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读书
邓小平系列合集

5·2 既“消肿”又“输血”,邓公一举两得

  邓小平治理军队碰到一个特殊任务:“消肿”。这不是一般的扩军、练兵问题。军队得了“肥胖症”,需要动大手术。

  1975 年邓着手整顿军队时,就提出要整掉5 个字,第一个字就是“肿”。结果被迫中断,延误了几年,肿得更大。军队机关膨胀,人数增多,特别是干部太多。

  这不是军队强大的表现,而是一种潜在的危险。邓一针见血:军队如此臃肿不堪,“真正打起仗来,不要说指挥作战,就是疏散也不容易”。(《邓选》ⅢP.248)军队要提高战斗力,提高指挥能力和工作效率,非“消肿”不可。

  此外还有两个问题:军队臃肿,军费开支占国家预算的比重增大,势必影响经济建设这个大局,在军费开支有限的条件下,军队人员过多,把很多钱花在人员的穿衣吃饭上面,又妨碍了军队装备的现代化。邓希望减少军队人员,把省下来的钱用于更新装备;如果能够节省出一点用到经济建设上就更好。

  “总之,搞四个现代化也好,把军队搞精干提高战斗力也好,都需要‘消肿’”。(《邓选》ⅢP.249)

  怎样“消肿”?必须对症下药。

  军队是怎样肿起来的?同国家体制方面的病根一样,都出自官本位制:官职是衡量功绩、资历的唯一尺度,当官是获得地位、待遇的唯一途径。军队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柱石,官的份量更大。看看肿在哪里就知道了。尽管中国部队这样大,但连队并不充实,而各级机关却十分庞大,臃肿的情况很严重。机关臃肿又是菩萨太多的缘故,有什么团职保密员,营级打字员,机关焉能不肿?肿就肿在机关和军官上。西方国家官兵比例保持在1∶10 左右主要做法是精简机关,限定副职数额,实行文职人员制,大量使用军士,士官数量占30%以上,有功劳的可以晋级,但不一定要升官当权。邓提出“消肿”主要做两件事,就机构说主要是精简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机关,首先是总部和大军区、省军区的机关。就人头说,主要是减少不必要的非战斗人员,减少统率机构、指挥机构的人员,最主要的是减少干部。与其说是“精兵”,不如说是“精官”。

  这就涉及到法制。“要消肿,不改革法制不行”。“法制改革,实际上同消肿是一个问题的两方面。”(《邓选》ⅡP.251)体改包括:县市人武部划归地方建制;铁道兵并入铁道部;基建工程兵撤销;炮兵、装甲兵和工程兵司令部分别改为总参谋部下属的业务部门;实行文职官员制,将一些军队工作人员,如军队院校的教员,军队医院的医生改为文职人员、雇佣人员,不穿军服;实行士官制度以调整官兵比例,等等。

  “消肿”除了改制,还要建制。没有制度作保障,前面消后面又肿。首先是科学制定和严格执行编制。国外视军队编制法律,例如美国的军队哪怕是增减一个营,也需要国会批准;日本1983 年通过的“防卫厅设置法”,规定三军总数为272162 人,增减1 人都经国会重新立法。中国过去则视编制为儿戏,“文革”期间军队中有难以数计的“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名目繁多的“首长办”,同时有随意使用的公勤人员,轻率实施的“工政兵”,都是无视编制的结果。邓强调“编制要严格”,“要切实遵守”,“编制就是法律”。规定配一个秘书,就不要用多了,该用几个人就是几个人。这些都要制度化。制度化后,编制就不会臃肿。

  多出的人消到哪里去?要真是减“兵”那好办,哪来哪去,复员就是了。难就难在干部,多出几十万,又不能“削职为民”,怎么安置?唯一的办法是转业,消化到社会上去。但又不能甩包袱,因为社会上其他行业也肿得厉害。邓知道有些军队干部转到地方后不太受欢迎,主要是因为不懂行。军队干部的专业是政治和军事,到地方后军事用不上,只有搞政治,到党政部门继续当官。这岂不是拆东庙盖西庙,加剧地方党政机构的臃肿?地方上需要的不是官,而是各类专业人员,如警察、律师、审判员、中小学教员,各方面的管理人员。邓建议根据社会需要,按专业办一些训练班或速成学校,对要转业的干部进行专业培训,转到哪一行就学哪一行的业务,学上半年、一年或一年半,变成地方可用的内行,用这个办法解决消肿后的干部安排问题。

  但是有些老干部,创建共和国的有功之臣,就不好让其转业了。邓想了另一个办法,像党政部门消肿一样,设立顾问制,让这些人当顾问,待遇不变,但位子让出来。只是工作不需要,并不是降格处理。顾问也有权,但只是建议权。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实际上是把他们养起来,待遇“释兵权”。

  “消肿”的长远之计是建立军官服役、退役制度。美国每年都有10%军官退役,常去常新,三四十岁的将军不足为奇。中国没有军官退役制,活到老,干到老,党政军官,特别是高级军官年龄老化,领导班子缺乏活力,领导机构臃肿不堪。解决起来,一个人一个人地处理,处理不下去。好不容易处理下去了,过不久又会肿起来。有了机构编制,限定人数,再加上退役制度,到了年龄自动离去,这样才能根除臃肿症。

  “‘消肿‘也有利于我们干部的更新“。(《邓选》Ⅲ.P250)这是邓公“消肿“谋略最为精到之处,原来之所以肿,是因为老干部挡了路,年轻人上不来;上来一点,就会肿得更厉害。现在正好通过“消肿”,让那些不称职、没受都育和年纪大的军官退下去,乘机把新生力量提拔上来。这样一举两得。既“消肿”又“输血”,“消肿”后就不只是缩小了块头,还提高了战斗力,使军队变得更精干。

  邓小平的精兵之道到1985 年迈出决定性的一步。这年6 月,他主持军委扩大会议,决定在两年内裁减军队员额100 万。

  结果,全国11 大军区减少了4 个,军级单位减少了31 个,师团单位减少了4054 个。全军共裁减干部45 万,三总部机关人员减少了近一半。兵员总额几乎裁减了1/3,从420 万减到300 多万。这个数字只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3%,略大于日本(0.27%),居世界第6 位,绝对数远小于当时的苏军(511 万)。

  有国不能无防。军队总数的多寡总是与国际形势的紧张程度成正比的。邓公裁军100 万的谋略是基于80 年代中期国际形势相对缓和,世界大战一时打不起来的考虑。可是,如果国际形势重又紧张起来怎么办?邓说:“即使国际形势恶化,这个裁减也是必要的,而且更加必要。”(《邓选》ⅢP.126)何以战争的可能性越大越需要裁军:这涉及到治军的指导思想。

  过去在人民战争思想指导下,认为军队人数越多越好,讲究人海战术,以人多数取胜。邓小平认识到“韩信将兵,多多益善”的时代已经过去。应付现代战争,兵贵于精而不在于多。军队像过去那样臃肿庞大,相处都困难,更不要说打仗了。和平时期常备军建设只能走精兵之路,兵太多势必制约国民经济发展,而国家经济发展缓慢又会影响军队建设,影响国家战略水平的提高。

  邓的裁军可以做到三个效果:国家可以把人力物力集中到四化建设和经济改革中去;军队可以把更多国防经费用于改善武器装备;通过强化军队的

  教育训练提高现有官兵的战斗力,被提到战略高度。一些西方军事专家也看到,中国裁军100 万,不仅没有影响中国的防御能力,反而使人民解放军变成了一支可信赖的威慑力量。

  苏联红军在本世纪20 年代进行大量裁减时,裁得几近瓦解。美国陆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也出现过类似的情况,因为裁减被削弱到几乎毫无战斗力的程度。邓的裁军相反,“减少100 万,实际上并不削弱军队的战斗力,而是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邓选》ⅢP.126)一个越裁越弱,一个越裁越强,诀窍在于怎么裁法。

  第一,裁减不是随便地去掉一部分,而经过了精心选择。被裁的大多为非战斗人员,年迈无能、无法适应现代化战争需要的军官,边防作战部队是最不可能裁减的。将担负内卫和守护任务的部队,县市人武部门、铁道兵、工程建筑部队等非战斗部队移交政府部门领导,只是使真正的军队轻了装,变得更精干。

  第二,裁减不是单纯地减少数量,还伴随着结构的调整。大军区减并后,缩小了总部的指挥幅度,同时增大了有关军区的战略纵深,提高了战区的战争潜力;陆军和野战军改编的集团军,大幅度地提高了部队的合成化程度,增强了独立作战的能力。作战部队中增加了炮兵、装甲兵、工程兵,防化兵等特种兵的编制单位,更好地适应了现代战争的要求,提高了实战能力。

  第三,裁减不是简单地把多余部分去掉了事,同时还植入了新生力量。一出一进,两道手脚一齐走。几十万年迈体弱、不称职、没有受过多少教育的干部通过离休或转业退出各级领导班子,与此同时,一大批年富力强、专业和文化水平较高的新军官大踏步地走上各级领导岗位。出和进,邓强调要把进放在首位,而进,最关键的是要选比较年轻的。三总部领导班子的人数比原来减少了近1/4,但出现了40 多岁的总政副主任和副总参谋长。大军区的领导班于比原来减少了一半,结果平均年龄下降38 岁。

  军队的战斗力主要不取决于兵员数量,而取决于官兵素质,组织结构和武器装备。邓正是掌握了军队的有效参数,他的裁减叫“淘汰”似更合适;去掉了多余的甚至有害的部分,同时输入了生机和活力;从数量上看是压缩了,从质量和效果上说是增强了。这种裁军,是精兵之道,强军之策。所以当两个超级大国为裁军谈判讨价还价时,中国却单方面地自动地裁军100万,比谁都干脆。邓说,这是中国的实际行动对维护世界和平作出的贡献,同时也是中国有力量有信心的表现。

  子午书屋(www.ziwushuwu.com)

· 推荐:毛泽东选集 毛泽东文集 刘少奇系列文集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