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导航-皇明經世文編

首页 经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专题 今人新著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皇明經世文編卷之六十五

  華亭宋徵璧尚木 陳子龍臥子 徐孚遠闇公 顧開雍偉南選輯

  王元琮青城參閱

  徐文靖公奏疏(疏)

  徐溥

  ◆疏

  論選庶吉士疏

  論時政疏

  止崇王朝見疏

  論占城安南事宜疏

  論三清樂章疏

  ○論選庶吉士疏

  比給事中涂旦、建議欲選新進士、改庶吉士、入翰林院讀書、惟庶吉士之選、自永樂二年以來、或間科一選或連科屢選、或數科不選、或合三科同選、初無定限、每科選用、或內閣自選、或禮部選送、或謂吏部同選或限年歲、或拘地方、或採譽望、或就廷試卷中查取、或別出題考試、亦無定制、自古帝王、皆以文章關乎氣運、而儲才於館閣、以教養之、本朝所以儲養之者。自及第進士之外。止有庶吉士一途。凡華國之文與輔世之佐。咸有賴于斯。然而或選或否。則有才者、未必皆選。而所選者又未必皆才。若更拘于地方年歲。則是巳成之才。或棄而不用。而所教者又未必皆有成請。自今以後、立為定制、一次開科。一次選用。庶常之選今巳停罷若復舉行則比論為允待新進士分撥各衙門辦事之後。俾其中有志學古者。各錄其平日所作文字。如論策詩賦序記之類。限十五篇以上。于一月之內。赴禮部呈獻。禮部閱試訖。編號封送翰林院考訂。其中詞藻文理。有可取者。按號行取。本部仍將各人試卷記號糊名封送。照例于東閣前出題考試。其所試之卷。與取投之文相稱。即收以預選。若其詞意鉤棘、而詭僻者。不在取列。中間有年二十五以下。果有過人資質雖無宿構文字。能于此一月之間。有新作五篇以上亦許投試若果筆路頗通、其學可進、亦在備選之數、每科不必多選。所選不過二十人。每選不必多留。所留不過三五輩。如此則所選者。多是巳成之才。有所論撰。便堪供事。將來成就。必有足賴者。如是則預列者無狥私之弊。不預者息造言之謗。臣等皆出自此途、引進後賢、儲之館閣、以報國厚恩、乃其職也

  ○論時政疏 【 方術】

  臣等伏覩 陛下臨御之初、講學修德敬天勤民。兵所不至、天下之人、皆以為堯舜之治可指日而俟也近年以來、視朝漸遲、或日高數丈、殊非美事、臣等巳嘗屢言、不敢凟論內殿奏事舊制。每日二次。若有緊急事情。不時聞奏。今止一次。遂以為常。批荅之出。動經畧日。各衙門題奏本。或稽留數月。或竟不發出。事多壅滯。不得即行且本朝 列聖。自洪武以至天順年間。時召面儒臣、咨議政事。今朝參之外。不得一望天顏。所以通達下情者。惟在章奏。又不以時斷决其於政體。實為有礙。至於經筵日講。所以明義理是非之端。陳古今治亂之迹。成就君德。裨益治道。惟在於此。今每歲進講。不過數日。去年春夏日講止得三次秋冬經筵止得一次。校之初政。似有不同。臣等竊聞人君之心、必有所繫、不繫於此、必繫於彼、正士既疏則邪說得以乘間而入。向來頗聞有以修齋設醮燒丹煉藥之說進者。夫齋醮之事。乃異端惑世求利之術。聖王之所必禁。宋徽宗崇信道流。科儀符錄。一時最盛。及金兵圍城。方士郭京猶誑稱作法。卒使乘輿播遷。社稷失守。求福未得。反以召禍。今內庭禁地。修建不時。賞賚無筭。黜退道官。復昇真人、賜以玉帶 恩寵服色。過於公卿。遠近傳聞。無不駭異。至若燒煉之事。其害尤慘前代多有此禍可為鑒戒葢金石之藥性多酷烈一人腸腑為禍百端唐憲宗藥發政疾。遂隕其身。雖杖殺柳泌。何救於事。惟漢武帝始雖迷惑。終知悔悟。謂天下豈有仙人。盡妖妄耳。於是文成五利之徒。相繼誅死。故雖海內虛耗。亦以壽終。今龍虎山上清宮神樂觀祖師殿及內府番經厂?敝。皆焚燬無遺。如神有靈何不自保天厭其偽。亦巳甚明。况依方而煉。計日而待。所成者何丹。所騐者何藥。如其無效。則 聖明所照。亦可以洞悟矣。若親儒臣。明正道。行善政。自足以感召嘉祥。培益 聖壽。永享和平之福。何假於彼異端之說哉且自古姦臣妄人。蠱惑君心。以自肆其欲者。必以太平無事為言。禍患一來。悔之無及。唐相李絳有言。憂先於事。可以無憂。事至而憂。無益於事。今承平日久。溺於宴安。自目前觀之。似乎無事。然工役繁興。科派重疊。財穀耗竭。兵馬疲敝。生民困窮。日甚一日。愁嘆之聲。上干和氣。熒惑失度。太陽無光。天鳴地震。草木妖異。四方奏報。殆無虛月。將然之患。誠為可憂。 陛下深居九重、言路之臣、皆畏罪隱默、臣等若復不言、肯誰為 陛下言者、伏願 陛下嚴早朝之節、復奏事之期、勤講學之功、優接下之禮、遠邪佞之人、斥誣罔之說、則 聖德日新 聖政日理、億萬年太平之業、可保無虞矣

  ○止崇王朝見疏 【 親王朝見】

  今日早、司禮監太監韋泰、傳諭 聖意、以 聖慈仁壽太皇太后、思念崇王、欲令入朝、命臣等查照襄王入朝事例、臣等仰惟太皇太后之聖慈 皇上之聖孝、皆天理人情之至也、但分藩建、自有成規、奉旨入朝。原非常例。景帝時襄王具疏欲加厚南內後英廟特詔工入朝以敘親親非常例也襄王之朝。乃在英宗皇帝復位之後。與今日事體不同。 憲宗皇帝聖孝純篤。所以奉養 太皇太后者。無所不至。而臨御二十餘年。亦未聞崇王等入朝。葢以母子之情。一時之私朝廷之計。天下之公故寧咈私情。而存大計。此誠 聖子神孫萬世所當法也。况今國用繁重。府庫未充。天災流行。民力巳竭。山東河南一帶。霜雹交作。春田告荒。而二三年間。親王之國。朝廷篤念親親、恩禮加厚。船隻車輛。倍於往時。加以輔導非人。罔知約束。需求財物。夾帶私鹽。所過地方。貽害非細官吏惶懼。人民怨嗟。益王之國。又在八月。往來供億何以堪之又况今年當天下朝覲之期。各處王府具奏入朝。俱蒙 皇上賜書諭止。若此端一開各府親王無不歆動爭相陳乞朝廷雖欲止之。恐亦難分彼此縱能止其入朝未免曲加賞賚以慰其心費用不貲。事體無益。不可不深思而預處也伏望 皇上益積孝誠。婉容陳說。如 太皇太后聖情切至。特遣內臣量齎賞賜。遠加慰問。則 皇上睦族之仁。與朝廷定分之禮。兩盡而無遺矣。臣等惓惓為社稷生靈至計偶有所見、不敢不盡伏乞聖明裁處

  ○論占城安南事宜疏 【 占城】

  占城國乞差大臣往本國、將安南所侵境土、盡數退還、各衙門兩次會議皆以為不必請勑、續該司禮監傳示 聖意、欲准差官往諭臣等仰見 皇上一視同仁之心、不以夷夏而有間也、但臣等竊以事理揆之、春秋傳有曰、王者不治夷狄、葢馭夷之法、與治內不同、安南雖奉正朔。修職貢。終是外夷。恃險負固。違越侵犯之事。往往有之。累朝 列聖。大度兼包。不以為意若占城者尤小而疏臣等伏覩 皇明祖訓有曰、占城諸國來朝貢時、內帶行商、多行譎詐、故沮之自洪武八年、沮至洪武十二年、方乃得止、後於成化七年、為安南所侵累來奏訴 憲宗皇帝屢勑總鎮兩廣都御史、為之區處、而安南上奏彊辯、謂巳還其侵地、實未嘗輸情伏罪、今若降勑遣官遠至其國。徒掉口舌。難施威力。海島茫茫。無從勘驗。彼豈能翻然改悔。事体如此亦所當慮然朝廷何事欲遣使必是內臣有好大喜功者主之耳舉數十年之利。一旦棄之。小必掩過飾非。大或執迷抗令則使臣無以復命于朝邊將無以揚威于外致虧國體。貽患地方。當此之時。何以為處若置而不問。則損威愈多。若問罪興師。則後患愈大。臣等又覩 祖訓有曰、四方諸夷、皆限山隔海、僻在一偶得其地、不足以供給、得其民、不足以使令、若其自不揣量、來撓我邊、則彼為不祥、彼既不為中國患、而我興兵輕伐、亦不祥也吾恐後世子孫、倚中國富強、貪一時戰功、無故興兵、致傷人命、切記不可、大哉 聖言誠萬世如見之論也、况今國計之虛實何如。兵馬之強弱何如。而欲廢之貲之財。涉不毛之地。為無益之舉。尤不可也。且哈密為土魯番所奪。二三十年間。命官遣將。隨服隨奪。至今未寧。及各處土官互相讐殺亦不能槩以王法為斷葢夷狄相攻。乃其常性。今占城名號如故。朝貢如故。境土侵奪。有無誠偽尚未可知情雖可矜理難盡許得令有司行文諭之足矣。何必上厪 聖慮。特為遣官。况朝廷大事。未有不詢於羣臣者。令眾口一詞。以為未可但其所言不過據理而於利害得失之際尚恐文移傳播外國不敢盡言臣等居密勿之地。膺腹心之託。若不為 皇上言之。萬一事有乖張。死莫能贖。所以不避煩瀆者。實為 皇上計為宗社生民計。非敢苟同於眾也。如時勢可為。事理無害。臣等自當贊 皇上行之。何敢故為此逆耳之言哉

  ○論三清樂章疏 【 樂章】

  近司禮監傳示 聖諭逓出祭三清樂章、令臣等改補進呈。臣等謹按天子祀天地、天者至尊無對、盡天下之物、不足以報其德、惟誠意可以格之故禮以少為貴。物以簡為誠。祭不過南郊。時不過孟春。牲不過一牛。葢祭非不欲頻。頻則反瀆。物非不欲豐。豐則反褻。書曰黷于祭祀。時謂非欽。禮煩則亂。事神則難。正此謂也。漢祀五帝。儒者尚非之。以為天止一天豈有五帝。况三清者乃道家邪妄之說。謂一天之上。有三夫帝。至以周時柱下史李耳當之是以人鬼而加于大之上理之所必無者也若夫樂器之清濁。樂音之高下。有制度。有節奏。毫釐之際。不容少差。差則反以召禍。况製為時俗詞曲。以享神明。褻瀆尤甚。以此獲福。又豈有是理哉。我朝 天地合祭。祭用正月。皆 太祖所親定。樂器樂章。皆 太祖所親製。足以傳之萬世。當此之時。豈有三清之祭。俗曲之音。今所逓出樂章。雖云出乎永樂大典。葢是書之作。傅采兼收。欲以盡天下之事。初未聞以此施之朝廷見諸行事。以為後世法也 陛下純誠至孝。嗣統守成。一似太祖為法。以上追二帝三王之盛不宜黷禮事 天。臣等讀儒書窮聖道、道家邪妄之說、未嘗究心、至於鄙褻詞曲、尤所不習、不當以非道事 陛下所以連日憂惶、不敢奉命者、實不願 陛下此舉也且古之帝王。必資輔弼以成治化、舜大聖也、其命禹之辭曰、予違汝弼、汝無面從、伊尹之告太甲曰、有言逆于汝心、必求諸道、葢惟恐臣之不盡言也、仰惟 祖宗所以置文淵閣、簡命學士居之者、實欲其謀議政事、論講經史、培養本原、弼正闕失、非欲其阿諛順??月惟其言而莫之違也、臣等待罪此地積歲累時、今經筵早休。日講久曠。異端邪說得以乘間而入。此皆臣等講讀不勤。輔導無狀。不能事事規正。以啟 陛下之聖心。保陛下之初政。憂愧之至。無以自容。近數月來凡奉中旨處分。其合理者自當仰承德意。不敢違越。間于民情有干。治體相礙。亦不敢苟且應命。以誤 陛下。未免封還執奏。至再至三。迹似違忤。情實忠愛。似此者多。伏願 陛下垂日月之明、廓天地之量、俯加鑒察、曲賜依從、臣等益當勉策駑鈍、庶幾少有裨益、非但樂章一事而巳

  皇明經世文編卷之六十五終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Powered by 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