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读书
邓小平系列合集

二、经济发展思想的形成发展历程

  任何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都有一个过程。人们认识规律要有一个过程,一开始就对各种问题摸得很准是不可能的。邓小平的经济发展思想也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他总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断在总结实践提供的丰富经验的基础上,为其理论创造提供养分,在实践中使已有的认识不断得以丰富与发展,作出新的贡献。总体上看,邓小平经济发展思想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60页。②《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69页。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285页。

  (一)“孕育”准备时期

  早在中国民主革命时期,邓小平在领导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过程中,就十分关注经济问题并把它看作取得革命胜利的基础和保证。1943年7月2日,他在延安《解放日报》发表的《太行区的经济建设》一文中指出,敌后抗战是一个极复杂、极艰难的斗争,我们已经胜利地渡过了整个六年,并且已经奠定了继续坚持最后胜利的基础。这不能不是一个奇迹。邓小平认为其中一个重大秘诀“就是我们在敌后还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进行了经济战线的斗争,而且获得了不小的胜利。”①毛泽东指出,战争、生产、教育,是敌后的三大任务,邓小平也同样认为“我们一切为着战争的胜利,生产正所以保障战争的胜利,教育则为战争、生产而服务,把三者密切地结合起来,就是不可战胜的力量。所以,百倍地加强经济建设的领导,应该是今后始终贯彻的方向。”②

  新中国成立初期,邓小平参与主持中央西南局工作。尽管当时面临的各种任务复杂,头绪繁多,诸如剿匪、土改、镇压反革命、抗美援朝等等,但他始终把经济工作放在首要位置上。1950年5月16日,他在西南区新闻工作会议上的报告中说:“西南区今天的中心任务是什么?从全区说,一是剿匪,二是完成征粮、税收、公债任务,三是领导生产(主要是农业生产),四是调整工商业、救济失业人员。”③其中主要还是发展生产,经济问题不解决,就会动摇政治基础。此外,在理论上,邓小平还提出:“共产党就是为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否则就违背了马列主义理论”,“一切都要引导到发展生产力”。④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与他后来在80年代所提出的马克思主义最基本原则是发展生产力,以及生产力标准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及时提出了党的中心任务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调动一切力量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国而奋斗。邓小平对八大提出的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工作重心转变的路线是完全赞同的。面对历史的转型期,1957年4月8日,他在西安干部会上强调“今后的主要任务是搞建设”。他还客观地指出:“从整个来说,阶级斗争这门科学,我们党、我们的干部是学会了。但在改造自然方面,这门科学对我们党来说;对我们干部来说,或者是不懂,或者是懂得太少了”。在建设这个问题上“我们全党还是小学生,我们的本领差得很”。他告诫全党:“社会主义国家在建设问题上犯大错误,栽大跟头,并不是没有先例的,以为在建设问题上不会栽跟头的想法是不符合实际的。如果不好好学习,不总结经验,我们也会在建设问题上栽跟头。”①遗憾的是,邓小平的这番话不幸而言中。在随后的“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中,我国在经济建设问题上栽了大跟头,作为中央主要负责人之一,邓小平也坦率地承认,“大跃进”的错误他也有份。

  ①《邓小平文选》第一卷,第77页。②《邓小平文选》第一卷,第85页。③《邓小平文选》第一卷,第147页。④《邓小平文选》第一卷,第148页。①《邓小平文选》第一卷,第263页。

  60年代初,我国面对国民经济的严重困难,不得不着手调整,尤其是1962年在恢复发展农业问题上,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已成了党内讨论、争论的一个热点,也是个很敏感的问题。邓小平提出:“我们要克服困难,争取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要从恢复农业着手”。而农业本身的问题,主要还得从生产关系上解决,调动农民的积极性。“生产关系究竟以什么形式为最好,恐怕要采取这样一种态度,就是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能够比较容易比较炔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就采取哪种形式,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就应该采取哪种形式,不合法的使它合法起来”。②他认为“包产到户”、“责任到田”的做法可“使他们合法起来”,因为这有利于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

  “文化大革命”是一场浩劫,使我国国民经济濒于崩溃边缘。1974年邓小平复出主持中央工作,顶住“左”倾思想压力,立即提出了把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国民经济,实现四个现代化作为首要任务的观点。1975年,他开始着手全面整顿。他认为只有通过整顿,解决交通、农村、工厂、科学、教育等各方面的问题,才能把国民经济搞上去。他一再重申实现四个现代化宏伟目标;提出把经济建设作为党和国家的大局,要全力把国民经济搞上去,批评有的同志“只敢抓革命,不敢抓生产”是“大错特错”,全党要讲大局;为生产力论正名,把是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作为区分真假马克思主义和真假社会主义的根本标准;重申“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提出全面整顿的主张,实际上就是改革的思想。尤其值得一提的是,1975年8月18日,邓小平作的《关于发展工业的几点意见》的谈话提出了许多发展经济的思想观点:要确立以农业为基础,为农业服务的思想;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扩大进出口;加强企业的科学研究工作;整顿企业管理秩序;抓好产品质量;恢复和健全规章制度;坚持按劳分配原则等等。

  上述内容表明,邓小平许多重大的经济思想观点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已具雏形,但是,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他的经济发展思想尚处于萌芽状态,没有也不可能形成关于我国经济发展的系统思想。

  (二)形成和成熟时期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会议结束了党内“左”倾错误指导思想,确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一系列新的路线、方针、政策,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同时,从这次会议开始,邓小平已成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他既是党中央领导集体政治判断、战略决策上的核心,也是理论创造上的核心。他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在伟大实践中,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和集中全党的集体智慧,进行指导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开创性的理论创造,进一步发展和丰富了他的经济发展思想。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三大,是邓小平经济发展思想的形成和成熟的时期。我们之所以选择党的十三大作为邓小平经济发展思想形成和成熟的最后标志,是因为党的十三大把邓小平在1987年完整地表述的从本世纪80年代到下世纪中叶,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现代化三步发展战略思想,正式作为全党的战略任务肯定下来,同时,围绕三步走的战略思想,他的一系列经济发展思想也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逐步提出,而到1987年达到完全成熟。因此,我们认为,以1987年党的十三大为标志,邓小平已经形成了系统的经济发展思想。主要表现在:

  ②《邓小平文选》第一卷,第323页。

  1.确立发展生产力和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我国工作重心由“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移。在这个转折过程中,邓小平起了重大作用。他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就提出: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就是从现在的实际出发,充分利用这种有利条件,实现毛泽东同志提出、周恩来同志宣布的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又反复强调:“我们从80年代的第一年开始,就必须一天也不耽误,专心致意地、聚精会神地搞四个现代化建设。”①邓小平认真总结了我国过去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教训,指出:“多年来我们吃了一个大亏,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了,还是‘以阶级斗争为纲’,忽视发展生产力”,②使我国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没有得到多大提高,这是个十分沉痛的教训。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也引发了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重新认识。他指出:“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阶段的最基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①因此,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始终把四个现代化建设,努力发展生产力作为我国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和政治路线,并作为衡量我们工作的压倒一切的标准。

  2.确定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党的工作重心转移任务完成后,如何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中心任务便突出地摆到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邓小平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1979年3月,就明确提出:“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他还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重视的两个重要特点,即底子薄及人口多、耕地少进行了分析。党的十二大,邓小平更在总结我国革命和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和基本方向。1984年10月,他在向马尔代夫总统加尧姆介,绍我国经验时强调:“革命和建设都要走自己的路”,“中国革命的成功,是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现在中国搞建设,也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②1987年8月,他还特别指出:“我们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③

  3.制定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有人认为最早促使邓小平考虑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是1979年12月①《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241页。②《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41页。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63页。②《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94—95页。③《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52页。6日他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的谈话。其实,早在1979年10月邓小平在中共省、市自治区委员会第一书记座谈会上就讲到过:“前一时期我讲了一个意见,等到人均达到1000美元的时候,我们的日子可能比较好过了..现在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大概不到三百美元,要提高两三倍不容易。我们还是要艰苦奋斗。”①可见,在此以前,邓小平对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早已有所考虑,因此,他在与大平首相谈话中提出到本世纪末实现“小康”水平(比如人均收入1000美元)“也不是随意说的”。1982年党的十二大确认了邓小平到本世纪末分两步走实现“翻两番”的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1984年10月,邓小平又提出与党的十二大含义不同的包含后来提出的“三步走”基本内容的新的“两步曲”:“第一步是实现翻两番,需要二十年,还有第二步,需要三十年到五十年,恐怕是要五十年,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②1987年4月30日,邓小平正式提出了完整的“三步走”的战略目标:“第一步在八十年代翻一番..达到五百美元。第二步是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一千美元。实现这个目标意味着我们进入小康社会..我们制定的目标更重要的还是第三步,在下世纪用三十到五十年再翻两番,大体上达到人均四千美元。做到这一步,中国就达到中等发达的水平。”③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正式确立了我国经济战略目标,这是根据邓小平的发展战略目标思想对我国70年发展战略目标的完整表述。这说明邓小平已完成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蓝图的总体设计,是邓小平现代化建设战略思想成熟的重要标志。

  4.确定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为了实现我国的四个现代化,邓小平较早地把注意力集中于科学教育事业。1975年他在复出后着手全面整顿时就提出“科学技术叫生产力”,“要发挥科技人员的积极性。”1977年,他再次复出后明知科学、教育难搞,但还是自告奋勇来抓,因为,他坚信“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1978年3月,他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重申“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井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更是反复强调“搞好教育和科学工作,我看这是关键。”在我国发展经济重点问题上,邓小平在1982年5月会见利比亚国家元首多伊时的谈话中还谈到:要“重视发展农业”,工业方面,“我国国家大、人口多,没有一点大的骨干工业是不行的”。1982年9月,他完整地提出我国经济发展“战略重点,一是农业,二是能源和交通,三是教育和科学。”①10月他又说:“我们整个经济发展的战略,能源、交通是重点,农业也是重点。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作用是无穷无尽的。”②邓小平关于我国产业部门协调发展与重点发展相结合的主张是颇具战略眼光的。

  5.强调通过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了发展我国经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新的方①《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194—195页。②《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79页。③《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26页。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9页。②《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7页。针政策,主要是改革和开放政策,这是邓小平亲自倡导和制定的重大政策。邓小平曾经指出:“目标确定了,从何处着手呢?就要尊重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搞两个开放,一个对外开放,一个对内开放”,即改革开放。他反复强调,我国要得到发展,必须坚持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相应的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开放是对世界所有国家开放,对各种类型的国家开放。”③

  邓小平的改革思想最早可追溯到1975年他提出的全面整顿的主张。1978年10月,他在中国工会第九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首次提出改革这个概念。同年12月,他列举了我国经济管理工作中的种种弊端后,指出:“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1978—1982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在农村,“首先解决农村问题”,搞了不同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搞多种经营,提倡科学种田,农民有经营自主权,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也遭遇了重重阻力。对此,邓小平对农业改革多次明确表示肯定和支持,1984年10月,他称“这几年的农村的改革,是一种带革命意义的改革”。在农村改革大好形势的推动下,1984年我国城市改革在经过试点的基础上开始全面展开,这意味着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1984年10月10日,邓小平在会见联邦德国总理科尔的谈话中说:“1978年开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过几天我们要开十二届三中全会,这将是一次很有特色的全会,第一次三中全会重点在农村改革,这一次三中全会则要转移到城市,包括工业、商业和其他行业的改革,可以说是全面的改革。”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邓小平“胆子要大,步子要稳”的思想指导下,在实践中取得巨大成效。邓小平说:“要发展生产力,经济体制改革是必由之路”①。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政治体制的相应改革就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早在1980年邓小平就提出过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但当时未具体化。1986年,邓小平再次把政治体制改革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他指出:“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通”。②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在分析总结国内外形势和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反复强调“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是不可能的”。③不仅如此,他还亲自对我国对外开放的策略和步骤做了精心部署。1980年,根据邓小平的建议,国务院决定首先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1984年,邓小平亲自考察深圳、珠海、厦门特区,看到一片繁荣的景象很受鼓舞,在他的建议下,中央决定进一步开放沿海14个港口工业城市,此后,沿海经济开放区不断扩大。1987年2月,邓小平指出:中国执行开放政策是正确的,得到了很大好处。如果说有什么不足之处,就是开放得还不够。我们要继续开放,更加开放。

  党的十三大政治报告明确指出:“为什么要坚持改革开放?就是因为只有这样做,才能进一步解放仍然受到束缚的生产力,促进生产力迅速发展。”这是对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的高度概括。

  ③《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37页。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38页。②《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64页。③《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17页。6.明确我国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早在1979年,邓小平就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但是由于根深蒂固的传统社会主义观念,这个思想在当时并未成为全党的共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实践的深入开展,在邓小平的积极推动下,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确认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从内容上看,当时所说的商品经济就是市场经济。邓小平对此评价很高,认为这“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党的十二大报告也肯定“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经济作出的科学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理论依据”,并确定我国新的经济运行机制应当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

  7.制定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大政策早在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中就提出“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这样就会产生“示范力量”,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他认为“这是一个大政策,一个能够影响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政策”。在新时期,邓小平不仅多次重复和肯定了这个政策,而且通过制定和实施农村和城市体制改革、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形式、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方式以及从沿海开始逐步推进的对外开放等一系列政策,使这一“大政策”得到贯彻和表现,打破了以往平均主义的做法,从而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经济在空间上的波浪式向前发展。

  8.阐明我国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多次强调:“我国要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需要两个条件,一个是国际上的和平环境,另一个是国内团结的政治局面。”①

  就国内条件来说,鉴于历史教训,我国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一个稳定的政治局面。早在1975年,邓小平在全面整顿过程中面对“文革”的混乱局面,为把国民经济搞上去,就引用毛泽东“以安定团结为好”的指示,提出“要团结起来,安定起来”,1973年12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中重申“安定团结十分重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不仅多次强调指出我国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对经济建设的重要意义,“没有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不可能搞建设,更不可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而且阐述了实现政治稳定的途径,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现行政策不变,排除“左”的和右的方面的干扰,一切导致中国混乱甚至动乱的因素都要排除。

  就国际条件而言,面对80年代以来国际出现的和平与发展的潮流,邓小平认为,这对中国的发展是有利的,中国建设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以便聚精会神地搞建设”,“没有和平环境,搞什么建设!”因此,我国的对外政策的首要任务是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以上是本阶段邓小平经济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它表明,邓小平经济思想已基本定型,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充实丰富,日趋成熟。在这个基础上,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总结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就与经验,系统地阐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初步形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阶段、任务、动力、途径、条件、布局和国际环境等基本理论,实际上是对邓小平经济发展思想的极好总结,标志着邓小平经济发展思想的形成和成熟,并成了全党的共识。

  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10页。

  (三)发展深化时期

  党的十三大以后,改革开放全面推进,人们思想得到进一步解放,经济得到进一步快速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就。邓小平高兴他说,中国真正活起来了。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矛盾,主要是经济比例失调,通货膨胀严重,腐败现象蔓延,经济不稳定和政治不安定因素增多,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泛滥,直至发生了1989年全国性政治风波。与此同时,1989—1991年,我国进行了三年治理整顿,为经济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国际上也出现风云变幻,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事业遭到严重挫折。我国在国际形势上也面临着严峻局面。在这种复杂的形势面前,邓小平主张要排除“左”的和右的方面的干扰,继续前进,要“善于利用时机解决发展问题”,认为只要“改革开放政策稳定,中国大有希望”。

  邓小平坚定不移地提出“要继续贯彻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连语言都不变。十三大政治报告是经过党的代表大会通过的,一个字都不能动。”①在这个时期,他针对新的实际进一步发展深化了自己的经济发展思想,特别是1992年,邓小平发表了具有深远意义的南巡谈话,实际上是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丰富实践和方针政策作的全面系统总结,为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指明了方向。在邓小平南巡谈话精神鼓舞下,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再度涌起。在这段历史时期,邓小平的经济发展思想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和深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邓小平向来认为,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也是当今中国的主题,“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①经济发展要保持适当的速度,不能滑坡,“这不只是个经济问题,实际上是个政治问题”。经济能不能避免滑坡,翻两番能不能实现,是个大问题,“使我们真正睡不着觉的,恐怕长期是这个问题”,“中国能不能顶住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压力,坚持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关键就看能不能争得较快的增长速度”,实现我们的发展战略。“发展才是硬道理”确是至理名言,这是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关于发展生产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个现代化主题的深化。

  2.提出“科学是第一生产力”1988年9月5日、20日,邓小平在两次谈话中说到:“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②在这以前,邓小平只提“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现在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他在理论上的一大创见和认识的深化,反映了科学技术在现代化生产力发展过程中所起的日益增大的决定性作用。他认为“下一个世纪是高科技发展的世纪”,因此,“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这是具有世界性战略眼光的。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96页。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54页。②《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74页。3.提出要进一步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1987年11月16日,邓小平在一次谈话中说到党的十三大的一大特点是“保证我们改革开放政策能够连续贯彻下去,并且加快步伐。”1988年5月,他又提出“思想要更加解放一些,改革开放的步伐要走得更快一些。”①1989年政治风波后,社会上出现姓“社”姓“资”问题的空洞的论争,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使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对此,1992年邓小平在南巡谈话中尖锐地指出:“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为此,他提出“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三个有利于”标准大大深化了以往的生产力标准。他还进一步比较完整地概括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以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只讲到革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邓小平认为不完全,应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这是邓小平的一大理论贡献。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全面认识和“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提出,为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奠定了基础。在邓小平进一步加快改革开放思想的影响下,我国国内改革力度加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确立;对外开放步伐也加快了,在业已初步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逐步推进的开放格局基础上,1988年4月,举办海南经济特区,1990年,上海浦东被列为开发、开放的重点。邓小平南巡谈话后,党中央又作出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对外开放,陆续开放沿江沿边和内陆中心城市,基本形成由沿海到内地梯次发展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取得了巨大成就。

  4.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早在党的十三大前夕,1987年2月,邓小平在同几位中央负责同志谈话中说:“为什么一谈市场就是资本主义,只有计划才是社会主义呢?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我们以前是学苏联的,搞计划经济。后来又讲计划经济为主,现在不要再讲这个了。”①明确把市场和计划当作发展生产力的手段。但是,1989年政治风波以后,理论界仍有人把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与姓“社”姓“资”问题联系起来,对此,邓小平再次严肃指出:“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不要以为搞点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道路,没有那么回事,计划和市场都得要。”②党的十四大根据邓小平的意见,明确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使之成为全党的共识,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跃,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体制保证。

  5.提出我国农业改革和发展的第二个飞跃邓小平十分重视我国农业的发展,因为农民占中国人口的80%以上,农村不发展,中国就不会有大的发展。1978年以来,邓小平积极鼓励和支持农业生产责任制,使农业发展出现了奇迹,1984年、1985年达到了顶点。但是,这种建立在细小土地规模基础上的农业,其技术进步和农业的商品化进程是非常缓慢的。1990年3月,邓小平从长远的战略目光出发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是个很大的前进,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③从目前和长远来看,随着客观条件的成熟,应主动地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促进我国农业的长期稳定增长和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顺利转变。

  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65页。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03页。②《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64页。

  6.提出经济发展要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我国经济发展规律是波浪式前进,这是毛泽东和邓小平的共同认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强调的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一部分企业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是我国经济波浪式发展规律的空间形式。1991年8月,邓小平提出我国经济发展“过几年有一个飞跃,跃一个台阶,跳了以后,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一下,再前进”,①1992年南巡谈话中,又明确提出“我国经济发展,总要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②这是我国经济发展波浪式前进规律的时间形式。从国际经验看,一些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都曾有过高速发展时期,或若干高速发展阶段,如日本、韩国、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现在我国国内条件具备,国际环境有利,再加上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在今后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出现若干发展速度较快、效益较好的阶段是必要的,也是能够办到的。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总之,从党的十三大到十四大,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实践的深入开展,邓小平经济发展思想在许多方面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并且更加系统化了。

  ③《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55页。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68页,375页。②《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68页,375页。

  子午书屋(www.ziwushuwu.com)

· 推荐:毛泽东选集 毛泽东文集 刘少奇系列文集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