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目录:河神鬼水怪谈 作者:天下霸唱
一
人们都说李大愣是虎相,大脑袋肉鼻子,铜铃似的一对圆眼,像只老虎,丁卯是龙相,小伙子精明干练,身子板儿鞭实,走路呼呼带风,拿起腿跑上二十里地,停下脚步气不长出面不改色,⒌㈨⒉这一龙一虎要辅佐着河神郭得友,什么话让人传多了,都免不了添油加醋和过份夸大,可也说明这哥儿仨当年总在一块,到魏家坟捉拿河妖连化青,少了谁也不行。
金尾蜈蚣这条风水脉,是老年间的枯河沟子,一头在李善人公园,一头在魏家坟,近百年来,枯河沟子早已不复存在,只有会看风水的先生才能从中看出形势,郭师傅带着丁卯和李大愣,根据张半仙的指点,到城南魏家坟路口石碑周围找寻连化青的下落,一早起来,天热得好像下火,穿着鞋走在马路上都觉得烫脚,眼前灰黄一片,地下是雾,天上是云,浓云薄雾,天地间灰蒙蒙黄腾腾连成了一片,一群接一群的大蜻蜓擦着地皮乱飞。
似乎是要下大雨的兆头,他们仨到城根底下碰头,看街上行人稀少,像这种要下大雨的日子,人们很少出门,尤其是卖苦力的穷人,天热干活儿累,满身出汗,心里有火,汗毛孔全张着,让大雨淋到,激这一下,至少半个月高烧不退,你一天不干活儿,全家大人孩子就一天没嚼谷,十天半个月可歇不起,况且生病吃不起药,只能在家硬抗着,抗过去也得落下病根,如若病得厉害,说不定当天就一命呜呼,一领草席子裹起来,埋到乱死岗去喂野狗,家里干活儿挣钱的顶梁柱一死,这一家人便也散了。
郭师傅他们三个人全是光棍,也不做苦力,倒不在乎这个,眼见天色不好,心里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去魏家坟,捉到连化青就能审出三岔河口沉尸案的详情,不管那具女尸是不是当年离家出走的石家小姐,都要给石家一个交代,此事该当尽早了结,用丁卯的话来说,拿住连化青,不仅传名积德,还有一份犒赏,他们也是把事情想得简单了,先在城根儿底下吃了套煎饼果子,然后直奔魏家坟。
魏家坟又叫魏家瓦房,临近南洼,通着电道,电道就是马路,以前东北天津北平有这种叫法,听着很怪,好好的马路不叫马路,怎么叫电道?道路通着电,人走到上面还不得过电?在以前那个年代,老百姓对电的理解,只有一个字——快,电报电车电话,凡是跟电有关的速度都快,电道是铺好的板油马路,走车走人快捷稳当,所以人们就管马路叫电道,往南走不到洼地,是两条电道纵横交叉的大十字路口,老天津卫都知道这路口闹鬼,邪行的厉害。
若从正上方俯瞰,十字路东南是魏家坟那片平房瓦屋,魏家坟改成魏家瓦房以来,住户全是贫民百姓,去年一场大水,这片房屋塌了不少,砸死了七八口人,住在魏家瓦房的人们全当了难民,然后便没什么人住了,不通水电,等着拆除,跟魏家瓦房隔着一条大马路,十字路口的西南方向,是座烟草工厂,有名的哈德门香烟厂,民国初年,英美烟公司忽悠农民种美国烟,种子和种植技术免费提供,手把手的交你怎么种,种好了烟草公司高价收购,还有比这好的事吗?说得简直是天花乱坠,总之如何如何之好,掰开揉碎告诉大伙:“种庄稼只是维持个温饱,想发财你就得种烟草。”乡下农民有很多人上当,要了烟籽回去种,只种还不行,收了烟叶必须烘干,这成本可也不小,烟农们四处借贷,自己买来炭,鬼不语,把烟叶烘好了,到日子送至英美烟公司,才发现收购价格不及付出成本的十分之一,不卖给烟草公司又没别的地方收,乡下人以种地为生,全家人一整年都指望这份收入过活,不料比预期的价格差了十倍,这就叫逼死人不偿命啊,以往赶上收烟的时候,经常看烟草长门口挂着死尸,那些人实在没活路了,只好在路边拿麻绳上吊。
那几年为此而死的人着实不少,有传言说魏家瓦房下埋着吊死鬼,吊死鬼要拿替身,所以这路口经常有人上吊,不知道是否可信,总之这条路含恨屈死的孤魂野鬼很多,也是风水不好,时不时的出事。
二
后来烟草厂搬到了河东大王庄,魏家瓦房旁边烟草厂这块地跟着荒了,临着马路的几座楼,曾经是烟厂的办公楼和宿舍楼,后来几此易主,居着皆不得安宁,空楼荒废至今,过了魏家坟和烟草厂往南,属于南洼,有大片的芦苇荡子,再远处全是庄稼地。
十字路口的横道以北,也有些偏僻,先是一大片臭水泥潭,再往北离城区渐近,住家和民房就逐渐多了,十字路口当中那块大石碑,据说是用来挡住南洼的煞气,同时把魏家坟和烟草厂的死鬼全挡住了,并且也拿尽了金尾蜈蚣的风水,这石碑的年头可不短了,不知道是哪朝哪代所留,底下驮碑的石兽,脑袋断掉了只剩半截,碑文模糊不可辨认,碑文的内容也早已失传,修路的时候想动,怎知一动这石碑就变天,这个活儿谁都不敢干了,推来推去,这么多年一直没动,不当不正的留在十字路口,过往都要绕着它走,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块纪念碑。
郭师傅他们三个人,平时很少到这边来,但大路都认识,别钻进魏家坟那蜘蛛网般的小胡同便好说,到十字路口的时候快中午了,灰蒙蒙的天彻底阴了下来,他们在路边看看四周,马路上并非没有行人,毕竟是白天,三三两两有过往的路人,大多是些菜贩子,天不亮赶着大车从郊区进城,到早市上把成筐的豆角萝卜论斤吆喝出去,不到晌午就基本卖完了,此时开始陆续往家走,路口靠近烟草厂那边有个馄饨挑儿,担挑子卖馄饨的是个老头,带个八九岁的小女孩,大概是爷孙两个,老头拿扁担挑个小炉,到路边摆几张小板凳,卖馄饨和烧饼,那些卖完菜往家走的乡民,如果当天收入不错,路过这往往会喝碗馄饨垫补一口,看样子爷孙俩这副馄饨挑专做这些人的生意,摆的是常摊儿,可当天要下大雨了,买卖不好,摊子上没有吃馄饨的主顾,平时白天这路边也有几个做小买卖的,石碑南边人少,好在没有巡警来管,不过收的都很早,天黑之后可没人敢来。
哥儿仨在路口附近转了一圈,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这么闷热的天气,往石碑南边一走,竟觉得有些阴森,魏家坟这边的平房大多空着,有的房子上了锁,有的连锁都没有,因为四壁空空,没有怕偷的东西,石碑跟前也看过了,拿脚踩了个遍,下面全是实地,其次就是石碑西南角烟草厂的水泥楼,这时到饭点肚子也饿了,看路旁的馄饨挑,便过去喝碗馄饨吃几个烧饼当午饭,卖馄饨的那个老头,身材高大,下颌留着发黄的胡须,收拾的利利索索,可总是沉着个脸,见来了主顾,欠身起来招呼,那也看不见半点笑容。老头让小女孩给这三个人拿板凳,这小女孩长得乖巧,手脚勤快挺招人喜欢,很奇怪的是,这爷孙两个脸色发白,冰冷苍白中又带着些高深,让人觉得有几分可怕。
三
哥儿仨坐下,郭师傅问卖馄饨的老头说:“老爷子,馄饨怎么卖?”卖馄饨的老头说:“馄饨现包现煮,两个大子儿一碗。”李大愣问:“馄饨汤要钱吗?”老头说:“汤不要钱,可你得买了馄饨才能喝汤。”郭师傅说:“劳驾,您给我们来三碗馄饨十个烧饼。”老头答应一声,烧沸锅里的水,准备往里头下馄饨,馄饨全是那小女孩现包的,小女孩手底下很熟练,馄饨包得飞快。郭师傅问卖馄饨的老头:“是您孙女?”老头一边忙活一边答话:“啊,我孙女,从小爹妈没了,这些年我们爷俩就摆这么个馄饨挑子为生。”郭师傅点点头:“孩子可怜,看着也懂事,给您帮了不少的忙吧?”老头说:“可不,平时就我一个人还真忙不过来……”说话这么会儿功夫,那馄饨也包好了,放到滚开的汤锅里一汆就得了。老头把馄饨从锅里捞出来,一碗一碗的盛好了,点几滴香油,放点香菜葱花,分别递给这哥儿仨,他说:“趁热吃吧,眼瞅着要变天了,等吃完了馄饨,你们快回去,我们爷俩也要收挑子了,万一犯了天气,可不是闹着玩的。”
郭师傅他们不在乎下雨,又没干体力活儿,不怕让大雨淋了,如果遇上暴雨或是雹子,周围还有这么多空房破屋可以躲避,因此没拿老头的话当回事儿。李大愣充明白说:“瞧着吧,这场大雨不憋到天快黑的时候下不起来。”卖馄饨的老头摇头说:“先起了灰雾,什么时候来天气可说不准,听我的,吃碗馄饨赶快回家去避一避。”丁卯听卖馄饨老头话里话外的意思不对,奇道:“怪了,您怎么知道我们不是在这住的?”卖馄饨的老头说:“你们要在这住才真是怪了,这是人住的地方吗?”丁卯说:“这么多房子,不是人住的还是鬼住的?”卖馄饨老头说:“后生,我在这路口卖了这么多年馄饨,这地方住着什么我可比你清楚多了,反正你们仨准不是住在这附近,你们快吃馄饨吧,趁热,放凉了不好吃了。”
哥儿仨一想也是,别跟这卖馄饨的抬杠,这老头的馄饨挑子常年摆在路口,看我们面生,所以知道我们不是在附近住的人。想到这,不再乱琢磨了,闻着馄饨可真香,肚子早打鼓儿了,端起碗吹吹热气,拿勺往嘴里送,送到嘴里一尝,三个人立时呆住了,这是什么馄饨?
四
馄饨这东西谁都吃过,最便宜的要属街边馄饨挑子,以前也叫汤饼挑子,清汤寡水,馄饨馅儿小得几乎找不着,两三个大子儿一碗,稍好些的在早点铺子里卖,城里城外随处可见,再高档的是饭庄里做的馄饨,有钱人吃完酒席,再来上这么一碗小馄饨,当成饭后的点心,那种馄饨的面皮和馅料就比较讲究了,做面皮的面粉里加鸡蛋,馅料三鲜虾仁草菇之类的都有。
郭师傅他们仨穷是穷,缺钱可不缺嘴,经常给人家帮衬白事混吃喝,可这辈子没吃过这么好吃的馄饨,一吃全惊了,想不到路边这么个不起眼的馄饨挑子,这馅儿这面皮儿,还有这口汤,简直没挑儿了,仔细看馄饨本身没有出奇的地方,估计是老汤,卖汤食的要是能有一锅祖传的老汤,那味道可就不一般了,三个人心里这么想,嘴上光顾着吃,险些连自己舌头也给嚼了,顷刻间馄饨下肚吃了个碗底朝天。
眼看着黑云压顶,天色变得更暗了,马路上的行人们,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脚步,卖馄饨的老头带着孙女,也已经收拾东西要回去了,可他们哥儿仨没吃够,死活要再买几碗馄饨吃,老头很为难,看意思是怕遇上大雨,想赶紧回家,奈何这三个人非要吃,走不起身,不得不停在路边给他们烧汤煮馄饨。郭师傅说:“您这老汤馄饨的味道这么好,为什么不去城里卖?”卖馄饨老头说:“城里人多,地面儿上管得严,咱馄饨挑子是小买卖,插不进去,不得以,才到魏家坟路口摆摊,这地方偏僻,主顾本来就不多,不敢不用心啊。”郭师傅说:“噢,那您在这条路上摆馄饨挑子的时间可不短了?”卖馄饨老头忙着烧汤锅,头也不抬地应了一句:“有些年头了,你呀,别多问了,再吃一碗馄饨赶紧家走,我这是为你好。”
郭师傅心想不能不问,难得碰上这么一位,这老头在魏家坟路边摆馄饨挑子好多年了,对这一带很熟悉,我们大老远跑到这,可不是为了吃碗馄饨,他觉得魏家坟烟草厂靠近十字路口的那栋楼房,是石碑附近最容易藏人的地方,干脆跟卖馄饨老头打听打听,可开口总要有个因由,他没话找话地问:“您住哪啊?”卖馄饨老头往路口北边指了一下,只说了两个字:“不远。”
郭师傅心说:“这话简直跟没说一样,不远是多远?”又问:“怎么不到马路对租间平房,在路边摆馄饨挑子可近多了。”卖馄饨老头说:“不敢住,魏家坟这片平房以前住户是不少,可听说南洼风水一直不好,因为老年间是块坟地,去年发大水淹过一回,从那开始就没什么人住了。”
此时那个小女孩把剩下的面皮和馅料全包了馄饨,剩下这点东西不多,却也包出了四五碗馄饨。卖馄饨老头说:“是多是少就这些了,本来想留着我们爷俩自己吃的,既然都包出来了,就算你们三碗的钱,吃完了赶紧家走吧。”郭师傅说:“谢您了,再跟您打听一件事,魏家坟马路对面的烟草厂,也就是路口西南角这座水泥楼,如今还住着人吗?”卖馄饨老头闻言脸色稍变,说道:“没住着什么人,那是处闹鬼的凶宅。”
郭师傅他们三个人,一上午把石碑周围转遍了,唯有这座水泥楼还没进去过,马路西面是废弃的烟草厂,路边有几座破败的水泥楼,当年是工厂的宿舍,离石碑最近那座楼盖得最好,二层楼带地下室的老式建筑,曾是英美烟草公司的分部,外檐是大块蘑菇石墙面,透着份厚重与沉稳的气势,比魏家坟贫民百姓住的平房瓦屋要坚固气派多了,但门窗紧闭,屋顶长出了蒿草,显然有很段时间无人居住了,听卖馄饨老头说这楼里闹鬼,说话时的模样语气也不像有意吓唬人,郭师傅借机问卖馄饨老头:“鬼楼?里面没住人?”
卖馄饨老头说:“据说这栋楼不干净,下边有老坟,转了好几次主家,哪家也住不安稳,都说闹鬼,头二年,楼房让一位庙会的会首买下了,全家五口,连过日子带做生意,这位会首暗中做些见不得光的买卖,否则不会住到这么偏僻的地方来,后来全家五口莫名其妙地死在楼里,此处不是鬼楼凶宅是什么?打那开始真没人敢住了,你们啊,也别不信邪。”
这么会儿功夫,小女孩把馄饨全包好了,老头那边的汤锅早煮开了,馄饨跟饺子差不多,但煮起来非常快,水饺皮厚,要煮三沉三浮才能出锅,馄饨下到热汤锅里就熟,老头还和刚才一样,捞到碗里盛好了,加上佐料老汤,递给那三个人,郭师傅接这碗馄饨的时候,碰到了老头的手,那只手居然是冷冰冰的,简直像死人手。
五
这么闷热的天气,端着热馄饨碗,手怎么会如此冰冷?郭师傅在巡河队捞河漂子,印象中再怎么酷热的天,从河里打捞出来的浮尸,身上也是冷的,死人没有热乎气儿,一碰着卖馄饨老头的手,不免想到了那些死尸,心里不由自主一阵哆嗦,虽然天色阴沉,可怎么说也是白天,大白天的不会有死人在路边卖馄饨,不可能有那种事。
郭师傅心里疑神疑鬼,端着馄饨不敢吃。他那俩兄弟可不管这套,饿死鬼投胎似的端着碗吃馄饨,还是那么好的味道,三口两口这一碗馄饨就下了肚,再来几碗也吃得下去。卖馄饨老头看郭师傅发呆不动,催他趁热快吃。丁卯在旁听了,想起个笑话,就给李大愣说了:说以前有个乡下老头,家住在非常偏远的山沟子里,出门除了山就是山,交通不便,去趟县城都跟出国差不多,老头活了一把年纪,第一次到省城亲戚家串门,亲戚招待他吃元宵,老头一尝这东西太好吃了,世世代代住在穷乡僻壤,做梦也没吃过这东西,问亲戚这叫什么?亲戚不知道这位连元宵也没见过,加上他嘴里正吃着半个汤圆,说话含混不清,没听懂问的什么话,就说:“您呐,趁热趁热,趁热吃啊。”老头听这话,以为元宵叫“趁热”,回乡下之后一直馋这口儿,有一次犯馋虫,馋得不行了,眼看出气多进气少,临死就想再吃一次“趁热”,他儿子为人至孝,看爹馋得快死了,便翻山越岭出来,到县城给老头买“趁热”,找谁打听都说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那上哪问去?正着急的功夫,街上有个卖饺子的在那吆喝:“刚出锅啊,趁热趁热。”儿子一听还真有这东西,赶紧过去买了一盆,拿回家给老头吃,老头得知儿子买把趁热买回来了,身上的病立刻就好了一半,可一看不对啊,怎么变样了,他盯着饺子不住打量,好半天才憋出一句话:“趁热啊趁热,两年没见,你长犄角哩。”
李大愣和卖馄饨的小女孩听完了都笑了,卖馄饨老头仍板着脸,也不理会丁卯说什么,好像根本就没听到,只是催促郭师傅快吃。
郭师傅心里边觉得不大对劲儿,偷眼去看卖馄饨老头和小女孩,这爷孙俩的脸色是那么白,身上是那么冷,简直像没有活气儿的死尸一样,可手中这碗馄饨是真香,闻着闻着忍不住了,把心一横,反正刚才已经吃了一碗,再吃一碗又能怎样?当下端起碗,连馄饨带汤,几口吃个净光,那馄饨就像自己长了腿儿似的往肚子里跑,他吃完一抹嘴,顺手把空碗还给小女孩。
那老头见郭师傅把馄饨都吃了,让孙女收拾好馄饨挑子和板凳碗筷,又对郭师傅说道:“别惦记那栋闹鬼的楼房了,那里头什么也没有,眼瞅着要变天,赶紧回家避一避吧,现在走还不晚,别等到想走走不了的时候再后悔。”说完话,老头把馄饨挑子挑上肩,小女孩在旁边扶着他,一老一小两个背影往石碑下边走去,走得匆匆忙忙,转眼就不见了,如同凭空消失了一样。
郭师傅一愣神,心想:“听这话里话外的意思,老头好像知道我们要到那栋楼里去,一个在路边卖馄饨的老头怎么会知道我们想干什么?”等他回过神,抬眼再看的时候,马路上已经没人了,只有一尊驮碑的无头石兽立在路口。
六
郭师傅发觉卖馄饨的老头和小女孩太奇怪了,心说这俩人怎么知道我们要进那栋楼?那楼里当真一个人也没有?听这老头是好心劝他赶紧走,好像知道准要出事似的,这卖馄饨的老头究竟是什么来路?看这对爷孙的脸色像死人,总急着要走,而且一转眼就没了,大白天的会有死鬼在马路上卖馄饨吗?
他站在马路边上思前想后,把几件事结合到一块,总算悟出这么点儿意思。
丁卯问郭师傅:“哥哥你没事儿吧,怎么好端端怎么俩眼发直,眼眉自己往一块凑?”
李大愣说:“准是听卖馄饨老头说楼里有鬼,正寻思这件事儿呗。其实有什么好想的,依我看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咱今儿个就是今儿个了。”
郭师傅回过神来,说道:“没错,今儿个就是今儿个了,不入虎穴不得虎子,非到这楼里看看不可。”
李大愣说:“甭听卖馄饨的老头吓唬人,世上哪有什么凶宅,李爷我是放屁崩出个坑儿的人,就这么厉害,我能怕他们这些糊弄鬼的话吗?”他是深信白天不会见鬼,才敢说这番话,一来不吹白不吹,二来也唯恐郭师傅和丁卯胆小,临时改主意不去找连化青了,快到手的赏钱无论如何不能打了水漂儿。
其实郭师傅不怕这个,他在五河水上警察队当差,寻河队虽说不管破案,但见的听的多了,比如这种一家子好好在屋里住着,突然全家失踪,也没人看见他们出屋,就在屋里下落不明了,像是被凶宅里的鬼给带走了,这事儿听着邪乎,却并不是没有,以前确实有过这样的案子。⒌㈨②
听说那是清朝末年,天津卫还没通铁路的时候,北运河边上有家人,一家三口住大杂院里,两口子带个七八岁的儿子,家境贫穷。白天男的拉地排子卖苦力,女的在家缝补浆洗,小孩则出去拾煤核儿,煤核儿不是大多数人想象中的煤渣,以前穷人冬天买不起煤,只好让小孩捡人家烧剩下的煤核儿,孩子没钱上不了学,每天穿着补丁摞补丁的破棉袄,背个箩筐,手拿一根铁棍,捡那些没有完全烧尽燃透的煤球,用铁棍把上面的煤渣打去,留下里头还可以烧的,这叫煤核儿,放在箩筐里带回去,小孩也捡不了多少,一天天积少成多,到天寒地冻的时候,家里烧这点煤核儿取暖。那个年月,穷人家的孩子没有童年时光这么一说,注定生下来就是受罪的命,小孩到了稍微懂事儿的年龄,就得帮着家里干活了,偶尔逮个蛐蛐儿捕到只蝉,自己舍不得玩,必是卖给有钱人家的少爷,换几个小钱交给爹娘,知道爹娘累死累活不容易。全家有口吃的,从来是先紧着当爹的吃,如果吃的东西不够,女人和孩子就得饿着,因为当爹的白天要出去干活儿,没有这个劳力,全家只能干瞪眼饿死。有一天小孩捡完煤核儿回来,到河边看人捞鱼,孩子胆小,总听水鬼拽人的故事,不敢下河玩,老实巴交在河边看捞鱼的,看人家捞出来的鱼就馋得流口水,想吃熬鱼了。那捞鱼的有一网打出一条怪鱼,这鱼长得奇丑无比,嘴里居然有牙,看着挺吓人,在河里打这么多年的鱼,没见过这种鱼,连那些看热闹的人在内,谁也叫不出名。
有人说这是从海里游过来的鱼,未必能吃,劝他放了。捞鱼的想卖这条鱼,却没人愿意要,扔回河里又觉得可惜,一看这小孩蹲在旁边流口水,就说孩子馋了吧,拿回家让你娘给你熬着吃。孩子高高兴兴把鱼拿回家,当娘的一看很高兴,家里太穷,逢年过节也不一定吃得上鱼,哪还嫌弃鱼长得不好,长成什么样那也是鱼啊,当即把这条鱼开膛破肚收拾了,东家借点酱油,西家借点盐,熬了一锅鱼,闻着可真鲜。鱼刚熬好当爹的回家了,一看有鱼也乐坏了,家里什么东西都先让他这位干活儿的吃,娘儿俩在旁边看着,等他吃剩下的。当爹的心里不好受,不忍心让孩子看嘴,非让娘儿俩跟着一块吃。住大杂院瞒不住任何事,谁家吃什么饭甚至说了什么话,同院邻居没有不知道的,邻居们全知道这一家三口在屋里吃熬鱼,可从这天开始,再也没见这家人出过那间屋子。
一天两天还好说,三天四天那屋里仍是一点动静没有,街坊四邻们就不放心了,过去叫门没人应声,那门也没关,巴掌大的小破屋,推开门那屋里有什么东西,一眼全看到了,屋里根本没人,只有扑鼻的血腥气。这可把大伙吓着了,马上有人去报官,官府派人到现场勘验,屋里东西都摆得好好的,桌上还剩半条鱼,这一家三口却没影儿了。那时有经验的老办差官明白是怎么回事,一看这鱼是化骨鱼,吃了之后会让人血肉毛发化为脓血,河里捞上来的这条鱼,是名副其实的化骨鱼,这也是当年满城皆知的一件奇案,称为“熬鱼化尸案”。
所以郭师傅知道,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并不一定任何怪事都与鬼神相关,他将此事说给丁卯和李大愣听,让他们俩不用疑神疑鬼,三个人说完话,抬腿往路边那栋楼房走过去,此时打下一道闪电,跟着有闷雷之声滚滚而来,那栋楼有个破窗,后面原本很黑,电光闪过之际,他们都看到破窗里中张模糊不清的脸,看不清是什么人,那两只眼跟嘴都跟黑洞似的,再想仔细看就看不清了。
七
郭师傅暗暗吃惊,心想:“不说这楼里没人住吗?如果当真没有人住,岂不是大白天看见鬼了?”
不过越是如此,越说明这楼房里有些古怪,这哥儿仨也是胆壮心直,终归是邪不胜正,况且为了捉拿连化青,他们每人都带了家伙,不揣怀里,而是插在裹腿中,旧时男子出门必打裹腿,因为以前裤角大,不拿布带子勒上,出门等于扫马路,打上裹腿走道儿利索,短斧倒插在裹腿中,檀木把柄在下,斧刃贴着裤子露出半截,这种檀木柄短斧,想当初是地痞混混儿专用的凶器,别瞧砍柴嫌短,拔出来剁人,那可是一点都不含糊。
三个人鼻子里能闻到雨腥味儿,眼看这天气要来了,要躲雨也得去那空楼房里躲,不再多想,抬腿迈步过去,镶铜的楼门上原本帖有封条,风吹雨淋早脱落了,儿臂粗的门环上扣着一把大铁锁,也生满了锈蚀,楼窗户是竖起来的窄长方形,大多数用木条钉死了,门口这种笨锁并不难撬,奈何锁头已经锈死了,只好拿家伙撬开铜环,费了半天劲才撬断,门轴上也长了锈,用力一推就发出嘎吱吱怪响,推开一道门缝,先是刺鼻的霉味,里面黑咕隆咚很阴森,感觉不像楼房,却似个深山古洞。
李大愣的胆量,远没有他平时吹嘘的大,往楼里一看是真怵头,立刻使出装傻充愣的本事,说道:“二位兄长,我去门口替你们把风得了,里头万一出点儿什么事,咱好有个接应。”他刚想往外走,炸雷一声,黄豆大的雨点加着雹子就落下来了,雨下得天都亮了,老话说“亮一亮,下一丈”,这场大雨来势不小,到晚上都不见得停,李大愣道:“得了,算我没说。”
郭师傅和丁卯见外头下起了大雨,想不进来都不行了,告诉李大愣不要声张,不过三个人白天出来,都没想到要带手电筒,这地方断水断电,楼内有电灯也不能照明,没法子掏出抽烟用的火柴,划着了一根,借着些许微弱的光亮看东西,哥儿仨怕让过路的人当成贼,那是有口也说不清了,进了楼房顾不上看眼前有什么,一个接一哥闪身进来,赶紧把大门给掩上,外面风雨之声顿时变小了,放佛隔得很远,首先一个感觉,楼房里可够潮的,那也难怪,去年曾让大水淹过,寻思楼房里没准有水月灯电石灯之类的东西,找出来照个亮,总好过用火柴照明,看这座楼房的结构,与普通的公馆相似,地面积了层灰。
进了楼门先是玄关,里头还有二门,三个人划了根火柴照明,摸索着往里走。郭师傅说:“我觉得那卖馄饨老头的话不假,这栋楼里真没人住,地上的灰尘积了一层,要是屋里有人走动,绝不会这样。”李大愣说:“不对呀,既然楼房里没有人,咱刚才隔着窗户看见的那张脸是谁?”丁卯眼尖,他说:“我看那张脸上好赛长着黑毛,可不是人脸。”
这句话一说,哥儿仨脑门子上都冒出了冷汗,揪着个心,推开玄关里侧的二门,进了房厅,在门口找到一盏水月灯,也叫马灯,里头放煤油,点起来照亮了四周,看屋中无非是些摆设家具,迎面挂着一大幅油画,占了不到半面墙,画中是这家主人五口的肖像,当中一个留着八字胡的中年商人,身边是位太太,显然是他老婆,两口子慈眉善目的很富态,身边站着三个子女,两个姑娘十五六岁,一个男孩十岁出头,想必是家中的少爷小姐,可当年的全家福,如今却变成了凶宅中的遗像。
三个人为了捉拿连化青,人家说什么他们都不信,那卖馄饨的老头和小女孩是什么来路?怎么就知道这楼里准没有活人?河神郭得友进了凶宅是死是活?到底会遇上什么东西?说到这,扣子可大了,别说您着急,连我都急了,可咱还是得下回分解。
下一篇:第九章 楼梯上的人头 上一篇:第七章 荷花池下的棺材
推荐小说:捉蛊记、官场小说大全(60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