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黑学

作者:李宗吾

文字大小调整:


日后人们才知道,当时一篇被巨人广为散发的为保健品“鲨鱼软骨”而作的宣传文案《鲨鱼不患癌》,其署名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袁彬博士,而实际上却是出自一个对保健品一无所知的外语系学生之手。其他的保健品文案甚至病例等等,也大多由名牌高校新闻或中文系的才子才女们杜撰而成。史玉柱想要“请人民作证”的保健品战役的中坚力量其实不是科研人员,而是一些靠想像力和文字功底吃饭的书生。
市场停滞,而巨人大厦每天都要靠大笔的资金填下去才能继续长起来,多线开战的恶果终于显露出来。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史玉柱只好走出一步下策之棋,他不断地抽调保健品公司的流动资金填补到巨人大厦的建设中。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最终造成了各个战场的捉襟见肘、顾此失彼。
三、军团解体
1996年9月,耗尽巨人集团精血的巨人大厦完成地下工程,开始浮出地面。也就在这时,巨人集团的财务危机全面爆发了。
在当时,很多知情的人已经看到了巨人集团的危机。可是谁也没有想到,危机会爆发得那么突然和猛烈。
从10月开始,位于珠海市香洲工业区第九厂房的巨人集团总部热闹起来,一些买了巨人大厦楼花的债权人开始依照当初的合同来向巨人集团要房子,可是他们看到的却是一片刚刚露出地表的工程,而且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巨人集团可能已经失去了继续建设大厦的能力。这一吓人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像台风一样席卷了珠海市的每一个角落。那些用辛苦赚来的血汗钱买了大厦楼花、原本梦想着赚上一笔的中小债主再也耐不住了。一拨一拨的人群拥进了巨人集团。
由于缺乏危机处理能力,巨人集团仅仅委派了律师与债权人和记者周旋,巨人与媒体的关系迅速恶化。种种原本在地下流传的江湖流言迅速地在媒体上被一一放大曝光:
巨人集团的资产已经被法院查封,总裁史玉柱称已没有资产可被查封了;
巨人集团总部员工已三个月未发工资,员工到有关部门静坐并申请游行;
巨人集团一位副总裁及七位分公司经理携巨款潜逃;
史玉柱沉痛承认在保健品开发上交了上亿元的学费……
在那些风腥雨恶的日子里,史玉柱一直躲在巨人集团总部四层的总裁办公室里,那是一间300平方米的大办公区,史玉柱将办公室、书房、卧室、会议室、秘书室集于一体,构成了一个封闭的史氏空间。当危机全面爆发的时候,史玉柱就躲在这个孤岛上,拉下所有帷幕,拒绝与任何外界接触,整日在不见一丝阳光的大房子里孤寂地枯坐。
一向不善交际的史玉柱似乎没有什么知心朋友,即便是在辉煌的鼎盛期,他也不太善于与外界交往。每当要做一次重大决策,他都喜欢把自己关起来,在屋里来回踱步、苦思冥想。久而久之,大办公区的地毯已凹凸不平,显得坑坑洼洼。
史玉柱把自己在孤岛上关了数十日。就在这些日子里,新闻媒体对巨人事件进行了高密集的轰炸,企业形象支离破碎。可是,史玉柱却始终没有跟媒体、社会进行过哪怕一次认真、知心的对话。他异常平静地对仅有的几位对他和巨人还抱一丝希望的部下说,我们不必主动去找任何一位记者,我们的名声已经这样糟了,坏到了不能再坏的地步,还能怎样?就这样,史玉柱轻易地放弃了最后一次获取同情和救援的机会。
当时的巨人集团除了巨人大厦没有别的固定资产,公司在全国各地的市场营销还在运转,估计各销售商欠巨人集团的钱有三亿元左右,史玉柱自己估算属于良性债权的至少有1.2亿元。可是由于不久后集团的整体崩盘,就是这1.2亿元绝大多数也没有收回来,在某种意义上,正是史玉柱那种缺乏沟通的个性在关键时刻最终葬送了巨人集团。巨人晚期曾出任常务副总裁的王建曾评价史玉柱说,他最大的缺点是清高,最大的弱项是不善与人交往,最大的局限是零负债理论。
在这一过程中,庞大的“巨人军团”分崩瓦解。
巨人解体后,史玉柱一夜之间身无分文,他惶惶然离开珠海这块伤心地,大江南北四处游荡,有一年还去了青藏高原,他突发奇想,去爬珠穆朗玛峰。在6000米处,他和三个同伴在冰川中迷了路,他的氧气也吸完了,天眼看要暗下来,非常恐怖,史玉柱对同伴说,你们走吧,我走不动了。好在同伴不愿丢下他,在50米远的地方找到一条路,总算死里逃生。这次珠峰探险,在史玉柱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下山后,他辗转来到南京,并最终安定下来,决心重新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