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国民经济各产业的发展中,邓小平最关心、论述最多的是农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是由农业生产部门的根本特点决定的。农业生产是人们利用土地等生产资料,通过自己的劳动,把自然界的生物等物质转化为人们所需的基本生活资料的物质生产部门。它是人类衣食之源和生存之本,是人们能够进行各种活动的先决条件,马克思说:“超过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一切社会的基础。”②“社会为生产小麦、牲畜等所需要的时间越少,它所赢得的从事其他生产,物质的或精神的生产的时间就越多。”①毛泽东发展了马克思的思想,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提出并全面论证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的思想,把正确处理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作为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他把“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作为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主张“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应当按照农、轻、重的次序来安排”。这些思想,对1962年至1965年的国民经济调整曾经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是,由于多种原因,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的思想在我国并未获得认真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国农业发展缓慢,农村的大多数地区仍处于贫困状态。邓小平指出:“坦率地说,在没有改革开放以前,大多数农民是处在非常贫困的状况,衣食住行都非常困难。”“占全国人口百分之八十的农民连温饱都没有保障,怎么能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正是针对这种状况,邓小平在继承马克思、毛泽东“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思想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和现实的经验,提出了一系列重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思想。
第一,从中国国情的基本特点来认识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重要性。他说:“要使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至少有两个重要特点是必须看到的:一个是底子薄。第二条是人口多,耕地少。”他说:“耕地少,人口多特别是农民多,这种情况不是很容易改变的。这就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必须考虑的特点。”②“耕地少,人口多特别是农民多”这本身是一个很大的矛盾,它从根本上决定了农业问题、农民问题、农村经济发展问题,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极端重要性。第一,人口多对农产品需求大,而耕地少则制约着我国农业更快的发展。特别是我国人口基数大,即使在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的条件下,每年还要净增人口1500—1600万,而耕地面积却因经济建设占用和沙化的侵蚀等,每年以700—1000万亩的速度递减,从而导致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正是这个人地矛盾使农业发展经常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大制约因素。第二,耕地少,人口多特别是农民多,使我国在实现现代化过程要解决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全民文化科学素质提高的任务更加艰巨,它又需要依靠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才能真正解决。第三,耕地少,人口多特别是农民多,决定着农业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困难。正如邓小平在说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为什么从农村开始时指出的那样:“中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在农村,如果不解决这百分之八十的人的生活问题,社会就是不安定的。工业的发展,商业的和其他的经济活动,不能建立在百分之八十人口贫困的基础上。”正是从我国国情特点出发,他强调“农业是根本,不要忘掉”。
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9页,17页。②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885页。①马克思:《货币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0页。②《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163—164页。
第二,从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来看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首先,他从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需要来考虑农业问题。他说:“农业要有全面规划,首先要增产粮食”,并提出。“2000年还要做到粮食基本过关,这是一项重要的战略部署。”他要求要好好计算2000年要生产多少粮食,才能满足人们的食用、种子、饲料和工业用粮。其次,他从农村在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中的地位来考虑农业问题。他说:“中国社会是不是安定,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农民生活是不是好起来。翻两番,很重要的是这百分之八十的人口能不能达到”。根据国家计委的研究,我国农村要实现小康,农民人均纯收入至少要达到1200元。199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784元。如要在2000年如期实现小康,扣除物价因素,农民人均纯收入每年实际需要增长5.7%以上。目前全国农民收入中有60%以上来自农业。因此,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对实现小康的战略目标是非常紧迫而艰巨的。
第三,从社会政治的稳定来看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性。邓小平指出“我们搞四化,搞改革开放,关键是稳定。”“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得的成果也会失掉。”但是,“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定不稳定。城市槁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①从我国几十年经验来看,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是我国经济稳定的基础,农业生产的周期波动往往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周期波动的基本因素,只有农业的稳定健康发展,才有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我国近几年来通货膨胀,物价持续上涨的状况,更加清楚地告诉我们,农产品的供给和价格水平已成为影响我国物价水平的主要因素。正如江泽民讲的:农业、“菜篮子”是重中之重。市场物价,每涨一个百分点,五成与农业有关。稳定市场,稳定物价,关键的关键是稳定农业,稳定粮、棉。油、糖的播种面积、产量和收购量,稳定“菜篮子”。农业是关系全局的大头。②同时,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还是直接关系社会政治的问题,邓小平指出“中国人口的百分八十在农村,如
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65页。②转引自《经济日报》1994年8月5日第五版陈锦华的文章。果不解决这百分之八十的人的生活问题,社会就不会是安定的。”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有很大发展,大多数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这是我国社会政治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也应当看到,由于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仍然相对滞后,工农业之间、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有扩大的趋势,由此引发出城乡贫富差距较大、大量农村劳动力盲目流动、城乡社会治安状况恶化等一系列影响社会政治稳定的问题,是值得我们高度重视的。
第四,从农业进入新的徘徊时期,强调“应该把农业放到一个恰当的位置上”。从1979年农村改革开始到1984年,我国农业有了较快的发展:粮食从1978年的3亿吨上升到1984年的4亿多吨,棉花从217万吨上升到626万吨,油料从522万吨上升到1191万吨。但是,在几年农业生产大发展的面前,有些人对农业产生了盲目乐观情绪,认力我国已经解决了农业问题,甚至认为中国粮食生产已经“过剩”,从而放松了对农业生产的投入和领导。邓小平及时察觉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他在1986年6月指出:“当前经济情况总的是不错的”,但“是不是有两三个问题,如果解决得不好,将会影响我们经济的发展。”其中,“一是农业,主要是粮食问题。”他粗略估计,到2000年,以12亿人口每人800斤计算,粮食年产量要达到9600亿斤,每年要增产100多亿斤才能达到这个目标。但是,现在粮食增长缓慢,已经发生了因粮食不够而养不起猪的情况。有位专家说,农田基本建设投资少,农业生产水平降低,中国农业将进入新的徘徊时期。这是值得注意的。邓小平说:“农业上如果有一个曲折,三五年转不过来。”“要避免过几年又出现大量进口粮食的局面,如果那样,将会影响我们经济发展的速度。”因此,他强调:“我们搞宏观经济,应该把农业放在一个恰当的位置上”。邓小平对新形势下农业出现“新的徘徊”的分析告诉我们:我们必须始终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农业基础的薄弱,即使有几年的大发展,仍然同我们经济发展目标的要求有相当大的距离:农业生产具有周期长的特点,如果发生曲折会三五年转不过来,将会影响整个经济发展;人们对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的思想认识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在农业发展顺利时往往会产生忽视农业、减少投资、降低农业生产水平等倾向。因此,我们在宏观上始终“应该把农业放在一个恰当的位置上”——即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这是一个必须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任何时候都不能够动摇。
正是基于农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深刻认识,他把:“重视发展农业”作为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向第三世界的朋友介绍。他说:“重视发展农业。不管天下发生什么事,只要人民吃饱肚子,一切就好办了”。这实际上是通俗形象生动的语言深刻地阐明了“重视发展农业”对第三世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普遍意义。
子午书屋(www.ziwushuwu.com)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