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读书
邓小平系列合集

二、会面科学地规划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途径

  在经济发展战略问题上,邓小平不仅重视实事求是地确定发展目标,而且十分注意全面科学地规划实现发展目标的途径。他在谈到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时说:“至于走什么样的路子,采取什么样的步骤来实现现代化,这要继续摆脱一切老的和新的框框的束缚,真正摸准、摸清我们的国情和经济活动中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据以正确决定我们的长远规划的原则”。①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是社会经济整体发展的目标,它的实施,涉及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邓小平提出的实现战略目标的途径,是全面的,它们构成一个多层次的实现战略目标的对策体系。

  1.他从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和社会环境这一宏观层次上,提出实现战略目标,要有新的政策,那就是要实行改革开放和国内外要有和平稳定的环境。首先他把实行改革开放作为实现战略目标最主要最根本的措施。他说:“目标确定了,从何处着手呢?就要尊重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搞两个开放,一个对外开放,一个对内开放。”②1984年10月,他在《我们的宏伟目标和根本政策》的谈话中,把翻两番的战略目标称为“政治目标”,而把对内搞活经济、对外经济开放的政策作为实现目标的“根本政策”,认为“要实现这个目标,没有这个政策是不可能的”。③他还把坚持改革开放的长期性与实现战略目标的长期性统一起来认识。他说:“对内搞活经济,对外经济开放,这不是短期的政策,是个长期的政策,最少50年到70年不会变。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第一步是实现翻两番,需要20年,还有第二步,需要30年到50年,恐怕是要50年,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两步加起来,正好50年至70年。”①在他看来,改革开放是保证战略目标实现的根本手段,必须贯彻于实施战略目标的全过程。经济体制改革实质上是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改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以理顺各种经济关系,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所以,邓小平认为,通过经济体制改革,“如果关系理顺了,到本世纪翻两番就有把握。”“搞得好,有可能为今后50年至70年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打下基础。”因此,他强调“改革和开放是手段,目标是分三步走发展我们的经济。”②其次,他反复强调:“中国要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必不可少的条件是安定的国内环境与和平的国际环境。我们不在乎别人说我们什么,真正在乎的是有一个好的环境来发展自己。”③为此,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的内外政策来争取和维护安定的国内环境和和平的国际环境,为实现战略目标创造条件。

  ②《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270页。①《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356页。②《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17页。③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第66页。

  2.他从经济发展系统内部结构安排的层次上,提出了一系列结构对策。首先,他提出要做好前后发展阶段的安排和衔接。他指出:“翻两番,分成前十年和后十年,前十年主要是为后十年的更快发展做准备。这种准备包括四个方面,一个是能源,一个是交通,一个是原材料,一个是智力。”④他强调:“现在要聚精会神把长远规划搞好,长远规划的关键,是前十年为后十年做好准备。”后来,在谈到实现三步走的战略目标时,又说:“关键是本世纪内的最后十年,要为下个世纪前五十年的发展打下基础,创造比较好的条件和环境。”⑤其次,他提出要保证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实现,在产业结构的安排上必须有重点。他指出:“战略重点,一是农业,二是能源和交通,三是教育和科学。搞好教育和科学工作,我看这是关键。”①“我们整个经济发展的战略,能源、交通是重点,农业也重点。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作用是无穷无尽的。”②第三,他认为要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要重视地区布局,让有条件的地方发展得快一点。他谈到“中国发展经济从何着手”?“要让一部分地方先富裕起来,搞平均主义不行。这是个大政策,大家要考虑。”③为此,他主张建立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城市和沿海地区,以加快经济发展并带动内陆地区。90年代以来,又进一步抓上海、开放和开发浦东新区,实施沿长江开放、沿边和内陆省会和自治区首府城市的对外开放,这不仅将有力地促进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实现,还将为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施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3.为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邓小平从具体操作实施层次上,提出一系列具体措施。第一,要搞好规划,心中有数。党的十二大确定翻两番的战略目标后,邓小平首先关心的是这个目标“靠不靠得住”?他在十二大召开不久,就同国家计委负责人谈话,提出“现在要聚精会神把长远规划搞好”。他在1993年2月视察江苏、浙江、上海等地后,又进一步提出:“到本世纪末实现翻两番,要有全盘的更具体的规划,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也都要有自己的具体规划,做到心中有数。”“我们要帮助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解决各自突出的问题,帮他们创造条件,使他们的具体规划能够落到实处。”同时,他又根据我们国家大,不同地区发展条件不同的特点,强调制定具体规划要区别对待。他举日本经济发展为例,日本翻两番首先是在城市搞起来的,中国要翻两番,条件好的大城市起码应该翻三番。“落后的地区,如宁夏、青海、甘肃如何搞法,也要做到心中有数。”

  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79页。②《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66页,360页,54页,267页。③《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66页,360页,54页,267页。④《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66页,360页,54页,267页。⑤《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66页,360页,54页,267页。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9页。②《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7页。③《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52页。

  第二,要适应条件变化,掌握好发展速度。邓小平认为,要20年实现翻两番,时间是很紧迫的,必须抓紧,必须保持一定发展速度。但是,在具体发展速度的把握上,他是注意根据不同的条件提出不同要求的。在总体上,他提出:翻两番目标“大体上分两步走,前十年打基础,后十年高速度发展。”在1979年调整时期,对1980至1981年的工农业总产值增长的安排,为了使调整过程以后能够有一个比较好又比较快的发展速度,邓小平主张增长6%也可以。对“七五”计划的安排,邓小平肯定:“7%的速度并不低。”1984—1988年我国经济发展取得较快的发展速度,第一步战略目标提前完成。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我国在1989年提出治理整顿。邓小平认为治理整顿是必要的,但是要注意经济不能滑坡。他提出“我们要力争在治理整顿中早一点取得适度的发展。”“什么叫适度?适度的要求就是确实保证这十年能够再翻一番。”1990年12月以后,他认为:国内外形势比我们预计的要好,提出“要善于把握时机来解决我们的发展问题”,后来进一步提出要抓住时机,加快发展,力争使经济发展上一个新台阶的要求。邓小平在不同时期对发展速度的不同考虑,都是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条件,基本出发点是如何更有利于实现发展战略目标。他说:“经济能不能滑坡,翻两番能不能实现,是个大问题。我们真正睡不着觉的,恐怕长期是这个问题”。

  第三,要搞点骨干项目,做好前期工作。在本世纪末的发展战略目标确定之后,邓小平对国家计委负责人说:“真想搞建设,就要搞点骨干项目,没有骨干项目不行。”他说:“你们提出一批勘测设计项目,准备提前做好建设的前期工作,这件事要认真落实。要列出进度表,什么时间勘探清楚,什么时间拿出设计,由专人负责包干。煤、电、油这些能源项目,还有交通项目,前期工作要抓紧,晚了不行。”他认为:“利用外资,请外国专家,也得把我们的前期工作做好。”农业是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的基础。所以,邓小平认为“前期工作,也包括发展农业。”①这里实际上涉及两个层次的前期工作,一是微观层次的具体项目的前期工作,如科学技术研究、技术经济论证、勘察设计等;一是宏观层次的前期工作,即农业、能源、交通、原材料准备等,实际上是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发展。它们都是实现战略目标的前期准备,邓小平强调前期工作体现了“不打无准备之战”的战术思想。他特别从宏观上重视发展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为实现战略目标打好基础这一关键环节。

  第四,要抓好培养和使用人才。他强调事在人为,关键在人。为了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必须把人才培养使用工作做好,“我看最难的是这一条。”

  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第7页。

  他认为:“要实现20年翻两番的目标,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第一位的就是解决科技队伍的管理使用问题。”“20年规划能否实现,关键就在这里。”②他在1983年视察江苏后,谈到江苏经济高速发展经验时,肯定他们“依靠了上海的技术力量。”“江苏多年来是比较重视知识、重视知识分子作用的,对知识分子使用比较得当。”他强调“智力开发是很重要的。我说的是包括职工教育在内的智力开发,要更好地注意这个问题。”他认为我们“搞现代化建设,既缺少经验,又缺少知识,”所以主张“要发挥原工商业者的作用,有真才实学的人应该使用起来,能干的人就当干部。”同时“要利用外国智力”,“不要怕请外国人多花了几个钱。”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到,为了实现战略目标,邓小平对解决人才问题要求之迫切。

  子午书屋(www.ziwushuwu.com)

· 推荐:毛泽东选集 毛泽东文集 刘少奇系列文集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