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黑学

作者:李宗吾

文字大小调整:


财富人人都爱,但发财的途径却不相同。企业的发展要以人为本,只有上下同心,广结人缘,才能财源广进,无往不胜。施以仁慈,以德报怨,是赢得顾客的良招。
企业发展,以人为本
当经济不景气或公司经营出现了困难,大量裁员是许多企业常用的做法,但这种被称为“减量经营”的方法并不是每个企业克服困境的惟一办法。松下先生就十分反对采用这种方法。
有人说,松下先生确实是一个天生的人道主义者,他那种重视人类的心意和尊重人类的精神,全部表现在一贯的人事政策上。一般来说,担当公司领导职务的企业家,自然希望公司愈来愈好,为了公司的发展,就要在人事政策上下功夫。因为公司的繁荣和人才的培育是不可分的,所以为了衡量每个员工的能力和向心力,企业就必须采取各种方法和手段。松下先生也同样是为了使公司更好而培育人才,但他最先想到的是,为了这个职员本身的前途,必须将他的能力发挥出来。
从松下公司采取的人才措施和方法的表象上看来,或许没有什么不同,但每个公司的主管对人基本上是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员工是相当敏感的,因此,在人才的培育上是有重大的影响的。
我们也常可见到一些公司总裁,虽然嘴里说“人是最重要的”,但一遇到公司的员工过多,就以不尊敬的态度去对待他们;相反的,要是遇到员工不足,就把那些仅有的员工捧上天,深怕他们辞职不干,不敢施以严格的训练。因此,他们就不会考虑这个员工本身的前途,更不会去引导他发挥自己的能力,而松下幸之助则恰恰相反。
在企业界,“减量经营”这句话是用来代替过去的高度成长经济的。裁减多余的人员,维持适当的规模,确实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所谓的经营之道。但是,身为公司的总裁,对随意解雇员工,或制定裁员政策,如果一点儿也不会感到痛心,真令人怀疑这个企业是否能成功地培育人才。
在经济景气的时候,大量雇用员工;经济不景气的时候,便予以解雇,这在资本主义经济里,或许是理所当然的事,但这种作风,却无法培育出像松下电器公司所要求的:员工和公司要成为一体,并且各同事之间都要有集体荣誉感。如果公司方面只考虑公司的利益和方便,而不顾员工的想法,甚至觉得牺牲他们都可以,那么员工方面当然也不会存有和公司共存亡的想法,更不会认真工作。
松下先生一向有“企业的最大财产就是人”的信念,并且正因为认为员工是财产,所以不可以随便裁减。
从另一个角度讲,松下先生的“企业的最大财产就是人”的理念正是来源于他那种“万事拜托”的感恩心态。可以说,注重情感投入正是松下幸之助经营成功的重要因素。
万事拜托,学会感恩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注重情感投入而获得成功的例子层出不穷,松下先生依靠“万事拜托”的感恩心态,使自己的公司由几十个人发展到闻名全球的“松下帝国”,就是其中的一例。
松下先生那种“万事拜托”的感恩心态具有很大的力量,这种领导艺术和管理艺术的实质就在于它确立了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管理者与员工之间健康、和谐的关系,确立了企业及其未来与每个员工之间生死攸关的关系。松下认为,企业犹如一个大家庭,它的兴衰荣辱与其中每个成员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企业成功了,固然有领导者和管理者的功劳,但也有普通员工的汗水和心血。作为一名优秀的领导者和企业家,必须具有对下属和员工的感恩心理,真心地感激自己的下属和员工:没有他们,就没有自己的成功。只有这样,才能把下属和员工维系在企业这个大家庭之中,同呼吸、共命运,为企业的兴旺发达赴汤蹈火。松下先生对下属和员工不是以居高临下的心态去发号施令,而是以“请”的心态,以“万事拜托”的心态,去与下属和员工相处,使下属和员工们感到,公司就是自己的家,自己是公司的主人。这样下属和员工才能把自己的全部智慧和力量献给公司。
现在,有的企业经营者把自己看成高人一等,居高临下,发号施令,这是严重存在于我国各类管理干部中的一种不良倾向。特别是,由于中国是个封建宗法权力制度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国家,官贵民贱、官尊民卑、惟上是从的观念根深蒂固。受这种权力本位观念的影响,人们往往形成这样的一种习惯定势:领导就是比一般人高一等,作为领导者就是向下级发号施令,而下级则必须服从命令;如果有了成绩自然要归功于领导,与下属无关或者关系不大;一些领导者对下属或员工只是“命令”,而很少用“请”字,认为下属和员工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根本不需要什么“感恩心态”;一些领导者很少深入到员工中间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与他们进行情感上的交流与沟通。因此,在许多企业和单位,领导者与下属及员工之间没有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关系,下属的积极性也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员工也没有将自己的命运与企业(单位)的命运维系在一起,领导者、管理者与员工之间也没有形成同舟共济的良好关系,这样的企业一旦遇到金融危机,就会树倒猢狲散,成为一盘散沙,这是每一个企业家都应该警惕的。
可见,感恩心态、情感投入,也是领导者成功的不可缺少的秘诀之一。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钱财,每个人都需要,每个人也都希望拥有。发财致富,无可非议,应记住:“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但有些人却老认为:马无夜草不肥,人无外财不富。于是不择手段,谋财害命,损他人,损国家,取不义之财。这种小人见利忘义,其手法不外乎如下几种:
一、宰
从“宰客”的对象上看,除了“宰生”、“宰公”外,“宰熟”现象也屡见不鲜。从“宰客”实施的地点看,暴利往往集中在歌舞厅、大酒店和精品屋。
1.歌舞厅:潇洒一刻值千金。南京某KTV舞场,每小时包厢费达到1500元。某日,一大款在该舞场消费,付了包厢费、XO开瓶费、点歌费等,一次消费就达近万元。很多文化消费场所的老板想方设法收取各种费用,如设立颇有争议的跪式服务,甚至出现了严重扰乱社会治安的“三陪”现象。
2.大酒店:觥筹交错好气派。忽如一夜春风来,豪华酒店到处开。于是,古老的中华“酒文化”被扭曲了。随着觥筹交错的碰杯声,在酒精的作用下,账单无需过目就会有人慷慨解囊。广东两名游客去桂林一酒吧消费,被老板强行索要酒水费2150元。游客最后告到工商部门,经核实其实际消费仅50元。
3.精品屋:敢问大门为谁开?有一位消费者在一家时装店花3000元买了一套时装,过了几天,在另一家商店,看到同样品牌、同样面料、同样款式的时装,价格只有1200元,于是他为了这枉花的1800元进行了投诉,结果商店以“定价自主,明码标价”为由,将他挡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