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看书
管理书籍(21部)

90.要学会忙里偷闲

  紧张与压力,导致许多人产生倦怠、溃疡、心悸、头昏、高血压等病症。然而,心理专家指出,如果懂得时间管理,这些压力就可以减轻甚至消失。时间管理做得好,可以更有效地帮助你完成工作与生活计划。

  你一定好奇地想问:“时间不是一分一秒地走掉了,怎么管理?”的确,时间是不等人的,没有人能“控制”时间,真正能控制的,其实是自己。而所谓的时间管理,依照专家的说法,正确的定义应该是“自我管理”。

  天下没有什么秘诀可以教会人控制时间,真正需要控制的只有自己。那些口里经常喊“忙”的人,就是失落“心”的人,因为,“忙”字拆开来,就是“心亡”。有心的人,永远不会喊忙,他的生活方向清楚,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要管理时间,就需要先管理自我,发掘自己浪费时间的毛病,才能对症下药。根据调查研究,一般人最容易犯的毛病,包括拖延、能力低下、缺乏计划、沟通不良、授权不当、犹豫不决、缺乏远见与目标无法贯彻始终,等等。换句话说,大多数浪费时间的毛病都是自找的。

  很多人希望面面俱到,于是拼命把过多的责任加之于自己身上。结果发现,自己能力不足而有挫折感。专家建议,确立态度,再排定先后顺序,制定出远期和近期目标,是时间管理的必要步骤。这个原则,大至拟定人生方向,小至每天、每月、每年的行事日程,都要谨守。譬如,你发觉自己一天精力最旺盛的时候是在上午,就把最重要的事排在这段时间内处理。一天中精力最差的时段,如果是在下午五六点,那就去做些无关紧要的事。

  有句话说得好:“有效的时间管理,就是一种追求改变和学习的过程。”上帝是公平的,不管是谁,一个人一天永远只有24小时,你可以过得很从容,你也可以把自己弄得凌乱不堪,“没有时间”绝对不是借口,那是你自己的选择。

  忙里可以偷闲。一个人要知进能退,要懂得拒绝,有些事情是不是值得为它去拼命?如果不值得,干脆就放弃。如果遇到一些一个人处理不了的事,自己没办法解决,应该去寻求外援,集思广益,找别人一起分担。

  我们常常听到很多人抱怨“很忙”、“没有时间娱乐”,或者是“已经好几年没有看电影”,这样抱怨的人犯了一个最大的毛病:太强调自己的重要性,认为自己是不可取代的。尤其是,位置坐得愈高的人,这个毛病愈重。有很多时候,不是他真的没时间,而是自己放不开。这种人总是口口声声说“等我有时间”、“等我有空”……结果他一辈子都没等到时间,一辈子都没享受到生活。

  如果你时间安排得好,你就可以去听音乐会、看表演、做自己想做的事。时间管理的第一个原则是:对每一件事都尊重,包括对休闲时间的尊重。心情是可以创造的,时间是可以掌握的,善于安排的人,永远不会喊“忙”,因为他知道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

  有个叫尼勃逊的人,通过对百年来活跃于世界实业界的人士调查发现,这些人成功的关键在于,他们善于利用闲暇时间去学习。

  什么是闲暇时间呢?一般地说,闲暇时间就是可以供人们自由支配的时间,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业余时间,也有人称之为“8小时之外”。但是,严格地说,真正的闲暇时间应该排除用于家务、饮食等方面的时间,即完全可供个人自由支配的时间。自由,是闲暇时间的一个特点。一般来说工作时间不能自由支配,工作时间的流向是基本确定的,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限制性,例如,在工作时间里,务工的不能从医,从医的也不能务工。然而,闲暇时间却截然不同,它没有强行规定人们的去向,自由度很大,基本上可以凭自己的兴趣加以选择。在闲暇时间中,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可以去从事能够反映自我个性的有价值、有意义的活动。

  希腊伟大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喜欢在闲暇时间捕捉蝴蝶和甲虫,他利用闲暇时间积累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批昆虫标本。成为第一个昆虫分类学者。达尔文从小就对打猎、旅行、搜集生物标本有着特殊的爱好,上大学时又利用闲暇时间广泛采集植物、昆虫和动物标本,后来将业余爱好发展成为专长,成了举世闻名的生物学家。在近、现代自然科学领域做出了奠基性贡献的第一批科学家,有许多都不是以研究自然科学为职业的人,如达·芬奇是弗朗西斯一世的臣仆;天体力学和现代实验光学的奠基人刻卜勒的正式职业是编辑;现代生理学的奠基人哈维的职业是医生;现代实验磁学的奠基人基尔伯特是御医;创立解析几何的笛卡儿是军官;与牛顿同时发明了微积分的莱布尼兹是外交官……

  17世纪以后,在自然科学突飞猛进并日趋专业化和精密化的情况下,业余研究仍然是科学研究的一支重要的生力军,有不少一流科学家是从业余研究走上科学研究道路的,如达尔文、戴维、爱因斯坦等等。

  善于利用闲暇时间,就要确立闲暇时间是一笔宝贵财富的观念。当代著名的法国未来学家贝尔特朗·德·菇维涅里提出,在未来的社会,人感到最重要的不是能用于买到一切的钱,也不是商品,而是业余时间--这种时间可给人以知识文化。有人算了一笔账,虽然对于正在工作和学习的人来说,在一天里闲暇时间几乎等同于工作时间,但从人的一生来看,闲暇时间几乎4倍于工作时间。闲暇时间是有志者实现志向的大好时光,是创业者艰苦创业的良时美辰。另外,在闲暇时间里,人们的体力和脑力得到了补偿,家庭关系更加和睦,社会交往不断扩大,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进一步融洽;在闲暇时间里通过开辟“第二职业”使自己的才能得到充分发展;通过业余学习和高尚的娱乐,使自己的知识结构得到改善和提高,人格得到充分的修养和完善。对脑力劳动者来说,闲暇时间有时比冥思苦想更能促进思想上的突破,它能激发人的心理潜力,使大脑皮层把几十年里收藏的各种材料、经验一一沟通,产生新的思想。如果只把“8小时以内”看作是真正意义上的一天,而把闲暇时间只当作这1/3时间的附属品,怎么能指望享受一天快乐的生活呢?又怎么能指望取得人生的更大成功呢?

  科学地安排闲暇时间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也要因人、因地、因时而异。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开发式,就是把闲暇时间作为开发自己潜能、实现自我价值的时间;二是结合式,闲暇时间与工作时间是相互反馈、相互影响的,结合式实际上就是把闲暇活动作为本职工作的延伸与扩展,专业知识的储备和补充;三是陶冶式,即在闲暇时间里从事多种有益活动,以陶冶性情,增长学识;四是调剂式,即闲暇活动与工作互相调剂,比如脑力劳动者在闲暇时间最好是干些体力活儿,室内工作者在闲暇时间最好到室外去,逻辑思维工作者的闲暇时间应以形象思维为主。调剂的另一层意思是做到紧松、忙闲、劳逸、张弛相结合。既不是只张不弛,张而忘弛,也不要弛而不张,弛而忘张,要张弛结合,劳逸适度。

  闲暇时间是可贵的,闲暇时间的长度是惊人的。据一所世界体育中心调查:一个70岁的西方人,一生的工作时间是16年,睡眠时间是19年,剩下的便是闲暇时间。可见,所谓时间管理,就其本质来说,主要是对闲暇时间的管理。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