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春元
一、学习和研究邓小平对国际局势要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的策略指导思想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
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已经诞生45周年了。它面对的外部环境是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动时期,新旧世界格局正在调整交替,国际社会各种力量正在重新组合,特别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出现大的曲折,其变化之大,影响之深,出人预料,引起各国政府、政党和人民的普遍关注。
在当代世界风云变幻、国际局势错综复杂的环境里,中国现在和今后怎么办?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要采取什么对策?中国人民应有怎样的思想准备?这是全国上下日夜都思考的大问题。
邓小平同志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设计师,为十二亿中国人民沿着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路线导航。他立足中国,放眼世界,高瞻远瞩,提出了一个对国际局势的策略指导思想,为我国制定对外方针政策奠定了可靠的思想基础。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正确看待国际局势的这一策略指导思想,“概括起来就是三句话:第一句话,冷静观察;第二句话,稳住阵脚;第三句话;沉着应付”。[1]这3句话,12个字,是有政治涵义的,他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朴实语言表达了一条有完整内容的策略思想,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对待国际局势和参与国际事务活动的一个指导方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我们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把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好,要把握时机,充分利用有利的国际环境,坚持改革开放,加速发展经济,加强社会稳定,就应进一步深入学习、研究和应用邓小平同志这一光辉策略思想的指导方针。今天,我们研究邓小平同志关于和平与发展战略思想,就不能不研究邓小平关于国际局势这一有战略意义的策略指导思想。
二、冷静观察是认识国际局势的正确途径和起脚点
所谓冷静观察,是指头脑清醒地观察国际局势。就是说,我们不是头脑发热、感情用事地观察国际局势。观察国际局势之所以要冷静,是因为只有头脑冷静,才能正确观察国际局势,从而防止得出不正确的结论,避免导致错误而有害的行动。
我们知道,国际局势的各种现象和各种力量是错综复杂的,变化和发展是互相制约的,有些现象和本质又不易分清和识破,对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也很难一时分辨,特别是对一些国际活动的突发事件又难定性质,难识真伪,甚至有的具有进步和消极的两重性。在这种情况下,不经过冷静观察,就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明确主流和支流,分清敌人和朋友,找出有利和不利因素。所以,冷静观察是深入了解国际局势的必要途径和起脚点。邓小平同志讲到观察国际局势时坚定地指出:“要冷静、冷静、再冷静。”[2]当然,遇到问题要冷静,并不是对所有的人都容易做到的,但是对于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和政府,特别是其领导核心是完全需要和应该做到的。冷静既是观察国际局势的正确途径和起脚点,又是正确认识国际局势的必然要求和必要条件,能冷静观察了,就有可能进一步做到善于观察,即全面地、联系地、发展地和本质地观察。
第一,在冷静的条件下观察国际局势,就要全面地观察,全面观察就要放眼于大局,要始终把握邓小平同志关于“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3]的战略思想,尽管世界风云变幻、国际局势复杂,我们仍要把握当代和平与发展的世界主流,力争长期保持和不失时机地利用对于我国有利的和平国际环境,以尽快地发展我们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第二,在冷静的条件下观察国际局势,就要联系地观察。联系地观察就要立足于国内,分析中国发展和国际局势变化的关系,始终坚持从爱国主义立场出发,把维护祖国独立、主权完整和国家安全放在首位,坚定地捍卫中国人民的最高利益。邓小平同志指出,“考虑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主要应该从国家自身的战略利益出发”,[4]“以自己的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来谈问题和处理问题”,[5]“国家的主权、国家的安全要始终放在第一位”。[6]
第三,在冷静的条件下观察国际局势,就要发展地观察。发展地观察就要着眼未来,要对社会主义的前途充满信心,不为暂时的挫折所困惑,不为某些假象所迷惑,特别是不能把当前国际局势中的一切都看成漆黑一团,看不到希望,看不到光明。失掉信心,就失掉目标,就失掉一切。邓小平同志指出:“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
[7]第四,在冷静的条件下观察国际局势,就要本质地观察。本质地观窍就要抓住根本,分清敌、友、我的相互关系,顶住帝国主义的霸权势力和以武力相威胁的强权政治,它们的根本目的就是企图达到统治全世界,它们在国际上破坏世界和平、损害世界发展以及干涉别国内政的侵犯别国主权的一举一动,都是和它们的根本目的分不开的。它们利用和平演变的方式引诱社会主义国家逐步走向资本主义道路,甚至利用煽动内乱的手段来颠覆社会主义国家,其根本目的也就是企图变社会主义国家为资本主义国家,妄图实现统治全世界。因此,我们要认清自己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和重责,要立足本国,放眼世界,展望未来,抓住根本,团结世界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积极因素,把维护世界和平和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进步事业和正义斗争进行到底。这是中国人民的战略利益所在,也是世界人民的一致愿望和普遍要求。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现在是维护世界和平和稳定的力量。”[8]“反对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也就是维护世界和平。”[9]
三、稳住阵脚是把握国际局势的科学判断和立脚点
所谓稳住阵脚,在军事上指率领作战的人站在战斗队列的最前方要沉住气,临阵不慌,即压住阵脚;在政治上一般指在斗争中的领导力量,在领导革命和建设时,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要沉住气,勿轻举妄动,即稳往阵脚,也就是说,这里指的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不受世界风云变幻、国际局势动荡的影响,而继续坚持沿着既定的路线向前进,即所谓稳住阵脚。
能不能稳住阵脚,对于执政的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特别是其领导核心,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至关重要。稳住了阵脚,党和政府在国际局势动荡面前不受影响和干扰,站稳立场,团结一致,坚定地沿着“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继续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稳定社会,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到底,在世界发展中作出贡献,在国际竞争和挑战中立于不败之地。如果稳不住阵脚,在国际局势急剧变化面前,特别是在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出现曲折面前,党和政府及其领导核心受到影响和干扰,惊慌失措,思想混乱,组织涣散,政治动摇,不坚持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会因此遭受挫折。所以邓小平同志在判断国际局势时指出:“中国自己要稳住阵脚,否则,人家就要打我们的主意。”[10]又指出:“第一,中国目前局势是稳定的。”
[11]“第二,中国人吓不倒。”[12]“在判断中国局势的时候,这两点是必须看清楚的根本的两点。”[13]还指出:“我们是一个大国,只要我们的领导很稳定又很坚定,那么谁也拿中国没有办法。”[14]稳住阵脚,就要正确看待人们普遍关心的几个热点问题:
第一,国际局势有一个战争问题,对于世界大战,只要苏美两家打不起来,别人没条件打,在今后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避免新的世界大战是可能的。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分析世界大战打不起来,真打起来我们也不怕。”[15]
同时也要看到局部战争是不可避免的,这是因为世界各种矛盾在深入发展,不少国家和地区的民族矛盾、领土争端和宗教纷争突出起来。甚至有的地方已经和正在发生流血冲突和局部战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仅要冷静观察,而且要稳住阵脚,当然,我们也不能示弱。
第二、国际局势还有一个方面是社会主义国家动乱。前苏联和东欧国家发生过的动乱,它有主观和客观的多种原因,我们应该吸取教训。当它们动乱的时候,中国经过冷静观察,稳住了阵脚,坚持搞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稳定是改革开放和发展经济的保障条件,没有这一条,乱了阵脚,社会不稳定,中国就不能实现发展翻两番的目标,就不能发展社会生产力,不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能增强我们的综合国力,社会主义就显示不出优越性。因此,在帝国主义搞和平演变的条件下,首先是中国不要乱,要稳住阵脚,认真地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搞上去。邓小平同志指出:“我看总的局势是这样,唯一的办法是我们自己不乱。”[16]又指出:“我们对社会主义的前途充满信心”,[17]“别人的事情我们管不了,只讲一个道理:中国的社会主义是变不了的。”[18]
第三,国内局势和国际局势的关系问题。对国内局势一个根本要求就是稳定。没有稳定的国内环境,什么事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邓小平同志指出:“道理很简单:中国人这么多,底子这么薄,没有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没有稳定的社会秩序,什么事也干不成。稳定压倒一切。”
[19]为了稳定国内局势,面对动荡的国际局势稳住阵脚,就要有全国人民的安定团结,首先是党的稳定,政府的稳定,特别是党政领导核心要稳定,这是关键。在现在就是要加强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加强和维护党中央的权威。邓小平同志指出:“关键是要形成集体领导。”[20]“现在很需要一个这么好的集体,比过去更加需要。这个集体要有个核心。”[21]“江泽民同志应该成为你们这个集体的核心。”[22]“中国问题的关键在于共产党要有一个好的政指局,特别是好的政治局常委会。只要这个环节不发生问题,中国就稳如泰山。”[23]
第四,要从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稳住阵脚。对国际局势稳住阵脚,主要是要在政治上稳住阵脚,即在实践中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战略部署不更改,坚决实现目标不转向。但也要解决在思想上稳住阵脚,即要做到遇事不慌,心中有数,思想坚定,信心十足,钢铁意志,在精神上要顶住。
如果在思想上稳不住阵脚,在政治上稳住阵脚就不牢固,就不可靠,就没有思想基础。在一定意义上说,在思想上稳住阵脚更重要,更是不可缺少的。
当然,在政治上、思想上稳住阵脚,还需要在组织上稳住阵脚,需要组织上的团结统一来保证,特别是中央领导核心要团结,这样,在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做到全面稳住阵脚,齐心协力,行动一致才能巍然不动,泰然处之。
四、沉着应付是面对国际局势的应蛮对策和落脚点
所谓沉着应付,是指遇事要镇定而慎重地采取相应的措施。就是说,面对动荡的国际局势,要以冷静、稳住和沉着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采取相应的对策和办法并付诸实施,慎重从事,即沉着应付。
沉着很重要,只有沉着才能实事求是地、有把握地、有针对性地采取必要的对策和措施,应付国际局势的变化和发展,邓小平同志指出:“告诉同志们,遇事要沉着。”[24]
在沉着应付的策略思想指导下,我国对外工作采取了多方面的对策,取得重大成就,我国的国际影响日益扩大,国际地位不断提高,表现了中国对世界进步事业的贡献,我们在这方面的主要对策有:
第一,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始终是和平和发展的主要障碍,是国际局势动荡、剧变和战争的主要根源:发达国家的垄断资本和对外政策是世界发展中国家贫穷和落后的主要原因。为了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中国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目标。
在反对霸权主义的斗争中,我们的原则立场是鲜明的,有目共睹的。但又采取有理、有利、有节的方针,甚至在一些问题上,有时由于客观条件的制约,在政治上实行必要的和容许的妥协。如经过和平协商达成有关协议,发表联合公报。表明我们在处理国际关系和国际问题上采用了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策略。
中国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中国自己也不称霸。而且不称霸的承诺是算数的,是永远的。表明我们对国际局势的科学判断和维护国际正义事业充满信心。
第二,建立国际新秩序是当前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大问题。我们主张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准则,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认为国家无论大小、强弱、贫富都应当作为国际社会的平等成员参与国际事务;国与国关系理应互相尊重、求同存异、平等相待、友好相处。对国与国之间的分歧和争端,应当严格按照联合国宪章和公认的国际法准则,通过协商和平解决,不得诉诸武力威胁。我们主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别不应成为发展国家合作关系的障碍,我们绝不把这些问题强加于人,也不允许别国把这些问题强加于中国。
我们也反对由少数几个国家垄断地操纵国际事务,利用各种借口干涉别国内政,侵犯别国主权。人权问题说到底是属于一个国家的主权范围内的事,我们坚决反对利用人权问题干涉别国内政。我们的这个原则立场是不会改变的。我们不怕威胁,顶住制裁,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第三,沉着应付的基本要求是把握时代的形势发展的国际机遇,争取利用国际社会客观存在的矛盾,利用一切可能的有利条件和有利时机,解决国内问题。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可利用的矛盾存在着,对我们有利的条件存在着,机遇存在着,问题是要善于把握。”[25]利用矛盾和把握时机,既是沉着应付的基本要求和主要体现,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家和战略家应有的领导艺术和指导才能。
在可以利用的国际时机中,有利的条件和因素主要是:国际大环境和周边小环境都对我们有利;第三世界国家和团结合作也对我们有利;西方世界内部矛盾可以利用;原社会主义国家剧变的教训可以吸取;国际垄断势力与西方国家政府相配合,在经济上搞制裁、在人权上搞攻击、在香港和台湾问题上制造统一中国的障碍,又能激起我们发奋图强,变坏事为好事。
第四,沉着应付的根本目的是把中国的事情做得更好,中国面临着国内外的双重任务,主要是把中国自己的事情办好。国内的中心任务和关键的问题是经济建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邓小平同志指出:“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26]还指出:我们要扎扎实实干自己的事。我们有信心把中国的事情做得更好。
为了把中国的事情做得更好,必须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针,加强和改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把中国的事情办好,就是要实现伟大而艰巨的改革开放和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任务,但正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此,关键中的关键,核心问题的核心,是把执政党的建设搞好。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对于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加强和维护党中央的权威,保证实现肩负的历史重任,把中国的事情办得更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五、对国际局势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的策略指导思想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典范
邓小平同志指出的“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这三句话,是认识过程的三个环节,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它紧密联系地构成一个完整的对国际局势的策略指导思想。冷静观察是认识国际局势的正确途径和起脚点;稳住阵脚是把握国际局势的科学判断的立脚点;沉着应付是面对国际局势的应变对策和落脚点。它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与当代国际斗争实际相结合的典范,是邓小平同志对科学社会主义战略与策略科学的一大贡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作者是中国政法大学政治学系教研室主任、教授)
注释:
[1][2]《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21页。[3][8][9]《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04页。[4][5]《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30页。[6]《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48页。[7]《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90页。[10][22]《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19页。[11][12][13]《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26—327页。[14][20][21]《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18页。[15][16][17][18]《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20—321页。[19]《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31页。[23]《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65页。[24]《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86页。[25]《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54页。[26]《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5页。
子午书屋(www.ziwushuwu.com)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