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看书
管理书籍(21部)

第88节:智慧是一种资本

  莫泊桑说:“智慧与天才是一种恒久运用的耐心。”

  谚语说:“智慧出于勤奋,知识在于积累。”智慧越用越多,这是千真万确的真理。智慧不但越用越多,而且越用越明,越用越高。智慧是每个人的潜在本能,用之就有,不用就无;用之就巧,不用就拙。天才与智者,就是善于使用智慧,而不使它荒废;愚蠢与笨拙的人,就是不好好利用智慧,而任它荒弃、埋没、与躯体玉石俱损。

  人类充满了智慧,但是若不懂得利用它们,那么就失去了拥有它们的意义,有时甚至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智慧是一种相当微妙的品质,我们很难精确地对其进行定义,而且这种品质很难通过后天教育的方式进行培养。但是,对那些渴望迅捷地在这个世界上成就一番事业,并取得成功的人来说,这种品质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

  人类对于任何事情的见解,都是形形色色、见仁见智的。某一个正确的见解未必始终正确。必须顺应“时”与“地”而改变自己的见解。心理上要是有所拘束,就会丧失这种自由自在的境界。因此,过于固执而不知变通,无异作茧自缚而动弹不得。在这种情况之下,还有什么发展可言呢?

  万事万物无时不在变化,今天的情况与昨天的情况已经不同,因此一定要有新的见解。

  总之,我们要避免陷于拘泥,对事情要以舒畅的心情机智地观察和思考。

  条条大路通罗马,不要局限在自定的一条思想胡同中而走不出来。

  或许你接受过高深的教育,或许你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得到过最尖端的训练,或许你在自己所从事的行业是一个真正的天才,然而,你仍然可能在这个世界上郁郁不得志或是难展宏图。但是,一旦你能够在原有才干的基础上增加智慧这种品质,并与才干结合起来,你将惊奇地发现前途是多么地坦荡光明,而你在发展自己的事业时又是多么地得心应手。

  不管一个人是多么的才华横溢、天资过人,如果他缺乏足够的智慧来对才华和天资进行有效的引导,如果他不能够在适当的时间说适当的话做适当的事,那么他还是无法有效地施展和运用自身的才华。

  鲁斯金说:“上帝给我们每个人以充分的力量,充分的智慧,只要你肯运用,它就能为我们做一切事情。”所以智力低下的人,千万不要自卑自贱,自叹自怨。必须明白,任何一个人的智慧都是用之不竭、取之不尽的。试以著书为例,你越写越会写,下笔万言,倚马可待。越是不动笔,越是不能写,越感到笔重如山,一言难成。如越是写,智慧与灵感,就会像长江大河滔滔滚滚不尽而来;如越是不写,智慧与灵感,便像枯井死水,一点也不肯渗透出来。

  莎士比亚说:“愚笨的人以为自己是聪明智慧的,然而真正聪明智慧的人懂得自己是愚笨的。”愚笨的人,常常不肯学习而至于愚笨,所以他的愚笨越来越历害;聪明智慧的人,总是不断地学习而无终止,所以他的智慧越来越高。

  萧伯纳说:“常识是本能。有丰富的常识,便是天才。”也就是说,积累的常识越多,积累的智慧越深厚。

  智慧在人们的心中,就如同太阳照耀在天地间,永远光明,永远存在。生命有衰老死亡,智慧却永恒存在,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智慧的积累,越积越多,越积越明。学问增长智慧,经验增长智慧,常识增长智慧。所以一方面要事事用心,一方面要事事学习。有人说:“智者因为常常用心而智,愚者因为不肯用心而愚。所以人生而智时,不得矜于智而忽略了用心;生而愚时,不得拘于愚而怠慢了用心。”又说:“学习于书本的人,因书而智慧;学习于实践的人,因实践而智慧;求教于人的人,因他人的教导而智慧;学习于外物的人,因外物而智慧。无所不学,则无所不智。”

  聪明的人从愚笨的人身上得到的智慧,相对说来,比愚笨的人自聪明的人身上得到的多得多。因此说,学习不能拘泥于一个人,每个人都有可学的方面。

  也许你极具才干,并过着刻苦努力的生活,然而,由于个性中缺乏机智这种卓越的品质,你的努力几乎要付诸东流。你好像无法与他人和平共处,但你又不得不与你的同事和下属尴尬相处。尽管除了机智之外,你似乎已经具备成为一个领导者的全部品质,然而正是这一不足构成了你的致命缺陷,使得你的生活波折重重、坎坷颇多。你总是做那些不该做的事,说那些不该说的话,并在无意之中伤害他人的感情,所有的这一切都抵消了你的刻苦努力所取得的结果,使得其他的努力变得毫无意义,因为在你的头脑里压根就没有“机智”这样一个概念。你一直都在不断地得罪和冒犯他人。也许我说得过份了些,其实不是这样,因为这个“你”之中也会有我。

  爱迪生说:“即使一个人可能既没有太多的学识也没有太多的才能,但是,如果他具备基本的常识,并在其行为举止中表现出宽容友善,那么,与那些思想深刻却缺少基本的常识和友善的人相比,他们的身心更能够得到全面的调和。”

  弗洛伊德说:“一个机智灵活的人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他所知道的一切事情,而且能够巧妙地利用许多他所不了解的事情,通过熟练圆滑的技巧,他可以机敏地掩饰自己的无知,并比一个企图展示自己博学的老学究更能赢得人们的尊敬。”

  人与人存在差别,这话谁也不否认。有的人善于随机应变,关键时候,灵机飞动,能够立刻脱口说出十分得体的话,赢得他人的赞誉。可有许多人却只在心感受,关键时候说不出让人赞誉的话。这些人多半是心慌、腼腆、胆小的人。

  他们拙于社交,不善辞令。其实,这些人虽然拙于交际,但他本人却渴望,这是十分奇怪的事。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