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黑学

作者:李宗吾

文字大小调整:


黑脸无情,拒绝有术
对于那些绝对不能办的事,必须斩钉截铁地予以回绝,而拒绝的方法则有多种:
一、直面拒绝术
办事都要讲究原则,不符合原则的事儿坚决不能办。如果某人向你提出的要求是不符合原则的,你就不答应给办,这就叫坚持原则。不论什么样的关系,该拒绝的一定要拒绝。
二、委婉拒绝术
本法是希望对方知难而退。著名作家钱钟书在电话里对想拜访他的英国女士说:“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又何必认识那个下蛋的母鸡呢?”
三、转移拒绝术
转移重心,改变话头是拒绝的一种艺术。历史上著名的顾左右而言它,就是转移拒绝术的体现。
四、补偿拒绝术
对一些要求拒绝后,可适当予以补偿。别人所托之事千奇百怪,对于违背原则之事,应在讲明道理之后,帮助他想一些别的方法作为替补。因为一般的人都有一种补偿心理,如果你想的办法不很理想,但你已经尽力了,对方的情感便得到了满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失望感;如果你的办法帮助别人圆满解决了问题,那别人会更满意。
五、打断拒绝术
有位主管,当她不想听人唆,或想拒绝那登门拜访的推销员,便在对方正说得津津有味时,她很有礼貌地说:“对不起,我去一下卫生间。”如此两三次以后,对方哪有“口味”再讲下去?
加外运用下列词语,也可使对方知难而退。
1.切断对方话题:“啊!是什么?”、“请再说一次!”、“请等一等!”……
2.转换对方话题:“是那样吗?”、“话可不能这么说……”、“难道没有例外?”、“有时候……”
人与人之间,如果用上敬语的话,那就疏远了。
六、模糊拒绝术
生活中大家可能都有这样的经历:当你提出某种要求时,对方既不马上反对,也不立即赞同,而是耐心细致地与你谈些与主题有关但又模模糊糊的问题,整个谈话像笼在烟雾之中,最后你都不明白自己是怎样被拒绝的。这一计谋,称之为“模糊拒绝术”。
1864年,在日本的德川幕府时代。西方列强瓜分中国之后,又对日本虎视眈眈,他们用武力要挟日本签订割让日本彦岛的条约。日本方面派高杉普作为谈判代表。高杉普作曾到过中国,亲眼见到中国国土被列强割据的惨状。因此,为了国家的安危,他决心尽自己的能力与列强在谈判桌上周旋。在签字仪式上,他为了拖延时间,便滔滔不绝地说:“我日本国,自从天照大神以来,就……”把日本的历史一一述说出来。历史文字一般艰深难懂,假若再译成其他语言,则更要费时费力。因此高杉普作的这一做法,使翻译大为头痛,很多地方不知如何用英语表达。而西方列强代表听得更是云山雾罩。谈判无法最终分出谁胜谁负,据说签字之事就不了了之了,日本国土得以保全。
高杉普作可谓是将拒绝的计谋发展到了很高的程度,在国家安危受到威胁时,机智镇定地用“模糊拒绝法”挽救了国家。
七、折中拒绝术
有些缺乏交际经验的领导,往往习惯于运用单向思维来考虑和处理同事提出的要求,因此,尽管有时候他们做出的决定是正确的,但却引起了同事的反感。在交往中,他们忘记一条基本原则:同级相处,并不单纯为了追求“正确”,更多的时候,应该在追求“正确”的同时,兼顾“合作”和“情面”。譬如,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常常可以听到同事之间进行类似的对话:
李主任:“明天您能抽两个人,帮我们科室核对一下生产成本吗?”
张科长:“不行,我这儿实在抽不出人来了。真对不起。”
从这段对话我们可以看出,尽管张科长做出的决定可能是正确的,他也很注意交谈的方式,十分礼貌地回绝了同级的请求,但是却仍然引起了李主任的不快和反感。究其原因,显然并不在于他的交谈方式是否得当,而在于他纯粹采用了单向思维的方式,直接地在“行”与“不行”之间进行抉择。这样做,势必使自己在处理与同事的关系时,回旋的余地很小,也很难做到既追求“正确”,又兼顾“合作”与“情面”。在这种时候,倘若换用多向思维来考虑和处理同事的要求,其结果就会大不一样。张科长完全可以在下列几种方式中,任选一种方式,来巧妙地回答李主任:
1.折中方式(满足对方):“好,我设法抽一个人给您,另一个人请您向别的科室求援,行吗?真对不起。”
2.缓解方式(逐步满足对方):“我可以抽两个人给您,不过得过几天。如果您急等着用,我明天先给您一个人,过五天再给您另一个人,行吗?真对不起。”
.讨厌的人自动离开,不妨就多用用这些词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