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小说
共和国历史书籍

03.延安发誓一定要打败蒋介石

  正当蒋介石剑拔弩张,准备大打一场的时候,延安的动向又是如何呢?

  3.延安发誓一定要打败蒋介石

  延安,一座陕北县级小城。她坐落在延水河边上,依山而建。尤以宝塔山最为著名。1936年以来,这里就成了中国革命的圣地,还有人称它为“‘红都”。那是因为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总部和毛泽东主席居住在那里。

  到此时已整整10年了。

  从1946年3 月的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以后,特别是经过东北初战和马歇尔调停东北内战(1946年4 月)失败后,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高级领导人就判断蒋介石将在4 月底、5 月初会发动全面内战,并立即向全党发出了指示。

  1946年5 月1 日,毛泽东在为中共中央起草的致各中央局的电报中指出:“国民党反动派除在东北扩大内战外,现正准备在全国发动全面内战,在此种情况下,我党必须有充分准备,能够于国民党发动内战时坚决粉碎之。

  “准备工作中,除精简老弱(复员),充实部队,减租减息,发展生产,整理财政等项外,各地必须抓紧练兵工作。

  “按此指示后,立即下令全军练兵,上级督促检查,将此看成决定胜负的关键之一。练兵内容,军事上练三大技术。练守城,练夜战,政治上提高战胜顽军,保卫解放区之决心与信心。”

  这是一个反抗蒋介石全面内战政策的纲领性的文件,它号召解放区全体军民为打败蒋介石而做好“充分准备”。归纳起来,它有三个宗旨:一是动员全党准备与蒋介石进行坚决地斗争,直到打败蒋介石的挑战;二是号召解放军军事上要练好兵、政治上要增强杀敌的决心与信心;三是通过减租减息,继续进行土地改革,以发动解放区的民众支援革命战争。

  5 月13日,在南京谈判的周恩来致电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也提出了同样的建议,即:蒋介石目前有意识走向战争,必须采取坚决自卫的方针。电报称:“蒋之做法,在关外则强调接收长春,在关内则极力向我挑战,在政治上则将国共和谈无限延期。先用全部兵力肃清后方,而口头上则遵守政协协议,坚决实现整军、复员、改组政府及国防部,企图以此骗取舆论,争取美国,造成我欲内战之印象,孤立我们,以达到其发动全面内战之目的。本此分析,我之方针当然应据实揭露蒋之内战阴谋,放手发动群众,坚决准备自卫,并实行还击。”

  到6 月份,国共间的关系被蒋介石有意地恶化了。6 月ZI日,东北休战15天期满,蒋介石公然宣布将休战延期到6 月30日,但中共已通过情报证实蒋介石已经下达了进攻中原的命令。

  6 月22日,周恩来从南京发来密电,称:“国方一切为了打,八天后整军方案也难得协议。故应在此八天内积极备战。”

  同一天,毛泽东起草了(关于全面破裂后作战方案的指示}。他郑重告诫全党:“蒋现延长休战期至30日,7 月初即将大打,我须速定战略方针,以利作战。”

  毛泽东把蒋介石全面进攻的时间都预见到了。对蒋介石决心大打的意图已洞若观火。

  按照毛泽东的性格,按照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按照维护中国人民的利益这一出发点,既然蒋介石要打,人民解放军就必须还击,而且必须消灭蒋军。只有这样,中国人民才会有光明的前途。

  在怎么消灭蒋军的问题上,毛泽东很重视做好“充分准备”。他历来主张不打无准备之仗。

  1945年12月15日中共中央发出(1946年解放区工作方针)的文件,各解放区都认真贯彻了这一文件的指示精神,积极进行备战。

  第一件大事是对解放军进行大规模的精简整编,组建野战部队,重划各级军区,开展大规模练兵运动,以提高军队的作战能力。

  从抗战胜利到全面内战爆发的10个月时间里,解放军进行了两次大的整编:1945年9 月至12月进行了第一次整编;从1946年3 月到全面内战爆发前完成了第M 次整编。

  确立了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各中央局和大军区、野战军——二级军区和中央分局——军分区的军事指挥体制。重组了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以毛泽东为主席,朱德、刘少奇、周恩来、彭德怀为副主席,陈毅、聂荣臻、贺龙、徐向前、林彪。叶剑英等为委员。彭德怀兼任中央军委总参谋长,叶剑英兼副总参谋长,刘少奇兼任中央军委总政治部主任,程子华任总政治部副主任,杨尚昆任中央军委秘书长,杨立三任中央军委总后勤部长。

  将解放军部队分别部署在7 个战略区和南方游击区内。具体部署如下:陕甘宁战略区。陕甘宁晋绥联防军,王世泰任代司令员,习仲勋代政治委员,王维舟、阎按要任副司令员,张仲良任副政治委员,张文舟任参谋长,徐立清任政治部主任。共辖5 个野战旅,总兵力2.8 万人。

  晋绥战略区。晋绥军区、晋绥野战军,贺龙任司令员,李井泉任政治委员,续范亭、周士第任副司令员,陈漫远任参谋长,甘泅淇任政治部主任,洗恒汉任副主任。总兵力5 万人。

  晋冀鲁豫战略区。晋冀鲁豫军区、晋冀鲁豫野战军,刘伯承兼担任司令员,邓小平兼任政治委员,张际春兼任副政治委员,李达兼任参谋长。总兵力27万人。

  华东战略区。山东军区和新四军,陈毅任司令员兼军长,饶漱石任政治委员,张云逸任第一副司令员兼第一副军长,罗炳辉任第二副司令员兼第二副军长,黎玉任副政治委员,陈士荣任参谋长,舒同任政治部主任。整个战略区辖山东军区的地方部队(独立旅和滨海、胶东、渤海、鲁中、鲁南5 个军区)、山东野战军、华中军区和华中野战军。整编中共裁员1 万人,总兵力由原来的43万人减至42万人。

  东北战略区。以东北民主联军为主,林彪任总司令兼政治委员,周保中、肖劲光任副总司令,彭真、罗荣桓、高岗、陈云任副政治委员,肖劲光兼第一参谋长,伍修权任第二参谋长,聂鹤亭任参谋长,谭政任政治部主任,周桓任副主任,叶季壮任后勤部长,杨至诚任后勤政治委员。总兵力30万人。

  晋察冀战略区。晋察军区,聂荣臻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肖克任副司令员,刘澜涛、罗瑞卿任副政治委员,唐延杰任参谋长,耿飓、曾涌泉任副参谋长,罗瑞卿兼政治部主任,潘自力、蔡树藩任政治部副主任。下辖4 个野战纵队,另1 个教导旅和炮兵团,以及冀热辽三级军区;冀中、冀察、冀晋、冀东、热河、热辽6 个三级军区。总兵力20万人。

  中原战略区。中原军区,李先念任司令员,郑位三任政治委员,王树声任副司令员,王震任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王首道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下辖第1 、第2 纵队,加干部旅和河南、江汉、鄂东3 个军区,总兵力5 万人。

  整编后的解放军,全军共有24个纵队和相当于纵队的师,11个旅和相当于旅的师。地方军划分34个三级军区,113 个军分区,51个独立旅或警备旅,5 个骑兵师(旅),同时建立了1 个炮兵旅,14个炮兵团,17个炮兵营,38个炮兵连;有的纵队还建立了工兵连;东北民主联军还组建了高炮部队和坦克部队。特种兵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整编后全军共有127 万人,其中地方部队66万人,野战军61万人。

  整编后形成了中原、华东、晋冀鲁豫。晋察冀、陕甘宁。晋绥和东北7 大战略区。位于最南的中原战略区,驻有李先念率领的5 万部队,是中共针对全面内战进行战略部署的第一道防御阵地,是解放区战略防御的警戒阵地和最前哨。

  在中原战略区正后方是晋冀鲁豫战略区,驻有刘伯承和邓小平部对万人,右侧后方为陕甘宁晋绥联防军王世泰、习仲勋部近3 万人,左侧后方为华东战略区陈毅、饶漱石部42万人。这三个战略区总兵力达72万人。三个战略区间彼此联通,形成了第二道防御阵地,它西起黄土高原,东到黄海之滨,是整个解放区的门户,也是国民党进攻的核心地区。

  晋绥战略区和晋察冀战略区,形成第三道防御阵地,有晋绥军区贺龙、李井泉部5 万人和晋察冀军区聂荣臻部20万人。该战略区与东北通过冀热辽相连,与晋冀鲁豫则通过冀南相通。

  东北战略区虽独在关外,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战略区,但人员有30万之众,并且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部队中装备和供给最好的,在即将同蒋介石进行的最后决战中,承担着解放区军民抵御蒋介石集团最后一道防线的重任。解放军经全面内战爆发后一段时间的洗礼,逐步形成了中共在解放战争时期的“五大主力”。他们分别是:东北林彪、罗荣桓战略集团,华东陈毅、粟裕战略集团,晋冀鲁豫刘伯承、邓小平战略集团,晋察冀聂荣臻战略集团,陕甘宁彭德怀战略集团。解放军五大主力中的每一支都有强大的地方部队和民兵支援,还有众志成城的根据地人民为依托。

  第二件大事是在解放区开展大规模的减租减息。土地改革运动。

  毛泽东有一句名言,叫“兵民是胜利之本”。

  在战争中军队离不开农民的支援。早在红军时期,就是靠土地改革运动与农民阶级建立起生死相依的关系,发展了革命战争,才开创了中国的革命道路。

  在抗日战争及抗战胜利的初期,中共只在敌后解放区和新开辟的解放区减租减息,但不搞土地改革,为的是把不愿当亡国奴的包括地主阶级在内的农村各个阶层,都争取到抗日统一战线中来。现在,全面内战快要爆发了,农民和地主的矛盾日趋尖锐,中共中央决定重新在解放区开展土地改革运动,把地主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力图把农民参加战争、支援战争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动员他们拿起枪杆子保卫自己斗争的果实。为此,中共中央专门于1946年5 月4 日就在解放区如何进行土地改革问题发了“五四指示”——(关于清算减租和土地问题的指示)。它要求各级党组织“必须明确认识,解决解放区的土地问题是我们党目前最基本的历史任务,是目前一切工作的最基本环节。必须以最大的决心和努力,放手发动与领导群众来完成这一历史性任务”。

  历史证明,这是一着十分重要的妙棋。毫不夸张地说,它对决定国共双方的命运起了根本性的作用。曾有一个名叫韩丁的美国人写了一本这样的书,书名是《翻身——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纪实》。他在书中如实地记录了1946年至1950年间,解放区实行的新土地政策对中国内战所起的作用,恰如林肯的《黑奴解放宣言》在1861年至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期间的作用。

  第三件大事是:在解放区开展大生产运动。对此毛泽东引证古话教育他的同志们,说:这叫“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对中共来说,没有任何外援,要想保障百万大军作战,只有依靠解放区的军民增加生产才能取得补给。

  所以毛泽东早在1945年底就提出:“减租和生产两项任务能否完成,将最后决定解放区政治军事斗争的胜负,各地切不可疏忽。”当时增加粮食和日用必需品的生产,改善人民生活,救济饥民、难民,供给军队的需要,成为非常迫切的任务。

  开展大生产,对解放军取得最后的胜利,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一是巩固了根据地;二是支援了战争;三是当国统区饥荒横行时,解放区对国统区的人民是一个巨大的磁铁。

  就这样,国共双方都在积极备战,严阵以待。

  1946年夏天快要来到的时候,神州大地的上空,已是乌云翻滚,遮天蔽日。

  山雨欲来风满楼。一场特大的暴风雨就要来到了。

  6 月26日,蒋介石进攻中原的轰隆隆炮声,终于打破了大战前的沉默。

· 推荐:官场小说 商战小说 作品集 玄幻奇幻小说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