉儿,请娘子军也务必在近期派遣一支兵马进驻灵丘。在两路官军的夹击之下,以刘武周光想占便宜不想吃亏的性格,肯定不敢主动迎战其中任何一路。
第三支令箭,李旭交给自己麾下的部将吕钦。“你带领一万兵马进驻小翻山。随时观察居庸关里边的动静。如果虎贲铁骑有任何异常调度,立刻派人回来送信。如果遭遇袭击,则凭山拒守,不得放幽州一兵一卒西进!”
“末将定不负大将军所托!”吕钦肃立拱手,然后上前接过将令。一万兵马对抗虎贲铁骑,这简直就是要他去送死。但人这辈子总要有些看得比生命珍贵的东西,从北上的第一天起,他已经做好了裹尸而还的准备。
接下来,旭子又分头派遣将领,巡视外长城内侧其他不常用的小路。以免给突厥狼骑当向导的人是个经常行走塞外的商贩,导致官军重蹈当年蜀中姜维的覆辙。对于一些已经废弃多年的山头堡寨和报警用的烽火台,他也重新派遣了少量兵士去守卫。当大小军务都安排得差不多后,他又请李建成和陈演寿做补充。后两者对涿郡地形所知有限,见旭子安排得如此仔细,又处处顾忌着自己的感受,也就说不出什么多余的话来。
日落之后,合作双方的主要将领又在李旭的住处碰了个头。这回主要目的不是探讨军务,而是安排两军的辎重补给问题。作为地主,博陵六郡自然得把十余万大军的主要粮秣供应承担下来。作为回报,李建成也主动提出将自己从京师武库搬来的箭矢、弓弩匀一半给博陵军。宾主双方有来有往,相互之间相处的气氛非常融洽。但想再找到当年在辽东那样的近似于兄弟般的感觉,却是根本没有可能了。
临出征之前,李建成曾经从父亲那里得到暗示,如果仲坚肯效力于李家,将直接划到自己麾下。目标达成将非常有利于他的世子地位巩固。今后征讨其他割据势力时,左路军也不再会让二弟世民所部的右路专美于前。因此,尽管能感觉到彼此之间那显而易见的隔阂,李建成还是尽力跟旭子说一些双方都感兴趣的话题。包括当年一些好朋友现在的情况,以及他们所建立的功业。
“武士矱最近一展所长。南下的粮草器械都是他出面筹备的,从来没让大军断过供应。这次北行,也是他主动提出来将武库里边的箭矢全部搬走。其他人再想领箭矢,就得等士矱麾下的工匠临时赶制喽!”
武士矱当年是李旭一手从护粮队中挖掘出来的干才,因此他最近所立的那些功劳,在李建成看来理所当然也应该有旭子这个伯乐一份。况且此人心中明显还念着旭子当年的相待之情,作为联系昔时友谊的切入点最合适不过。
李旭对建成的说法却多少有些意外。他记得去年秋天时,河东流民都申诉说是因为唐公的兵马半途缺粮,才导致留守太原的官吏横征暴敛。没想到从头到尾李渊那里就没缺过半粒粮食。
“弘基兄近况如何?”既找不到合适言辞称赞武士矱,又不能离间别人亲兄弟,旭子只好另起一个话头。
“弘基兄最近可是让人刮目相看了。”提到刘弘基,李建成的话中立刻带上了羡慕的味道。“此番南下,所有硬仗都是他打的。包括阵斩宋老生!长安城下,他以两万部属与三万守军对攻,打得老贼卫文升抱鞍吐血,回到城里就活活气死了!”
如果当年的护粮兄弟听到这个消息,应该会非常开心吧。李旭咧了咧嘴,心中暗想。他非常明白当时刘弘基的心情,换了他带人攻打长安,也绝不会给卫文升留半点情面。虽然,当年卫文升仅仅是放火烧桥命令的执行者。导致弟兄们埋骨异乡的另有其人。
“破长安后,父亲下令将卫文升的尸体挖出来烧了,说是给当年的弟兄们出气!”
“是么?如此多谢唐公!”李旭的眉头微微上挑,轻声叹息。
所谓烧死人尸体,都是做给活着的人看的吧。可将执行命令的人挫骨扬灰,就会避免下一个卫文升出现么?
他永远不这么认为。
会谈进行得卓有成效。至少李建成是这样认为。回到自己的临时居所以后很久,他依旧涌不起半分睡意。
李旭没有拒绝新皇帝杨侑赐给他的博陵郡王名号,这说明他本人对唐王家族依旧身怀好感。河东兵马和博陵军之间也没有发生任何预计中的相互排斥的行为,对于两路大军由李旭统一指挥的问题,左路军将士也默契地采取了欢迎的态度。这些进展都让李建成的心情感到舒畅,他把眼前的良好表象视为收拢旭子到自己手下的第一步。至于即将发生的恶战,李建成心里倒不是非常在意。他不认为自己和李旭这一组合会输。在他的眼里,旭子是个非常有本事的将军,只是需要有人照顾好后路。而他本人所擅长的政务优势,恰恰能弥补旭子在某些方面的不足。君臣互补,还有什么情况比这更理想呢?若能长期地将这种互相依赖,互相信任的关系维持下去,不管塞外的敌人还是关内的对手,必然要被打得大败亏输,跪地请求宽恕。
“仲坚今晚有些心不在焉!”看到李建成高兴得像刚吃了糖果的孩子般,行军长史陈演寿忍不住出言点醒。“跟世子说话时,他的眼神一直向窗外飘。肯定有些事情不想挑明。那个崔郡守和赵司马对咱们的态度也很冷淡,话里话外都好像提着十足的戒心!”
“仲坚与咱们刚刚开始合作,肯定会留一些心眼。你想想他这些年来屡屡被人从背后捅刀子,怎可能这么快就坦诚相见!”李建成笑了笑,丝毫不以陈演寿的提醒为意。
现在的旭子不是当年的旭子,当年的旭子光棍一条,什么都抛得开,什么都放得下。而现在的旭子拥有六郡之地,数万大军,即便自己想做些事情,肯定也要考虑考虑麾下将士的感受。作为有过相似经历的人,李建成认为自己能充分了解旭子的苦衷。至于崔潜和赵子铭等将领的冷淡,他更认为那是理所当然的表现。大伙原来都唯李旭一个人马首是瞻,猛然间今后的命运都与河东李家联系到一起,难免会有些迷茫。过上一段时间这种迷茫就会淡去,他们会感受到李家的真诚,也会感觉到他李建成对属下的照顾。
“不仅仅是戒备。”陈演寿对谋主的盲目乐观无可奈何,不得不将措辞加重了些,“是一种敌视。就好像咱们做过什么对不起或正在做旭子的事情般。即便是敷衍,也非常不情愿!”
“是么?”李建成轻轻皱起眉头,“陈叔是不是多心了。军中的汉子,不太注重礼节也是正常!”
“我怎么会挑人家的礼节问题。”陈演寿有些哭笑不得,“况且他们对我一直很尊敬。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那种尊敬!”
这就是世子和二公子的区别。世子只要对人好,就是一相情愿的好。看人不顺眼,也是哪里都看不下去。而二公子就冷静得多,懂得会反复权衡利弊,不以内心好恶与人相处。如果对方能给他带来帮助,哪怕一直冷眼相对,他也会想尽一切办法地凑上去,慢慢缓解彼此之间的隔阂,甚至主动忽略对方的道德缺失。而如果那个人不堪大用,或是存在威胁,二公子则会敏锐地感觉到危险,或躲开此人,或主动出手“解决”问题。
李建成听出了心腹幕僚说话语气中的嗔怪意味,笑了笑,郑重地许诺,“慢慢来,慢慢来!日久见人心!一时有什么误会也不打紧,天下不会有解不开的结。况且他们都很佩服仲坚,只要仲坚不起异心,别人也不会掀起什么风浪!”
“问题就出在仲坚在这里人望太高上!”陈演寿低声叹息。“这些日子,无论民间和军中,我都详细查访了一下。仲坚的口碑非常的好。有人百姓甚至刻了他的名号挂在家中,说是能辟邪祈福!”
“是么?”李建成终于皱起了眉头,低声反问。“仲坚总共在博陵任上不到三年,还有大半时间四处征战。除了稍微安定外,他能给地方上带来什么真正的好处?’
“这就是好处啊。‘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的话,世子听说过没有?况且这大隋朝的官儿,根本不需要给百姓切实好处。只要不刻意糟蹋,老百姓就把你当活菩萨看待了!“
“陈叔是说,仲坚对百姓比父王还好?”李建成最后一句话有些抵触,沉着声音追问。以他的治政经验,太原李家所辖范围内百姓的日子是最安宁富足的。官吏相对廉洁,徭役轻,赋税也少。否则李家举起义旗的时候,也不会有那么多人追随。
“咱们起兵之前,唐王对治下百姓的确非常好!”陈演寿耸耸肩,回答。
“陈叔有话说明白些,这里就咱们两个,没必要绕弯子!”李建成将声音提高,笑着吩咐。父亲给自己指定的这个行军长史经验丰富,心机深沉。但最大的毛病就是说话喜欢兜来兜去,从不肯让人直接达到目的地。
“今天仲坚答应保障咱们的粮秣供给时,崔潜皱了两次眉。脸上的表情好像咱们是远道来就食的骗子!”陈演寿想了想,说出自己今天第一个发现。
“五万多人马嚼裹,搁哪都不好应付。姓崔的是文官,当然想替旭子省些钱财了!”李建成一边安慰陈演寿,一边将崔潜这个名字牢牢记在心里。
“世子说武士矱负责筹集粮草辎重,让河东兵马衣食无缺时。崔潜、赵子铭和仲坚三人都好像楞了一下!”
“士矱出身商贾,父亲却委以要职。这种用人不拘一格态度的自然会令人吃惊!”李建成想了想,尽量拣自己喜欢的方面回答。
“咱们来的路上,有些屯田百姓的装束,是明显的太原、寿阳一代的风格。”陈演寿知道李建成心里已经有了想法,索性直接将答案抛了出来。那些人来河北肯定不足一年,所以还没有完全被当地人同化。对于战乱时期的诸侯来说,人口便是实力的象征。掠夺其他豪杰的人口,等于在变相消弱对方的实力。
“不是仲坚要他们来的!”李建成叹了口气,终于承认陈演寿所陈述得是事实,“我也听说过,元吉借着保障军需的名义,私下藏了很多财帛!可这事情已经过去好几个月了,即便查出来,又能将他怎么样?百姓们该逃的也逃了,总不能为了逃走几个百姓,就劝父亲治元吉的罪吧?!”
“世子是个仁厚的兄长。唐公也是一个慈父!”陈演寿跟着叹了口气,点评。“但这件事却不是随随便便可以忽略的,特别是在仲坚眼里。他在博陵这几年,得罪的就全是些豪门大户,照顾的全是些升斗小民。元吉和地方官员勾结发财这件事,他肯定非常看不惯!”
不但李旭看不惯。其麾下的文武官员估计没一个看得惯。如果不是为了安顿从河东远道而来的流民,博陵军根本不必着急开发涿郡。如果不是在涿郡投入了那么大的财力物力,也许李旭作出置身战场之外的决定会相对容易得多。这些话,陈演寿希望建成自己能想明白。不再需要他去分析。此外,李旭麾下的官员和传统的大隋官员差别非常大,相处到一起泾渭分明。如果李建成试图将两家整合到一起,这些才是他需要面对的第一组障碍。至于白天那些表面上的客套和有关兵马指挥权利的推让,反而是些无关紧要在的枝节。
令陈演寿非常失望的是,李建成可以理解李旭的感受以及河北官员的冷淡,却不认为这能对彼此之间的进一步合作造成多大麻烦。毕竟自觉的家族充分照顾到了旭子本人的利益,并对他麾下的主要将领都有所表示。“仲坚出身寒微,不肯忘本,这也是他的好处之一!”他想了想,非常认真地说道。“所以父亲才如此器重他。我也一直乐于和他交往!”
“唉!”陈演寿又叹了口气,非常无奈,非常遗憾。“世子是不是打算收拢仲坚?”他明知故问,仿佛从没揣测过建成的如意算盘。
“当然!”李建成毫不犹豫地回答。“北上之前,父亲曾经跟我叮嘱过,无论仲坚提出任何条件,都可以考虑。”
“那世子准备给他什么条件?”陈演寿一边询问,一边继续摇头。
“到现在为止,仲坚只要求我与他齐心协力对抗突厥入侵。此外,没有提其他任何条件。他不是个贪得无厌的人。也不会不知道进退,陈叔切莫小瞧了他。”李建成被笑得心里发堵,瓮声瓮气地说道。
长安是天子之都,历来打下长安,便意味着有了天子的福缘。以李家目前的实力和发展速度,恐怕三到五年之内就要荡平群雄,让天下重新恢复安宁。这些远大前景,李建成不相信旭子看不到。况且,被连年征战耗尽了元气的博陵六郡,也提供不了对一个帝王的支持。既然合作伙伴有远大前景,自家又未见得有问鼎逐鹿的希望,旭子又何必坚持与李家划清界限呢?
聪明人到了这种情况下,都知道该如何选择。哪怕心里有些不甘,也不会为一个看不到成功希望的目标带着那么多支持者去冒身败名裂的风险。在建成眼里,旭子虽然未必很聪明,却绝对不是一个赌徒。所以,他才对收服对方抱有极其强烈的自信。但陈演寿的笑容却那样诡秘,诡秘得令人背上发冷,心里发毛。
他希望陈演寿能收起笑容,好好跟自己说几句真正有用的话。他是一军主帅,唐王李渊的继承人。不需要别人像引导小孩子般引导。有什么话直接说出来,他会认真听取每一个有用的谏言。
陈演寿却不丝毫不体谅人的心情,继续笑着询问,“如果仲坚肯重新投入李家帐下,世子准备如何用之?”
“自然是待之以诚。当年,我几这么说过。现在,我还会这么待他!陈叔以为如何?”李建成气恼不过,索性直接把问题给踢了回来。
当年初次认识到李旭的才华时,父亲的确这样询问过他们三个兄弟。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三个都给出了各自的答案。如今,这个机会重新来到了面前。李建成依旧认为,自己当初的见解没什么错。
主从之间,贵在相容相知。如果自己接替了父亲的王位,肯定会充分信任那些贤才,远离那些小人。对待仲坚这样有能力,品行又好的俊杰,就应该如苻坚之待王猛,言听计从,推心置腹。
“如果他要求你处置元吉、世民,或者长史顺德、窦庸呢?”陈演寿笑的笑容愈发神秘,愈发让人心里忐忑不安。
李建成楞了一下,反驳的话脱口而出“他怎么会提这样的无理要求?!”但一瞬间,他便清楚地意识到这样的事情极有可能发生。元吉喜欢骏马、美女和金子,世民做事不择手段,长孙顺德和舅舅窦庸,都是有名的喜欢收受礼物,将来肯定是贪官。以李旭的性格,未必能与这些人长久相处。同殿称臣,即便他不找对方麻烦,对方也不会放过他。
“陈叔,那你说我该如何用他?”想到这,他终于失去了自信,长揖及地,郑重向帐下第一智者请教。
“如果仲坚真的肯投入唐王帐下!”陈演寿顿了顿,好像对此非常不确定,但又不忍破坏别人的希望般,迟疑着说道,“有一种用人方法,叫做贾生之用。不知道世子有没有听说过?”
子午书屋(www.ziwushuwu.com)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