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看书
中国当代优秀短篇小说集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职称

作者:萧谭

  评职称的政策是透明的,不透明的是什么?每年一过国庆,时报的编辑人员就开始关注一年一度的评职称了。

  这也难怪,职称不仅象征着一个人的业务水平,还跟工资挂钩,用老百姓的话来说,是有含金量的。有此利益驱动,谁能不为之玩命呢?这几天,最为评职称睡不着觉的,要数新闻部主任韩广了。

  要说,韩广也算得上是时报创办后的元老级人物了。他虽说出身寒微,但人还聪明能干,从农村老家当了兵,复员后考上了中山大学经济系,毕业后分到时报工作,一晃也有十几个春秋了。

  可是,这位老兄有点聪明反被聪明误。这年头,吃得开的是大智若愚型的人物,心里明明有小算盘,却不露声色,颇通韬晦之计,而韩广太锋芒毕露了,尤其在那些涉及个人利益的事情上,时常是机关算尽,有利必争。

  比如说,那年报社分房,他在报社行政处临时负责,制定政策时就定了些为我所用的政策,使他提前享受了处级待遇,住进了三居室的新房,许多群众尤其是老同志颇多微词,这就应了那句“人至察则无徒”的古语,弄得他事没少干,人缘却不佳。

  人缘不佳,如果仅仅是人们不愿搭理他,那倒也无妨。岂知,现在上边提拔干部,有个不可缺少的民意测验的程序,这就制了那些群众基础差的人,你再想当官,没有群众的拥戴也不行。如此一来,就破了韩广的升官梦。此处不用爷,再找用爷处吧,可这个韩广偏偏还有些惰性,又想得好处,又不想吃苦,总觉着在时报上班离家近,福利已不错,懒得再去奋斗。当年一起分到报社的人,有的调出去已经升到正局级,而自己还是个正处,想起来就从心里撮火。

  升官无望,就只剩下晋升职称这一条路。韩广已经是副高级职称了,具体说,是主任记者,任职5年了,按规定该升正高级也就是高级记者了。可是,高级记者是专业技术职称的宝塔尖儿,全报社也没有几位。除了报社领导,原来的高级记者都是60年代毕业的老大学生,如今,老高级记者开始有人退了,像韩广这种80年代毕业的才做起了正高梦。

  今年是腾出正高级职称位置的第一年,做正高梦的不只韩广一个人。因为,评职称的政策是透明的,每个人的学历、工龄、任职时间也是众所周知的,大家都会推测出该论到谁了。今年轮到了的有5个人,而位置只有一个,那么,谁能独占鳌头呢?韩广又发挥了他那特别能算计的长处。这几天他睡不着觉,动的就是这个心思。

  自己是名牌大学结业,也有多次获奖的纪录,优势无疑是明显的。但人家另外四位,也不是滥竽充数之辈,尤其是美术部主任孟惊鸿,虽说是位女同志,但资历和业绩都不俗,中央美院60年代毕业,为时报的版面装帧呕心沥血,更获过几项全国性的大奖,大概她是韩广晋升正高的主要竞争对手了。

  这么一分析,韩广心里有数了。这是自己维护个人利益的关键一步,趁着中年人晋升正高级刚起步,争取第一个解决问题。他的实施策略是,先游说报社领导,再分头拉拢几个评委,只要功夫到了,不信拿不下。报社领导里,应当先游说陈钟石。

  其实,为正高级职称评定伤脑筋的,不只是几个当事人,还有报社的领导,尤其是分管这项工作的副总编辑陈钟石。陈钟石是报社的老人儿,对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的情况了如指掌,每年评职称都要由他先提出方案,然后交由党委讨论,再分别调查摸底,逐步协调中级评委会各成员的思想。这些准备工作都做得差不多了,就可以召开评委会了。

  那么,今年这方案怎么提?这几天陈钟石也没少琢磨。管了多年的职称评定工作,陈钟石深知人们的心态。粥少僧多,谁都想要,明里暗里,相互较劲儿,平时你好我好,到这时候,就只管自己,不管别人了,这就要求当领导的把心摆正,尽可能地做到公道合理。根据政策综合考虑,陈钟石倾向于先给孟惊鸿解决,因为孟惊鸿是老同志,一两年后她一退休,这个位置又可腾出来再给其他同志解决。

  陈钟石的想法刚刚理出,韩广就找上门来了。陈钟石一见韩广来,就知道这个小算盘又走到别人的前面了。韩广开门见山地说,老陈,今年的正高级不好评吧?陈钟石说,是啊,一碗粥五个人要,当然不好办哪。韩广心想,我不兜圈子,抓紧进入正题,就说,老陈,你管了多年的编辑工作,又是评委会副主任,你对今年的评正高最有发言权,给我帮个忙吧,我对行政职务的提升不抱什么幻想了,就想解决个正高,这辈子也就这么回事了。

  陈钟石没想到,韩广居然如此露骨地说出了心里话,但又不好做什么表示,就公事公办地说,你的心情我能理解,但你知道,评职称有严格的程序,需要党委讨论,还要评委会评审投票,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的。韩广紧跟不放,说,这我知道,我更知道你是个关键人物,你的意见举足轻重,我分析了5个人,我的条件最有利,孟惊鸿也不错,但我是搞文字报道的,孟惊鸿是搞美术装帧的,内容应当优先于形式,你们领导应当先考虑我。

  几句对话下来,陈钟石知道了韩广的内心世界,看来这次他是不达目的不会轻易罢休的,这件事党委还未讨论,自己还是少说为佳,免得语多有失,造成不必要的混乱,就说,等我们研究了再说吧。

  从陈钟石那里出来,韩广并不灰心,他又陆续找了报社的一把手、总编辑贾若壬,副总编辑习和平、武宏图,党委副书记宁坚,这几位都是评委会成员,都是有投票权的。时报的中级评委会共由11人组成,除了报社5位领导,还有6位编辑部的负责人,贾若壬是主任,陈钟石是副主任。一般说来,只要贾、陈的意见一致,就可以引导党委、评委会统一思想,事情就好办了。这次偏偏贾、陈的意见不一致,贾刚从外单位调来不久,知道陈钟石在报社的时间长,影响大,就想借这次评职称的机会,拢络人心,扩大地盘。

  贾若壬笑眯眯地接待了韩广。韩广恭敬地说,贾总虽然刚到报社,但工作大刀阔斧,口碑很好,这次评职称,希望您早作决定。贾若壬客气地说,哪里,哪里,工作还靠大家,我不过是最后拍板的。韩广把对陈钟石说过的意思又重复了一遍,贾若壬说,这好商量,这次轮到评正高的还有谁啊?韩广说,算我在内有5个人,但真正能与我比的,只有孟惊鸿。贾若壬问,孟惊鸿是什么情况啊?韩广介绍了孟的概况,强调说,报纸内容与形式比,内容更重要,我们报社还是文字编辑多,我在文字编辑里有代表性,请领导先考虑我。

  贾若壬听到这里,回想到报社以来所听的对韩广的反映,心想这老弟也真不客气,果真是个小算盘,明知韩广这种抬高自己、贬低别人的做法不妥,也不想得罪他,就说,那好啊,我们研究研究再说吧。

  韩广见贾若壬态度缓和,心想有戏,就乘胜追击,又接着找了习、武、宁,这三位领导虽然都没表态,韩广推销自己的目的达到了。但这个地球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尽管自以为做得隐蔽,韩广的行踪还是传到陈钟石的耳朵里。就在此时,有一次孟惊鸿到陈钟石的办公室请示工作,临走时欲吐又止,但还是没讲什么,默默地走了。孟惊鸿的表情让陈钟石看在眼里,心里像明镜似的,不由赞赏她的理智,并对与她态度相反的韩广,添加了一丝反感。

  过了几天,韩广想加深领导对他的印象,第二次又找陈钟石,这回陈钟石不客气了,严肃地说,你也是评委,知道评委会的纪律,申报人不准私下活动评委,你三番五次地活动,是不是有点出格了?韩广一愣,没想到陈钟石这回较真了,心想就你坚持原则,少给我来马列主义,但又自知理亏,嘴上不好说什么,心里记下了怨恨,哼,走着瞧吧,你说你的,我找我的,接着找其他评委!中级评委会终于召开了。在这之前,先开了党委会,贾若壬让陈钟石先谈个意见,陈钟石传达了上级的文件精神,谈了报社的实际情况,倾向于今年正高级先解决孟惊鸿。

  陈钟石谈完,贾若壬平静地说,孟惊鸿是应该解决,小韩也不错嘛,我看评职称要有个择优先上的原则,让大家竞争一下也好嘛!陈钟石说,您讲的原则不错,但历来评职称要系统考虑,孟惊鸿从大学毕业来到报社,为报社辛勤工作30多年,就要退休了,业务水平又高,先评她可以很快把这个正高指标腾出来,再评年轻同志也不迟。

  贾若壬想,要是按照你说的做,把我往哪里摆,就说,那好,大家议一下吧。

  习和平、武宏图都觉得陈钟石的说法更有道理,重申了这个意思,宁坚见风使舵,看一把手贾若壬主张评韩广,就随声附和同意韩广。这一来,三比二,意见不统一,贾若壬皱了下眉头,说,我们大家都再考虑考虑,再议吧。

  可是,这次党委会后并没有再议,就开了中级评委会,陈钟石找过贾若壬,希望统一思想,但贾若壬不置可否,推说到中级评委会再议,陈钟石心想,你党委会都不能统一,评委会还怎么议,这下可给我出难题了。

  评委会一开场,照例由陈钟石先履行传达政策和介绍情况的程序,该大家发言了,但谁也不吭声。大家都明白,韩广和孟惊鸿都是评委,尽管让他们回避了,但大家知道这年头保不住密,犯不着得罪哪一个。陈钟石看了几次贾若壬,贾若壬若无其事,也不言语,主任不说,自己这个副主任就不便说什么了。

  最后只好投票,按规定只能投一次,不能重投,还要三分之二多数才有效,这就是说,11名评委,至少要8票才算通过。结果,孟惊鸿得6票,韩广得5票,谁也未达到规定票数,一个宝贵的指标就这样“飞”了,大家最不愿意看到的局面出现了。

  散会了,陈钟石问贾若壬,就这样了?贾若壬说,就这样吧。两个当事人反映各异,韩广记恨不投他票的6个人,使劲琢磨这些人会是谁,而孟惊鸿,则为干了多年而领导竟然不给她做主感到伤心……光阴荏苒,又是一年。韩广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活动,孟惊鸿的眼泪赢得了大家的同情,陈钟石照样按部就班地开展工作,贾若壬还是笑眯眯地听着大家的意见。

  快开中级评委会了,贾若壬突然病倒了。上级规定的工作日程不能推迟,压力都压在了陈钟石的身上。陈钟石专程到贾若壬住的医院去请示,贾若壬说,大家的主意多,你们研究吧,到时候,你们发给我一张票,我也行使个权利就行了。陈钟石无奈开了评委会,转达了贾若壬的意见。大家说,今年的正高票无论如何不能再投飞了。陈钟石问大家有什么好办法,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又都不吱声了。

  忽然,文艺部主任荆今易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得意地说,我出个主意怎么样?贾总交票了吗?陈钟石说,交了,在这里封着呢。说着,他扬起手中的信封给人们瞧。

  荆今易说,这就好,我们不都怕票再飞了吗?要想不让票飞,那就得有个统一的意志,今天贾总人虽然未到,但他的票在,他是评委会主任,我们就以他的意见为准,先拆开他的信封,看他投谁的票,我们大家就都投谁的票,怎么样?没容陈钟石琢磨过来,大家都表示赞成。陈钟石尽管觉得这样好像欠妥,但确实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就点头了。荆今易说,既然大家同意,那就都先把名签了,免得有谁变卦。

  于是,在场的十个人,都在记录投票结果的表格下,郑重其事地签上自己的名字。

  然后,陈钟石拆贾若壬的信封,众目睽睽之下,只见票上写着:韩广。

  没过几天,有人传出,中级评委会前,看见韩广去了贾若壬家,也去过荆今易家。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