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看书
陈独秀系列书籍

第一章 人间变成“苦闷的囚牢”

  1

  江城武汉,自古被称为“九省通衢”,乃兵家必争之地。大革命以来,江城武汉见证了大革命的轰轰烈烈,也留下了许多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英勇捐躯的鲜血。此时的武汉,已没有了往日的生机勃勃,显得更加死气沉沉,到处是惊恐万状、劫后余生的荒凉景象。

  1927年7月底,正值武汉的盛夏,骄阳似火,酷热难挡。陈独秀与秘书黄文容一起住在武昌一家纸行的楼上,知道这个地点的人不多。此时,其他中共领导人正忙于组织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因而也无暇光顾这位已经离任的前中共最高领导人。

  陈独秀难得如此清闲。自创办《新青年》杂志以来,或忙于著书立说,或忙于政治活动,或忙于教书育人,或忙于交际应酬,平日里他总是忙作一团,难得有一分属于自己的轻松时间。表面看似清闲的时光里,却掩饰不住陈独秀内心里炽热的火苗,他在脑海里不停地思考着:中国革命究竟怎样了?我陈独秀究竟错在什么地方?难道中央不都是在执行共产国际的指示吗?为什么只有我一个人来承担责任?难道共产国际就没有任何错误吗?他想来想去,始终找不到答案。他有太多的话要对人倾诉。

  陈独秀顾不上酷暑的炎热,也顾不上自己已经停职,提笔疾书,给临时中央政治局提出三点建议:第一,把一切工会、农民及政权机关转移给国民党左派;第二,我们在国民党政权下进行下层工作;第三,暂时来做反帝运动,工农运动不要有所动作,以回避大的牺牲和破坏。他不知道这样主张向国民党全面退却的建议,显然不会被中央所接受的。

  写毕,陈独秀用毛巾揩了揩头上的汗水,将信递给黄文容,嘱咐他尽快去一趟汉口,把信交给张国焘和瞿秋白。黄文容接过信看了一眼,陈独秀问他感觉怎样。

  “汪精卫已制裁共产党,你的意见中央怕是难以接受。”黄文容有些不以为然地说道。

  “你先送去吧。”陈独秀还抱有一线希望。

  下午,黄文容从汉口回来了,脸色有点难看。

  黄文容刚一进门,陈独秀急忙问:“交去了?”

  “交去了。”

  “怎么说?”

  “没有接受。”

  黄文容如实地回答道。

  陈独秀听后,只是“哦”了一声,似答非答,便不再做声。此时,他仍然希望黄文容带给他有利的一些好消息,但不久还是失望了。

  过了一会儿,黄文容看见陈独秀情绪有些低落,于是又打开了话闸。

  “国际又派来一个代表罗明纳兹,带来了国际的训令,打算近日开一个紧急会议。”

  “你听到国际训令的内容没有?”陈独秀急忙问道。

  “可能与改组中央有关,另外,鲍罗廷要回去了。”

  “鲍罗廷和瞿秋白上庐山,回来了吗?”

  “回来了。”黄文容答道。

  就在陈独秀蛰居纸行楼上,很难得到外界消息的时候,发生了两件足以改变整个中国历史进程的大事,也足以改变陈独秀的未来人生之路。

  1927年8月1日凌晨,江西南昌,一阵枪声划破了宁静的夜空,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聂荣臻等人率领起义将士3万多人,向盘踞在城内的国民党反动军队发起猛烈的进攻。一时间,枪声呼啸,喊声震地,火光四射。经过四个小时的激烈战斗,消灭了南昌城内的反动武装,起义取得了胜利。南昌起义打响了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独立领导革命武装斗争的开始。

  8月7日上午,中共中央在汉口三教街41号一位俄国侨民的寓所召开紧急会议,史称“八七会议”。瞿秋白、李维汉、张国焘、苏兆征、毛泽东、蔡和森、李达、罗亦农、项英、张太雷、任弼时、陈乔年、邓中夏等21人参加了会议。共产国际新任驻华代表罗明纳兹也出席了会议。中共中央秘书长邓小平列席会议。李维汉主持会议。由于武汉笼罩在汪精卫政权的统治之下,到处是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的枪声,因此会议是在十分秘密的状态下召开的,会场充满了紧张的气氛。会议集中批判了陈独秀对国民党右派妥协退让的政策,并提出了开展土地革命和工农武装夺取政权的对策。在议及陈独秀的处理问题上,任弼时建议陈独秀可去莫斯科。随后,会议选举产生了新的中央政治局,瞿秋白、李维汉、苏兆征3人为政治局常委。“八七会议”会期仅有一天,新产生的中央政治局已没有了陈独秀的名字,实际上是解除了陈独秀的中央总书记职务。但鉴于陈独秀在创建中共的巨大作用,因而对他没有作任何处分,这在当时也许是一个特例吧。陈独秀去职后,瞿秋白实际上成为中共中央总负责人。会议结束后,毛泽东回到湖南,着手准备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8月中旬,瞿秋白、李维汉来到纸行楼上看望陈独秀。他们此行的主要目的是劝陈独秀去莫斯科,并传达“八七会议”精神。看到他们进来,陈独秀感到十分意外,于是连忙招呼黄文容端茶送水。瞿、李坐定后,简要地将会议情况通告了他。陈独秀对不让他参加会议很有意见。瞿秋白记得,当时确实有人提议通知陈独秀来开会,只是由于国际代表罗明纳兹坚决反对而作罢。

  他不便把这些情况告诉陈独秀,于是只好转移话题,对陈说道:

  “上次你给中央的信,我们看了,形势变化很快,中央没有接受你的意见。欢迎以后常来信,帮助我们工作。”

  陈独秀点了点头,没说什么。

  “大家劝你去莫斯科。”李维汉说了一句话。

  陈独秀无精打采地摇了摇头,拒绝了李维汉的建议。

  看到陈独秀气色不太好,估计有些情绪,瞿、李二人对视了一下,立即起身准备告辞。临别时,瞿秋白伸出手与陈独秀握手告别,叮嘱道:“你好好休息,以后再来看你。”

  陈独秀点点头,要黄文容下楼送瞿、李两人。

  “老头子思想没有准备,手都是冰凉的。”

  出门后,瞿秋白对李维汉说道:

  “老头子”是当时党内很多人对陈独秀的称呼,一则是陈在党内年龄大,资历老;再则从一大到五大,陈一直是中共最高领导人。因此,很多人背后习惯称陈独秀为“老头子”。

  瞿秋白是中共早期杰出的理论家和革命家。1922年,陈独秀在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期间与他相识。当时瞿秋白以北京 《晨报》记者的身份正在苏俄访问,并担任了出席会议的中国代表团的翻译。他出色的翻译和对中国革命的认识,给陈独秀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会议结束后,陈独秀邀请他一起乘火车回国。在大革命期间,由于对革命的认识发生分歧,瞿秋白对陈独秀提出了一些批评,尤其是五大期间批评最为尖锐,但两人私下的交情仍比较好。看到瞿秋白成为中央总负责人,陈独秀内心里颇有感慨,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啊。

  瞿、李走后,陈独秀郁郁寡欢,闷闷不乐,生了一场病。黄文容十分紧张,但又不敢贸然去请医生,担心暴露了身份,只好悄悄地上街抓了几服药,熬了给陈独秀吃。幸好陈独秀也不是什么大病,没过几天也就慢慢地好了。

  陈独秀是个闲不住的人。多年风风雨雨、四处奔波的革命生涯,使他对隐居的生活十分的不习惯,总感觉到有劲无处使。但是,此时的武汉乃至全国到处都是国民党挥舞屠刀、屠杀共产党人的血雨腥风,革命处于前所未有的低潮期。因而,陈独秀一方面在反省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并常因自责而陷于深深的苦闷中。正如他在1930年2月答国际的信》所说的:“自1927年中国革命遭受了悲惨的可耻的失败后,我因亲自负过重要责任,一时感觉无以自处,故经过一年之久,我差不多完全在个人的反省期间。”另一方面,他又重新拾起文字学研究的个人兴趣,编辑了《革命文学史》一书。在卷首,他写了一首《献诗》,表达了对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屠杀人民的满腔悲愤之情。他写道:

  是太平洋的急潮怒号,

  是喜马拉雅山的山鬼狂啸;

  美丽的呀、美满的人间,

  已经变成了苦闷的囚牢!

  我的灵魂飞上了九霄,

  俯瞰人间的群众颠沛如涛;

  宛如被射了双翼的群雁,

  垂死的哀鸣,血泪滔滔。

  那畜辈的良心早泯,

  只知把民众作肉食血饮;

  我们要恢复固有的幸福,

  呀,但有我们自己的觉醒。

  在卷尾,他又写了一首《致读者》的诗,号召知识分子和革命群众起来推翻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

  快放下你们的葡萄酒杯,

  莫再如此的在昏迷沉饮;

  烈火已将烧到你们的脚边,

  你们怎不起来自卫生命?

  呀,趁你们的声音未破,

  快起来把同伴们唱醒;

  趁你们的热血未干,

  ①唐宝林,《陈独秀传》(下),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3页。

  快起来和你们的仇敌拼命!

  在这恶魔残杀的世界,

  本没生趣之意义与价值可寻;

  只有向自己的仇敌挑战,

  就是死呀,死后也得安心。

  苏维埃的列宁永生,

  孙中山的精灵不冥;

  热血未干的朋友们呀,

  莫忘了你们尊贵的使命!

  从这两首诗中,丝毫看不出陈独秀由于受到政治批评而发泄种种不满的情绪,仍然可看出他的内心世界如往日一般,激情似火,狂傲不羁。

  几天后,上海亚东图书馆老板、好友汪孟邹的侄子汪原放,来到纸行楼上看望陈独秀。汪原放在陈乔年的介绍下已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时正担任中共中央出版局局长,领导长江书店、长江印刷厂等工作,同时兼任武汉《国民日报》编辑。刚进门时,汪原放大吃一惊。由于天气炎热,陈独秀正打着赤膊,身上披一大块白布做的汗巾,躺在竹席上,看上去就像是一个拉黄包车的车夫。寒暄一阵后,陈独秀对汪原放说,他不愿再呆在武昌,感觉很难受,想住到上海去,看汪什么时候回上海,问一下汪孟邹,他是否可以回上海。汪原放本来早就想去上海办点事,于是答应马上回去上海一趟。月底,汪原放急急忙忙从上海赶到武昌,告诉陈独秀,汪孟邹希望他尽快到上海去。接到汪孟邹的回信后,陈独秀十分高兴,于是给中央写了一封信,请示可否去上海,并要黄文容尽快将信送到汉口去。

  ①唐宝林,《陈独秀传》(下),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8页。

  2

  8月底,黄文容从汉口回到武昌,告诉陈独秀,中央已经同意他去上海。因为此时的武汉也并不安全,反革命势力十分嚣张。就在汪精卫召开“分共”会议后不久,经过一番激烈的讨价还价和争斗,国民党各派宣布实现所谓的“统一”。在各派的反对和压力之下,蒋介石通电下野去了日本,汪精卫到南京就任国民政府主席。中共中央也正在考虑将中央机关迁移上海,以便以上海为中心,指挥全国的革命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斗争,于是答应了陈独秀的请求。

  9月初,汪原放来看望陈独秀。看到陈独秀情绪很好,汪原放分析回上海一事肯定有了眉目。果然不出所料,陈独秀兴冲冲地告诉汪原放,中央同意了他的请求,他打算尽快走,并要汪原放落实回上海的乘船事宜,届时与他一起走。汪原放立刻点头答应了。随后,陈独秀半是责怪半是感慨地说:“都是乔年,怎么把你也介绍人了党,做一个同情者,站在外面不是一样的吗?你叔叔胆小怕事,不也挺好?”汪原放未置可否,只是笑了笑。随即站起身来,对陈独秀说,“我去准备一下。”便下楼走了。

  从陈独秀那里出来后,汪原放立即着手联系由武汉开往上海的船只。考虑到陈独秀的安全,汪原放联系到了9月10日一艘开往上海的英国轮船,并特地包了一个四个铺位的客舱。

  9月10日,农历八月十五,是传统的中秋佳节。陈独秀已经是归心似箭,早没有了过中秋节的心情。一大清早,他就起来开始准备行装。为了防止被人认出,陈独秀戴了一顶风帽,把额头压得低低的。临行前,黄文容对陈独秀叮嘱道,“你装成一个病人,躲在船舱里别出来,其他事情都由我和原放来应付。”

  收拾停当后,陈独秀与黄文容、汪原放以及所住的纸行经理陈啸青4人一起,到码头登上了英国轮船“公和”号。上船后,陈独秀立刻进入预订好的船舱,躺在上铺一动不动的。随着长长的一声汽笛尖叫声之后,轮船缓缓地离开了码头,调转方向,驶往了上海。想到即将告别伤心的武汉,陈独秀不觉长长地嘘了一口气。

  躺在床上,陈独秀久久不能入睡,虽然感到身心疲惫,但眼睛却凝视着舱顶。他的思绪不知不觉地随着船只沿江东去在渐渐地展开,脑海里浮现出在武汉的不平凡经历,一幕幕宛若就发生在昨天,始终挥之不去。

  自4月份雄心勃勃地离沪来汉,到现在灰溜溜地离开武汉返回上海,历史似乎又回归到了原点。仅仅5个月时间,中国革命就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化,其变化之剧烈,速度之快,令近不惑之年的他有些目不暇接,头昏昏眩。他弄不明白,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为什么会失败?他想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但自己不过是在执行共产国际的指令。对,就是它!他脑子里闪现出一个影子,那就是共产国际。

  一想到这里,陈独秀就气愤不已,嘴里喃喃自语道:“中国革命应该由中国人自己来领导。”

  船到九江时,夜幕已启,一轮明月高挂天空。轮船的甲板上站满了赏月的人,嘈杂的声音扰乱了陈独秀的思绪,他想出来透透气,但又担心暴露了身份,只好呆在客舱里不停地吸着烟,不久客舱里就烟雾弥漫起来了。半夜时,看到甲板上赏月的人越来越少,黄文容、汪原放就叫陈独秀到甲板上来赏月,也算是庆贺中秋节吧。

  闷坐了整整一天,陈独秀走出客舱,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江上吹过的清新空气,感觉清爽了许多。凭栏眺望,皓月当空,触发了陈独秀的思乡之情,他若有所思地说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明天船就该到我的家乡安庆了。”

  见陈独秀起了思乡之情,汪原放关切地问道:“要不要下去看看,过几天再回上海?”

  陈独秀默不作声,只是抬起头望着月朗星稀的夜空。是啊,他何尝不想回家乡去看看呢!自从参加了革命,陈独秀四处奔波,就很少有时间回家,尤其是与姨妹高君曼双双出走杭州后,激起家庭变故,乡邻众议,他就再也没回过安庆了。但是,现在这种形势,这种身份,自己能回去吗?他心里也不禁疑惑起来。

  “中途下船恐怕不好吧?”黄文容提醒道。

  “安庆比较复杂,不能这样没头没脑地下去。”陈独秀表示同意。

  此后,三人不再做声,赏了一会儿月就回客舱睡觉去了。

  一路上,陈独秀很少开口,白天从不到甲板上来透风,吃喝拉撒等事情都由黄文容等三人料理。船主弄不清这四位客人的来历,也不便去问,只是看得出他们的身份有些不同。

  两天后,轮船抵达上海。汪孟邹亲自到码头迎接,随后将陈独秀送到早已安排好住处,江西北路福生里(今罗浮路)酱园弄彭礼和的房子。不久,陈独秀又搬到浙江北路的一个小弄堂里居住,过起了隐居的生活。

  陈独秀对上海是再熟悉不过了。上海是当时中国的经济中心和远东地区的金融中心,既是中西各种思想交流荟萃之地,也是各色人物聚集的繁华大都市。自1903年因在东京剪清政府学监姚昱辫子而被日本驱逐回国,陈独秀首次到上海后,便多年生活在这里。包括创办《新青年》杂志、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以及五四以后宣传革命思想、创建中国共产党等活动,都是在上海进行的。但是现在,他不能在像以前那样叱咤风云了,他是国民党通缉的“要犯”,在党内又是遭受批判的前任领导人,他只好夹起尾巴来做人了。

  这次来上海也亏得汪孟邹叔侄的周密安排。汪孟邹是陈独秀1902年春再次去日本途经南京时结识的安徽同乡汪稀颜的弟弟。当时,陈独秀写了2卷《小学万国地理新编》一书,正准备送到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汪稀颜写信给在芜湖搞图书发行的汪孟邹,称陈是“皖城志士”,要他接待陈独秀的来访。自此以后,陈独秀与汪孟邹结下终生友谊。1904年,陈独秀就是在汪孟邹开的芜湖科学图书社的楼上创办和发行《安徽俗话报》,宣传革命思想。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1916年改为《新青年》),也是经汪孟邹介绍后,由上海群益书社出版发行。陈独秀在上海生活窘迫时,也多次得到过汪孟邹的接济和资助,因此他对汪孟邹叔侄的鼎力帮助心存感激,无以言表。

  9月下旬,中共中央机关由武汉迁移到上海。瞿秋白及夫人杨之华、郑超麟等人,乘坐日本军舰也抵达了上海。瞿秋白、李维汉代表中央前去看望陈独秀。在谈到今后的工作安排问题时,瞿秋白对陈独秀说,中央打算重新办一个机关刊物,取名叫《布尔什维克》,要陈独秀经常写些文章予以支持。陈独秀正在上海闷得慌,于是立即答应下来。搞文字写作是他的拿手好戏,也是他的兴趣所在。当年办《安徽俗话报》、《新青年》等杂志时,陈独秀都是激情飞扬,创作了一大批宣传革命、倡导民主与科学、反对帝国主义及其反革命卖国政府的文章,影响了数以万计的进步青年和革命群众,使他们投身到革命的队伍中来,壮大了革命的力量。看到自己的拿手好戏将要派上用场,陈独秀甭提有多高兴。于是,他又爆发出惊人的写作能量,充满激情地写了一篇又一篇的文章。由于隐蔽在家,收集信息不易,他便经常翻看上海及各地的各种报刊杂志,找些写作的题目。

  10月10日双十节时,《申报》刊登了汪精卫的一个讲话稿,竟表白自己要“从共产党与腐化分子的夹攻中,悉力奋斗,为国民革命求一出路。”陈独秀看后,十分气愤,他鄙薄汪精卫的为人,对他叛变革命屠杀共产党人,导致大革命的失败更是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于是,他以“撒翁”为笔名,一口气写了《汪精卫的出路在哪里?》、《斯文扫地民众爬上来》和《蒋介石的进步真快呀!》篇杂谈,揭露了蒋汪合流的丑恶嘴脸,有力地批驳了汪精卫的虚伪言论。

  此时,陈独秀的创作欲望十分惊人。从1927年10月《布尔什维克》创刊到1928年2月27日第19期停刊,他一共发表了140篇“寸铁”类的短文和杂文。以至于有时正担任江苏省委组织部长的陈乔年来看他时,也劝阻他别再连篇累牍地发表文章和给中央写信了,因为中央有些人把他的意见“当作笑话到处宣传”。但陈独秀不为所动。

  与此同时,陈独秀也在继续给中共中央写信,阐述他对大革命失败后,中央执行的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看法。他不同意中央对当时革命形势仍处于高潮的判断,反对“八七”会议确定的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方针,主张在敌人的疯狂屠杀面前,实行退却和防御为主的策略。他认为,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国民党政权绝不会像我们所估计的那样会迅速地崩溃,群众的革命情绪也不会那样快地高涨起来,要适当地保存革命力量,待革命高潮到来时再举行武装起义。他强调,工农运动不要有所动作,即便要动也应偏重经济的斗争,如不交租、不完粮、不纳捐、不还债,切不可存在“以暴动取得政权”的幻想。

  今天我们回过头来重新看这段历史时,或许会看得更清楚些,作出的评价也许会更加公允一些。当时,陈独秀囿于条件的限制,避居上海,只能根据其视野所及的一些现象和国民党报纸的报道来判断革命形势,看到的主要是革命力量和各地武装暴动在城市的失败。因此,他的许多看法和观点不免流于肤浅和片面。但是,在某些问题上,陈独秀还是保持着比较清醒的头脑。例如,1927年11月11日,他在给中共中央的信中,对此时“所有政治的经济的政纲,都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十月革命的政纲”,表示怀疑。认为与共产国际屡次决议案所说的民族革命不同,现在的革命性质及我们党的政治纲领急需确定下来,应该迅速由中央起草送共产国际批准。12月13日正当广州起义时,他在给中共中央的信中,对广州起义采用“工农政府”、“独裁政府”和“苏维埃政府”这些口号,表示不以为然,认为苏维埃政权的精髓是无产阶级专政,离开了这一点,则苏维埃并无什么特殊的意义。这些观点表明,陈独秀当时仍认为中国革命的性质是民主革命,而不是社会主义革命,应该说是正确的。他赞成举行广州起义,认为广州起义无论是成败,都应该举行。并积极地建议:“在广州的非战斗员悉数遣到有农民暴动之可能的地方迅速促其暴动,此事一刻也不能延搁……不如此,则不独广州不能持久,并且广州一旦失败,我们什么都得不到。”“可以在赞成土地革命的条件下,与任何国民党一派或个人党外合作。……我们不可持‘党外无党’的谬见。”这些意见应当说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但是,由于当时中国共产党内正处于左倾盲动主义的支配下,陈独秀的错误意见自然不会被接受,正确的部分也未被采纳。然而,在这段艰苦的日子里,陈独秀对中国革命问题的思考始终没有停止过。

  3

  1927年底的一天,天空灰蒙蒙,呼啸的北风透着刺骨的寒冷,街上的行人稀少。时任中共江苏省委组织部长的陈乔年偕夫人史静仪,急急忙忙地从街上走过,赶到陈独秀的寓所来看望父亲。在哥哥陈延年牺牲后,乔年觉得有必要经常来看看日渐衰老的父亲。虽然在他和哥哥的眼里,父亲更多的是一位整日四处奔波的职业革命家,而不是从小就呵护他们成长的慈父。但毕竟是自己的骨肉至亲,尤其是父亲刚被解除了党的总书记职务后,肯定心里感到很寂寞,作为儿子的他,时常来看望一下父亲也是人之常情。

  见儿子和儿媳来了,陈独秀很高兴。但是一谈到革命的问题时,父子俩就话不投机,争辩了起来。史静仪见两人吵起来了,连忙向陈乔年使眼色,并说道,“你们俩很少见面,还是不要谈这些吧!”再聊了一会儿家常,陈乔年与史静仪便匆匆跟父亲告别,回家去了。史静仪是湖北武汉人,曾是最早到苏俄留学的女共产党员。回国后,在北京工作期间,与陈乔年认识并结合。

  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下陈独秀的家庭情况。1897年,陈独秀与安庆副将高登科之女高晓岚(小名高大众)结婚。婚后两人育有3子1女,即延年、乔年、松年和玉莹(筱秀)。1910年,陈独秀与高晓岚的同父异母妹妹高君曼双双出走后,又生下1子1女,子美、鹤年。由于陈独秀长期在外从事革命及宣传活动,因此与子女的感情并不是很深,以至于有人说他是“父子情薄”,这并不属实。但是,陈独秀对子女尤其是延年、乔年兄弟的要求十分严格,却是千真万确,说他是“严父”则当之无愧。1915年,陈独秀要延年、乔年两兄弟到上海来读书。兄弟俩刚到上海时,与父亲、姨妈高君曼住在一起,后来延年到法国巡捕房附设的法语学校学习法语,半工半读,兄弟俩便搬出去独居,自闯人生。当时,高君曼见兄弟俩孤苦伶仃,想叫他们搬来一起住,陈独秀大发雷霆,骂高君曼是姑息养奸、妇人之仁,高君曼只得作罢。1920年2月,延年、乔年赴法勤工俭学,起初受无政府主义的影响,后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逐渐成长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和党的早期领导人。

  1927年6月26日上午,在中共上海区委所在地北四路恒丰里104号,陈延年等人正在召开江苏省委成立大会。王若飞传达中央任命,陈延年担任江苏省委书记。由于叛徒告密,下午,大批军警包围了恒丰里104号,陈延年等人被捕,被押往龙华监狱。陈延年立即给汪孟邹写信,请其设法营救。汪孟邹找到此时正在上海的胡适,胡适将信转交给曾与陈延年相识的吴稚晖。吴稚晖立刻给上海警备司令杨虎写信称已捕获到陈延年。杨虎接信后大喜,马上带人赶到龙华监狱,提审了陈延年。7月4日深夜,陈延年被国民党用乱刀砍死,五马分尸,年仅19岁。陈延年就义后,国民党当局竟下令不准收尸。

  就在哥哥陈延年牺牲不到一年,弟弟陈乔年也在上海英勇就义。

  1928年2月16日,在陈乔年主持下,中共江苏省委在上海英租界北成都路刺绣女校,秘密召开各区委组织部长会议。因叛徒告密,反动军警包围了会址,陈乔年及江苏省委的其他负责同志一起被捕。起初,陈乔年等人被关押在英租界新闸捕房拘留所。翌日,被引渡到龙华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看守所。刚被捕时,敌人并不知道陈乔年的真实身份,因为陈乔年化名王某。虽然敌人想方设法,用尽各种手段想弄清他的真实身份,但都未能得逞。

  得悉儿子被捕后,陈独秀十分焦虑,担心乔年再步延年之路,遭遇不测,但以现在自己的处境,又不能出面营救,空有救子之心而无救子之力,心里自然很是难受。此时陈独秀心绪已乱,再也无心写“寸铁”类的短文,手头上的《中国拼音文字草案》的书稿也不得不停下来了。有时,好友汪孟邹及原放叔侄过来坐一坐,陪他说说话,解解闷,但也无济于事,无法排解他内心的忧虑。想到自己过去没有对儿子们尽到一个做父亲应有的责任,陈独秀感到十分内疚。

  陈乔年被捕后,狱外的党组织曾设法营救,但都无功而返。在狱内,陈乔年也同敌人进行了英勇的斗争。为了得到更多的机密,敌人多次对乔年严刑拷打,遍体鳞伤,但他咬紧牙关,始终没有吐露半点党的秘密。

  6月6日,陈乔年在枫林桥英勇就义,死时年仅26岁。

  陈乔年牺牲后,陈独秀的女儿玉莹(筱秀)急忙从老家安庆赶到上海,来料理后事。看到胞弟牺牲的惨状,筱秀悲恸欲绝,终因伤心过度而死,年仅28岁。后事皆由汪孟邹料理了事。不久,高晓岚也终因受不了3个子女接连去世的沉重打击,而在安庆病逝,度过了其并不幸福的一生,终年52岁。

  幼年丧父,陈独秀无法感受锥心之痛,而一年之内失去3个子女,却让他感受到了中年丧子的人生悲剧。人生三大不幸,已得其二,夫何言哉?况且自己既遭国民党通缉,东躲西藏,不得安生,又在党内受到批判,难以得到同情和理解,家仇国难集于一身,让陈独秀真是欲哭无泪。但是,个性倔强的陈独秀从来不在外人面前表现出痛不欲生的样子,只有暗自垂泪,默默地独自品尝这份苦痛。

  有一天,同乡好友潘赞化来看陈独秀,正逢高君曼在家大哭,为延年、乔年兄弟设位烧纸钱。陈独秀望着高君曼的背影,摇摇头地对潘赞化说:“迂腐。”以至于潘赞化都认为陈独秀有点不近人情。其实,陈独秀又何尝不怀念自己的亲生骨肉呢,怜子如何不丈夫,但他不想也不愿把强烈的悲愤之情表露无遗,以求得旁人的怜悯,内心的痛楚只能由他自己独自来承担。家破人亡,人间悲欢,让年届知天命的陈独秀一下子苍老了不少。

  4

  1928年3月,上海,冬天的寒冷尚未完全退去,春天的阳光还只是偶尔关照冒出尖尖细芽的小草,街上的行人仍然裹紧了衣服在春寒料峭中急忙走着。

  这一天,中共中央派人来通知陈独秀,请他参加将于6月在莫斯科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陈独秀当即予以拒绝。鉴于陈独秀是大革命时期党中央的主要负责人,大革命失败后又对中央的路线提出过重要意见,因此共产国际和中共中央将其列为特邀代表参加会议。但是,与“八七”会议恰恰相反的是,那时陈独秀本人就在武汉,本可以参加会议但遭共产国际代表的阻挠未被邀请。这一次,他人在上海隐居,却特邀他远赴苏联参加六大。历史有时就是这样无奈而又显得有些滑稽。

  当时,为了争取陈独秀赴苏参加六大,中共中央派人做了大量的劝说工作,但都未能取得成效。除了共产国际驻华代表和瞿秋白等人亲自登门拜访,诚恳邀请外,此外还通过与他关系密切的人如王若飞、郑超麟、黄文容等来劝说他,也都是无功而返。陈独秀为何再三拒绝邀请呢?是否像王若飞所想的那样,是怕苏联共产党当时“正在反对托洛茨基,他去时一定坚持自己的意见,反对国际的意见,那时人家一定为了打击托洛茨基的缘故来打击他”?陈独秀的这种担心也并非是多余的,但是也还有其他不为人知的更深层的原因。

  其一,自大革命失败以后,陈独秀日益滋长了对共产国际和中共中央的不满情绪。陈独秀认为,自“八七”会议以来,中央的一些做法是在排挤他和谭平山两位上了50岁的老人。尤其是在对待大革命失败的错误和责任的问题上,他十分反感共产国际代表在大革命期间居高临下、越俎代庖。大革命失败后,这些国际代表们为了掩饰自己的无能,文过饰非,推卸责任,把大革命失败的责任一股脑地全部推脱给他陈独秀来承担,并且把他当作替罪羊,发动党内同志来批判他。对于有些善意的批评,陈独秀或许还能够接受,但对于他所谓的“某些超过事实的指摘”,他坦承没有这种“万方有罪在予一人”的“雅量”。他始终坚持认为,大革命的失败,不是他陈独秀一个人的错,而是共产国际的瞎指挥以及革命力量太弱小所导致的。

  其二,大革命失败后,陈独秀更加坚定了自己的观点,就是“中国问题要由中国人自己来解决”。他指出,“中国革命应该由中国人来领导”,并认为大革命之所以失败,主要责任在共产国际身上,在于外国人不了解中国的实际情况。因此,他对当时劝其赴苏的人说,“中国人的问题是中国人了解还是外国人了解?我是中国人,我要研究中国问题,为什么不能在中国研究而要到莫斯科去研究?”

  其三,陈独秀担心共产国际一再要他到苏联去研究中国革命是一个幌子,目的是让他脱离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他甚至还担心自己离开中国后,孤身一人在外恐怕遭遇什么不测。

  正因为如此,所以不管共产国际和中共中央如何决定,怎样劝说他去苏联学习也好,研究中国问题也好,参加六大也好,反正他都一概予以拒绝。

  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苏联莫斯科郊外的兹维尼果罗德镇塞列布若耶别墅隆重举行。瞿秋白、周恩来、蔡和森、李立三、王若飞、项英、邓中夏、苏兆征、张国焘、向忠发等人参加了会议。陈独秀以及在湘赣边界领导工农红军的毛泽东、朱德等人未能与会。

  瞿秋白代表上一届中央委员会作报告。整个报告长达7万字,讲了很长时间。共产国际主席布哈林也作了政治报告。

  这次大会,制定了反帝反封建、实行土地革命、建立工农民主专政的革命纲领,批判了党内存在的右倾投降主义和左倾盲动主义的错误。

  ①黄玠然(文容),《党的“六大”前后若干历史情况》,《党史资料》(丛刊),1979年第1辑。

  会后,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委员会,由于过于强调工人阶级成分,因而选举工人出身的向忠发担任中央总书记,但向忠发实际上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陈独秀没有选上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也没有再分配工作,仅保留了党籍。

  在大会讨论瞿秋白代表五届中央委员会的政治报告时,与会代表就陈独秀对于大革命失败应负怎样的责任,进行了激烈的争辩。有的代表主张应根据党的纪律,对陈独秀进行严厉的处分。王若飞对陈独秀所犯错误则持实事求是的态度。他曾在去年11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扩大会议上,反对不让陈独秀参加会议。在六大选举中央委员时,也提名陈独秀为候选人。由于王若飞及其他一些代表的工作和努力,瞿秋白在《政治报告讨论后之结论》中用了这样一段比较公正的话:

  是否责任由他(陈独秀)一人负呢?大家说不应该,又说他应多负一点。他的思想是有系统的,常有脱离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在政治意义上说,是他要负责的。但当时的中央政治局是和他共同负责的。至于过去,则“五四”运动的《新青年》杂志以来,他对中国革命有很大的功绩。现在只能说他

  个人做了错误,在政治上,机会主义应由政治局负责。①

  不仅如此,六大通过的《政治决议案》也刻意回避了陈独秀的责任问题,而是采取中央领导集体承担的方式,认为大革命时期的机会主义是发生在“党的领导机关”、“中央委员会”,甚至连“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几个字都没有提。应该说,对于陈独秀来说,这样的评价是比较公道的,也是他能接受的。但后来形势的发展,却使得原本客观公正的评价严重地走样。

  ①朱洪,《陈独秀风雨人生》,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65页。

  六大结束后,瞿秋白担任了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与邓中夏、王若飞等人继续留在莫斯科。王若飞还特地给陈独秀写了一封信,介绍了六大的情况,并劝他不要再消极了,要站在六大的路线上重新为党工作。陈独秀阅毕信后,心里显得比较平静,未作出什么激烈的举动。以至于1929年8月5日,他在中共中央的信中也坦然承认道:“幸而六次大会对于盲动主义命令主义及革命高潮之盲目的肯定,和机会主义一样,加以相当的矫正。”所以,当张国焘在六大召开前后,鼓动陈独秀反对六大选举的中央,另立一个所谓的工农党时,陈独秀明确地加以拒绝了。

  中共六大以后,陈独秀对中央和共产国际的对立情绪有所缓和,但并未从根本上消除。在拒绝参加六大时,陈独秀曾明确表示不再参加党的领导工作,不为自己辩护,也不出面批评别人,可以与往常一样为中央刊物多写些短篇文章,如果第六次代表大会开得好的话,对共产国际和中共中央将不持反对态度。在六大召开期间,斯大林接见中共领导人时,曾担心陈独秀的对立情绪可能会导致其另行办报和组建新党,进行反对派的活动。中共的领导人还为他辩解说,没有这个可能。

  但是,历史的发展往往是出乎预料的,正因为无法预料才使得历史变得更加扑朔迷离,也更加丰富多彩。陈独秀的人生轨迹也将发生新的转变。

  5

  文字音韵学是陈独秀一生的个人兴趣和学问爱好之所在,不管是奔波忙碌于革命活动,还是执教鞭于高等学府,只要有闲余时间,他便一头钻进去潜心研究,并且有很深的造诣,取得了公认的学术成就。古文造诣颇深而又一向自视甚高的国学大师章太炎,也很推崇陈独秀的文字学。

  安徽是产生众多文字学大家的地方。明清以来,归有光、戴震、方苞等人形成的桐城学派,影响中国文坛达数百年之久。陈独秀出生在安徽怀宁,与桐城相距不远,自幼便受到桐城学派文风的影响。虽然生性叛逆的陈独秀,十分痛恨死板僵化的八股文章。17岁考秀才时,面对古怪刁钻的题目,他即兴发挥,将《康熙字典》、《昭明文选》上的生僻难字拼凑了一通,竟考取秀才。由此他更加厌恶八股考试,以至于次年参加完江南乡试后便再也没有去考科举、搏功名了,而是留学日本,投身反清革命。1903年,他创办《安徽俗话报》,倡导文学改革。1917年,他在《新青年》杂志发表了震惊文坛的《文学革命论》,主张推翻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文学革命。但是,尽管陈独秀对古文字学极尽批评之能事,却惟独对文字的训诂、音韵却情有独钟,乐此不疲,保持了终身的学术兴趣和爱好。

  大革命失败后,陈独秀的政治巅峰时期已经过去,虽然他有些不甘心,也曾想方设法去抓住最后的机会,但历史终究没有再眷顾这位曾经的时代宠儿,无情地弃他而去。既失意于政治,又回过头来转身投入到纯学术领域中去寻找精神寄托,几乎是中国历代知识分子式的政治家所走过的共同道路,有的甚至在学术上取得了远远超过其政治作为的辉煌成就,或许这也算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吧。但是,陈独秀毕竟不是一个坐在书斋里皓首穷经的单纯学者,而是一个周身流淌着革命血液的政治人物,这似乎注定了他一生的学术研究与政治活动始终会紧密结合在一起。

  避难武昌时,陈独秀就开始构思未来的学术研究方向,但限于条件并未着手实施。来到上海隐居后,他就开始整天埋头研究中国文字拼音化和音韵学等方面的问题,有时甚至到了痴迷的地步。由于受到国民党的通缉,陈独秀的住处和行踪十分保密,除了当时在上海的中共中央领导人像瞿秋白、李维汉以及王若飞、郑超麟、黄文容、陈乔年、汪孟邹、汪原放等一些人外,知道他住处的人不是很多,因此来看他的人可说是寥寥无几。当时只要有人到他家去,寒暄几句后,他就提起中国文字拼音化这个问题。遇见来访者是湖南人,他就问这几个字湖南话是怎么遇见是湖北人,他又问湖北话该怎样读;遇见广东人,他又问广东话是怎样读,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对于陈独秀的做法,当时就招来了很多人的议论。有人认为他是在故意回避政治现实,造成一种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假象;有人认为他是从此要退隐山林,一心一意到纯学问中去寻找精神的寄托。不管别人怎么议论,陈独秀仍然是特立独行,我行我素,这是他多年以来一贯的风格。如果一听到别人议论什么就立刻改弦更张,那就不是他陈独秀了。

  1929年3月,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研究,陈独秀终于写成《中国拼音文字草案》一稿。全文共分自序及说明、北京话、汉口话、上海话和广州话五个部分。为了使《中国拼音文字草案》具有权威性和说服力,陈独秀分别请天津出生的邓颖超校核北京话,湖北出生的项英校核汉口话,浙江出生的茅盾(沈雁冰)及陆缀文校核上海话,广东出生的杨殷和罗绮园校核广州话。

  在《自序》中,陈独秀开宗明义地讲述了他研究中国文字拼音化问题的起源。他认为,用常用的衍音象形字,不能够使大多数中国人识字写字,重新造新字又很难,而且长期以来书面文字仅仅是被官僚文人用来作八股文,当作升官发财的敲门砖。所以,一旦到了要使用的文字,代表现在言,叙述现在的生活,就自然而然地遇到了很多的困难。

  中国的许多语言只能说出,不能写出来,有很大的缺陷。他还指出,现在有很多的人在开展所谓的平民识字运动,而那些平民千字课丝毫没有注意到平民日常生活的需要,90%的日常所需的文字都没有,教育平民识字而不会写字又有什么意义呢。因此,他认为必须要推行中国的拼音文字,使更多的人不仅能说,而且会写。正是基于这样的想法,他制定了《中国拼音文字草案》一书。

  中国的文字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汉字是一种象形的方块字,长期以来只有读音而无拼音。辛亥革命后,一些文字学家做了一些注音字母的工作,但遇到了很大的阻力,因而并未推广应用。陈独秀深知其弊,想推动中国文字朝拼音化方向发展。他认为,当时的注音字母还不如日本的假名好,注音字母不能通行的重要原因就是自身缺点太多,尤其是制造注音字母的那些人都没有要把汉字做成拼音文字的决心,却偏偏要用拼音文字的方法,以至于弄得不伦不类,自然也就难以推广起来了。

  为此,陈独秀决心率先向旧的传统宣战,为后继者扫除前进的障碍。他甚至嘲笑那些说他想做仓颉(传说中的汉字发明者)第二的人,指出:“想做仓颉第二并不是什么可以被人讥笑的事。中国文字当然不是什么仓颉一人所造,是从远古一直到现在无数仓颉造成的,今后需要许多仓颉来制造新的文字”。他也意识到,自己写这本书是十分冒险的,他只是起着抛砖引玉的作用,期望更多有志做仓颉的人们来加以讨论、纠正,并通过实际的行动,使中国尽快有一种拼音文字出现。

  在《说明》中,陈独秀分析了当时的国语不流行,而普遍采用四种地方话做标准语的原因。他认为,主要是中国还未曾达到国语成立的时期,“现在的所谓国语,或所谓的普通话,人为的性质太过分,离开实际语言太远了,他不能够叫做国语。”他指出,一种国语必须有一个地方语作为标准,在真正国语未确定以前,应该以有最大影响的地方语作为标准语来过渡。因此,他主张采用北京、上海、汉口、广州四个地方语,并认为上述四个地方都是中国产业中心或政治中心的最大都市,这四种地方语能够代表全中国大多数人的语言,都有相当的文学作品。陈独秀提出以地方语作为标准语的基础,对于解放后我国的汉语拼音化确实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

  在《中国拼音文字草案》中,陈独秀拟定的单声母和单韵母一共个,所采用的字母形体,在他看来大致是比较完备的国际音标。但是,他也根据中国结合声母的语音特别发达、国际音标不能全部实用的实际情况,依据音理参照国际音标及各国字母,创造了9个结合声母及3个单声母。

  书稿完成后,陈独秀将其交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但由于陈独秀是当时国民党通缉的“共产党要犯”,商务印书馆害怕由此惹祸,因而不敢出版。但陈独秀毕竟是“五四”时期的文坛领袖,非一般无名小卒可比,于是胡适、赵元任、王云五等社会名流共捐赠稿费1000元,使陈独秀暂时得以维持了一段清苦的生活。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