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的秋夜,繁星点点,微风扑面,阵阵怡人。当写完最后一个字时,已是凌晨时分,抬头向窗外望去,夜色沉沉,树影朦胧,万籁俱静。此时此刻,历经数月艰苦写作的紧张心情,既有一种如释重负般的放松,但又有一丝惴惴不安的焦虑掠过心头。匆匆的时光就在这一次次敲击着键盘的声音中悄悄地流逝,心中不由得发出与孔夫子当年同样的感叹:逝者如斯,不舍昼夜!
自从接受了书稿写作的任务后,笔者遍寻有关陈独秀的各种文献资料和档案材料,查阅了数以百万计的文字资料。至今已记不清自己究竟熬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不知多少次地为主人公坎坷曲折的命运而感慨不已,不知多少次地为主人公大义凛然的豪迈气节而感动,也不知多少次地为主人公质朴真情的流露而暗自垂泪。在写作的过程中,笔者尽量争取用写实的叙事手法,如实、客观地描述陈独秀怎样一步步地从权力的巅峰走向凄苦孤寂的晚年岁月。历史是既成的事实,容不得事后的假设和猜测,更无法去改变它,但我们或许多多少少可以从中感受到晚年陈独秀的心路历程。勿庸笔者在此喋喋不休的絮叨,只须读者静静阅读,细细地品味。正如一位西方哲人所言,有一千个读《哈姆雷特》的,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毕竟,读者就是最好的评判人。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期的中国,国难日深,动荡不安,民不聊生,风云激荡。身处那个时代的每一个人,都会切身感受到跌宕起伏的时代带给这个国家和民族乃至个人生活的不幸与沧桑巨变。有的人安贫乐道,困守一隅,成为蝇营狗苟之辈;有的人愤然而起,奔走呼号,救国救民于水火之中,因而成为时代的骄子和风云人物。陈独秀,就是后一类人中的杰出代表之一。
陈独秀,出生于一个破落的封建世家,早年与封建时代的所有读书人一样,走的是考科举、求功名的科举之路。但是,生性叛逆的他,在中了秀才并参加完院试后,认清了科举制度摧残人性、扭曲人格的黑暗本质,因而没有再一如既往地继续老死科场,而是毅然告别当时的显学,逐步接受了新思想。随即,他又东渡日本,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投身到反抗腐朽黑暗清政府的滚滚洪流中。在不断的民主革命斗争中,虽屡经挫折,但始终矢志不渝,信仰坚定。1915年,他在上海创办了著名的《青年》杂志(翌年改名《新青年》),举起“科学”与“民主”两面大旗,向一切陈腐落后的事物宣战,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并因此而成为风云一时、声震寰宇的学界名人,奠定了他在中国新文化运动中不可动摇的领袖地位。作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毛泽东语),积极领导广大学生的反帝爱国运动,并亲身投入到反对北洋军阀政府的革命活动中。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开始后,走在时代的前列,率先接受并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与李大钊一起着手发起并创建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由于在党内的巨大威望,从中共“一大”到“五大”,他连续当选为党的最高领导人,达到了其个人政治生涯的顶点。
然而,轰轰烈烈大革命的失败,不仅急速地改变了当时中国革命的前进方向,也改变了陈独秀的人生旅程。为此,他消极沉沦过一段,但不管怎样,他都始终固执己见,有时甚至到了执迷不悟的地步。随后,他逐渐接受了托洛茨基理论,转而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反对派领袖人物。其间变化之大,变化之迅猛,令后人百思不得其解。从此往后,陈独秀在政治上一蹶不振,再也难现昔日之勇。然而,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他在学术上却取得了匪夷所思的巨大成就,即便身陷囹圄,也痴心不改,笔耕不辍,在文字音韵学方面结出了丰硕成果,确立了他在中国文字学研究领域的地位。抗战爆发后,他转辗失所,颠沛流离,度过了一生中最为凄凉的黄昏岁月。最后,客死江津,走完了他充满传奇色彩的不平凡一生。
作为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陈独秀的一生几度辉煌,几度坎坷,几度辛酸,折射出那个巨变时代的特征。在生前,陈独秀就倍受争议,褒贬不一,死后又在历次政治运动中遭到种种批判,形象被人为地扭曲。千秋功过怎评说。如今,历史终究将给出公正的评价。回首往事,方才悟出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之真谛;展望未来,更增添了孜孜以求奋发进取之动力。是为后记。
作者谨记于
广州五山木棉花苑
2004年11月11日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