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读书
邓小平系列合集

“一国两制”战略构想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郝智慧

  用“一国两制”方式来和平实现国家统一的战略构想,是邓小平坚持从实际出发,在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提出的一个全新概念和科学理论。1987年4月16日,邓小平在会见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时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这个特色,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对香港、澳门、台湾问题的处理,就是‘一国两制’。”[1]随着香港、澳门问题的成功解决,这一构想和理论日益显示出它的生命力和感召力。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实践的伟大成果,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当代中国的一个重大发展。

  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一个新概念和新范畴

  根据邓小平的有关论述,“一国两制”的科学涵义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根据本国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允许在这个国家的小地区和小范围内长期实行资本主义。但是,这个小地区、小范围的政府是这个国家的特别行政单位或地区性政府,不能行使国家主权。这个国家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具体他讲,就是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主体地区10多亿人口的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和台湾这些特殊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可见,邓小平所讲的“一国两制”,是一个具有特定涵义的全新理论概念。

  我们说“一国两制”是一个全新的理论概念,不仅仅因为它具有特定的内涵,还在于它具有不可移易的基本内容和特征。就“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一是旨在用和平方式解决统一问题,并在国家统一、领土完整的大前提下允许个别地区的资本主义制度与主体地区的社会主义制度长期并存;二是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个别地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组成部分,不能行使国家主权,不能行使整个国家的外交、国防、宣战、媾和等权力;三是有国家宪法和有关法律作保证,不会因意外事件或人事变动而改变。如果实行不同制度的两地发生矛盾和纠纷,双方均应诉诸宪法和法律,通过和平途径来解决;四是指两个地区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以及意识形态、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存有明显的本质区别。个别制度不同,或者在各种制度上存有一般性质的不同,都不能视为“一国两制”;五是以一个国家、一个中国内两种制度都不变为基础,如果其中一个方面变了,“一国两制”也就不复存在了;六是谁也不吃掉谁,你搞你的资本主义,我搞我的社会主义。大家和平相处,互相尊重,互不伤害,互助互利,共同为振兴中华而奋斗。

  就“一国两制”的基本特征而言,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单一制国家实行的一种国家结构新模式,具有复合制国家结构模式的某些特点。一般说来,单一制下地方政府的权力和自治程度要比联邦制下成员国政府小得多。然而,在我国单一制的国家结构条件下实行的“一国两制”,却在许多方面不仅超出了一般单一制下地方政府的权力,而且超过了许多联邦制下成员国政府的权力和自治程度。例如,特别行政区依据宪法和法律可以实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立法机关所制定的法律,可以同国家颁行的法律不一致,但只要符合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法律程序便有效;虽无外交权,但有外事权;财政独立,可以自行发行货币,自定金融政策;台湾特别行政区还可以掬有自己的军队,等等。二是国家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即中国的主体地区、10多亿人口的大陆坚定不移地实行社会主义。这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和客观存在的现实,也是实行“一国两制”的前提。正是在这个前提下,才可以允许在国家的某些小地区、小范围内实行资本主义。

  二、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相统一的光辉典范

  毛泽东指出:我们的原则性必须是坚定的,我们也要有为了实现原则性的一切许可的和必需的灵活性。“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运用了原则坚定性和策略灵活性相统一这个马克思主义战略策略的基本原理。它的原则坚定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国大陆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使中华民族完全取得独立、统一和富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使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逐步富裕起来。这是中国大陆10多亿人民的坚定信念和基本要求,是绝对不容许动摇的政治原则。也只有中国大陆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不变,坚持改革开放政策不变,才能保证按照“一国两制”构想所制定的一系列特殊政策长期不变。二是中国必须实现完全统一,必须收回主权,早日结束因人为因素而造成的民族分裂和海峡两岸隔绝的状态。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国家主权,是关系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的大事,是海内外所有炎黄子孙的共同愿望。在这一点上也是坚定的和毫不含糊的。

  但是,为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民族大团结和国家领土完整,“一国两制”在统一祖国、坚持社会主义的前提下,又在某些特殊区域保留资本主义制度。同时,在具体政策和措施方面也有高度的灵活性。例如,按照历史上不平等条约规定的租借期限收回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由当地人自己管理,享有高度的自治权;特别行政区的政治、经济、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法律基本不变;香港特别行政区仍将保持自由港和独立关税地区的地位,保持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建议举行国共两党平等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提中央与地方谈判;台湾回归祖国后,国共两党将持久合作,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台湾在对大陆不构成威胁的条件下,还可保留自己的军队,等等。这些具体政策和措施都是从实际出发,在考虑和照顾各方面利益与要求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这正是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相统一的主动体现。

  三、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一国两制”构想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主要表现有三:一是主张把国内阶级矛盾、制度冲突放在国家和民族的总体利益下协调解决。迅速发展社会生产力,是我们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也是民族总体的根本利益。为了共同促进民族振兴、国家昌盛,全面发挥国家在组织建设方面的重要职能,充分调动国内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和潜力。这深刻体现了国家的民族属性,为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增添了新内容。二是尊重实际、互不伤害,发挥国家在“特殊时期”的“缓和冲突”和“调停人”作用。面对大陆实行社会主义、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的现实,主张谁也不吃掉谁,把相互矛盾、斗争的各方,把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个阶级、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制度并存于一个统一国家之内,把矛盾和斗争置于宪法和法律的“秩序”范围里。这种对现实两种不同制度进行

  统一的和平方式,无疑是恩格斯关于国家“调停人”思想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三是明确规定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港澳台保留资产阶级性质的行政、立法、司法机关,台湾地区还可以拥有军队。在两种制度、两种阶级存在矛盾和斗争的情况下,规定由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来调节大陆与港澳台之间的关系,缓和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调停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与斗争。这样就把国家“调停人”和“缓和冲突”的作用由一个国家内的阶级范畴扩大到两种不同社会制度上,这在马克思主义学说上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和发展。

  四、对和平共处战略思想和战略原则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和平共处是科学社会主义中社会主义国家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重要思想和原则。它是革命导师列宁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之后,为了处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而提出的。在本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又进一步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使列宁的和平共处思想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并成为国际社会所公认的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和相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邓小平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明确指出:和平共处的原则不仅在处理国际关系问题上,而且在一个国家处理自己内政问题上,也是一个好办法。根据中国自己的实践,我们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办法来解决中国的统一问题,这也是一种和平共处。根据邓小平的有关论述,“一国两制”的和平共处具有以下四个重要特征:一是在尊重历史和现实、照顾各方利益和要求的基础上,通过和平谈判方式合理解决问题,而不是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二是以大陆社会主义为主体;三是有国家宪法、法律作保障,也有国际法作保障。中英两国、中葡两国分别就解决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达成的协议,实际上是一种国际法形式的保障;四是以国家间和平共处为外部条件和基本前提,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英国、葡萄牙、美国等有关国家共同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真诚合作,才能实现“一国两制”的和平共处。

  五、发展了利用资本主义来促进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思想

  利用资本主义来促进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是革命导师列宁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提出的一个重要理论。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构想,把列宁的这一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境界。过去苏维埃俄国和新中国对资本主义的利用,只限于在社会主义政权下,允许某些资本主义经济成份存在和发展,引进资本主义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方法。而“一国两制”构想则是在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内容许某些地区保留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连同它的上层建筑以及生活方式,并要充分发挥这些资本主义地区在大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窗口”和“桥梁”的作用。大陆目前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要发展生产力,改变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状况,就必须实行对外开放。香港和台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技术也比较先进。特别是香港,是国际金融、贸易、交通和信息中心之一,与资本主义国家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国际资本的集散地。“一国两制”实行后,它们这些地区不仅本身能为大陆社会主义建设直接提供资金和可以惜鉴的技术与经验,而且可以成为大陆对外开放的窗口和与国际市场联系的桥梁,通过这些“窗口”和“桥梁”,大陆可以更方便更快地掌握和了解国际市场的形势和信息,可以更多地引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科学的经营管理方式,可以更大规模地培养训练现代化的管理人才和科技人才,可以迅速地扩大进出口贸易的渠道,这些无疑将大大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充分体现了邓小平这样一个重要思想:“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2]

  需要指出的是,允许港澳台地区保留和发展资本主义,发挥它们的“窗口”和“桥梁”作用,并不是为了走资本主义道路,要在整个中国搞资本主义,实现某些人所说的“补课”、“全盘西化”,而是因为这些地区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经济尚有存在的价值,否则“一国两制”就没有实现的前提。至于港澳台的资本主义会不会冲击大陆的社会主义,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中国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国家经济中占着主导地位,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很强大,在这个前提下吸收外资和允许私有经济发展甚至允许港澳台地区长期保持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不变,都只是作为大陆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补充,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正如邓小平所说:吸收外资也好,允许个体经济的存在和发展也好,归根到底,是要更有力地发展生产力,加强公有制经济。在小范围内容许资本主义序在,更有利发展社会主义,港澳台保留和发展资本主义“影响不了大陆的社会主义”。

  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

  统一战线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无产阶级进行革命和建设的重要思想武器。“一国两制”构想极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使我国新时期统一战线在性质、范围、方式、任务等方面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使统一战线的内容得到了进一步丰富和具体化。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使统一战线的爱国主义性质更加突出了。爱国主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是我们国家统一的大趋势历经数千年而不衰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所在,也是重新实现国家统一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动力。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构想高举爱国主义旗帜,把民族和国家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放在首位,以实现国家统一、领土完整为目标,以爱国统一、振兴中华、实现民族大团结和大繁荣为实践口号。不管什么人,只要爱国、爱民族、拥护统一,就要团结,就要争取到爱国统一战线之内。邓小平在谈“港人治港”问题时指出:爱国者的标准是,尊重自己民族,诚心诚意拥护祖国恢复行使对香港的主权,不损害香港的繁荣和稳定,只要具备这些条件,不管他们相信资本主义,还是相信封建主义,甚至相信奴隶主义,都是爱国者。二是使统一战线的范围进一步扩大了。在“一国两制”战略构想指导下,我国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已由“革命的爱国统一战线”转变为“爱国统一战线”,成为包括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华侨在内的,由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组成的最广泛联盟。也可以说,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包括了一切有爱国心的中华民族子孙。三是为统一战线工作提供了新方式,开辟了新领域。在不同历史时期,统一战线的形式是不同的。根据“一国两制”战略构想,新时期统战工作要在祖国统一、繁荣、富强的共同利益之下,进行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联盟与合作,这是一种崭新的统战方式。另外,“一国两制”下的“港人治港”等特别行政区政府,实际上也是一个统一战线的政权。正因为如此,“一国两制”使新时期统战工作的领域将由主要在大陆范围扩展到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由主要在国内开展工作扩展到面向世界,包括一切有爱国心的海外华侨以及英、美、葡等国的领导人、重要人士、政府部门和民间团体;由主要对老一辈、执政党、著名人士进行统战工作扩展到新一代、广大爱国同胞和普通人士;由主要是政府部门、党和国家领导人做统战工作,扩展到各级政府部门、各种民间团体人士与海外有关系甚至无关系的广大群众;由主要在政治领域扩展到经济、文化、教育、体育和外事甚至军事领域。这样做,有利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使各种力量汇合在一起,共同为建设四化、统一祖国、振兴中华做出贡献。

  (作者工作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战略研究部一室)

  注释:

  [1]《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18页。[2]《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

  子午书屋(www.ziwushuwu.com)

· 推荐:毛泽东选集 毛泽东文集 刘少奇系列文集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