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卫东官场笔记第三部

作者:小桥老树



    得到了准确消息,侯卫东立刻给章湘渝打了电话.按照预定方案进行全方位接待工作。

    省报记者王辉驾驶着普桑下了益杨髙速路道口,他兴致勃勃地道:”有了高速路确实不一样,1992年我从岭西到益杨,花了七个多小时,今天只走了一个半小时。

    刘瑞雪为了写好这篇稿子,突击学习了益杨资料,道:”益杨在去年提出的高速路战略,利用高速路优势,在南郊建新城,这次我们采访应该从这条高速路开始。

    王辉同意这个观点,他把车停在道口,对刘瑞雪道:”我们在这里停半个小时,你数一数通行车辆,圈圈代表小车,叉叉代表大车,三角形代表客车。

    “杜成龙,你到高速路管理处去随机采访,弄点资料过来。

    杜成龙带着记者证和采访本就到了高管处,刘瑞雪专心致志地数着车辆,王辉则下车活动腰身。

    在普桑车不远处,停着章湘渝的车子,章湘渝见到这个车牌,以及三个人年龄相貌,就确认了三人身份。对于益杨这个县级城市来说,《岭西日报》是省报,是高不可攀的省级宣传机构,侯卫东居然将《岭西日报》的行踪掌握得一清二楚,章湘渝不禁多了几分佩服。

    章湘渝打电话报告道:”侯主任,记者来了,是三人,车牌也对上了,其中一名记者去了高管处。

    此时,侯卫东已经驾车到了沙州。

    昨夜突发奇想,居然飞到上海见了小佳,这次经历让侯卫东自觉惊奇,一路上,他反复琢磨着”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的豪言壮语。一直以来,侯卫东都觉得益杨与上海远在天涯,正因为有这个观念,小佳到上海好几个月了,他却一直没有下定决心到上海去,回想整个经过,他明白了一个道理:就算没有高速路,只要有飞机,益杨到上海也并不遥远,遥远感受其实是心理习惯,也是心理禁锢。

    想透了这点,侯卫东仿佛觉得脑门打开了一扇窗,许多事情豁然开朗:”省报记者到益杨来,难道就一定是坏事吗?按照辩证学,好和坏是能相互转换的,我们可以把这次危机变成对新管会的一次宣传。

    接到章湘渝电话时,侯卫东对记者的态度已经有了微妙变化,道:”接待工作准备得如何?

    章湘渝道:”放心吧,昨天我跟老粟谈了成立施工队的事情。老粟是多年村支书,由他当施工队长,承包了土建工程,粟家人就闹不起来了。客车上喷了秀云药厂标志,安置房施工也很正常,另外,我们在路上的安排是否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