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读书
邓小平系列合集

一、理论上的重大突破:“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长期以来,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中占主导地位的理论观点是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对立起来。按照过去一些理论家概括的公式:社会主义=公有制+按劳分配+计划经济。这种观点认为,计划经济只有在公有制的基础上才能实行,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之一。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必然产物,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经济特征之一。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水火不相容,社会主义国家搞市场经济意味着演变为资本主义。

  邓小平在1979年就明确地否定了这种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对立起来的观点。他认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①1985年10月23日,邓小平会见美国客人时,美国时代公司总编辑格隆瓦尔德提出我国经济改革中出现的某些消极现象是否反映了“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制度之间的矛盾”。邓小平又十分明确地回答:“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②认为“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不存在根本矛盾”,“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这是邓小平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总结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践经验,深入认识市场经济的本质,而作出的科学论断。它包含着丰富的内容:

  第一,他从理论上明确指出:计划和市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都属于发展生产力的手段、方法的范畴,而不属于社会经济制度的范畴,因而不能作为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志。他多次讲到:“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方法”,“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它们“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邓小平反复讲到我们搞了几十年社会主义,但并没有完全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其中最搞不清楚的,可能就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关系了。

  ①《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236页。②《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48页。

  第二,他从历史的角度来总结,指出市场经济并非资本主义的专利品,它可以与不同经济制度相结合。他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在封建社会时期就有了萌芽。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人们早已接受斯大林的正确观点:不能把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混为一谈,商品生产作为一种社会生产形式是可以为不同社会制度服务的。但是,却往往忽视了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内在联系:有商品生产就要交换,就有了市场,市场就会对经济活动发挥一定的调节作用,只是在商品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其作用范围和程度不同而已。市场经济是发达的商品经济,它在资本主义社会才形成,但是,在封建社会已经有了萌芽。邓小平正是看到了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的这种内在联系,从总结历史来说明市场经济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方式,是可以和不同制度相结合的。既然承认社会主义是商品经济,当然也就应得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结论。

  第三,从现实来看,他指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是计划

  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控制。资本主义就没有控制,就那么自由?最惠国待遇也是控制嘛!不要以为搞点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道路,没有那么回事”。①他又说:“好像一谈计划就是社会主义,这也是不对的,日本就有一个企划厅嘛,美国也有计划嘛”。②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向垄断阶段过渡,特别本世纪30年代大危机以来,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已经有了计划控制;而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已逐步从不承认市场的作用到逐步重视发挥市场的作用。这本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是,人们在把计划与市场作为区别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志的传统思想禁锢下,往往不敢承认事实。或者承认计划和市场在两种制度下都起作用,但强调计划和市场不等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仍然固守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两种制度的区别。邓小平明确地将计划和市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都视为方法、手段,而不属于社会制度的范畴,这样再去区别市场与市场经济,就没有多大的实质性意义,从而就可以科学地回答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了。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思想,说了“我们老祖宗没有说过”的“新话”,但是,它并没有丢掉“老祖宗”,而是一个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从而创造性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光辉范例。

  过去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对于社会主义是计划经济、资本主义是市场经济的理论说明,一般都是以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学说为根据的。马克思在1868年7月11日致路·库格曼的信中指出:“要想得到和各种不同的需要量相适应的产品量,就要付各种不同的和一定数量的社会总劳动量。这种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必要性,决不可能被社会生产的一定形式所取消,而可能改变的只是它的表现形式,这是不言而喻的。自然

  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64页,203页。②《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64页,203页。

  规律是根本不能取消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能够发生变化的,只是这些规律借以实现的形式。而在社会劳动的联系体现为个人劳动产品的私人交换的社会制度下,这种劳动按比例分配所借以实现的形式,正是这些产品的交换价值”。他并在信中明确指出:“资产阶级社会的症结正是在于,对生产自始就不存在有意识的社会调节。合理的东西和自然必需的东西都只是作为盲目起作用的平均数而实现。”①1878年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也指出:“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而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也将随之消除。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②恩格斯在解释社会主义生产将决定于计划安排,而不需要借助于交换价值的调节时,是这样说的:“社会一旦占有生产资料并且以直接社会化的形式把官们应用于生产,每一个人的劳动,无论其特殊用途是如何的不同,从一开始就成为直接的社会劳动。”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劳动在各种产品生产的分配,可以通过计划来加以安排,而“不需要著名的‘价值,插手其间”。①马克思恩格斯上述这些论述表明他们曾经认为资本主义是市场经济,而社会主义是计划经济,但是,我们应当看到,马克思主义刨始人在这里是根据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完全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及其表现出来的弊端,来揭示资本主义特征和预见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而不是为未来新社会的实践规定具体蓝图。同时,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思想是随着社会实践而发展的。恩格斯在晚年及时察觉到资本主义经济生活的新变化,他在《反杜林论》发表两年后的1880年,应保·拉法格的请求将《反杜林论》的三章编成《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独立发表时,恩格斯在论及生产力的社会本性迫使资本家阶级在资本关系范围内对资本生产关系的形式进行调整的地方,补充了两段关于托拉斯产生发展的重要内容。他指出:“在托拉斯中,自由竞争转为垄断,而资本主义社会的无计划生产向行将到来的社会主义社会的计划生产投降。当然,这首先还是对资本家有利的”。②1891年,恩格斯在批判德国社会民主党纲领草案时,更加明确指出纲领草案中所说的“根源于资本主义私人生产的本质的无计划性”,这一句话需要大加修改,他认为资本主义托拉斯的出现,标志着生产的“无计划性没有了”。③恩格斯提出资本主义的“计划性”问题之后,列宁在1917年针对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发展、一般垄断变为国家垄断的现实,更加强调了恩格斯的观点,并指出“现在资本主义正直接向他的更高的、有计划的形式转变。”他说:“关于资本主义问题的提法,不估计到托拉斯的作用,却说‘资本主义的特点是无计划性’,那是不能令人满意的。”①

  从上面引述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我们可以得到几点认识:

  第一,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是马克思恩格斯所论述的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这一“自然规律”的实现形式——即资源配置方式问题,它由生产的社会形式(社会制度)决定,但是,它并不是社会制度本身。不能作为区分社会制度的标志。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68—369页。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23页。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48页,435页。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48页,435页。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第270页。①《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第29卷,第436页。

  第二,在同一个社会制度——资本主义制度下,随着生产社会化的发展,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规律的实现形式——资源配置方式是可以变化的。在资本主义托拉斯的条件下,资本主义的无计划生产可以被有计划生产所代替。这不仅是因为生产社会化的进一步发展使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要求更加强烈,而且是适应生产社会化的要求,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它自身范围内也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私人垄断组织和国家垄断使资本社会化了,垄断组织和资本主义国家掌握了相当大一部分经济资源,使资本主义生产的计划性成为可能。因此,这说明资本主义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计划经济。

  第三,马克思恩格斯曾经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资源配置方式是计划经济,而不是市场经济,无需借助于价值。但是,这个结论的得出是有条件的。它以生产资料全部归全社会共同占有,因而劳动具有直接社会性,劳动产品不再成为商品为前提。社会主义的现实发展超过了马克思恩格斯的预想,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井存的所有制结构和其他经济条件决定着社会主义仍然是商品经济,其资源配置方式怎能离开价值及其表现形式——交换价值呢?恩格斯说过:我们对未来非资本主义社会区别于现代社会的特征的看法,是从历史事实和发展过程中得出的确切的结论;脱离这些事实和过程,就没有任何理论价值和实际价值。我们岂可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已经有所发展的理论不顾其发展而将其前一阶段的结论当作不可改变的“金科玉律”来固守呢?

  从上述几点可以清楚地说明,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作为区别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标志,认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根本对立的观点,是教条式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观点。邓小平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作为配置资源的两种手段、方法,认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没有根本矛盾,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观点,才是真正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邓小平强调:“老祖宗不能丢”,但是,他以“老祖宗”为依据却说了“老祖宗没有说过的话”,这就是他的伟大贡献。

  子午书屋(www.ziwushuwu.com)

· 推荐:毛泽东选集 毛泽东文集 刘少奇系列文集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