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惊天逆转

作者:北岸


王少磊欢天喜地地说:“沒问題,我去打探一下岳欢颜和胡厅长回乡扫墓的行程。”
下午上班,虽然不断有人來向伊海涛汇报工作,但是楚天舒要做的事情也仅仅只是端茶倒水而已。
楚天舒找了个空闲拨了商务局局长吴国远的电话,问他要了申报省级开发区相关的文件和资料。
很快,商务局和江北开发区都派人把资料送过來了。
楚天舒简单地看了一下,发现申报条件中与土地使用有很大关系,便给国土资源局主持工作的副局长杜凭风打了个电话,找他要土地使用方面的资料。
杜凭风答应了,沒多一会儿,他竟然亲自把资料送过來了。
楚天舒非常惊讶,忙着要给他让座倒茶,杜凭风拒绝了,说不打扰领导工作,放下资料就要走,连送都不肯让楚天舒出门,很快就从楼梯口消失了。
从这一个举动中,楚天舒看出來了,杜凭风的确是一个谨小慎微的人,这样的人來管土地的规划使用并不是坏事,至少不会乱來,而且,从感觉上來看,杜凭风并不像外界传说的那样一点儿主见都沒有,应该是被申国章家长式工作作风压住了,或者说,不敢得罪他才故意显得唯唯诺诺,给领导留下了一个不敢承担责任的坏印象。
由此,楚天舒便对杜凭风留了意,总觉得他这么做似乎是有什么难言之隐。
楚天舒看了一下午的资料,重点研究了申报省级开发区的条件,发现其他各种软指标通过努力和做工作是能够达到的,但有两个硬性的指标存在极大的困难。
头一个是单位面积的GDP产值指标。
如果单纯要GDP的总量,这就很好办,按照青原市国企改革改制的总思路,像仪表厂和造纸厂那样,把市区的工厂企业搬迁到江北开发区,做出总量规模來并不太难。
关键是,这个指标要求的是单位面积的GDP产值,也就是说要在有限的土地上做出尽可能大的产值來,这个难度就不是一般的大了,不另辟蹊径,光靠刚搬迁过去不久的改制企业是完全达不到的。
另一个是吸收省外或境外投资的总额指标。
凌云集团和鲲鹏实业都是省内的企业,包括即将改制搬迁的国企,都不属于省外投资,更不能算作境外的投资,他们投资的金额再大,也不能统计到这个指标里來,要想达到这个指标的要求,唯一的出路就是拉來一个省外或境外的大投资商。
看到这里,楚天舒就觉得当时仪表厂和造纸厂改制时将外地企业排除在外是一个失策,但是,当时省市领导“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思路也是有道理的,因为无论竞购的结果如何,肉还烂在自家的锅里,起码国有资产流失的责任就轻了许多。
事已至此,这两大难題如果得不到实质性的解决,申报省级开发区就是一句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