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自勉何仕强
200年前发生的工业革命创造了现代生产力形式,社会变迁的形式发生了革命性的转换。由于现代工业生产方式是在崭新的科学技术基础上创造的经济高速增长的生产方式,社会财富的形态和积累方式都发生了重大的转变,经济因素上升为支配社会发展速度的主导力量,因而在由现代民族国家所构成的新的世界经济体系之中,高速发展社会的经济与文化因素对低速度发展社会具有强烈的传导性,进而产生“现代化效应”,并引起强化的适应性社会变迁。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现代化进程,这是一个世界性的发展现象。由于本世纪初,世界分裂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不同的现代经济体系,因而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成了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对抗发展形式。在这样一种历史背景中,如何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正确方向,不仅要有求实的科学理性精神,而且还要有高瞻远瞩的社会发展理论。众所周知,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从功能上看,只达到了狭义的国家工业化,它为彻底摆脱旧中国的被奴役地位、巩固国家的政治独立提供了必要的保障。而到了80年代,伴随着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以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为特征的标准意义上的工业化阶段才在我国真正开始。从国际上看,这正是冷战时代趋于结束的时期,经济优先已成为世界潮流。战后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全球化不断增强,相互依附性也更为重要,经济因素日益成为主导国际关系演变的重要因素。美国为了保持其霸权地位,克林顿上台伊始,就宣布了外交三原则,一是经济安全;二是军事安全;三是推广民主。这三项原则的中心是经济。美国已把其“经济安全”作为其外交政策的首要支柱,使其对外政策成为获取经济利益的手段。此外,各国正在进行以高科技为先导、经济实力为后盾的综合国力较量的同时,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区域化、集团化的趋势亦日益加强。去年,克林顿总统签署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欧共体统一大市场正式运转,《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几经周折后生效,欧洲经济联盟取得突破性进展;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向实质性合作组织迈出了重要一步;马来西亚一直在积极推动尽快启动《东亚经济论坛》;历时7年之久的乌拉圭回合谈判最终达成协议。这一切都说明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发展本国经济、扩大对外经济合作作为自己对外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早在80年代中期,邓小平同志就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
[1]今天看来,这个论断不仅是正确的,而且也反映出邓小平同志把握时代主题的理论深刻性与预见性。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正确分析当前的国际形势,而且也有利于指导我们在企业经营战略上采取更大的主动性,去参予国际竞争和拓展经济实力。纵观邓小平同志关于当今时代和平与发展的理论观点,可以发现他的基本思想有如下几个特征。第一,对整个世界历史格局和世界历史主题的把握十分清醒和深刻。邓小平同志从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新变化出发,对世界历史的时代主题进行了新的审视和思考,作出了和平与发展已代替战争与革命成为时代的两大主题的科学结论。这就使我们彻底澄清了对世界历史时代主题认识上的偏差,真正把发展问题作为时代的核心问题来认识对待。他说:“在争取和平的前提下,一心一意搞现代化建设,发展自己的国家,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第二,对建国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理论与实践经验教训的理性反恩是高度自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在拨乱反正、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中,审慎地分析了当代中国存在的问题,指出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之所在,发展是中国的主题。他说:“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个问题要搞清楚。如果分析不当,造成误解,..结果是丧失时机,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3]第三,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制度选择及其方向的重要性认识是严肃而科学的。历史发展到本世纪的70、80年代,中国社会如何向前发展的问题十分突出地摆在人们面前:中国的国情有何特点?中国社会目前处于什么阶段上,社会发展的目标、动力、战略到底应当怎样去认定等等。在指导我们的原有理论已失去解释力的情况下,这一系列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迫切需要从理论上作出正确的回答,人民群众以及社会实践的需要呼唤着新理论的诞生。这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第四,超越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三世界理论局限。20世纪中期的发展理论研究,占主导地位的理论主张是西方传统派的发展理论,突出的就是现代化的理论,其特点是,以欧美为中心,以发达国家为模式,以经济增长为目标。兴起于拉丁美洲的依附论反对和批判以欧美为中心的现代化理论,强调拉丁美洲和第三世界为发达的主要根源是由于受到来自美国等西方大国的经济政治影响。他们主张不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只能选择不同于发达国家的发展道路,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邓小平同志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立足于中国文化的民族特色,既批判吸收西方现代化理论所主张的“世界性的相互依存的增长”、“全球经济趋于一体”等思想观点,坚持反对依附论所主张的断绝与发达国家关系等观点,从而得出了“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的结论;同时又坚持反对西方现代化理论关于全盘西化的主张,吸取了依附论者提出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摆脱依附等观点,强调走自己的路。第五,强调稳定与和平对社会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历史表明,本世纪以来,中国社会是在受到外部冲击而引起内部的思想和政治变革并进而走上推行经济变革之路的,因此,各种社会矛盾和动荡的发生不仅会造成剧烈的社会分裂与冲突,而且也难于形成稳定的法治秩序。邓小平同志从对历史高度负责的角度,深刻表达了中国需要一个稳定的社会内部环境和一个持久的国际和平环境的愿望:对内强调政治上的安定团结;对“港澳台”问题,主张用“一国两制”的和平方式来解决;对外强调中国坚持反对霸权主义和维护世界和平的外交政策。总之,“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4]
依据邓小平同志的发展战略思想来看,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速度,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从宏观上说,这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是举足轻重的,从微观上讲,这对一个企业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然而,科技与教育事业的发展脱离了稳定与和平的环境是不可想象的。在今天,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已深入到“转机建制”的深层领域,原有和新生的各种利益矛盾,既是某种改革的动力与压力,又是某种社会不稳定的隐患。因此,正确处理好稳定、改革和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就显得十分重要,稳定是前提,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虽已成共识,但在实践上仍有一些模糊认识尚需具体解决,比如,过分强调改革“破”的一面,而对“立”的一面认识不足;借“发展”之名来为短期行为辩护;或以“稳定”为名回避改革中的尖锐问题;或以“改革、发展”为由无视稳定的重要性等等。因此,中国国有企业(集团)要面向世界
范围发展自己的实力,首先就要在稳定与改革关系上做文章。从企业界的角度来说,这里所要求的稳定主要有三个含义:经营战略思想的相对稳定;企业家阶层的相对稳定;管理制度的相对稳定。可以说,求得这三种意义上的稳定局面,本身就是改革所要达到的或产生的效果。有了这种稳定,来自企业方面对科技与教育的真正追求,才会转化为对社会各阶层的普遍影响,即用理性的、规范的态度去接纳区别于暴力和权力价值观的法治秩序,进而产生出适应市场化要求的利益分化与个人分化。这不仅为企业改革向纵深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和心理准备,而且也为人们接受国际社会惯例奠定了思想前提。显然,上述三种稳定的实现,企业自身是难以单独做到的,这里的关键是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位置要重新“定位”,尤其是政府影响企业的方式要彻底更新。否则,企业的稳定很难达到,这意味着企业改革只是政府行为,而无法同时成为企业自身的行为。于是,企业是否能真正在国际舞台上发展自身就成为了疑问。这时,所谓“把握时代主题、参与国际竞争”就是一句空话了。
结合企业工作的实际,我们切身体会到,我国生产力的多层次性,决定了所有制形式的多样化,不同的所有制形式又代表了不同的经济利益关系,经济利益的多元化需要保持各自的所有权,而社会化的大生产又在时刻要求联合、协作及使用权的高度集中,这样,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股份经济,实行股份制,在保证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使用权变为集中,实现所有、使用两权分离,便成为合理解决我国生产力的社会化与经济利益多元化之间矛盾的基本途径。
社会主义股份制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上,在一定范围内筹集社会资金的一种企业组织和经营管理形式,是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对整个社会主义经济起着强大的凝聚效应。
股份制可以广泛集中社会闲散资金,增加社会主义积累,无需政府投资而自觉形成生产力,大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改善企业生产经营条件,加快资金周转,提高经济效益。社会主义条件下大力推行股份制,按股份制模式重塑企业组织,还有利于企业真正走向市场,摆脱主管部门繁重的行政干扰,轻装上阵,主动灵活,真正成为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另外由于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紧密结合,在股份制企业内部形成强有力的动力机制,充分发挥人的主体作用,对促进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股份经济可以说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头戏”,它的发展,无疑对我国其它体制的改革产生深远影响,使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机制更加完善。当然,这得需要有一个稳定的政治局面和社会环境。
在我国有领导、有步骤地进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股份制试点,是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商品经济有机结合的有效途径,股份制企业改革试验在我国,特别是部分沿海城市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但是任重道远,经济体制的完善,股份经济的进一步推广、成熟还需要金融机制、价格体系、劳工保障制度的一系列改革、配套。但股份经济将在神洲大地继续以崭新的姿态和强盛的生命力影响着我国的经济生活,显示出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我们广州经纬集团,就是在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下产生的一个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它适时把握时代主题,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依照现代化企业管理的要求,广州经纬集团广泛吸纳国内外先进企业的管理经验。在机构设置上,机关管理人员力求“少而精”,大部分人员放在第一线项目公司开发高新技术项目,抢占市场,创造高效益。在用人制度上,坚持打破铁饭碗,努力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实行人才聘用制并定期考核,不合格者一律淘汰。在工资福利及其他待遇上,则坚持拉开距离,实行高创利高待遇,井制定出严密的奖励制度,对公司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员工给予重奖。
我们通过学习邓小平同志有关和平与发展的理论,结合工作实际,深切体会到,跨越国界,瞄准国际制高点,与国际接轨,加入国际大循环,是现代化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我们广州经纬集团根据宗旨“真诚至上,广结天下朋友,共同创造和分享财富”而制定一系列发展方略。公司将以建立广州国际化大都市为大背景,根据国家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扶持政策,以高新技术科研开发为龙头,多元化、全方位发展,充分利用和发挥自己的优势及科研成果,逐步联结有一定实力的国内外企业,兼并一些有发展前途的国有、集团、个体企业,公司将立足本地、面对全国,跨越国界,利用自己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处理废塑料技术,脑保健技术等几个高新技术产品,力争在短期内形成一个综合性、高智力化、跨国型的高技术企业集团。目前,已与马来西亚、美国、加拿大以及香港地区的一些财团,环保公司建立广泛的联系并频繁接触,架设国际金桥已经开始。科学无国界,公司将把环保项目推到国际上去,解决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在美国、加拿大及亚洲一些发达国家建立环保工程合资企业,建立股份制的环保工程联合体,形成“托拉斯”式的环保连锁厂,并发展其他高新技术,最终形成一个国际化的高科技企业股份集团。
(何仕强:广州经纬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潘自勉:广州经纬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
注释:
[1]《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05页。[2]《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57页。[3]《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7页。[4]《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84页。
子午书屋(www.ziwushuwu.com)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